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尼泊尔与中国西藏交界地区的木斯塘,平均海拔4500米,人口7000人,是人烟稀少的雪域高原。木斯塘古代曾是独立王圆,在语言文化上和中国西藏很接近。18世纪被并入尼泊尔版图。势力范围缩减到木斯塘北端LO MANTHANG周围的地区称为LO王国,曾经一度是尼泊尔境内惟一的自治王国。1951年。尼泊尔官方正式接纳其为境内的惟一的自治王国,而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直到1991年才允许一名美籍摄影记者进入,并于1992年向外国游客开放。2008年10月7日,尼泊尔政府下令LO王国停止存在。2007~2008年,一支由学者、专家和登山家组成的探险队前往佛图山巅木斯塘探寻古老壁画洞穴,他们辛苦地翻山越岭,希望能发现埋藏在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洞穴中的文化宝藏,也许这些发现会向我们诉说小说《失落的地平线》中描述的香格里拉天堂胜境的秘密。
每天70美元入场费
Broughton Coburn教授是一位对喜马拉雅文化有着极深造诣的学者。他在哈佛完成大学教育,此后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居住和工作了15年。他最初是和平工作团(PeaceCorp)的志愿教师,后来替联合国和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其他国际机构工作,负责监督尼泊尔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计划。
Broughton Coburn教授曾经对塔利班炮轰巴米扬大佛痛心疾首,然而除了散布在各处的极少部分和颜色之外,几乎完全看不出来,但是在更高处山壁上一定有其他隔绝且只能以绳索才能到达的洞窟,在那里一定幸存着绝佳的佛像作品。Broughton Coburn教授从石窟朝河谷望去,景色真是美极了,而且关于巴米扬佛像的故事还有一个意外的转折——一位佛教徒曾于7世纪中叶前来朝圣,根据他的描述,有一座卧佛全长300米,被平放在河床上。如果真被埋在河流沉积物下,那会是多么的惊人。虽然听起来犹如印第安纳琼斯电影中的情节,但是巴米安已经有这么多有趣的考古发现,而她美丽的河谷必定还存在着更多的秘密等待世人去发掘。Broughton Cobum教授一心想要去找到它,无奈阿富汗的局势动荡,目标只能转向别处。
在尼泊尔工作生活期间,Broughton Coburn曾经担任了法国著名导演Jacques Perrin的天地人三部曲电影《喜马拉雅》的艺术顾问。影片《喜马拉雅》的拍摄地位于尼泊尔木斯塘地区的多波村,是个只有百人的藏人小镇,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物资缺乏、耕地贫瘠,粮食不足,他们过着极为传统的生活。族长每年带着壮丁们到外地去采盐。在冬天到来之前,用牦牛将盐运到山的另一头大麦之乡换取大麦。当老族长的儿子在采盐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死亡后,尸体被运回村子,老族长必须表现出领导者的样子,默默接受儿子已死的事实。他表现出一副坚毅顽强,不服输的个性。最后他在前往大麦之乡的路上体力不支也死了。老族长的小儿子喇嘛诺布是个壁画画师,他将这一切画在壁画中。木斯塘在历史上曾经是神秘王国罗国(Lo),很多人并不知道尼泊尔有两个国王。罗国是尼泊尔境内的自治国,首都是Lo Manthang,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中国西藏无异。由于木斯塘王国区域一直是尼泊尔的禁地,长期与外界隔绝,至今每年只有一千位外国游客被允许进入到这个区域,一天70美元的高昂进山费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在影片《喜马拉雅》拍摄期间,BroughtonCoburn教授对木斯塘的Lori佛塔做过详细的研究,Lori佛塔是非常典型的藏传佛教在木斯塘地区的痕迹,而且当地人表示在木斯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藏传佛教壁画洞穴。这让Broughton Coburn教授兴奋不已,他开始把研究重心转向对木斯塘的古老藏传佛教壁画的考古——古代尼泊尔艺术家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佛教艺术,他们在西藏定居下来,对西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工作在藏传佛教寺院的艺术家游历广泛,和那些云游的纽瓦尔艺术家一样,他们的座右铭是“有笔就要旅行”。