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庠序”出现于夏朝,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发展成为今日的学校。学校教育的目的也由培养巩固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的地位演化为普及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教育的普及使得学校和教师的数量激增,同时也使得课堂容量大大增加,一位教师往往要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授课,师资不足的地区更加严重。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大班教学使得基础教育的快速普及成为现实,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个体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充分地发掘每一个个体的潜在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改变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
本文所提到的个性并非指现代社会中所流行的“有个性”。“有个性”是指不趋众,要特别,而我们所讲的个性是个体在世界观、价值观、能力、性格、行为模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强调的是类别而非特别,具体到每一个学科其侧重点又应有所不同。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可直译为身体的教育,它是以终身体育为最终指向,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通过身体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一门课程。通过体育课的个性化教学,我们期望学生应该成为能够根据个人身心发育特点达到相应运动层次的人,能够根据个人性格特点体验到运动带来乐趣的人,能够根据个人感悟对体育项目有不同认知的人以及能够根据个人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形成不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因此,体育学科的个性化教学应综合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意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的发展趋势来进行课程设计。
我校为公立完全中学,初高中体育课程分别按照教委规定和学校特点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初中课程包括国家必修(过程性考试项目)和校本选修两个部分,其中校本选修根据师资情况开设了短式网球、形体、毽球、羽毛球、健美操、街舞、空竹、武术等多个项目。每学期除完成国家必修的四个内容外,教师会另外开设1~2门特色项目供学生学习,学生也可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和社团课中进行各类特色项目的学习。高中课程采用走班制模块教学,根据大纲设置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每学期分为两个学段,学生可根据自身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程,其中必修包括田径、体操,选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网球、软垒、橄榄球、健美操。其中篮球、排球、足球、网球还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篮球分男篮和女篮,不同性别、层次、爱好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择相应的模块课程进行选修。
图1 高中网球模块课上老师正在教授正手击球技术
课程整体架构的个性化首先满足了学生选择趋向的多样化,课程内部的个性化又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求的多样化。我校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从以下三个角度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
一、角色定位体现个性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社会适应,我们期望通过体育课上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形成团队配合、勇于拼搏、不畏困难、敢于担当等意志品质,并使其能够延伸至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学生能够带得走的能力。
所有运动项目最终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获得都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团体项目在比赛中有队员不同位置的分工和配合,单人项目有专业教练员团队、科研团队、后勤团队为其提供全方位保障。每一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职责、技能和特点。如果学生学习的仅仅是技术动作,体育课终身体育的目标必定难以实现。但如果与此同时也习得角色背后附加能力的话,学生所获得的运动体验将升华为另一个层次。
我校高中女篮模块课程(由崔可心和童伟两位老师牵头进行课程设计)充分利用了角色定位的教学组织方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
自愿选择进入篮球模块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6~7人的小组,同组成员需在第一次课上完成三项任务:第一,研读《篮球运动季学习手册》,其中包涵本课程的所学内容、学习目标、具体要求以及评价和考核方法等;第二,研读手册中关于“个人角色职责和评价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根据个人的特点、能力、喜好商讨确定每个人的具体角色(包括技术教练员、体能教练员、后勤人员、裁判员、场上不同位置队员等);第三,建立微信群,熟悉其使用方法。随后便是学生课下讨论练习方案、课上分角色合作训练,教师课下微信指导方案设计和答疑解惑、课上巡回指导技术。每节课根据各个角色的职责,由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完成“角色职责履行记录表”,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评价。
学生通过“角色定位”的学习过程,既提高了技术,又产生了为集体贡献的意愿,增强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效率。基础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段的学习可以熟练掌握基本的投篮、传球、运球和突破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战术配合。提高班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一场完整篮球教学比赛的组织和进行,并定期外出与兄弟学校进行友谊赛。
通过高中篮球模块“角色定位”的个性化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近两年我校篮球联赛从组织到宣传,再到裁判等一系列工作均由学生团队负责完成,且运动水平也逐年提高。
二、层级性体现个性化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训练因素,学生在运动能力和理解力方面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掘会有极大的益处。故自2013年起,由我校李海庆、樊庆老师牵头的短式网球特色课程正式出现在我校的初中课堂中。
课程面向零基础的学生开设基础网球班,通过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让学生在体验网球运动趣味性的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学习网球基本技术,快速学会打网球;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和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班学习后达到相应能力的学生可进入提高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多样化的动感网球和网球比赛课程使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其中拔尖的学生又可以进入学校网球队进行专业的网球训练。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运动水平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亦层层递进。
