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曾使中华民族惶恐不安。殊不知,国家教育误区和异化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损害,要远远大于“非典”疫情千万倍。因此,有识之士不断大声疾呼:“现在已到教育救国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再不来一场全民族的教育大革命,中华民族将在世界新一轮的大竞争中再一次被抛下。”那么,在今天的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我们带着对中国教育的探求与反思,采访了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教育专家——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沙洪泽校长。
教育
——为了人的幸福
沙校长和蔼平易,快人快语,不凡地谈吐中透着理性和睿智。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了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更理性地说,教育应是为了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使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使人不断地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断地创造未来,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行为。如果必须用一句话表述,那就是教育——为了人的幸福!30多年执教生涯,30多年不断求索,使沙洪泽对治学态度,办学理念,培养人才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发展前景等都悟出了其独特的见解。与沙洪泽交谈,你会感到身心愉悦。言谈间,你不仅能感受到他的亲切随和,还能真切地体会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真挚与执着,我们不像是在与一位教育专家在探讨,似乎是在与一位“先哲”对话。
正因为有了这些先进的、超凡脱俗的教育理念,才使沙洪泽引导着有近50年办学历史的哈师大附中,继承前辈的精神,从一个辉煌,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如今的哈师大附中,不仅保持着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的无尚荣誉,而且还成为了教育部4所重点示范校之一。沙洪泽认为,高中教育理念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育的核心应该就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只有人人都幸福了,社会才能和谐幸福。有鉴于此,沙洪泽在哈师大附中率先施行新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在教学中,不让孩子们成为书本的奴隶,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把学生看成资源人,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信心、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使学生获得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形成对事业成功充满信心的优势心理,成为有博爱之心,能创造未来的人。为此,沙洪泽专门撰写了一本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的专著叫《教育——为了人的幸福》。
教育
——要有强势的教师群体
沙洪泽深深热爱着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他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人的视野、胸怀、能力和知识。有知识未必有文化,我们的教育就是使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使他从有知识向提高文明程度发展。为此,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以“德”示范,感染学生,以“才”培养,引导学生。一名优秀的名教师,不仅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熟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知识,还需要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知识。真正的名师是在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名师必须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为此,沙洪泽倡导建立一个强势教师群体。关心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关心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让教师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学校先后启动了“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培训工程,制定了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评选办法、学科奥赛的主教练制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条件,以及对有贡献教师的各种奖励制度,以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勤奋工作。学校是一个施展教学创新才能,实现育人价值的舞台。学校必须使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使他们具有崇高的事业心,执着的事业追求,强烈的敬业精神。通过系统培训,个人努力,最终要把教师队伍锤炼成: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强势教师群体”。
沙洪泽认为,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也很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学校是教师的学校,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也应该是培养教师的场所。应该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自主发展,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教育
——为培养创造未来的人
沙洪泽说:“我理解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决不是德、智、体的迭加。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应该是知识的复现者,未来社会的消费者,他们应该是新的知识的催生者,是未来社会的开拓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沙洪泽主张,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保护学生创造的萌芽,鼓励学生在特殊方面有特长。培养引导学生增强理性的反思能力,对社会、对人生的敏锐的洞察力,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学时期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不屈从命运和抗摔打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指导学生既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更要心中常装着未来和长远。沙洪泽说,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一个,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学有特色,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来成为开创未来的人。
学校特别重视特长生的培养,因而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及世界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多达70余人,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罗炜在第31届、32届国际数学奥赛中、常成在第35届奥赛中均以满分夺取金牌。学校管弦乐队经常参加校外活动,受到各界好评。田径队曾连续两年夺得全省团体总分第一,培养出国家运动健将1名,1级运动员11名。
教育
——使学校成为全国的一流中学
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学校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可能。在此背景下,校长既要在宏观背景下思考学校的发展,又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这是任何一位中学校长,在引导学校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选择。
一所好学校,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沙洪泽将“以人为本,优化办学条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一流学校的基础。为此,沙洪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他说,经过一代代“附中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哈师大附中已经形成了具有较高品位的、鲜明的校园传统文化,即:以“公、诚、勤、毅”为校训,“刻苦、求实、生动、活泼”为校风,“爱生、严谨、身教、探索”为教风,“勤奋、踏实、进取、创新”为学风,以此为依托培育出了“团结务实、拼搏进取、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的校园精神。有了这些校园文化的支撑,哈师大附中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从一个辉煌跃向又一个辉煌,为全国各高等学府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凭借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势师资群体的奠基,沙洪泽为学校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把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的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一流中学。
采访结束了,我们的心情仍难以平静,沙洪泽那深邃而充满哲理的、不凡的谈吐,仿佛还在耳边萦绕。他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热情,富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对教育事业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执着无悔的追求,令人深深地折服,钦佩不已。
