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奖励纠正孩子小毛病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真做手工,奖励一颗跳跳糖;帮助父母洗一次碗,奖励5角钱;连续一周幼儿园表现很棒,奖励10元钱……曾经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不少家长为激励孩子,往往会将孩子的表现与金钱直接挂钩,效果尚佳,还美其名曰教导有方。可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水涨船高,那些当年很有诱惑力的物质奖励,早已不被今天的孩子放在眼里。而且,你一旦给孩子们在物质奖励中“开绿灯”,精灵古怪的“小屁孩”准会“狮子大开口”,令你招架不住。既然“物质奖励”不好用,那就多多进行精神奖励吧。这不,辣妈俏爸们已经纷纷来支招了。
  拥抱与亲吻无处不在
  刘彤 32岁 公司职员
  提起我的性格,相当内敛含蓄,不善于在孩子面前表达爱,更别说亲密的姿态语言了。儿子初上幼儿园时,上演了一场激烈的“哭闹风暴”,一连两个星期,硬是不进幼儿园的门。无奈的我给孩子列出了多个奖励条件,自动的遥控车、会说话的木偶、空中旋转飞碟……这些儿子最爱的玩具礼物丝毫没起作用。我只好耐着性子,紧紧地拥抱着哭泣的儿子,一遍又一遍地鼓励他:“你是妈妈的好宝贝,一定能行!”没想到,这句话就奏效了,渐渐地,儿子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每天的拥抱与亲吻也成了我和儿子的“必备功课”。久而久之,我们亲子之间的关系格外融洽,看来精神激励的作用不容小视。
  享受个人努力获得的荣耀
  王东 34岁 IT技术员
  那天傍晚,我在幼儿园门口接女儿放学,满脸喜悦的女儿兴冲冲向我扑来,只见她手里多了一本粉红色的绘画册。轻轻打开一看,只见前几页满是花花绿绿的儿童画,后面的都是空白页面。没等我开口,女儿就自豪地讲起了绘画册的来历,班里哪个小朋友表现优秀,哪个小朋友就能获得享有绘画册的权利,并在册子上大展才艺。不出所料,女儿画得格外认真,涂得小心翼翼,捧着自己的“杰作”看来看去,仿佛在欣赏精美的艺术品。这件事情深深地触动了我,让孩子感受努力所带来的荣耀,远远大于其他形式的任何奖励。
  于是,我们家里便多了一本精心设计的“成长荣耀册”,这是我和爱人为女儿量身打造的,温馨的画面、巧妙的设计,令女儿爱不释手。最重要的是,女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或是主动做了好事,就会及时地记录下光荣的一笔,字里行间都印证着女儿成长的幸福足迹。的确,“成长荣耀册”像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女儿做最好的自己,又像一把火炬,激励着女儿快乐向前。
  享受自主选择带来的愉悦
  美薇 29岁 美容师
  家有小女朵朵5岁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叛逆王”,无论大事小事,都想和父母对着干。就拿每天穿衣服来讲,就得东挑西选,磨蹭老半天。面对性格倔强的女儿,我软硬兼施都无济于事。又一个周末到来,女儿拒绝练琴,我眉头一皱,大声斥责,仍不管用。无奈之中,我脱口而出:“认真练琴一小时,这个周末你做主!”一句话令女儿亢奋了起来,乖乖地到书房练琴,且弹得一丝不苟,有板有眼。当然,我也满足了女儿的要求,让她自己策划周末活动,没想到五岁多的丫头很有主见,上午在家里用碎布做手工,下午召来小区里的伙伴,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又温馨又快乐,令我也省心不少,喜上眉梢。
  让孩子自主选择,意味着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且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灵需求。如今,女儿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出色,她也为自己争取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如此玩转童年,又怎能不开怀乐活呢?
  在别样的奖励中满足好奇
  陈平 31岁 公司销售
  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讲,好奇心是必不可少的,总会一天到晚地问“为什么”。为了满足儿子的好奇,我便别出心裁地给予儿子特殊的奖励,没想到小举措发挥了大作用。孩子都喜欢亲近小动物,儿子也不例外。这段时间,儿子自理能力大大提高,我就决定满足儿子的好奇心,买来了他最喜欢的小仓鼠,而且任命儿子为小仓鼠的主人,在照料小仓鼠的同时,研究小动物的活动特点。这下,儿子乐了,每天兴致勃勃地观察,一点小发现都欣喜不已,讲述起来更是活灵活现,令身边的大人都忍俊不禁。
  或许孩子对于好奇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最近一段时间儿子改掉了不少坏毛病,而我的奖励措施也更加多样起来。带领儿子在卡片上玩穿越迷宫的游戏、允许孩子研究并试穿我的高跟鞋、奖励儿子一个奇特的生物标本……多姿多彩的小奖励令儿子应接不暇,在满足好奇欲望的同时,更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一举数得,何乐不为呢?
  在特权的分配中学会担当
  李强 30岁 营销策划
  “儿子,快去整理房间!”“儿子,去把爸爸的手提包拿来!”往常,当我以命令的口吻指令儿子去做事时,儿子总会讨价还价,满不情愿的样子。后来,我把主动做事当做儿子的精神奖励,效果立刻大相径庭。
  “儿子,今天奖励你做阳台管理员,看看能把阳台整理得怎么样!”“儿子,请你做好书推荐人,帮助爸爸拿来一本喜欢看的书!”转变视角,换了口吻之后的精神奖励,让儿子体会到了被需要的权威感,树立起了高大的责任感,做起事情来头头是道,博得亲朋好友的啧啧称赞。
  有些奖励与物质无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奖励已经远远不够,而精神奖励则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更丰富的内涵。让孩子们在努力自主与平等担当中,感受着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这不正是成长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么?
