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平面花坛的布置、施工和养护管理,并简单总结了其技术要求、种植施工以及后期养护的要点。
关键词:花坛;施工;养护;植物;园艺
花坛是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对城市环境美化方面追求也不断的提高,仅仅单纯的绿化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用各色各样的花卉布置多种形式的花坛,更能增添城市绿化美化效果。
1、平面花坛布置
平面花坛是一项要求较高的绿化施工项目。可采用种子直播、定植宿根花卉、用移植花苗等手法来布置花坛。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1花坛前期设计:设计既要艺术又要科学,要考虑花坛的形状、大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留出足够的观赏视距,选用花卉种类、规格、花色等搭配要合理,不但要考虑艺术上的美观,还要符合花卉自身的生长规律。
1.2确保种苗及施工质量:严格遵照设计要求选苗、施工,保证栽植质量,力求花坛线条清晰、图案准确。
1.3养护管理要细致:一般花坛都采用较为幼嫩的草本花卉,必须加强维护看管,及时浇水、施肥、修剪、除虫、剪除残花及枯黄枝叶,才能保证有良好的效果,延长观赏期。
1.4应有充足的种苗来源:布置花坛特别是移植苗布置,是一项花费人力物力及财力较多的工作,要有充足的花卉种苗来源,出现有死株、残株及时更换。
2、平面花坛施工
2.1整地翻耕:栽培花卉的土壤必须深厚、肥沃、疏松。施工首先要进行整地,将土壤深翻40-50厘米,挑出草根石块等杂物,如土质极差则应全部换土,根据土质增施适量肥性平和、肥效长久、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平面花坛的表现不一定呈水平状,为便于观赏和有利于排水,可依据花坛所处的位置决定坡的形状,若从四面观赏可处理成尖顶状、台阶状、圆丘状等形状;如单面观赏可处理成一面坡的形式,花坛应高出所在地的地面,尤其是低洼地段的花坛更应如此。同时应做边界以固定土壤。花坛外围最好立低矮的栏杆围护,但应注意花坛的镶边和护栏都应与花坛本身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2.2定点放线:整地结束后按照设计图纸先在地面上准确的画出花坛范围的轮廓线,要考虑先后顺序,避免踩乱已放好的线。放线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采用,下面简单的介绍几种常用的放线方法。
2.2.1图案简单的规则式花坛:根据图纸按比例尺直接用皮尺量出实际距离,并用灰点灰线做出明显的标记,如果花坛面积较大可用方格法放线,即在图纸上按一定的尺寸画好方格,按比例相应的放大到地面上即可。
2.2.2模纹式花坛:要求图案线条准确无误,可用较粗的铁丝按照设计图纸的式样编好图案轮廓模型,检查无误后在花坛的地面上压出清晰的线条痕迹。
2.2.3有连续重复图案的花坛:为确保图案的准确性,可以用较厚的纸板等板材,按设计图剪好图案模型在地面上连续的描画出来。
2.3种苗栽植:栽植种苗这部分是重点,要特别注意以下环节。
2.3.1起苗:裸根苗应随栽随起,尽量保持根系完整;带土球苗,如果圃地土壤干燥应事先灌水,起苗时要保持土球完整根系丰满;盆育花卉在栽植时最好将盆退去并保证盆土不散,必要时也可连盆栽入花坛。
2.3.2栽入方式:一般花坛如小苗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将幼苗直接定植,但应保持合理的株行距,还可将花籽在花坛中直播,但由于此方法后期管理难度大而且目前规模化穴钵育苗极大的降低成本,已极少采用此方法。对于重点花坛应事先在花圃内育苗,待花苗长成后选择符合要求的花苗栽入花坛内,此法可以充分发挥花坛的观赏效果。
2.3.3栽植顺序:单个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退栽;一面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载;高低不同的品种、花苗混植时,应该先栽高的后栽低矮的;宿根球根花卉与一、二年生草花混植时,应先种植宿根花卉后一、二年生草花;模纹花坛应先栽好图案的各条轮廓线,然后栽内部填充部分;大型花坛可以分区、分块栽植。
2.3.4栽植距离:花苗的栽植间距要以植株的高低、分孽的多少、冠径的大小而定,以栽后不露地面为原则。
2.3.5栽植深度:栽植深度对花苗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栽植过深根系生长不良甚至腐烂死亡,栽植过浅则不耐干旱且易倒伏。一般栽植深度以埋土刚好与根茎处相齐为最好,球根花卉的栽植深度应以覆土厚度为球根高度的一至两倍。
3、花坛日常养护管理
花坛的艺术效果取决于设计、花卉品种的选配以及施工的技术水平,但是能否保证生长健壮、开花繁茂、色彩艳丽、维持景观效果更长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的养护管理。
3.1浇水:花苗栽好后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的浇水以补充土壤中水分之不足,浇水的时间、次数、水量则应根据气候条件及季节的变化灵活掌握,如有条件还应当喷水,浇水次数不宜过多,否则易造成高湿引起病害。
