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渗透于日常课堂教学中。本文以探究课《海昏侯墓葬发现》为例,通过模拟墓葬考古现场,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史料的类型,分辨史料价值并能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具体历史时空情境,来阐释历史现象,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形成历史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精选史料,设计问题,来实现教与学有效转换。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中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大要素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史料实证,具体来说就是“能够搜集与历史相关的各类材料,并对史料进行辨析,判断史料的价值;掌握演习史料的方法,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历史的实证意识,在论述历史时能将有价值的史料作为证据”。[1]
一、制定教学目标——参照核心素养水平层次要求
本课是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的一节探究课,知识复习已经完成两轮,新课标发布后,核心素养成为热门话题,笔者希望能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方面的专门训练。“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也是涵养学生实证意识,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2]本节课将史料实证的方法和近年的历史学术热点进行结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力求呈现给学生一节有收获的复习课。本课在设计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模拟考古发现的现场,层层深入,逐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解释,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3]
二、教学过程和实践——逐步深入学习
(一)模拟考古现场,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以海昏侯墓的发现以及海昏侯墓的挖掘进程作为导入,以考古挖掘的时间为线索,展示墓葬被发现的过程。教师讲述墓葬从被盗墓到考古队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意外丰富墓葬,到入选中国十大历史研究成果和中国十大学术研究成果的这一考古挖掘进程。教师借助小视频和考古图片,模拟考古现场,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了解考古挖掘的进程,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该墓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展示出土文物,介绍墓葬进行合理猜测
教师讲述这个墓葬中的考古发现:黄金有378件金器创下了“汉代考古之最”;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墓中还有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编钟的底座有极富特色的神兽造型;在墓葬中,还发现了孔子的画像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墓葬中还出土大約3,000枚左右的竹简,其中包括已经失传的《齐论语》;墓葬中还出土了冬虫夏草和金缕琉璃席。
活动一:根据考古发现,依据所学进行合理的推测墓主人的形象。学生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1.富有——依据出土大量的铜钱和黄金。
2.有权——有酎金、马蹄金,说明是朝廷重臣或者是皇室宗亲。
3.有品位——有出土乐器、编钟底座的神兽,品位不俗,还应该是个爱好音乐的人。
4.有文化、学富五车——出土文物中有大量书籍,还有穿衣镜上有孔子的画像,说明墓主人应该饱读诗书,热爱儒学。
5.懂得養生——出土文物中有冬虫夏草,说明墓主人懂得保养身体。
综上所述,教师将学生的推测进行板书:墓主人是个儒雅、懂音律、有品位、有钱有权的人。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想知道,到底墓主人是谁?他的形象是否和学生们的推测是一样的。
活动二:教师给出两则材料,根据材料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和姓名。
材料一:在墓主遗骸腰部放置的一枚刻有“刘贺”的白色玉印,出土的金饼上发现有“臣贺……元康”等字样。——摘编自纪录片【探索·发现】海昏侯大墓考古发掘现场
材料二:其明年春(元康三年),(汉宣帝)乃下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汉书武五子传》
学生回答:
1.最直接的证据是现场发掘在墓主人遗骸腰间的玉印,并刻“刘贺”二字。
2.金饼上的“臣贺”可推断出刘贺身份。
3.金饼上的“元康”与刘贺元康三年被贬的时间一致。
设计意图:本活动设计达到史料实证素养水平3,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利用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互证,提炼信息,得出结论。在探究中应用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印证法”,可以从文献与考古、时间与地点等多重证据,来印证墓主人的身份。
(三)结合文献资料,发现不同类型史料的矛盾
在知道墓主人身份后,教师展示史书中记载的刘贺生平,讲述刘贺四岁封王,18岁称帝,27天被废,9年后又被迁往南昌为海昏侯的生活经历。学生对刘贺跌宕起伏的一生感到好奇,尤其对他只当了27天的皇帝的经历产生极大的兴趣。
学生活动三:根据史料,概括刘贺在史书记载中的形象。教师展示材料,从《汉书》中概括出27天刘贺的所作所为。
学生回答:
1.荒淫无道——在葬礼期间“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
2.昏庸——“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
3.不守礼仪——“不素食、居丧期举乐游戏”
4.胡作非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徵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5.目无法纪——“进谏以过失,使人簿责胜,缚嘉系狱”。
设计意图:本活动学生需要通读材料,才能得出答案,由于在预设时,已经对史料进行分类梳理,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难度,设计主要指向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即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四)探索矛盾原因,辨析史料呈现形象差异的原因
学生活动四:为何在墓葬中所呈现的刘贺的形象和史书上的刘贺形象有如此大的不同?你更认同哪一种说法。
教师展示板书:
在前期探究中,学生已经意识到在不同的史料中,由于立场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会有不同,要结合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来考虑,学生开展了合理的想象:
1.认为史书更符合刘贺的形象,刘贺就是一个不学无术、荒淫无道的昏君,去世后贵族的墓葬有固定的规格,贵族死后陪葬品都是有等级要求,并不能反映墓主人真正的品行。
2.认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成王败寇,胜利者为了给自己的统治找到合理性和合法性,必然会对失败者进行抹黑。汉代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会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用品带到墓中,墓葬才能反映真实的墓主人的形象。
3.认为刘贺年轻时荒唐,十八岁就当皇帝,年轻气盛,做过荒唐的事,被废后,慢慢开始读书,养生、修生养性,所以墓葬中和史书记载中的形象有如此大的不同。
设计意图:《汉书》是研究西汉历史重要的文献史料之一,在文字史料中所展现的刘贺的形象和学生根据出土的实物史料推测形象截然不同,通过这一矛盾,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史料在使用时,要通过比较、分析来判断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学会取舍和规范应用。本题言之有理即可,从学生发言来看已初步具备史料实证的意识。
(五)史料结合历史背景,对历史问题进行阐述
活动五:根据考古出土实物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张以上图片,说明西汉中期社会发展状况。
学生用十分钟思考并形成文字,教师将学生的论述通过希沃助手投影在白板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分,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切入,结合西汉中期的历史来进行论述。
