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从教到学有效转化的尝试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wl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渗透于日常课堂教学中。本文以探究课《海昏侯墓葬发现》为例,通过模拟墓葬考古现场,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史料的类型,分辨史料价值并能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具体历史时空情境,来阐释历史现象,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形成历史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精选史料,设计问题,来实现教与学有效转换。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中教学;历史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大要素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史料实证,具体来说就是“能够搜集与历史相关的各类材料,并对史料进行辨析,判断史料的价值;掌握演习史料的方法,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历史的实证意识,在论述历史时能将有价值的史料作为证据”。[1]
  一、制定教学目标——参照核心素养水平层次要求
  本课是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的一节探究课,知识复习已经完成两轮,新课标发布后,核心素养成为热门话题,笔者希望能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方面的专门训练。“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也是涵养学生实证意识,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2]本节课将史料实证的方法和近年的历史学术热点进行结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力求呈现给学生一节有收获的复习课。本课在设计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模拟考古发现的现场,层层深入,逐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解释,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3]
  二、教学过程和实践——逐步深入学习
  (一)模拟考古现场,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以海昏侯墓的发现以及海昏侯墓的挖掘进程作为导入,以考古挖掘的时间为线索,展示墓葬被发现的过程。教师讲述墓葬从被盗墓到考古队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意外丰富墓葬,到入选中国十大历史研究成果和中国十大学术研究成果的这一考古挖掘进程。教师借助小视频和考古图片,模拟考古现场,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了解考古挖掘的进程,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该墓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展示出土文物,介绍墓葬进行合理猜测
  教师讲述这个墓葬中的考古发现:黄金有378件金器创下了“汉代考古之最”;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墓中还有成套出土的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编钟的底座有极富特色的神兽造型;在墓葬中,还发现了孔子的画像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墓葬中还出土大約3,000枚左右的竹简,其中包括已经失传的《齐论语》;墓葬中还出土了冬虫夏草和金缕琉璃席。
  活动一:根据考古发现,依据所学进行合理的推测墓主人的形象。学生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1.富有——依据出土大量的铜钱和黄金。
  2.有权——有酎金、马蹄金,说明是朝廷重臣或者是皇室宗亲。
  3.有品位——有出土乐器、编钟底座的神兽,品位不俗,还应该是个爱好音乐的人。
  4.有文化、学富五车——出土文物中有大量书籍,还有穿衣镜上有孔子的画像,说明墓主人应该饱读诗书,热爱儒学。
  5.懂得養生——出土文物中有冬虫夏草,说明墓主人懂得保养身体。
  综上所述,教师将学生的推测进行板书:墓主人是个儒雅、懂音律、有品位、有钱有权的人。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想知道,到底墓主人是谁?他的形象是否和学生们的推测是一样的。
  活动二:教师给出两则材料,根据材料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和姓名。
  材料一:在墓主遗骸腰部放置的一枚刻有“刘贺”的白色玉印,出土的金饼上发现有“臣贺……元康”等字样。——摘编自纪录片【探索·发现】海昏侯大墓考古发掘现场
  材料二:其明年春(元康三年),(汉宣帝)乃下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汉书武五子传》
  学生回答:
  1.最直接的证据是现场发掘在墓主人遗骸腰间的玉印,并刻“刘贺”二字。
  2.金饼上的“臣贺”可推断出刘贺身份。
  3.金饼上的“元康”与刘贺元康三年被贬的时间一致。
  设计意图:本活动设计达到史料实证素养水平3,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利用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互证,提炼信息,得出结论。在探究中应用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印证法”,可以从文献与考古、时间与地点等多重证据,来印证墓主人的身份。
  (三)结合文献资料,发现不同类型史料的矛盾
  在知道墓主人身份后,教师展示史书中记载的刘贺生平,讲述刘贺四岁封王,18岁称帝,27天被废,9年后又被迁往南昌为海昏侯的生活经历。学生对刘贺跌宕起伏的一生感到好奇,尤其对他只当了27天的皇帝的经历产生极大的兴趣。
  学生活动三:根据史料,概括刘贺在史书记载中的形象。教师展示材料,从《汉书》中概括出27天刘贺的所作所为。
  学生回答:
  1.荒淫无道——在葬礼期间“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
  2.昏庸——“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
  3.不守礼仪——“不素食、居丧期举乐游戏”
  4.胡作非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徵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5.目无法纪——“进谏以过失,使人簿责胜,缚嘉系狱”。
  设计意图:本活动学生需要通读材料,才能得出答案,由于在预设时,已经对史料进行分类梳理,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难度,设计主要指向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即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四)探索矛盾原因,辨析史料呈现形象差异的原因
  学生活动四:为何在墓葬中所呈现的刘贺的形象和史书上的刘贺形象有如此大的不同?你更认同哪一种说法。
  教师展示板书:
  在前期探究中,学生已经意识到在不同的史料中,由于立场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会有不同,要结合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来考虑,学生开展了合理的想象:
  1.认为史书更符合刘贺的形象,刘贺就是一个不学无术、荒淫无道的昏君,去世后贵族的墓葬有固定的规格,贵族死后陪葬品都是有等级要求,并不能反映墓主人真正的品行。
  2.认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成王败寇,胜利者为了给自己的统治找到合理性和合法性,必然会对失败者进行抹黑。汉代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会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用品带到墓中,墓葬才能反映真实的墓主人的形象。
  3.认为刘贺年轻时荒唐,十八岁就当皇帝,年轻气盛,做过荒唐的事,被废后,慢慢开始读书,养生、修生养性,所以墓葬中和史书记载中的形象有如此大的不同。
  设计意图:《汉书》是研究西汉历史重要的文献史料之一,在文字史料中所展现的刘贺的形象和学生根据出土的实物史料推测形象截然不同,通过这一矛盾,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史料在使用时,要通过比较、分析来判断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学会取舍和规范应用。本题言之有理即可,从学生发言来看已初步具备史料实证的意识。
  (五)史料结合历史背景,对历史问题进行阐述
  活动五:根据考古出土实物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张以上图片,说明西汉中期社会发展状况。
  学生用十分钟思考并形成文字,教师将学生的论述通过希沃助手投影在白板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分,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切入,结合西汉中期的历史来进行论述。
  设计意图:本活动模仿高考42题的题型,从出土的文物出发,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材料的能力,能从史料研究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收获和反思——基于学情的精心选择
  “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史料教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4]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完成史料实证的教与学的有效转化,笔者反思如下:
  史料与历史教学的结合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和概念,通过利用真实的历史资料来还原知识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内化理论知识探究课堂问题参与史料分析等,进而让学生以课本知识为线索完整地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正确地评判历史人物形象、巧妙地通过历史思维去分析社会现象。[5]从教学设计预设方面看,教师利用史料来创设历史情境,有助于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采用问题式探究,来推进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进程。