3.2施肥:草花所需要的養分主要依靠整地时所施入的基肥,在定植后的生长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追肥,追肥时注意不要污染花和花叶,施肥后应及时浇水。
3.3清除杂草:花坛内的杂草与花卉争肥争水,既妨碍花苗的生长又影响美观,所以发现杂草就要及时的清除。
3.4中耕松土:为了保持土壤疏松利于花苗生长,还应经常中耕松土,中耕深度要适当不要损伤花根。
3.5整形修剪:为控制花苗的植株高度,保证花丛茂密、健壮以及保持花坛的整洁美观,应随时清除残花败叶,对花坛中的球根类花卉,开花过后应及时剪去花梗以便消除枯枝残叶,并可促使子球发育良好。
3.6补植更换:花坛内如果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植,以保持花坛内的花苗完美无缺。由于草花生长期短,为了保持花坛长期良好的观赏效果,要做好更换花苗的工作。
3.7设立支柱:生长高大以及花朵较大的植株,为防止倒伏应设立支柱,将花径轻轻绑在支柱上。
3.8病虫害防治:花苗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掌握病虫害的疫情,及时防治地上和地下的病虫害,发生病虫害时有针对性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施用的农药要掌握适当的浓度,避免发生的药害。
4、结语
平面花坛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一种形式,我们要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法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加平面花坛的科技含量,坚持以植物为主,把艺术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美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董丽.园林花卉应用设计(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3月
[2]佟裕哲.景观设计: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1月
作者简介:
邢红斌,(1964年7月18日),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林学学士学位,园林工程师。
关键词:花坛;施工;养护;植物;园艺
花坛是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对城市环境美化方面追求也不断的提高,仅仅单纯的绿化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用各色各样的花卉布置多种形式的花坛,更能增添城市绿化美化效果。
1、平面花坛布置
平面花坛是一项要求较高的绿化施工项目。可采用种子直播、定植宿根花卉、用移植花苗等手法来布置花坛。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1花坛前期设计:设计既要艺术又要科学,要考虑花坛的形状、大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留出足够的观赏视距,选用花卉种类、规格、花色等搭配要合理,不但要考虑艺术上的美观,还要符合花卉自身的生长规律。
1.2确保种苗及施工质量:严格遵照设计要求选苗、施工,保证栽植质量,力求花坛线条清晰、图案准确。
1.3养护管理要细致:一般花坛都采用较为幼嫩的草本花卉,必须加强维护看管,及时浇水、施肥、修剪、除虫、剪除残花及枯黄枝叶,才能保证有良好的效果,延长观赏期。
1.4应有充足的种苗来源:布置花坛特别是移植苗布置,是一项花费人力物力及财力较多的工作,要有充足的花卉种苗来源,出现有死株、残株及时更换。
2、平面花坛施工
2.1整地翻耕:栽培花卉的土壤必须深厚、肥沃、疏松。施工首先要进行整地,将土壤深翻40-50厘米,挑出草根石块等杂物,如土质极差则应全部换土,根据土质增施适量肥性平和、肥效长久、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平面花坛的表现不一定呈水平状,为便于观赏和有利于排水,可依据花坛所处的位置决定坡的形状,若从四面观赏可处理成尖顶状、台阶状、圆丘状等形状;如单面观赏可处理成一面坡的形式,花坛应高出所在地的地面,尤其是低洼地段的花坛更应如此。同时应做边界以固定土壤。花坛外围最好立低矮的栏杆围护,但应注意花坛的镶边和护栏都应与花坛本身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2.2定点放线:整地结束后按照设计图纸先在地面上准确的画出花坛范围的轮廓线,要考虑先后顺序,避免踩乱已放好的线。放线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采用,下面简单的介绍几种常用的放线方法。
2.2.1图案简单的规则式花坛:根据图纸按比例尺直接用皮尺量出实际距离,并用灰点灰线做出明显的标记,如果花坛面积较大可用方格法放线,即在图纸上按一定的尺寸画好方格,按比例相应的放大到地面上即可。