学习的层级性还体现在每一节课中,根据学生的能力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一名同学都要“跳一跳,才能够到”;同样的练习内容,安排学生使用不同的网球和场地,因球速和球场大小的不同使得练习难度出现层级性,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每一种练习内容均附有相应的微课堂视频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的观看。 通过这种层级性的个性化网球教学,我校的网球普及度逐年提升,并训练出一批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多次在市级甚至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功能性体现个性化
初三体育中考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其他年级体育课,初三的重心落在备战中考上,而学生因其运动能力不同,考试目标会有所不同,学习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传统的的大班教学使得部分学生课上练习发现的问题不能立即得到解答,按照集体进度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不能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进一步提升,等等。信息科技手段的充分利用可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由本文作者负责的为初三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微信公众平台应运而生。
目前,一线城市中学生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微信的使用率也可达到80%以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发布比起目前使用的其他校内通信平台要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关注。
我校初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包括体育中考项目介绍、技术要领、练习方法和成绩标准四个方面。除此之外,平台会定期将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展示,并用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方式、追踪练习强度等。学生和家长还可以通过平台的回复功能随时向教师咨询,教师会根据学生情况给出运动处方。微信公众平台多样化的功能既可以使学生获得需要的个性化指导,又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结学校近几年在实践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实践,主要有如下的几点经验。
第一,不能被动地顺应个性还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个性化教学决不能成为冠以自主学习名义的“兴趣课”,完全由学生的喜好主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引导性的进行个性化教学。第二,个性化教学是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的过程。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初始阶段必定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一旦个性化教学贯穿学校的课程整体,学生所积淀的能力便会使教师的工作简化,对学生的意义更是不可估量。第三,个性化教学要抓住学科核心素养。只根据学生运动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的是一级水平的个性化教学,能够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的是二级水平,加入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才能到达三级水平。在个性化教学设计中不可忽略掉体育核心素养中的任何一点,更要时刻谨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
课题合作研究者:童伟、何苗、孙 健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任媛媛
[email protected]
本文所提到的个性并非指现代社会中所流行的“有个性”。“有个性”是指不趋众,要特别,而我们所讲的个性是个体在世界观、价值观、能力、性格、行为模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强调的是类别而非特别,具体到每一个学科其侧重点又应有所不同。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可直译为身体的教育,它是以终身体育为最终指向,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通过身体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一门课程。通过体育课的个性化教学,我们期望学生应该成为能够根据个人身心发育特点达到相应运动层次的人,能够根据个人性格特点体验到运动带来乐趣的人,能够根据个人感悟对体育项目有不同认知的人以及能够根据个人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形成不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因此,体育学科的个性化教学应综合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意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的发展趋势来进行课程设计。
我校为公立完全中学,初高中体育课程分别按照教委规定和学校特点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初中课程包括国家必修(过程性考试项目)和校本选修两个部分,其中校本选修根据师资情况开设了短式网球、形体、毽球、羽毛球、健美操、街舞、空竹、武术等多个项目。每学期除完成国家必修的四个内容外,教师会另外开设1~2门特色项目供学生学习,学生也可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和社团课中进行各类特色项目的学习。高中课程采用走班制模块教学,根据大纲设置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每学期分为两个学段,学生可根据自身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程,其中必修包括田径、体操,选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网球、软垒、橄榄球、健美操。其中篮球、排球、足球、网球还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篮球分男篮和女篮,不同性别、层次、爱好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择相应的模块课程进行选修。
图1 高中网球模块课上老师正在教授正手击球技术
课程整体架构的个性化首先满足了学生选择趋向的多样化,课程内部的个性化又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求的多样化。我校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从以下三个角度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
一、角色定位体现个性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社会适应,我们期望通过体育课上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形成团队配合、勇于拼搏、不畏困难、敢于担当等意志品质,并使其能够延伸至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学生能够带得走的能力。