今天特别是在桑耶寺和丹萨替寺里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2007年,正当Broughton Coburn教授筹备一次考古发现活动时,他与七次登顶珠峰的著名登山家Pete Athans相识。Pete Athans曾经跟随喜马拉雅白内障慈善项目来到木斯塘,木斯塘许多从未攀登过的美丽山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木斯塘,他带领The North Face登山队首登了海拔6690米的Khumjung——位于尼泊尔西部道拉吉里峰和安纳普尔娜峰之间,Kali Gandaki分水岭上的高峰。这片被称为上木斯塘的区域,四周环绕着的是木斯塘古国的文明遗迹,似乎正静静聆听着远古的声音。这里从前是禁区,直到1992年尼泊尔政府才向少数游客开放。尽管已经向外界开放,但这里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相对的与世隔绝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美。
2007年3月,由Broughton Coburn教授和经验丰富的登山家Pete Athans带领的探险队,会同登山高手Renan Ozturk,尼泊尔著名考古和藏学专家达纳尔,从博卡拉坐小飞机到达临近木斯塘的最后一个小镇Jomson。从Jomson要徒步四天才能到达Lo Manthang。该地区属于保护区范围,凡到此徒步的人每天必须交纳约40美元的入场费。Lo Mustang以北是与中国边境接壤的上木斯塘,至今仍被列入管制区,需要特别申请以及支付每天70美元的费用才能进入。当地仍保留藏传佛教的传统节庆活动,但由于入场费不菲而少人踏足。向导甚至煞有介事地说:“真正准确绘出当地详细地理位置的只有美军的一款军用地图”,听起来似乎有点失落的地平线的秘境感。
我们来前看了一些零星的旅行指南,比如按照Lonely Planet的说法,尼泊尔的小路比公路多得多。这句初看上去就像废话,进山之后才得其中奥妙。所谓小路应该指的是山中的骡马道。尼泊尔广大不通公路的山区的运输,除了少数几个点可以空运,其余的主要还是人力肩扛和骡马运输。尼泊尔人通过这些盘旋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小路运送饼干、煤气罐,传递邮件,搬运粮食和水果。而现在的徒步路线大部分就是这些驿道。这些路也是当地的战略要地。在Ghasa入口,我们看到一连士兵把守着一座吊桥,来往的游客和当地人都被严加盘查,士兵们战战兢兢,只因为这座吊桥是进入中尼边境的木斯塘地区的最主要通道。
小路上马帮来来回回地走已经糊满了马粪。很多时候路线模糊,我们就跟着马粪前行。马铃儿丁当作响,让人越发心情沉静,仿佛回到中世纪,行进在中国的茶马古道上——同样潮湿险峻的峡谷,同样沉甸甸的辎重行李,同样匆匆忙忙的赶马人。但毕竟茶马互市和尼泊尔马帮,内涵相去甚远。马和这驿道关系密切,举例来说:著名的徒步 中转站Ghorapani海拔2750米,位于传统的骡马运输线上的一个山口,其实这个名字大有来头:Ghora是尼泊尔语里马的发音,PaN的意思是水。Ghorapani就是给马饮水的地方。原来在山脊线往东几十米处有一眼泉水,驮马累了就在这里解渴。后来公路修通驿道衰败,但名字还是留了下来,这些小路也是当地山民进出的惟一途径,公路延伸到尽头,接下来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小贩背夫,交通工具一律平等。长年累月的行走练就了尼泊尔人绝对牛的身板,我们绝望地发现自己轻装没有背负还没有尼泊尔老人走得快。
2007年3月,Broughton Coburn、PeteAthans,Renan Ozturk在木斯塘寻找到了一处峭壁洞穴中的壁画。这一发现表明15世纪的宗教文献和壁画照片确实存在于木斯塘峭壁上的壁画洞穴里。探险考察小组在一名当地牧羊人的带领下进入了这处洞穴。这个叫做Kabum的洞穴早些年曾是当地牧民避雨的场所。当地村子里的老人还能回忆起祖上传下来的关于这些洞穴的传说——很早以前当地每个村庄都有一个这样的石窟,作为学习佛教或议事的场所。洞穴有一人多高,洞穴里的壁画由55幅图画组成,顶部也绘满了壁画,壁画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每幅壁画约35厘米宽。43厘米长,其中一幅主要壁画宽约七米,这些壁画使用的某些装饰独树一帜,在亚洲其他地方未曾发现过类似图案。壁画中的人物长相接近印度人,石壁上有以墨和金银涂料书写的文字图形,疑似古代藏文。尚未发现文献记载此处遗迹,目前很难判断壁画作者的身份。