我们衷心希望,沙洪泽“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先进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被社会广泛认同并得以弘扬,愿教育界产生更多像沙洪泽这样的校长,使“厚德”、“励学”的教育思想得以广泛传承,让他那“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个宽广的胸怀,能为自己想几步,也能为社会、为人类想几步的教育目标”早日由希望成为现实。
教育
——为了人的幸福
沙校长和蔼平易,快人快语,不凡地谈吐中透着理性和睿智。他认为,中国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了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更理性地说,教育应是为了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使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使人不断地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断地创造未来,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行为。如果必须用一句话表述,那就是教育——为了人的幸福!30多年执教生涯,30多年不断求索,使沙洪泽对治学态度,办学理念,培养人才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发展前景等都悟出了其独特的见解。与沙洪泽交谈,你会感到身心愉悦。言谈间,你不仅能感受到他的亲切随和,还能真切地体会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真挚与执着,我们不像是在与一位教育专家在探讨,似乎是在与一位“先哲”对话。
正因为有了这些先进的、超凡脱俗的教育理念,才使沙洪泽引导着有近50年办学历史的哈师大附中,继承前辈的精神,从一个辉煌,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如今的哈师大附中,不仅保持着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的无尚荣誉,而且还成为了教育部4所重点示范校之一。沙洪泽认为,高中教育理念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育的核心应该就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只有人人都幸福了,社会才能和谐幸福。有鉴于此,沙洪泽在哈师大附中率先施行新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为了人的幸福。在教学中,不让孩子们成为书本的奴隶,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把学生看成资源人,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信心、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使学生获得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形成对事业成功充满信心的优势心理,成为有博爱之心,能创造未来的人。为此,沙洪泽专门撰写了一本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的专著叫《教育——为了人的幸福》。
教育
——要有强势的教师群体
沙洪泽深深热爱着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他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人的视野、胸怀、能力和知识。有知识未必有文化,我们的教育就是使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使他从有知识向提高文明程度发展。为此,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以“德”示范,感染学生,以“才”培养,引导学生。一名优秀的名教师,不仅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熟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知识,还需要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知识。真正的名师是在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名师必须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为此,沙洪泽倡导建立一个强势教师群体。关心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关心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让教师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学校先后启动了“名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培训工程,制定了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评选办法、学科奥赛的主教练制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条件,以及对有贡献教师的各种奖励制度,以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勤奋工作。学校是一个施展教学创新才能,实现育人价值的舞台。学校必须使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使他们具有崇高的事业心,执着的事业追求,强烈的敬业精神。通过系统培训,个人努力,最终要把教师队伍锤炼成: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强势教师群体”。
沙洪泽认为,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也很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学校是教师的学校,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也应该是培养教师的场所。应该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自主发展,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教育
——为培养创造未来的人
沙洪泽说:“我理解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决不是德、智、体的迭加。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应该是知识的复现者,未来社会的消费者,他们应该是新的知识的催生者,是未来社会的开拓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沙洪泽主张,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保护学生创造的萌芽,鼓励学生在特殊方面有特长。培养引导学生增强理性的反思能力,对社会、对人生的敏锐的洞察力,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学时期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不屈从命运和抗摔打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指导学生既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更要心中常装着未来和长远。沙洪泽说,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一个,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学有特色,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来成为开创未来的人。
学校特别重视特长生的培养,因而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及世界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多达70余人,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罗炜在第31届、32届国际数学奥赛中、常成在第35届奥赛中均以满分夺取金牌。学校管弦乐队经常参加校外活动,受到各界好评。田径队曾连续两年夺得全省团体总分第一,培养出国家运动健将1名,1级运动员11名。
教育
——使学校成为全国的一流中学
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学校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可能。在此背景下,校长既要在宏观背景下思考学校的发展,又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这是任何一位中学校长,在引导学校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选择。
一所好学校,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沙洪泽将“以人为本,优化办学条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一流学校的基础。为此,沙洪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他说,经过一代代“附中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哈师大附中已经形成了具有较高品位的、鲜明的校园传统文化,即:以“公、诚、勤、毅”为校训,“刻苦、求实、生动、活泼”为校风,“爱生、严谨、身教、探索”为教风,“勤奋、踏实、进取、创新”为学风,以此为依托培育出了“团结务实、拼搏进取、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的校园精神。有了这些校园文化的支撑,哈师大附中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从一个辉煌跃向又一个辉煌,为全国各高等学府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凭借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势师资群体的奠基,沙洪泽为学校制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把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的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一流中学。
采访结束了,我们的心情仍难以平静,沙洪泽那深邃而充满哲理的、不凡的谈吐,仿佛还在耳边萦绕。他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热情,富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对教育事业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执着无悔的追求,令人深深地折服,钦佩不已。
我们衷心希望,沙洪泽“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先进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被社会广泛认同并得以弘扬,愿教育界产生更多像沙洪泽这样的校长,使“厚德”、“励学”的教育思想得以广泛传承,让他那“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个宽广的胸怀,能为自己想几步,也能为社会、为人类想几步的教育目标”早日由希望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