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辅导员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更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提升。民办高校着力于提升辅导员培训科学化水平,解决现存问题迫在眉睫。
关键字:辅导员、现存问题、解决方案、能力提升
一、辅导员现存问题
1、辅导员工作强度较高,职责不够明确
为保证辅导员的工作质量,我国教育部门规定,高校的专职辅导员与其所带领的学生数量比应当保持在1:120-1:150之间,要防止辅导员的工作强度过大,难度过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比例数远远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标准,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一些具体的工作不能做到位,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指导和生活指导,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中,边界化工作梳理不清,工作职责不明确,压力全归口于辅导员,增加辅导员工作难度。同时,高校辅导员工作极具特殊性,要求辅导员有随时开展工作的意识,遇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时刻关注网络,掌握学生动态,预判处理舆情;与问题学生谈心谈话,与学生家长沟通等等,任务繁重。部分高校不够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辅导员没有清晰的职责定位,因此,与学生有关的大事小事都让辅导员处理,没有合理安排辅导员工作。加之,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下,部分高校也没有及时给予辅导员一定的关怀,关注辅导员的心理需求和个人发展。辅导员必须完成大量事务性工作,时间一长,往往无法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总而言之,一方面,工作的繁重与琐碎让辅导员疲惫不堪;另一方面,职业倦怠带来的负压更让辅导员难以适应。
2、辅导员培训效果不明显
虽然目前高校重视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行动的现象,没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致使培训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同时,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基本上都是以校内培训为主,缺乏外出交流的机会,不能与校外资源进行良好的互动,培训效果不理想,未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3、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不够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专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专职辅导员数量有限,队伍不够稳定。有相当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不是管理学生的生活、学习方面的专职辅导员,而是由一些院系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兼职担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连续性,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呈现人员短缺现象。
4、辅导员科研工作开展较差,科研制度不够完善
我校90%的辅导员没有主持科研项目的经历,只有50% 的辅导员近三年发表过两篇及以上一般期刊的论文。虽然有93% 辅导员参加校内培训三次及以上,但没有培训是由省市级相关部门组织的。而有90%的辅导员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5、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缺乏顶层设计
出于自身利益及办学理念问题,民办高校更多将关注点放在人才使用上,以事务性工作为主,而真正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故而对于辅导员没有很多的培养投入,对于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 展规划缺乏长期的设计和安排,虽然有些民办高校出了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方面的举措,但是没有深层次的实质性效果,难以落地,不能有效地实现辅导员能力提升。同时,民办高校针对辅导员没有设立长效培训机制,即使有一些培训也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好,民办高校需要尽快针对辅导员建设一套可行的、生态化、规划化、常态化的长效培训机制。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案
1、给予辅导员工作高度重视
针对辅导员职业过渡性强、流动性大的现象,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从职业未来着眼,促使辅导员走上“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道路。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及其产生的重要意义。首先,适当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改善辅导员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积极投身于辅导员工作中的积极性。其次,要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工作,给予其训练指导,多与校外建立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建设一只具备高素质水平的、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的辅导员队伍。最后,高校也需要关注辅导员的个人成长,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加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
2、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养机制,强化辅导员培训
由于民办高校经营特征让不少辅导员认为民办高校是企业,自身与民办高校的关系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打工者心态比较盛行,缺乏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甚至有些辅导员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权宜之计,缺乏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的探索精神,无法事业心也就出现工作之中辅导员缺乏工作责任心、上进心,有待提升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辅导员的培养机制,把辅导员的培训、培养计划纳入学校师资培训、培养计划。对每一批新上任的辅导员,都要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进行集中培训,要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从思想政治、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等方面对辅导员进行培训。要注重对辅导员进行网络教育方式的培训以及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知识的普及,以适应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工作需求。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及时的、量化的考核,对表现优秀的辅导员给予奖励,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培训进修机会,认可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成果。
3、开展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指要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专门的职业来进行发展,要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平常事务的处理、辅导员队伍的选聘任用、培训、管理、考核等方面对辅导员职业进行规划。同时,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辅导员选拔、任用、奖惩、提升体系,规范辅导员的行为,明确辅导员具体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使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促使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结束语
高校要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力度,要从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健全辅导员体系以及完善激励机制和对辅导员尝试职业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和完善辅导员队伍机制建设,提高辅导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增强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建设一支强有力的辅导员队伍,为国家输送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辽寧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 2012 年度立项课题(JGZXS125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2]2014年度项目(项目批准号L14DSZ076),沈阳市社会科学研究 2017年度立项课题(SYSK2017-04-03)
[3]黄正福,李秀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50.
[4]朱平,乔凯.高校辅导员配置和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的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82-85.