设计意图:本活动模仿高考42题的题型,从出土的文物出发,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材料的能力,能从史料研究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收获和反思——基于学情的精心选择
“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史料教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4]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完成史料实证的教与学的有效转化,笔者反思如下:
史料与历史教学的结合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和概念,通过利用真实的历史资料来还原知识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内化理论知识探究课堂问题参与史料分析等,进而让学生以课本知识为线索完整地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正确地评判历史人物形象、巧妙地通过历史思维去分析社会现象。[5]从教学设计预设方面看,教师利用史料来创设历史情境,有助于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采用问题式探究,来推进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进程。
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各种史料都会融合在一堂课中,用不同的史料来设置有效问题设置,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研究,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在与同伴和老师交流過程中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
从教师个人成长方面看,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学科素养。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提升,教师在知识储备上必须充足,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教师必须养成积累和搜集史料的习惯,建立自己的史料资源库。
从选取适合的史料方面看,“阅读史料,并将其与高中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历史教师解读史料的能力,也能使学生直面文本,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6]教师要精心选取史料,要依据学生学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呈现适合的史料,不能多,更不能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才能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总之,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很重要的教师学习、提升和反思的机会,总能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改进。做一个好的历史教师要用心收集史料,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更要善于和学生互动交流,才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上好一节学生喜欢、教学有效的好课。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8
[2]徐永琴、何成刚.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4解读与教学建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4)
[3]徐蓝.历史核心素养统领下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9):33-39+20.
[4]何成刚.《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郑元兵.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8):6-7.
[6]刘永学.半日读书半日教书——论“古代史史料”阅读的教学转化[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5):37-41.
作者简介:翁莹(1981.12-).女,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左图右史”的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中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大要素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史料实证,具体来说就是“能够搜集与历史相关的各类材料,并对史料进行辨析,判断史料的价值;掌握演习史料的方法,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历史的实证意识,在论述历史时能将有价值的史料作为证据”。[1]
一、制定教学目标——参照核心素养水平层次要求
本课是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的一节探究课,知识复习已经完成两轮,新课标发布后,核心素养成为热门话题,笔者希望能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方面的专门训练。“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也是涵养学生实证意识,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2]本节课将史料实证的方法和近年的历史学术热点进行结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力求呈现给学生一节有收获的复习课。本课在设计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模拟考古发现的现场,层层深入,逐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解释,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3]
二、教学过程和实践——逐步深入学习
(一)模拟考古现场,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以海昏侯墓的发现以及海昏侯墓的挖掘进程作为导入,以考古挖掘的时间为线索,展示墓葬被发现的过程。教师讲述墓葬从被盗墓到考古队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意外丰富墓葬,到入选中国十大历史研究成果和中国十大学术研究成果的这一考古挖掘进程。教师借助小视频和考古图片,模拟考古现场,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了解考古挖掘的进程,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该墓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展示出土文物,介绍墓葬进行合理猜测
教师讲述这个墓葬中的考古发现:黄金有378件金器创下了“汉代考古之最”;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墓中还有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编钟的底座有极富特色的神兽造型;在墓葬中,还发现了孔子的画像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墓葬中还出土大約3,000枚左右的竹简,其中包括已经失传的《齐论语》;墓葬中还出土了冬虫夏草和金缕琉璃席。
活动一:根据考古发现,依据所学进行合理的推测墓主人的形象。学生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1.富有——依据出土大量的铜钱和黄金。
2.有权——有酎金、马蹄金,说明是朝廷重臣或者是皇室宗亲。
3.有品位——有出土乐器、编钟底座的神兽,品位不俗,还应该是个爱好音乐的人。
4.有文化、学富五车——出土文物中有大量书籍,还有穿衣镜上有孔子的画像,说明墓主人应该饱读诗书,热爱儒学。
5.懂得養生——出土文物中有冬虫夏草,说明墓主人懂得保养身体。
综上所述,教师将学生的推测进行板书:墓主人是个儒雅、懂音律、有品位、有钱有权的人。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想知道,到底墓主人是谁?他的形象是否和学生们的推测是一样的。
活动二:教师给出两则材料,根据材料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和姓名。
材料一:在墓主遗骸腰部放置的一枚刻有“刘贺”的白色玉印,出土的金饼上发现有“臣贺……元康”等字样。——摘编自纪录片【探索·发现】海昏侯大墓考古发掘现场