探险队中的制片人——Liesl Clark是PeteAthans的妻子,她带领摄制组将探险过程全程拍摄下来。“目前的发现很可能只是个开始。我们发现了数个洞穴,在其中一个洞穴里又发现了四五十个石室。这些洞穴至今保存完好主要因为地处边远,人迹罕至。发现这些洞穴的激动心情胜过任何一次登顶珠峰。”Pete Athans兴奋地告诉他的妻子和队友们。
千年河谷之怪风
经过2007年的探险,《喜马拉雅山脉消逝的洞窟寺庙》一经播放立即引来关注,Broughton Cobum教授带领的探险队决定2008年再度寻找新的壁画洞穴。这次,他们从Jamsom徒步前往Mukinath,这段艰苦行程多为碎石路,大都沿着河床峡谷而行。河床路况地貌多变——由于河床千万年前便已形成,所以峡谷两旁岩壁能看见波浪纹般的河水冲刷痕迹,碎石间偶然也能拾到贝类化石,峡谷部分位置也长出旷野地区的荆棘植物,峡谷顶部也偶然出现水洼……好在对登山家来说,这种难度比登山路线要低得多。惟一让登山家们头痛的就是峡谷间的怪风。进入Kagbeni峡谷河床路段后,向导煞有介事地告诉大家风来了,后来四小时路程内约有一半时间受到怪风袭击,一点都不比高山上的风速低,而且风一吹足足有两个小时,所幸队员们身上都有适度重量的背包,能在烈风中站稳脚跟。
我们从起点Jomsom全速前进四个多小时到达中转站Jharkot。从远处观看小镇外形宛如一座堡垒,从前的商人特意把山城建在三面断崖边的山坡上以防土匪。Jharkot小镇到处都是藏式楼房和五色经幡,就连居民也由尼泊尔人的深轮廓大眼睛变成典型的单眼皮,探险队员们感觉好像到了中国西藏,我们走进一家茶馆歇息与店主攀谈起来。“我是尼藏混血儿,上两代人从西藏过来,你们喝酥油茶吗?”店主说完便烧水冲茶。Jharkot以前是中国西藏与印度通商的必经之路,很多藏人在此定居,小镇有二百多人,男的都到博卡拉当背夫或向导,女的都留下开茶馆。虽然徒步旅程非常艰辛,但是沿途罕有的藏式风情和绵延不绝的雪山是对我们的最好奖赏。除了午后起雾掩盖峰顶外其余时间大都能观赏整座雪山。Renan Ozturk和PeteAthans甚至约定好探险结束后去攀登海拔6900米的Nilgirl山。
2008年8月,探险队在获得尼泊尔政府的允许后,来到Kali Gandaki河分水岭,准备攀登河谷上方陡峭的悬崖内的洞穴。攀登高手Renan Ozturk在陡峭的崖面上攀爬。他和PeteAthans将长约一米的锚点深深插进岩块剥落的崖壁,随后进行攀爬。当Renan Ozturk走进洞穴,他被惊呆了——虽然这些洞穴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未能免受掠夺者的破坏,但他还是发现了大约30卷宗教文字资料、用于装饰的小幅绘画,一个可追溯到600年前的人类头骨。
洞穴墙壁上有一幅13至14世纪的绘画作品,描绘了西藏佛教徒保护神玛哈嘎拉(大黑天),洞穴内发现的文化宝藏意味着这些地方与据传代表佛教徒精神天堂香巴拉的“隐藏山谷”有关。很多学者相信香巴拉在现实世界拥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地方。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落的地平线》中引入“香巴拉”这一概念描述了香格里拉的迷失山谷。描写了一个充满和平,安宁与幸福的人间乐土——“香格里拉”,从此,“香格里拉”成为人间乐园和世外桃源的代名词。香格里拉的汉语音译和英语发音源于藏语方言,意思是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是一个文化智慧宝库。“这些隐藏的山谷诞生于战乱年代,当时佛教徒的修行和领导者可能受到威胁。遗骨所在区域可能是一个墓穴,这些神圣的洞穴曾一度用于安葬死者”。Broughlon Cobum教授说道。从一堆15世纪的藏文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时发现这些手稿中有佛教和苯教著述,“苯教是西藏早期的一种本土宗教。说明在西藏皈依佛教之后,当地人对苯教的信仰至少又延续了一两个世纪。佛教于8世纪开始传入西藏。而木斯塘国王对苯教著作并没有选择付之一炬的做法,而是将它们弃置洞穴之内,此举显然是一种表示尊重的选择。山区凉爽干燥的气候为古代手稿提供了很好的保存环境。”Broughton Coburn教授向我们解释道。
尽管高悬于河谷之上,但洞穴内的宝藏还是面临一系列风险,其中包括掠夺者的破坏,纪念品收藏家的擅入,大自然的侵蚀,地震以及稀少但猛烈的降雨。
Broughton Cobum教授的好友——英国牛津大学数字喜马拉雅项目首席科学家Charles Ramble表示:古木斯塘王国被称为“世界的尽头”,在文化上与中国西藏地区呈彼此隔绝状态。这些新发现显示,木斯塘数百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呈现多元化的宗教信仰。这些手稿可能与西藏人故意隐藏宗教著作的传统有关,对于研究西藏人的传统,这些发现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发现了隐藏的手稿,或者说发现了隐藏的文化知识。这些东西可能是流失之物,也可能被故意隐匿起来。
