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与整治措施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岔是铁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其病害是线路设备病害整治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几种铁路提速道岔常见的病害,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铁路提速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措施。文章还探讨了高速道岔工电联整程序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整治措施
  道岔是轨道中结构最为复杂、养护维修工作量最大的部件,也是列车提速的关键因素之一。道岔的提速改造是更换提速道岔。由于道岔具有数量多、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全性低、养护维修投入大等特点,是铁路线路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提速工程中投资最大、最重要的内容。
  铁路提速道岔是在普通道岔的基础上进行设备改进,消除道岔限速因素,改善列车过岔的平稳性,以满足快速列车运行的需要。道岔是铁道线路的薄弱环节,其病害是线路设备病害整治的一大难题。为适应铁路提速、重载的发展要求,我国铁路正线道岔基本都换成了提速道岔。总体来说,现有提速道岔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比以前普通道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经过多年的运营,病害逐年增多。因此,如何及早发现病害、正确定性分析病害及对病害进行快速有效地整治,已成为维修养护单位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1 铁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与整治措施
  1.1道岔方向不良
  1.1.1形成原因
  ①提速道岔上道都是线下组装,在封锁点内整组推移就位。由于时间紧,急于开通线路,道岔横移就位时掌握不精确,容易造成道岔与前后线路的大方向不良,成为永久性的缺陷。②拨道方法不对,看道距离近,把整组道岔大方向拨跑,造成道岔大方向不良。③钢轨、尖轨硬弯,基本轨位置不正确,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及弯折量不正确,使尖轨前端递减距离和方向难以保持,顶铁过长造成小方向不良。
  1.1.2整治措施
  ①组装道岔前应严格按照标准检验各部件尺寸状态,不合格的要及时修理或更换;铺设时要严格摆正岔枕,拉入道岔时一定要按桩位把道岔纵、横向位置对正。②拨道时应距道岔50~100m处目视拨正大方向。③日常作业应采取以先改后拨,改直拨相结合的方法整治道岔方向。对此,在改道时应先控制两基本轨内距,使其位置正确,然后再消灭轨离缝,从而使转辙部分的方向良好。
  1.2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1.2.1产生原因
  ①基本轨框架尺寸,尖轨动程不符合规定;②尖轨顶铁过长;③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恰当或弯折量不当,基本轨或尖轨有硬弯;④尖轨断面宽50mm处内侧刨切长度不够;⑤道岔爬行,四股钢轨错位,各设计对应点不对应。
  1.2.2整治措施
  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整:
  ①严格按标准控制两基本轨间的框架尺寸,使框架尺寸保持在允許范围以内。②采用拨、改、弯等方法,调整直基本轨方向,调整曲基本轨第一、二弯折点位置及弯折矢距,使第一、二弯折点间成直线。③尖轨竖切部分可利用专用液压尖轨调整器,对尖轨的线型进行调整,保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良好。顶铁太短应采取在顶铁与基本轨间加垫调整片的方法来解决。④尖轨硬弯,一是更换;二是在天窗时间内,与电务人员配合,用液压尖轨调整器进行调整。
  1.3转辙部分轨距扩大
  1.3.1产生原因
  ①基本轨外侧轨距块与基本轨轨底边缘有缝隙,经过列车长时间的碾压,造成框架尺寸扩大;②螺栓直径与垫板孔直径配合公差及螺栓、垫板锈蚀造成的螺栓直径变细,垫板圆孔扩大,加之制造误差导致轨距扩大;③尖轨、基本轨侧磨严重;④轨距块安装号码不正确。
  1.3.2整治措施
  为保证道岔轨距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应有计划的对轨距扩大进行整治,整治方法如下:
  ①不同号码的轨距块不能解决时,可在垫板孔内增加厚度不等的半圆形铁片,或安装轨距拉杆来控制,拉杆长度、数量,安装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②曲基本轨重新进行弯轨处理,调整弯折点位置和弯折矢距。③使用绝缘轨距杆将其两股钢轨固定,防止轨距扩大,同时使用加宽轨距挡块,消灭轨距挡块与钢轨侧面离缝现象。提速道岔安装绝缘轨距杆时应提前测试,以提高轨道框架刚度。另外,高低、水平调整应以机械捣固为主,对于Ⅱ型弹条的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可以在轨下垫入不超过6mm调整垫片;对于Ⅲ型弹条的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由于弹条直接扣压钢轨,不能采用轨下加入垫片的方法进行调整,只能采用机械捣固。道岔大方向应以拨道为主,由于道岔的钢性大,拨道困难,拨道量小,难以稳定。因此道岔内小轨向,难以用拨道方法有效整治时,可采用同时调整两股钢轨内外侧轨距块号码的方法进行改道,不能改道时,可先单根窜动岔枕然后再改道。