所有运动项目最终高水平运动成绩的获得都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团体项目在比赛中有队员不同位置的分工和配合,单人项目有专业教练员团队、科研团队、后勤团队为其提供全方位保障。每一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职责、技能和特点。如果学生学习的仅仅是技术动作,体育课终身体育的目标必定难以实现。但如果与此同时也习得角色背后附加能力的话,学生所获得的运动体验将升华为另一个层次。
我校高中女篮模块课程(由崔可心和童伟两位老师牵头进行课程设计)充分利用了角色定位的教学组织方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
自愿选择进入篮球模块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6~7人的小组,同组成员需在第一次课上完成三项任务:第一,研读《篮球运动季学习手册》,其中包涵本课程的所学内容、学习目标、具体要求以及评价和考核方法等;第二,研读手册中关于“个人角色职责和评价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根据个人的特点、能力、喜好商讨确定每个人的具体角色(包括技术教练员、体能教练员、后勤人员、裁判员、场上不同位置队员等);第三,建立微信群,熟悉其使用方法。随后便是学生课下讨论练习方案、课上分角色合作训练,教师课下微信指导方案设计和答疑解惑、课上巡回指导技术。每节课根据各个角色的职责,由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完成“角色职责履行记录表”,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评价。
学生通过“角色定位”的学习过程,既提高了技术,又产生了为集体贡献的意愿,增强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效率。基础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段的学习可以熟练掌握基本的投篮、传球、运球和突破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战术配合。提高班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一场完整篮球教学比赛的组织和进行,并定期外出与兄弟学校进行友谊赛。
通过高中篮球模块“角色定位”的个性化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近两年我校篮球联赛从组织到宣传,再到裁判等一系列工作均由学生团队负责完成,且运动水平也逐年提高。
二、层级性体现个性化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训练因素,学生在运动能力和理解力方面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掘会有极大的益处。故自2013年起,由我校李海庆、樊庆老师牵头的短式网球特色课程正式出现在我校的初中课堂中。
课程面向零基础的学生开设基础网球班,通过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让学生在体验网球运动趣味性的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学习网球基本技术,快速学会打网球;部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和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班学习后达到相应能力的学生可进入提高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多样化的动感网球和网球比赛课程使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其中拔尖的学生又可以进入学校网球队进行专业的网球训练。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运动水平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培养亦层层递进。
学习的层级性还体现在每一节课中,根据学生的能力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一名同学都要“跳一跳,才能够到”;同样的练习内容,安排学生使用不同的网球和场地,因球速和球场大小的不同使得练习难度出现层级性,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每一种练习内容均附有相应的微课堂视频内容,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的观看。 通过这种层级性的个性化网球教学,我校的网球普及度逐年提升,并训练出一批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多次在市级甚至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功能性体现个性化
初三体育中考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其他年级体育课,初三的重心落在备战中考上,而学生因其运动能力不同,考试目标会有所不同,学习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传统的的大班教学使得部分学生课上练习发现的问题不能立即得到解答,按照集体进度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不能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进一步提升,等等。信息科技手段的充分利用可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由本文作者负责的为初三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微信公众平台应运而生。
目前,一线城市中学生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微信的使用率也可达到80%以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发布比起目前使用的其他校内通信平台要更容易获得学生的关注。
我校初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包括体育中考项目介绍、技术要领、练习方法和成绩标准四个方面。除此之外,平台会定期将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展示,并用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方式、追踪练习强度等。学生和家长还可以通过平台的回复功能随时向教师咨询,教师会根据学生情况给出运动处方。微信公众平台多样化的功能既可以使学生获得需要的个性化指导,又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结学校近几年在实践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实践,主要有如下的几点经验。
第一,不能被动地顺应个性还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个性化教学决不能成为冠以自主学习名义的“兴趣课”,完全由学生的喜好主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引导性的进行个性化教学。第二,个性化教学是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的过程。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初始阶段必定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一旦个性化教学贯穿学校的课程整体,学生所积淀的能力便会使教师的工作简化,对学生的意义更是不可估量。第三,个性化教学要抓住学科核心素养。只根据学生运动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的是一级水平的个性化教学,能够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的是二级水平,加入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才能到达三级水平。在个性化教学设计中不可忽略掉体育核心素养中的任何一点,更要时刻谨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
课题合作研究者:童伟、何苗、孙 健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任媛媛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