每天70美元入场费
Broughton Coburn教授是一位对喜马拉雅文化有着极深造诣的学者。他在哈佛完成大学教育,此后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居住和工作了15年。他最初是和平工作团(PeaceCorp)的志愿教师,后来替联合国和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其他国际机构工作,负责监督尼泊尔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计划。
Broughton Coburn教授曾经对塔利班炮轰巴米扬大佛痛心疾首,然而除了散布在各处的极少部分和颜色之外,几乎完全看不出来,但是在更高处山壁上一定有其他隔绝且只能以绳索才能到达的洞窟,在那里一定幸存着绝佳的佛像作品。Broughton Coburn教授从石窟朝河谷望去,景色真是美极了,而且关于巴米扬佛像的故事还有一个意外的转折——一位佛教徒曾于7世纪中叶前来朝圣,根据他的描述,有一座卧佛全长300米,被平放在河床上。如果真被埋在河流沉积物下,那会是多么的惊人。虽然听起来犹如印第安纳琼斯电影中的情节,但是巴米安已经有这么多有趣的考古发现,而她美丽的河谷必定还存在着更多的秘密等待世人去发掘。Broughton Cobum教授一心想要去找到它,无奈阿富汗的局势动荡,目标只能转向别处。
在尼泊尔工作生活期间,Broughton Coburn曾经担任了法国著名导演Jacques Perrin的天地人三部曲电影《喜马拉雅》的艺术顾问。影片《喜马拉雅》的拍摄地位于尼泊尔木斯塘地区的多波村,是个只有百人的藏人小镇,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物资缺乏、耕地贫瘠,粮食不足,他们过着极为传统的生活。族长每年带着壮丁们到外地去采盐。在冬天到来之前,用牦牛将盐运到山的另一头大麦之乡换取大麦。当老族长的儿子在采盐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死亡后,尸体被运回村子,老族长必须表现出领导者的样子,默默接受儿子已死的事实。他表现出一副坚毅顽强,不服输的个性。最后他在前往大麦之乡的路上体力不支也死了。老族长的小儿子喇嘛诺布是个壁画画师,他将这一切画在壁画中。木斯塘在历史上曾经是神秘王国罗国(Lo),很多人并不知道尼泊尔有两个国王。罗国是尼泊尔境内的自治国,首都是Lo Manthang,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中国西藏无异。由于木斯塘王国区域一直是尼泊尔的禁地,长期与外界隔绝,至今每年只有一千位外国游客被允许进入到这个区域,一天70美元的高昂进山费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在影片《喜马拉雅》拍摄期间,BroughtonCoburn教授对木斯塘的Lori佛塔做过详细的研究,Lori佛塔是非常典型的藏传佛教在木斯塘地区的痕迹,而且当地人表示在木斯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藏传佛教壁画洞穴。这让Broughton Coburn教授兴奋不已,他开始把研究重心转向对木斯塘的古老藏传佛教壁画的考古——古代尼泊尔艺术家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佛教艺术,他们在西藏定居下来,对西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工作在藏传佛教寺院的艺术家游历广泛,和那些云游的纽瓦尔艺术家一样,他们的座右铭是“有笔就要旅行”。今天特别是在桑耶寺和丹萨替寺里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2007年,正当Broughton Coburn教授筹备一次考古发现活动时,他与七次登顶珠峰的著名登山家Pete Athans相识。Pete Athans曾经跟随喜马拉雅白内障慈善项目来到木斯塘,木斯塘许多从未攀登过的美丽山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木斯塘,他带领The North Face登山队首登了海拔6690米的Khumjung——位于尼泊尔西部道拉吉里峰和安纳普尔娜峰之间,Kali Gandaki分水岭上的高峰。这片被称为上木斯塘的区域,四周环绕着的是木斯塘古国的文明遗迹,似乎正静静聆听着远古的声音。这里从前是禁区,直到1992年尼泊尔政府才向少数游客开放。尽管已经向外界开放,但这里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相对的与世隔绝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美。
