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态度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内隐态度走进了人们的视野,Wilson等又进一步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本文概述了双重态度模型的提出与双重态度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态度双重模型 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
一、双重态度模型的提出
态度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Aptus,含有“合适”和“适应”的意思,历来都是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者普遍认同的态度定义是: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遥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研究者所研究的态度,是一种能被意识到的,能控制的态度。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等对大量已有资料和文献进行创造性整合,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隐社会认知,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一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2000年Wilson,Lindsey与Schooler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他们认为个体对同一态度对象能够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内隐态度,它是人们对态度客体的自动反应,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另一种是外显态度,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并且易于报告的态度。
双重态度模型的五个基本假设是:第一,对于同一态度对象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可以共存于记忆中。第二,内隐态度可以被自动激活,而外显态度的提取则需要更多的认知容量和动机。当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且它的强度能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人们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当人们没有能力和动机去检索外显态度时,他们将只报告内隐态度。第三,即便外显态度已经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内隐态度仍然影响内隐反应,即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或者那些人们不认为是表达态度而不去控制的反应。第四,外显态度相对易于变化,而内隐态度改变较难,态度改变技术常改变的是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第五,双重态度并不引起心理冲突,也并非两种情感或认知成分不同的态度,拥有双重态度的主体通常报告的是~种更易获取的态度。
二、双重态度相关研究
从2002年开始,国内外的学者陆续开始在消费者行为或消费市场等消费领域进行双重态度的研究范式应用研究。Mi-chael Awanke&HermingPlessner(2002)首先探讨内隐态度对消费品牌选择的预测作用,他认为在对消费者品牌选择进行预测的时候,应该同时考虑消费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这样会比单一考虑内隐态度或外显太度预测性要更强。季靖(2008)研究了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在消费者高涉人产品品牌中的预测性,以Addidas与NIKE两大品牌作为态度对象。结果发现内隐态度测量能够与外显测验共同用于辨别消费者品牌忠诚,即发现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但是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消费行为之间相关都不大,也就是说,内隐联想测验不能预测消费者在高涉入产品上的品牌消费行为。孙光跃(2008)以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做为态度对象,研究了消费者内隐品牌态度及其干预策略,包括内隐和外显品牌偏好、内隐品牌认同、内隐品牌拟人化的研究,通过实验说明阈下劝说以及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对消费者态度改变的有效性。
双重态度在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也有很多。张智勇、刘江娜(2006)对职业内隐年龄偏见的研究显示:从外显态度问卷来说,大学生否认对不同职业从业者有年龄偏见,然而内隐测量结果上,他们普遍持有职业年龄偏见,认为某些职业属于年轻人,另一些职业属于年长者,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之间是不一致的。张东宁、王有智(2005)研究报告显示,外显测量时,即攻击性自陈式量表,女性表现出较低的攻击性,但在内隐测量中,攻击性表现的很明显。Rowatt以美国基督徒为被试,对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的态度进行内隐和外显态度测验。结果显示被试对于基督教徒比对穆斯林的外显态度更积极,内隐上也表现出了对基督教徒的偏好。这项研究说明了美国人在内隐认知中对穆斯林存在着偏见Sherman等人采用内隐和外显测量,来研究对待吸烟的态度和吸烟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隐态度测量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结果比较稳定,更能够区分吸烟和不吸烟人群的行为。陈启山、年承涛等用IAT对不同印象整饰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自我监控者的内隐态度是存在的,高自我監控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存在分离。
参考文献:
[1]Greenwald A G,Banaji M 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f,-esteem,and 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1):4-27
[2]Wilon T D,Lindsey S,Schooler T Y.A model of dual attitudes[J],Psychological Review,2000,107(1):101-126
[3]季靖,IAT对高卷入产品消费者品牌消费的预测性[J],商场现代化,2008(2)32-33
[4]孙光跃,消费者内隐品牌态度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8
[5]张智勇,刘江娜,基于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J],应用心理学,2006,12(3):214-218