  1.4钢轨接头病害
  1.4.1产生原因
  ①上下、左右错牙。造成钢轨接头上下错牙的主要原因:一是更换新钢轨,新旧钢轨存在高差;二是接头夹板一端有磨耗,使两钢轨轨端产生“台阶”;造成钢轨接头左右错牙的主要原因,一是接头螺栓松动,二是钢轨存在硬弯。②轨端掉块。原因是钢轨轨端产生飞边后,夏季轨温不断升高使接头轨缝顶瞎,钢轨接头在列车巨大的动压力作用下,两端钢轨上下错牙,造成轨端掉块。③接头处岔枕空吊。主要原因一是岔枕捣固不实,二是道床冒泥,三是接头处轨面不平顺。
  1.4.2整治措施
  ①接头螺栓要达到应有扭力矩,使用加铁片或弯制夹板整治左右、上下接头错牙,轨缝最好应保持在8mm以内。②及时打磨钢轨,防止轨缝顶死;焊接接头轨端掉块,应及时对掉块进行焊补,并打磨平顺。③利用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进行破底清筛。以恢复道床弹性。
  2 高速道岔工电联整程序及注意事项
  高速道岔的运用状态取决于两方面:①工务设备的良好,设备各部尺寸符合要求。②电务日常检修调整方法的正确得当。
  2.1高速道岔工电联整前的准备调查工作   ①会同工务对高速道岔各部位的框架、水平、轨距进行测量、调查,尖轨、心轨有无爬行、窜动量不超过士50mm,尖轨、心轨底部与滑床台间隙<1mm。各类杆件无碰枕木现象等。②电务对道岔尖轨、心轨各部位的开程、密贴等进行检查测量,检查工务滚轮转动是否良好,有无抱死,检查工务顶铁与尖轨侧是否顶死等。③检查尖轨VCC,VPM处有无假密贴现象,同时手板道岔感觉道岔运用状态,观察道岔解锁、转动、锁闭的状态。同时结合微机监测功率曲线调阅情况观察道岔运用状态。④手板道岔感觉道岔在转换过程中动作是否平衡、灵活,各部杆件无别劲卡阻,尖轨底部与工务滚轮间滑动作用良好,锁闭机构动作平稳,状态良好。⑤检查C型锁闭头与锁闭块的间隙不大于0.5mm,4通5不通、6进7不进是否达标,各部件螺栓丝扣余量符合要求。⑥工电部门对高速道岔联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制定克服措施,申请工电联整计划。
  2.2高速道岔的工电联合作业
  ①工电联整道岔施工计划下达后,对该道岔存在的工电结合部问题进行汇总,制定详细的克服整治计划和措施,并对联整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安全和设备问题提前进行预想,做好施工及安全防范。②工电联合进行道岔整治作业,作业程序是:因为电务对高速道岔的调整是建立在工务设备良好的基础上,因此电务必须先配合工务对该道岔的框架、水平、轨距等进行整治好后。(注意:如工务对VCC或VPM处进行框架及轨距整治作业时,电务需首先摇开道岔,防止因轨距的变化造成VCC锁闭检查器在道岔转换过程中传动指的折断。)然后再由电务人员对高速道岔进行调整。③高速道岔在工电联整之后的调整程序及注意事项视工务整治情况及每组道岔的运用状态和存在病害问题不同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具体把握以下注意事项:工务作业完毕后,再次对高速道岔各部位开程、密贴进行测量、检查,保证工务设备各部尺寸均在标准范围。
  2.3高速道岔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电务需对道岔重新进行分中调整
  ①测量VCC处的开程不符合要求时(标准是120±1mm),同时需将道岔扳动时解锁和锁闭情况及VCC处道岔密贴情况纳人参考范围。②手板道岔时比较费力,道岔转动过程中力比较大。(注意排除工务滚轮抱死而影响尖轨正常走动的情况)③道岔扳动到分中位置时,各部弯杆传力杆不与基本轨垂直。④如道岔未发现以上情况的,就无需对道岔进行分中调整,可根据道岔检查时存在的病害问题进行局部克服调整。
  2.4在局部调整中需注意以下情况
  ①首先根据道岔各部密贴情况进行调整(调整时先调整道岔伸出位密貼,然后在调整道岔拉人位密贴。)调整密贴的良好标准必须用塞尺进行测量,且需结合季节性轨温变化而定。密贴标准在0.1-1~间,此标准视季节温度而定。②在调整中如出现道岔拉杆处的密贴无法用调整横杆的长度来进行调整时,需用更换薄接头铁和加装开程片来进行调整。③道岔伸出、拉入位密贴调整完后,再次手板道岔感觉道岔解锁、转换、锁闭时的力度情况,如无问题联系楼内电操道岔,通过微机监测观察道岔功率曲线情况。④道岔密贴调整完后,再次检查试验,手板道岔感受道岔转换力合适,检查道岔密贴、锁闭量、开程情况,主要是对道岔进行4通5不通、6进7不进调整试验、拉力测试等。
  3 结语
  提速道岔由于零件多,各部尺寸相互影响,加之转辙部分受电务设备影响,转辙角与列车间产生的冲击力造成转辙部分方向不易保持,辙叉有害空间的存在造成列车的冲击力倍增,给日常养护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确保道岔质量的稳步提高,要抓好从铺设到养护的各个环节,特别在日常的养护维修中要认真检查,采取上述办法对发现的病害进行综合整治,及时消灭道岔病害,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均衡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乔连军.京哈线38号道岔病害及整治措施[J].铁道建筑,2008(12):91-92.