材料二:其明年春(元康三年),(汉宣帝)乃下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汉书武五子传》
学生回答:
1.最直接的证据是现场发掘在墓主人遗骸腰间的玉印,并刻“刘贺”二字。
2.金饼上的“臣贺”可推断出刘贺身份。
3.金饼上的“元康”与刘贺元康三年被贬的时间一致。
设计意图:本活动设计达到史料实证素养水平3,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利用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互证,提炼信息,得出结论。在探究中应用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印证法”,可以从文献与考古、时间与地点等多重证据,来印证墓主人的身份。
(三)结合文献资料,发现不同类型史料的矛盾
在知道墓主人身份后,教师展示史书中记载的刘贺生平,讲述刘贺四岁封王,18岁称帝,27天被废,9年后又被迁往南昌为海昏侯的生活经历。学生对刘贺跌宕起伏的一生感到好奇,尤其对他只当了27天的皇帝的经历产生极大的兴趣。
学生活动三:根据史料,概括刘贺在史书记载中的形象。教师展示材料,从《汉书》中概括出27天刘贺的所作所为。
学生回答:
1.荒淫无道——在葬礼期间“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
2.昏庸——“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
3.不守礼仪——“不素食、居丧期举乐游戏”
4.胡作非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徵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5.目无法纪——“进谏以过失,使人簿责胜,缚嘉系狱”。
设计意图:本活动学生需要通读材料,才能得出答案,由于在预设时,已经对史料进行分类梳理,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难度,设计主要指向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即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四)探索矛盾原因,辨析史料呈现形象差异的原因
学生活动四:为何在墓葬中所呈现的刘贺的形象和史书上的刘贺形象有如此大的不同?你更认同哪一种说法。
教师展示板书:
在前期探究中,学生已经意识到在不同的史料中,由于立场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会有不同,要结合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来考虑,学生开展了合理的想象:
1.认为史书更符合刘贺的形象,刘贺就是一个不学无术、荒淫无道的昏君,去世后贵族的墓葬有固定的规格,贵族死后陪葬品都是有等级要求,并不能反映墓主人真正的品行。
2.认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成王败寇,胜利者为了给自己的统治找到合理性和合法性,必然会对失败者进行抹黑。汉代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会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用品带到墓中,墓葬才能反映真实的墓主人的形象。
3.认为刘贺年轻时荒唐,十八岁就当皇帝,年轻气盛,做过荒唐的事,被废后,慢慢开始读书,养生、修生养性,所以墓葬中和史书记载中的形象有如此大的不同。
设计意图:《汉书》是研究西汉历史重要的文献史料之一,在文字史料中所展现的刘贺的形象和学生根据出土的实物史料推测形象截然不同,通过这一矛盾,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史料在使用时,要通过比较、分析来判断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学会取舍和规范应用。本题言之有理即可,从学生发言来看已初步具备史料实证的意识。
(五)史料结合历史背景,对历史问题进行阐述
活动五:根据考古出土实物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张以上图片,说明西汉中期社会发展状况。
学生用十分钟思考并形成文字,教师将学生的论述通过希沃助手投影在白板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分,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切入,结合西汉中期的历史来进行论述。
设计意图:本活动模仿高考42题的题型,从出土的文物出发,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材料的能力,能从史料研究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收获和反思——基于学情的精心选择
“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史料教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4]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完成史料实证的教与学的有效转化,笔者反思如下:
史料与历史教学的结合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和概念,通过利用真实的历史资料来还原知识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内化理论知识探究课堂问题参与史料分析等,进而让学生以课本知识为线索完整地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正确地评判历史人物形象、巧妙地通过历史思维去分析社会现象。[5]从教学设计预设方面看,教师利用史料来创设历史情境,有助于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采用问题式探究,来推进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进程。
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各种史料都会融合在一堂课中,用不同的史料来设置有效问题设置,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研究,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在与同伴和老师交流過程中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
从教师个人成长方面看,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学科素养。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提升,教师在知识储备上必须充足,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教师必须养成积累和搜集史料的习惯,建立自己的史料资源库。
从选取适合的史料方面看,“阅读史料,并将其与高中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历史教师解读史料的能力,也能使学生直面文本,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6]教师要精心选取史料,要依据学生学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呈现适合的史料,不能多,更不能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才能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总之,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很重要的教师学习、提升和反思的机会,总能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改进。做一个好的历史教师要用心收集史料,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更要善于和学生互动交流,才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上好一节学生喜欢、教学有效的好课。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8
[2]徐永琴、何成刚.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4解读与教学建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4)
[3]徐蓝.历史核心素养统领下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9):33-39+20.
[4]何成刚.《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郑元兵.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8):6-7.
[6]刘永学.半日读书半日教书——论“古代史史料”阅读的教学转化[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5):37-41.
作者简介:翁莹(1981.12-).女,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左图右史”的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