[6]张东宁,王有智,IAT测验对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应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4),74-77
[关键词]:态度双重模型 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
一、双重态度模型的提出
态度一词源于拉丁语中的Aptus,含有“合适”和“适应”的意思,历来都是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者普遍认同的态度定义是: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遥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研究者所研究的态度,是一种能被意识到的,能控制的态度。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等对大量已有资料和文献进行创造性整合,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隐社会认知,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一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2000年Wilson,Lindsey与Schooler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他们认为个体对同一态度对象能够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内隐态度,它是人们对态度客体的自动反应,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另一种是外显态度,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并且易于报告的态度。
双重态度模型的五个基本假设是:第一,对于同一态度对象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可以共存于记忆中。第二,内隐态度可以被自动激活,而外显态度的提取则需要更多的认知容量和动机。当人们从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且它的强度能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人们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当人们没有能力和动机去检索外显态度时,他们将只报告内隐态度。第三,即便外显态度已经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内隐态度仍然影响内隐反应,即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反应或者那些人们不认为是表达态度而不去控制的反应。第四,外显态度相对易于变化,而内隐态度改变较难,态度改变技术常改变的是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第五,双重态度并不引起心理冲突,也并非两种情感或认知成分不同的态度,拥有双重态度的主体通常报告的是~种更易获取的态度。
二、双重态度相关研究
从2002年开始,国内外的学者陆续开始在消费者行为或消费市场等消费领域进行双重态度的研究范式应用研究。Mi-chael Awanke&HermingPlessner(2002)首先探讨内隐态度对消费品牌选择的预测作用,他认为在对消费者品牌选择进行预测的时候,应该同时考虑消费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这样会比单一考虑内隐态度或外显太度预测性要更强。季靖(2008)研究了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在消费者高涉人产品品牌中的预测性,以Addidas与NIKE两大品牌作为态度对象。结果发现内隐态度测量能够与外显测验共同用于辨别消费者品牌忠诚,即发现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但是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消费行为之间相关都不大,也就是说,内隐联想测验不能预测消费者在高涉入产品上的品牌消费行为。孙光跃(2008)以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做为态度对象,研究了消费者内隐品牌态度及其干预策略,包括内隐和外显品牌偏好、内隐品牌认同、内隐品牌拟人化的研究,通过实验说明阈下劝说以及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对消费者态度改变的有效性。
双重态度在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也有很多。张智勇、刘江娜(2006)对职业内隐年龄偏见的研究显示:从外显态度问卷来说,大学生否认对不同职业从业者有年龄偏见,然而内隐测量结果上,他们普遍持有职业年龄偏见,认为某些职业属于年轻人,另一些职业属于年长者,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之间是不一致的。张东宁、王有智(2005)研究报告显示,外显测量时,即攻击性自陈式量表,女性表现出较低的攻击性,但在内隐测量中,攻击性表现的很明显。Rowatt以美国基督徒为被试,对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的态度进行内隐和外显态度测验。结果显示被试对于基督教徒比对穆斯林的外显态度更积极,内隐上也表现出了对基督教徒的偏好。这项研究说明了美国人在内隐认知中对穆斯林存在着偏见Sherman等人采用内隐和外显测量,来研究对待吸烟的态度和吸烟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隐态度测量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结果比较稳定,更能够区分吸烟和不吸烟人群的行为。陈启山、年承涛等用IAT对不同印象整饰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自我监控者的内隐态度是存在的,高自我監控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存在分离。
参考文献:
[1]Greenwald A G,Banaji M 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f,-esteem,and 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1):4-27
[2]Wilon T D,Lindsey S,Schooler T Y.A model of dual attitudes[J],Psychological Review,2000,107(1):101-126
[3]季靖,IAT对高卷入产品消费者品牌消费的预测性[J],商场现代化,2008(2)32-33
[4]孙光跃,消费者内隐品牌态度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8
[5]张智勇,刘江娜,基于职业的内隐年龄偏见[J],应用心理学,2006,12(3):214-218
[6]张东宁,王有智,IAT测验对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应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4),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