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实验是一种以操作与实践为基础的教与学活动方式,是基于事实观察的数学化分析与表征,是学生认知发展、思维提升的辅助工具。小学数学实验教学,需要学具操作,更需要让思维“在场”。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改进实验材料、结构化实验活动,有效拓展学生自主探究的外延,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与表征,达成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实验数学思维《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一、教学思考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平面图形从初步模糊认识到相对精准认识的跨越。其中,探索、发现三边关系是该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把重点放在了小棒操作上,忽略了对数学本质的思考和推理,导致学生对三边关系的认识停留在浅表性的感性层面,甚至因为小棒操作存在的误差而产生错误的理解。比如,两根小棒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时,因小棒有一定的粗细,看起来能围成三角形,学生便认为这样的情况能围成三角形。
事实上,小学数学实验是一种以操作与实践为基础的教与学活动方式,是基于事实观察的数学化分析与表征,是学生认知发展、思维提升的辅助工具。小学数学实验教学,需要学具操作,更需要让思维“在场”。
二、教学探索
(一)改进实验材料:拓展外延,精准思维
修订后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供的4种长度的小棒(如下页图1),回避了“两条线段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情况。但笔者以为,这样的处理未免有些“简单粗暴”,因为这样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
如何能让学生充分操作,又不致走上“歧途”呢?
我们的做法是“改小棒为纸条”:为每位学生提供带有整厘米刻度点的16cm长的卡纸纸条若干(如图2,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纸条长度),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沿着刻度点将纸条任意剪成三段,然后围三角形。
这样改进后,为学生围三角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外延。将16cm长的纸条剪成三段,三段长度的组合大大增加。能围成三角形的组合有:7、7、2,7、6、3,7、5、4,6、6、4,6、5、5。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组合有:9、6、1,9、5、2,9、4、3,8、7、1,8、6、2,8、5、3,8、4、4……
外延的拓展,开放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精准起来。学生在遇到“两条线段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到底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时,不再拘泥于纸条粗细“误差”,试图“再靠近一点点就围起来了”,而是边做边思,既想着“纸条的刻度点要对齐”,也在严密推理:5+3=8,4+4=8,两段较短的纸条拼接起来就与8厘米的长纸条重合了,所以围不成(分别如图3、图4)。
(二)结构化实验活动:严谨表征,深化思维
数学实验需要很好地架构实验活动,而实验活动可通过问题来驱动、引领。本课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1:起始于线段长度关系的数学思考与表征。
出示图5,要求学生同桌合作找出“能围成”与“不能围成”的情况各一种,以实验探究“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吗?”的猜想,同时通过“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发学生生成新问题: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学生通过初步思考,有了直觉性的发现:当两段较短纸条长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段纸条时,就不能围成三角形。这里,为了避免学生将结论窄化为“三角形两条短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我们设计了探索问题:“除了将两段较短纸条长度的和与较长的纸条比较,再算一算其他两段纸条长度的和,与第三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这个过
问题: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吗?
要求:①剪一剪:把纸条沿刻度点剪成三段。
②围一围:把三段纸条看作三条线段围一围,能否围成三角形?
③想一想:同桌与你的猜想一致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实验活动一记录单
三条线段长度(cm)能否围成三角形①()、()、()②()、()、()
程,是思维可视化與数学化表达的必经过程,能帮助学生理解“能围成”的三个三边关系式(如4+5>7、4+7>5、5+7>4),还能反思探索“不能围成”的三个三边关系式(如4+3<9、3+9>4、4+9>3,3+5=8、3+8>5、5+8>3),从而深刻体会“任意”一词于缜密思维的意义。这样的过程,是从粗浅的感性思考向严谨的理性思考的升华,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了“能围成”三角形的“任意两段纸条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段纸条”的数学思考与表征。
实验活动2:发展为三边长度关系的数学思考与表征。
上述实验活动,学生在半扶半放的状态下由特例的研究引发猜想:任意两段纸条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段纸条,就能围成三角形;任意两段纸条长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段纸条,就不能围成三角形。所以,实验活动2(详见图6),一方面让学生独立探究原因、验证猜想,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经历更多实例的探究,提升对概念数学本质的理解。这里,当学生验证猜想正确并且没有发现反例后,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学生从“纸条长关系”转化至“边长关系”:根据我们的实验研究,现在你能说说三角形的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吗?这时,
问题: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要求:①剪剪围围:同桌合作剪出能围的与不能围的情况,把数据填入表中。
②想想议议:观察表中数据,有没有反例?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③比比说说:小组交流你们得出的结论。
实验活动二记录单
①能围成三角
形的情况②不能围成三角
形的情况三条线段
长度(cm)()、()、
()()、()、
()三角线段关
系(算式)结论:()反例,我们的猜想是()。
图6学生的结论表征严谨而科学: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实验活动3:归纳至三边长度关系的数学思考与表征。
前两个实验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特例研究—引发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做数学”过程,将三段纸条的长度关系提升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既让学生有了自主研究发现的成就感,同时渗透了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不少学生会好奇:前面由剪、围纸条(“线段”到“边”长度都已知)得出的结论,是否适用于画好的三角形(三边长度未知)呢?由此,顺应学生的需求,整合教材的要求(研究画好的一个图形),将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验证三边关系融入实验活动3(详见图7),让数学归纳思想的体验更深入。
问题:所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要求:①画画量量: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你所画三角形的三边长度。
②算算想想:推算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想想是否符合你们的猜想?