  [2]马宗磊,李方东,朱秀军.铁路道岔施工质量缺陷及对策[J].铁道建筑,2006,(9):78-80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大量的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的改善了我国的交通状况,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通常高速公路在投入使用之后,随着长期的交通工具的载荷作用,路基会出现局部或者是整体的沉降,造成公路的边坡塌陷或者是其它的问题,对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基下沉的主要原因
期刊
【摘 要】 德保至靖西铁路位于岩溶区,岩溶强烈发育;本文介绍了该铁路通过地质选线,绕避了重大岩溶不良地质。  【关键词】 铁路;地质选线;岩溶  一、前言  德保至靖西铁路为规划的桂西南至越南的铁路货运通道的一部分,已建成的田德至德保铁路的接续段落,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境内德保和靖西两县。线路方案由田德铁路德保站引出,穿越桂西南岩溶中低山区至靖西县的靖西站,正线全长39.977Km。德靖铁路地
期刊
【摘 要】 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类路基路面的施工问题,若不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将有可能对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和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应加强对常见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并因地制宜,采用适宜的技术处理措施进行有效治理,以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良好实现。本文主要对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公路工程;路基
期刊
【摘 要】 要确保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做好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本文介绍了路面排水设计的基本要点和排水设施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指出了排水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环境保护和施工等各方面因素。  【关键词】 排水设计;路基排水;路面排水  引言:  山区高等级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因素,这里主要是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节约意识逐渐提高,因此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节能生产已经成为了生产的第一要素,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也不例外。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涌现出了各种先进的节水节能新技术,随着这些节水节能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节水节能效率,而且确保了人们用水质量,并且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探讨了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节水节
期刊
【摘 要】 露天开采是人类使用矿物最早出现的开采方式,最初是开采矿床的露头和浅部富矿,从19世纪末使用动力挖掘机以来,露天开采技术迅速发展,露天矿的规模越来越大露天开采是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矿石开采作业。矿产资源的生成需要经过几百万年到几十亿年漫长的年代,才会形成现在能供人类使用宝贵资源,是人类使用的所有资源中唯独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需要求人类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
期刊
【摘 要】 目前,在电力线路测量中我国开始广泛的应用单基站CORS系统,它具有其他系统不具备的精准定位,灵活性高等各种优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单基站CORS在电力线路测量中的应用,包括选线测量、定位、系统误差测量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单基站;CORS系统;电力线路;测量  一、前言  CORS系统应用成为了现阶段的发展热点,CORS系统作为城市、地区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 要】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公路隧道遮阳棚作用;整体式全断面液压钢模板衬砌台车施工隧道遮阳棚拱肋砼;隧道遮阳棚棚盖安装等施工技术。  【关键词】 黑白洞效应;遮阳棚;整体式全断面液压钢模板衬砌台车;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汽车驶近较长隧道洞口时,在驾驶人视野中的天空、露天路面、附近建筑物等的亮度,远较隧道洞口的亮度高。在感应现象的作用下,虽然实际上洞口也有相当的亮度,驾驶人会因为光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促进建筑工程事业健康长远发展,在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剖析了土建施工中的常用问题,并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土建施工;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也
期刊
【摘 要】 钢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时尚、大气,符合现代人的艺术追求与使用需求,受到很多设计师的青睐。钢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不但实现了感观效果,同时它也可以与保温、隔热、防噪音等其他多种功能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化设计,将实用性与美观性有机结合。  【关键词】 钢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分析  钢结构点支撑玻璃幕墙的采用先进的安装方式,克服了以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极大地确保了使用安全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