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进食对泌尿外科上尿路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erine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上尿路手术术后早期进食对于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5月选取126例接受上尿路手术(包括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组为术后早期进食组和常规对照组。术后早期进食组患者在术后6 h开始进流食,常规对照组患者则在恢复排气后(多为术后2 d左右)恢复进流食。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情况、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日、引流量、停止输液时间等。

结果

早进食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地时间、排便时间、停止输液时间及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分别为(1.80±0.46),(1.45±0.51),(4.06±1.10),(3.27±0.85),(3.33±1.16)d,均优于常规进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98,2.239,4.722,3.140,3.395;P<0.05)。

结论

对于泌尿外科上尿路手术,术后早进食具有加快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输液时间和住院时间的作用,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病区口服药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4年3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主题选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和效果确认等流程进行QCC活动,对我科口服药准备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将活动前后病区口服药准备的正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前病房口服药准备的正确率为73.66%,活动后正确率为94.54%,活
目的探讨视频循环播放对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06例,根据患者是在护士培训前、后接受访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护士培训后)和对照组(护士培训前),每组53例。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健康知识知晓率、生理指标、心理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焦虑得分(39.40±7.2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P=0.022)。观察组患者健康知
目的研制一套适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评阅,参考相关文件,结合NICU的护理安全问题及专家访谈结果,初步拟定NICU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等级及条目。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出NICU护理安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和指标逻辑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共17名专家完成两轮咨询,两轮有效问卷回
目的对齐齐哈尔市无偿献血者乙肝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对到齐齐哈尔市献血屋进行无偿献血的1 026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 026人无偿献血者乙肝防控知识知晓率为55.9%,文盲者知晓率最低(24.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晓率最高(73.3%)。不同年龄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嵊州市抽取学龄前儿童120名,采用中国3~6岁学龄儿童气质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学龄前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儿童的人口学资料、气质与行为状况进行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气质维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0名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分别为平易型占74.2%(89/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行动脉采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动脉采血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研究组采用B超引导下行动脉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疼痛情况、穿刺操作用时、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采血一次成功率、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穿刺操作用时、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