  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各种史料都会融合在一堂课中,用不同的史料来设置有效问题设置,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研究,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在与同伴和老师交流過程中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
  从教师个人成长方面看,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学科素养。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提升,教师在知识储备上必须充足,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教师必须养成积累和搜集史料的习惯,建立自己的史料资源库。
  从选取适合的史料方面看,“阅读史料,并将其与高中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历史教师解读史料的能力,也能使学生直面文本,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6]教师要精心选取史料,要依据学生学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呈现适合的史料,不能多,更不能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才能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总之,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很重要的教师学习、提升和反思的机会,总能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改进。做一个好的历史教师要用心收集史料,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更要善于和学生互动交流,才能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上好一节学生喜欢、教学有效的好课。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8
  [2]徐永琴、何成刚.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4解读与教学建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4)
  [3]徐蓝.历史核心素养统领下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9):33-39+20.
  [4]何成刚.《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郑元兵.史料实证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8):6-7.
  [6]刘永学.半日读书半日教书——论“古代史史料”阅读的教学转化[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5):37-41.
  作者简介:翁莹(1981.12-).女,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高中统编历史教材“左图右史”的教学实践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改革思想的推广和落实,要求教师保障教学成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思想理念,不断引进生活化教学思想,基于生活完成数学知识讲解,学生的接受程度、理解能力会得到提升。教师变革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化氛围中完成数学知识学习,学生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魅力性,增强在课堂中对知识点研究探索的主动性,会为教师的知识讲解做好铺垫。新时期、新视角下的数学课堂融入生活化思想,也会增强其总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的落实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的优良,使学生能够高效的完成课堂任务,以此便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构建出高效的课堂。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因为其中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而感到学习过程十分有难度。进而很容易产生厌烦、放弃的心理。于是,教师便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去审视、学习化学知识,使学生
期刊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是高考要考查的关键能力之一,也是现代教育要着重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训练高中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议论文写作,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增强学生论证的严密性与思辨性,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议论文写作;严密性;思辨性  引言: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综合的,其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就是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
期刊
摘 要:为研究趣味实验应用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有效性,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展开反思,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讨论了趣味化学实验设计思想原则及方法,并通过列举、研究趣味實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前、课上等多个环节的运用案例,证实趣味实验能够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起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及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趣味实验;高中化学;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课改的推进,高中物理教学的重心逐渐由传授知识和方法向培养能力和形成品质的方向转变,即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既是素质教育发展和“立德树人”这一时代背景对教育的要求,更是为了树立“终身学习”这一发展理念,形成品格和能力的关键。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物质观、运动观等物理观念的培养,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学习和发展必备的品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文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思想政治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所在,是推动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在高考备考阶段,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弱项,而很多学生的弱项就是非选择题。本文就要从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入手,就新课标下高三政治非选择题的备考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意
期刊
摘 要:物理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物理是科学技术的最好代言者,也是人类科学智慧的结晶。学生对于参与物理实验都有很高的兴趣,都在称赞物理学知识的魅力。但是高中生在物理课程学习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物理课程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作为高中物理老师要在物理学知识讲解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扫清在物理课程学习上
期刊
摘 要: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而核心素养又是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才能形成学习生物必备的品质与能力。因此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积极探究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生物课堂中,切实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物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发展  生物核心素养可以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即为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
期刊
摘 要:历史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至关重要,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当前很多历史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新课标背景之下,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以辩证、多维度的视角重新学习历史。本文详细分析了新课标背景下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新课标;多元史观;高中历史  多种历史观点在信息的获
期刊
摘 要:对于学生来说,地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他们的人生发展,因此一定要学习好地理。而在地理学科当中,地图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地图并不仅仅是一种应用的工具,更是在地理教学当中的一部分重点内容。而学生想要取得良好的成绩,那么日常学习和考试练习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在现阶段的地理教学当中,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在地理练习当中对于地图的有效使用是教师需要攻克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地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