作者简介:周秋梅(1991年9月)女,汉族,四川苍溪人,本科,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关键字:辅导员、现存问题、解决方案、能力提升
一、辅导员现存问题
1、辅导员工作强度较高,职责不够明确
为保证辅导员的工作质量,我国教育部门规定,高校的专职辅导员与其所带领的学生数量比应当保持在1:120-1:150之间,要防止辅导员的工作强度过大,难度过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比例数远远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标准,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一些具体的工作不能做到位,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指导和生活指导,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中,边界化工作梳理不清,工作职责不明确,压力全归口于辅导员,增加辅导员工作难度。同时,高校辅导员工作极具特殊性,要求辅导员有随时开展工作的意识,遇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时刻关注网络,掌握学生动态,预判处理舆情;与问题学生谈心谈话,与学生家长沟通等等,任务繁重。部分高校不够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辅导员没有清晰的职责定位,因此,与学生有关的大事小事都让辅导员处理,没有合理安排辅导员工作。加之,在繁重的工作环境下,部分高校也没有及时给予辅导员一定的关怀,关注辅导员的心理需求和个人发展。辅导员必须完成大量事务性工作,时间一长,往往无法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总而言之,一方面,工作的繁重与琐碎让辅导员疲惫不堪;另一方面,职业倦怠带来的负压更让辅导员难以适应。
2、辅导员培训效果不明显
虽然目前高校重视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行动的现象,没有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致使培训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同时,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基本上都是以校内培训为主,缺乏外出交流的机会,不能与校外资源进行良好的互动,培训效果不理想,未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3、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不够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专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专职辅导员数量有限,队伍不够稳定。有相当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不是管理学生的生活、学习方面的专职辅导员,而是由一些院系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兼职担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连续性,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呈现人员短缺现象。
4、辅导员科研工作开展较差,科研制度不够完善
我校90%的辅导员没有主持科研项目的经历,只有50% 的辅导员近三年发表过两篇及以上一般期刊的论文。虽然有93% 辅导员参加校内培训三次及以上,但没有培训是由省市级相关部门组织的。而有90%的辅导员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5、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缺乏顶层设计
出于自身利益及办学理念问题,民办高校更多将关注点放在人才使用上,以事务性工作为主,而真正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故而对于辅导员没有很多的培养投入,对于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 展规划缺乏长期的设计和安排,虽然有些民办高校出了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方面的举措,但是没有深层次的实质性效果,难以落地,不能有效地实现辅导员能力提升。同时,民办高校针对辅导员没有设立长效培训机制,即使有一些培训也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好,民办高校需要尽快针对辅导员建设一套可行的、生态化、规划化、常态化的长效培训机制。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案
1、给予辅导员工作高度重视
针对辅导员职业过渡性强、流动性大的现象,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从职业未来着眼,促使辅导员走上“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道路。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及其产生的重要意义。首先,适当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改善辅导员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积极投身于辅导员工作中的积极性。其次,要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工作,给予其训练指导,多与校外建立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建设一只具备高素质水平的、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的辅导员队伍。最后,高校也需要关注辅导员的个人成长,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加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
2、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养机制,强化辅导员培训
由于民办高校经营特征让不少辅导员认为民办高校是企业,自身与民办高校的关系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打工者心态比较盛行,缺乏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甚至有些辅导员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权宜之计,缺乏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的探索精神,无法事业心也就出现工作之中辅导员缺乏工作责任心、上进心,有待提升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辅导员的培养机制,把辅导员的培训、培养计划纳入学校师资培训、培养计划。对每一批新上任的辅导员,都要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进行集中培训,要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从思想政治、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等方面对辅导员进行培训。要注重对辅导员进行网络教育方式的培训以及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知识的普及,以适应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工作需求。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及时的、量化的考核,对表现优秀的辅导员给予奖励,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培训进修机会,认可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成果。
3、开展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指要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专门的职业来进行发展,要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平常事务的处理、辅导员队伍的选聘任用、培训、管理、考核等方面对辅导员职业进行规划。同时,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辅导员选拔、任用、奖惩、提升体系,规范辅导员的行为,明确辅导员具体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使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促使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结束语
高校要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力度,要从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健全辅导员体系以及完善激励机制和对辅导员尝试职业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和完善辅导员队伍机制建设,提高辅导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增强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建设一支强有力的辅导员队伍,为国家输送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辽寧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 2012 年度立项课题(JGZXS125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2]2014年度项目(项目批准号L14DSZ076),沈阳市社会科学研究 2017年度立项课题(SYSK2017-04-03)
[3]黄正福,李秀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50.
[4]朱平,乔凯.高校辅导员配置和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的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82-85.
作者简介:周秋梅(1991年9月)女,汉族,四川苍溪人,本科,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