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数学教学的基础,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新课标》指出: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一的、孤立的数学能力,而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等的有机整合。换言之,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让计算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引进游戏活动,提高运算思维
如何激发学生计算的热情,“扑克牌”是一妙招。扑克牌是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普及的游戏工具,其不同牌之间的组合的随机性不但具有挑战性,而且包含有很多的有趣数学问题,通过扑克牌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4点”就是扑克牌中最常玩的智力数学游戏, 它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比如数字2、3、9、4,通过加减乘除得到24。在计算时,学生会用到加法策略(连加策略和凑加策略)、乘法口诀策略(4×6,3×8)、一位数乘两位数策略(2×12)、减法策略、除法策略等,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复习计算的相关知识。
通过扑克牌中“二十四点”的计算,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使枯燥乏味的数字运算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增长知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散,从而更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类题不仅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而且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标准,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二、计算算理的理解,借力思想方法
对于计算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计算错误多很大程度上都是对算理不理解,计算的题型稍有变化,就出现张冠李戴、错误百出。数形结合思想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在理解计算的算理上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纵观小学教材计算内容的各个学段,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进行教学的内容比比皆是,若我们能充分做到位,对学生理解各个领域的计算算理不是一件难事。
在第一学段,学生最初学习20以内、10以内的加减法,就可以通过小棒图理解算理,理解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的道理,在学习除法时也可以利用小棒图理解其算理。再如在第二学段中的分数乘分数,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但借助于直观的图形就可以将难以理解的算理和方法变得直观,易于理解。
三、改变呈现方式,丰富思维含量
对于计算,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况且计算能力不仅仅是要会算和算正确,还包括对运算意义、算理等的理解。在学完三位数成两位数后,可以设计如下题目进行练习。
(1)在245×36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步骤表示什么?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
(2)数字谜,是数学中较为有趣的一种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此类题除了讲究口诀准确外,还要考查进位的问题,缺一不可,这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计算练习中,不断地在形式上进行一些变化,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加深刻,不断地完善学生解题的策略,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欣赏数学之美,滋润思维助力
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在枯燥的计算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到、感悟到数学数字的神奇的美,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相得益彰之作用。
如寻找“神秘的6147—数学黑洞值”,在0-9十个数字中,任选四个数字,组成最大的数个最小的数,两数相减,并把得数的四个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再次相减,再重复以上过程,至多7次,就会得到神秘数是6174,且不再变化,永远出不来。让学生在经历“计算得数-观察特点-归纳发现-推测得数”的过程,就会产生“为什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索数学奥秘的探究欲望,从而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思维能力,也提高计算能力。
责任编辑邹韵文
一、引进游戏活动,提高运算思维
如何激发学生计算的热情,“扑克牌”是一妙招。扑克牌是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普及的游戏工具,其不同牌之间的组合的随机性不但具有挑战性,而且包含有很多的有趣数学问题,通过扑克牌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4点”就是扑克牌中最常玩的智力数学游戏, 它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比如数字2、3、9、4,通过加减乘除得到24。在计算时,学生会用到加法策略(连加策略和凑加策略)、乘法口诀策略(4×6,3×8)、一位数乘两位数策略(2×12)、减法策略、除法策略等,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复习计算的相关知识。
通过扑克牌中“二十四点”的计算,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使枯燥乏味的数字运算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增长知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散,从而更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类题不仅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而且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标准,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二、计算算理的理解,借力思想方法
对于计算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计算错误多很大程度上都是对算理不理解,计算的题型稍有变化,就出现张冠李戴、错误百出。数形结合思想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在理解计算的算理上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纵观小学教材计算内容的各个学段,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进行教学的内容比比皆是,若我们能充分做到位,对学生理解各个领域的计算算理不是一件难事。
在第一学段,学生最初学习20以内、10以内的加减法,就可以通过小棒图理解算理,理解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的道理,在学习除法时也可以利用小棒图理解其算理。再如在第二学段中的分数乘分数,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但借助于直观的图形就可以将难以理解的算理和方法变得直观,易于理解。
三、改变呈现方式,丰富思维含量
对于计算,适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况且计算能力不仅仅是要会算和算正确,还包括对运算意义、算理等的理解。在学完三位数成两位数后,可以设计如下题目进行练习。
(1)在245×36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步骤表示什么?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
(2)数字谜,是数学中较为有趣的一种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此类题除了讲究口诀准确外,还要考查进位的问题,缺一不可,这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计算练习中,不断地在形式上进行一些变化,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加深刻,不断地完善学生解题的策略,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欣赏数学之美,滋润思维助力
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在枯燥的计算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到、感悟到数学数字的神奇的美,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相得益彰之作用。
如寻找“神秘的6147—数学黑洞值”,在0-9十个数字中,任选四个数字,组成最大的数个最小的数,两数相减,并把得数的四个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再次相减,再重复以上过程,至多7次,就会得到神秘数是6174,且不再变化,永远出不来。让学生在经历“计算得数-观察特点-归纳发现-推测得数”的过程,就会产生“为什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索数学奥秘的探究欲望,从而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思维能力,也提高计算能力。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