2.2.2模纹式花坛:要求图案线条准确无误,可用较粗的铁丝按照设计图纸的式样编好图案轮廓模型,检查无误后在花坛的地面上压出清晰的线条痕迹。
2.2.3有连续重复图案的花坛:为确保图案的准确性,可以用较厚的纸板等板材,按设计图剪好图案模型在地面上连续的描画出来。
2.3种苗栽植:栽植种苗这部分是重点,要特别注意以下环节。
2.3.1起苗:裸根苗应随栽随起,尽量保持根系完整;带土球苗,如果圃地土壤干燥应事先灌水,起苗时要保持土球完整根系丰满;盆育花卉在栽植时最好将盆退去并保证盆土不散,必要时也可连盆栽入花坛。
2.3.2栽入方式:一般花坛如小苗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将幼苗直接定植,但应保持合理的株行距,还可将花籽在花坛中直播,但由于此方法后期管理难度大而且目前规模化穴钵育苗极大的降低成本,已极少采用此方法。对于重点花坛应事先在花圃内育苗,待花苗长成后选择符合要求的花苗栽入花坛内,此法可以充分发挥花坛的观赏效果。
2.3.3栽植顺序:单个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退栽;一面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载;高低不同的品种、花苗混植时,应该先栽高的后栽低矮的;宿根球根花卉与一、二年生草花混植时,应先种植宿根花卉后一、二年生草花;模纹花坛应先栽好图案的各条轮廓线,然后栽内部填充部分;大型花坛可以分区、分块栽植。
2.3.4栽植距离:花苗的栽植间距要以植株的高低、分孽的多少、冠径的大小而定,以栽后不露地面为原则。
2.3.5栽植深度:栽植深度对花苗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栽植过深根系生长不良甚至腐烂死亡,栽植过浅则不耐干旱且易倒伏。一般栽植深度以埋土刚好与根茎处相齐为最好,球根花卉的栽植深度应以覆土厚度为球根高度的一至两倍。
3、花坛日常养护管理
花坛的艺术效果取决于设计、花卉品种的选配以及施工的技术水平,但是能否保证生长健壮、开花繁茂、色彩艳丽、维持景观效果更长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的养护管理。
3.1浇水:花苗栽好后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的浇水以补充土壤中水分之不足,浇水的时间、次数、水量则应根据气候条件及季节的变化灵活掌握,如有条件还应当喷水,浇水次数不宜过多,否则易造成高湿引起病害。
3.2施肥:草花所需要的養分主要依靠整地时所施入的基肥,在定植后的生长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追肥,追肥时注意不要污染花和花叶,施肥后应及时浇水。
3.3清除杂草:花坛内的杂草与花卉争肥争水,既妨碍花苗的生长又影响美观,所以发现杂草就要及时的清除。
3.4中耕松土:为了保持土壤疏松利于花苗生长,还应经常中耕松土,中耕深度要适当不要损伤花根。
3.5整形修剪:为控制花苗的植株高度,保证花丛茂密、健壮以及保持花坛的整洁美观,应随时清除残花败叶,对花坛中的球根类花卉,开花过后应及时剪去花梗以便消除枯枝残叶,并可促使子球发育良好。
3.6补植更换:花坛内如果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植,以保持花坛内的花苗完美无缺。由于草花生长期短,为了保持花坛长期良好的观赏效果,要做好更换花苗的工作。
3.7设立支柱:生长高大以及花朵较大的植株,为防止倒伏应设立支柱,将花径轻轻绑在支柱上。
3.8病虫害防治:花苗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掌握病虫害的疫情,及时防治地上和地下的病虫害,发生病虫害时有针对性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施用的农药要掌握适当的浓度,避免发生的药害。
4、结语
平面花坛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一种形式,我们要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法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加平面花坛的科技含量,坚持以植物为主,把艺术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美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董丽.园林花卉应用设计(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3月
[2]佟裕哲.景观设计: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1月
作者简介:
邢红斌,(1964年7月18日),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林学学士学位,园林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