实验活动三记录单
三边长度(mm)三边关系(算式)()、()、()结论:()我们的猜想。
在后续的交流中,还要引导学生抽象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内涵与本质:虽然我们每个人画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不完全一样,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有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什么?至此,学生已逐步脱离具象支撑,展开深入的理性思考,达成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
参考文献:
[1] 潘小福,陈美华.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
[2] 潘小福,陈美华.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实验数学思维《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一、教学思考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对平面图形从初步模糊认识到相对精准认识的跨越。其中,探索、发现三边关系是该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到位,把重点放在了小棒操作上,忽略了对数学本质的思考和推理,导致学生对三边关系的认识停留在浅表性的感性层面,甚至因为小棒操作存在的误差而产生错误的理解。比如,两根小棒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时,因小棒有一定的粗细,看起来能围成三角形,学生便认为这样的情况能围成三角形。
事实上,小学数学实验是一种以操作与实践为基础的教与学活动方式,是基于事实观察的数学化分析与表征,是学生认知发展、思维提升的辅助工具。小学数学实验教学,需要学具操作,更需要让思维“在场”。
二、教学探索
(一)改进实验材料:拓展外延,精准思维
修订后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供的4种长度的小棒(如下页图1),回避了“两条线段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情况。但笔者以为,这样的处理未免有些“简单粗暴”,因为这样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
如何能让学生充分操作,又不致走上“歧途”呢?
我们的做法是“改小棒为纸条”:为每位学生提供带有整厘米刻度点的16cm长的卡纸纸条若干(如图2,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纸条长度),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沿着刻度点将纸条任意剪成三段,然后围三角形。
这样改进后,为学生围三角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外延。将16cm长的纸条剪成三段,三段长度的组合大大增加。能围成三角形的组合有:7、7、2,7、6、3,7、5、4,6、6、4,6、5、5。不能围成三角形的组合有:9、6、1,9、5、2,9、4、3,8、7、1,8、6、2,8、5、3,8、4、4……
外延的拓展,开放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精准起来。学生在遇到“两条线段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到底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时,不再拘泥于纸条粗细“误差”,试图“再靠近一点点就围起来了”,而是边做边思,既想着“纸条的刻度点要对齐”,也在严密推理:5+3=8,4+4=8,两段较短的纸条拼接起来就与8厘米的长纸条重合了,所以围不成(分别如图3、图4)。
(二)结构化实验活动:严谨表征,深化思维
数学实验需要很好地架构实验活动,而实验活动可通过问题来驱动、引领。本课教学,我们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1:起始于线段长度关系的数学思考与表征。
出示图5,要求学生同桌合作找出“能围成”与“不能围成”的情况各一种,以实验探究“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吗?”的猜想,同时通过“你还有什么发现?”引发学生生成新问题: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学生通过初步思考,有了直觉性的发现:当两段较短纸条长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段纸条时,就不能围成三角形。这里,为了避免学生将结论窄化为“三角形两条短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我们设计了探索问题:“除了将两段较短纸条长度的和与较长的纸条比较,再算一算其他两段纸条长度的和,与第三段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这个过
问题: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吗?
要求:①剪一剪:把纸条沿刻度点剪成三段。
②围一围:把三段纸条看作三条线段围一围,能否围成三角形?
③想一想:同桌与你的猜想一致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实验活动一记录单
三条线段长度(cm)能否围成三角形①()、()、()②()、()、()
程,是思维可视化與数学化表达的必经过程,能帮助学生理解“能围成”的三个三边关系式(如4+5>7、4+7>5、5+7>4),还能反思探索“不能围成”的三个三边关系式(如4+3<9、3+9>4、4+9>3,3+5=8、3+8>5、5+8>3),从而深刻体会“任意”一词于缜密思维的意义。这样的过程,是从粗浅的感性思考向严谨的理性思考的升华,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了“能围成”三角形的“任意两段纸条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段纸条”的数学思考与表征。
实验活动2:发展为三边长度关系的数学思考与表征。
上述实验活动,学生在半扶半放的状态下由特例的研究引发猜想:任意两段纸条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段纸条,就能围成三角形;任意两段纸条长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段纸条,就不能围成三角形。所以,实验活动2(详见图6),一方面让学生独立探究原因、验证猜想,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经历更多实例的探究,提升对概念数学本质的理解。这里,当学生验证猜想正确并且没有发现反例后,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学生从“纸条长关系”转化至“边长关系”:根据我们的实验研究,现在你能说说三角形的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吗?这时,
问题: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要求:①剪剪围围:同桌合作剪出能围的与不能围的情况,把数据填入表中。
②想想议议:观察表中数据,有没有反例?你们的猜想正确吗?
③比比说说:小组交流你们得出的结论。
实验活动二记录单
①能围成三角
形的情况②不能围成三角
形的情况三条线段
长度(cm)()、()、
()()、()、
()三角线段关
系(算式)结论:()反例,我们的猜想是()。
图6学生的结论表征严谨而科学: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实验活动3:归纳至三边长度关系的数学思考与表征。
前两个实验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特例研究—引发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做数学”过程,将三段纸条的长度关系提升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既让学生有了自主研究发现的成就感,同时渗透了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不少学生会好奇:前面由剪、围纸条(“线段”到“边”长度都已知)得出的结论,是否适用于画好的三角形(三边长度未知)呢?由此,顺应学生的需求,整合教材的要求(研究画好的一个图形),将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验证三边关系融入实验活动3(详见图7),让数学归纳思想的体验更深入。
问题:所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要求:①画画量量: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你所画三角形的三边长度。
②算算想想:推算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想想是否符合你们的猜想?
实验活动三记录单
三边长度(mm)三边关系(算式)()、()、()结论:()我们的猜想。
在后续的交流中,还要引导学生抽象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内涵与本质:虽然我们每个人画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不完全一样,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有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什么?至此,学生已逐步脱离具象支撑,展开深入的理性思考,达成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
参考文献:
[1] 潘小福,陈美华.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
[2] 潘小福,陈美华.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