其他文献
美国IT潮爸尼斯是Fast Company杂志的特约编辑,他给女儿起了一个独特的名字Bug,大约是取“昆虫”之意。Bug今年6岁,她经常拿爸爸的iPad和iPhone玩游戏、看动画片。对于这种行为,父亲的态度是:不禁止,但必须引导。  尼斯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想引导还在读幼儿园的女儿更好地利用各种电子设备;二来是告诉女儿:“围绕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机器是用来创造新事物的。任何人都拥有内在的天赋,能对现
期刊
让小孩子到朋友家里过夜的方式,在西方国家被称为Sleep Over(“过夜派对”),有时还会有一个主题,比如女孩子的“睡衣派对”,男孩子的“游戏电影之夜”等等。晚上睡觉的地方,往往不是在卧室,而是睡在客厅的沙发上、地板上、睡袋里、帐篷里……  我家小丸子很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周末和同龄孩子的家庭一起亲子游玩。我们发现,每次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根本不会去黏着家长。再后来,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
期刊
以最舒服的姿态相处  2004年,钟丽缇带着女儿Yasmine与音乐人严铮再婚并迁居加拿大。Yasmine在移民加国后很快融入了新的生活,拥有了亲密的小伙伴。但无论继父如何友善,Yasmine始终与之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对母亲也不甚依恋。Yasmine7岁生日那年,钟丽缇特意推掉了手头的代言活动,想好好陪陪女儿。没想到Yasmine一整天都和小伙伴们在附近的公园玩耍,根本不在意母亲是否陪在身边。
期刊
爱孩子不在嘴上,而在心上和行动中,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融入生活的每个点滴。忙碌的爸爸们更需要学会与孩子相处的方法,这其中也是有很多妙招的。  把自己变成孩子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请把自己变成孩子,蹲下身和孩子处于同一视野高度,你才会发现孩子的视野里只能看到无数成年人的腿,而不是我们大人眼中的世界。所以,在和孩子沟通中,高高大大的爸爸们请一定要蹲下来,与孩子站在同样的高度,这样你就会明白孩子真正想要的
期刊
儿子两岁多时,我发现他极不情愿洗手,每次叫他来洗,总是各种推辞和执拗。开始是摆事实、讲道理,比如“人的每只手上附着大量的细菌,如果手洗不干净,就会病从口入”等等。大道理反复地说,我发现效果并不好:大人在旁边监督的时候,他就好好洗洗,没监督时就敷衍了事,不是沾湿一点,就是用毛巾撩一下,然后,飞快跑到我面前,一脸的坏笑,说:“洗好啦!”  关于洗手这件事,先生也和我唱反调,他认为,男孩子粗糙一点没关系
期刊
大部分父母并不注意也不重视“自信心”这个问题,只是在意孩子的在校成绩及课业表现的情形。因此,当孩子课业表现或学业成就不理想时,经常给予严厉的指责或惩罚,使孩子产生莫明的罪恶感,进而摧毁他的自信心,造成孩子的成绩逐渐下降,对学习缺乏兴趣。如果父母能做些工作,让孩子学会相信自己,那么孩子的成长将会更健康。  大文学家左思小时候,学业成绩也不理想  西晋年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姓左名思,字太冲,他的家在
期刊
走近自然拥抱芬芳  平时,我们一家常利用寒暑假、周末的时间去亲近自然,增长孩子的见识。从儿子四岁起,我就带他去爬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和他一起去海边,领略大海的神奇和美丽;当然,平时更多的是带他去附近的公园和湖边散步。  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儿子就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学习与思考。比如当儿子看到各种动植物就会问一些问题,看到竹子他会立即兴奋问我们竹子属于什么科?找到问题的答案后,先生常会神神秘秘地
期刊
女儿四五岁的时候,性格特别内向,她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本能的惧怕。姥姥带她出门儿,路上遇到熟人说话,她就害羞地捂起自己的小脸;在幼儿园里从不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更不会主动参与小伙伴的游戏;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儿,我提议每人唱一首儿歌,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唱,她却扯起我的手要回家……  其实,孩子当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也是有原因的。我和先生工作忙,孩子平时都是奶奶带。奶奶是一个退休医生,对孩子呵护有加
期刊
受传统观念影响,有些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主外,母亲应该承担更多家庭内的教育责任,但这种观念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模式。由于父母在性格、智力、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各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教育孩子时,丈夫和妻子只有扬长避短,才能优势互补。  教育孩子的事情主要涉及学习、生活、劳动、体育、文娱和其他活动,父母可以按教育内容分工,可以按时间分工,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特点来适当调整自己教育孩子
期刊
“购物小狂人”,如此雷人的称呼,何许人也?不是旁人,正是我那年仅五岁半的儿子。这个标新立异的名字可是有一番来历的。  或许今天的孩子都被宠惯了,儿子不知从何时起,也养成了疯狂买各种各样小玩具的毛病。每天下午一出幼儿园的大门,便直奔超市,“我要,我要”“快买,快买”,凭借他独有的软磨硬泡之术,让你只好无可奈何地乖乖就范。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每次儿子拿着心爱的玩具“得逞”之后,就会一边奔跑,一边狂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