2007年3月,由Broughton Coburn教授和经验丰富的登山家Pete Athans带领的探险队,会同登山高手Renan Ozturk,尼泊尔著名考古和藏学专家达纳尔,从博卡拉坐小飞机到达临近木斯塘的最后一个小镇Jomson。从Jomson要徒步四天才能到达Lo Manthang。该地区属于保护区范围,凡到此徒步的人每天必须交纳约40美元的入场费。Lo Mustang以北是与中国边境接壤的上木斯塘,至今仍被列入管制区,需要特别申请以及支付每天70美元的费用才能进入。当地仍保留藏传佛教的传统节庆活动,但由于入场费不菲而少人踏足。向导甚至煞有介事地说:“真正准确绘出当地详细地理位置的只有美军的一款军用地图”,听起来似乎有点失落的地平线的秘境感。
我们来前看了一些零星的旅行指南,比如按照Lonely Planet的说法,尼泊尔的小路比公路多得多。这句初看上去就像废话,进山之后才得其中奥妙。所谓小路应该指的是山中的骡马道。尼泊尔广大不通公路的山区的运输,除了少数几个点可以空运,其余的主要还是人力肩扛和骡马运输。尼泊尔人通过这些盘旋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小路运送饼干、煤气罐,传递邮件,搬运粮食和水果。而现在的徒步路线大部分就是这些驿道。这些路也是当地的战略要地。在Ghasa入口,我们看到一连士兵把守着一座吊桥,来往的游客和当地人都被严加盘查,士兵们战战兢兢,只因为这座吊桥是进入中尼边境的木斯塘地区的最主要通道。
小路上马帮来来回回地走已经糊满了马粪。很多时候路线模糊,我们就跟着马粪前行。马铃儿丁当作响,让人越发心情沉静,仿佛回到中世纪,行进在中国的茶马古道上——同样潮湿险峻的峡谷,同样沉甸甸的辎重行李,同样匆匆忙忙的赶马人。但毕竟茶马互市和尼泊尔马帮,内涵相去甚远。马和这驿道关系密切,举例来说:著名的徒步 中转站Ghorapani海拔2750米,位于传统的骡马运输线上的一个山口,其实这个名字大有来头:Ghora是尼泊尔语里马的发音,PaN的意思是水。Ghorapani就是给马饮水的地方。原来在山脊线往东几十米处有一眼泉水,驮马累了就在这里解渴。后来公路修通驿道衰败,但名字还是留了下来,这些小路也是当地山民进出的惟一途径,公路延伸到尽头,接下来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小贩背夫,交通工具一律平等。长年累月的行走练就了尼泊尔人绝对牛的身板,我们绝望地发现自己轻装没有背负还没有尼泊尔老人走得快。
2007年3月,Broughton Coburn、PeteAthans,Renan Ozturk在木斯塘寻找到了一处峭壁洞穴中的壁画。这一发现表明15世纪的宗教文献和壁画照片确实存在于木斯塘峭壁上的壁画洞穴里。探险考察小组在一名当地牧羊人的带领下进入了这处洞穴。这个叫做Kabum的洞穴早些年曾是当地牧民避雨的场所。当地村子里的老人还能回忆起祖上传下来的关于这些洞穴的传说——很早以前当地每个村庄都有一个这样的石窟,作为学习佛教或议事的场所。洞穴有一人多高,洞穴里的壁画由55幅图画组成,顶部也绘满了壁画,壁画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每幅壁画约35厘米宽。43厘米长,其中一幅主要壁画宽约七米,这些壁画使用的某些装饰独树一帜,在亚洲其他地方未曾发现过类似图案。壁画中的人物长相接近印度人,石壁上有以墨和金银涂料书写的文字图形,疑似古代藏文。尚未发现文献记载此处遗迹,目前很难判断壁画作者的身份。
探险队中的制片人——Liesl Clark是PeteAthans的妻子,她带领摄制组将探险过程全程拍摄下来。“目前的发现很可能只是个开始。我们发现了数个洞穴,在其中一个洞穴里又发现了四五十个石室。这些洞穴至今保存完好主要因为地处边远,人迹罕至。发现这些洞穴的激动心情胜过任何一次登顶珠峰。”Pete Athans兴奋地告诉他的妻子和队友们。
千年河谷之怪风
经过2007年的探险,《喜马拉雅山脉消逝的洞窟寺庙》一经播放立即引来关注,Broughton Cobum教授带领的探险队决定2008年再度寻找新的壁画洞穴。这次,他们从Jamsom徒步前往Mukinath,这段艰苦行程多为碎石路,大都沿着河床峡谷而行。河床路况地貌多变——由于河床千万年前便已形成,所以峡谷两旁岩壁能看见波浪纹般的河水冲刷痕迹,碎石间偶然也能拾到贝类化石,峡谷部分位置也长出旷野地区的荆棘植物,峡谷顶部也偶然出现水洼……好在对登山家来说,这种难度比登山路线要低得多。惟一让登山家们头痛的就是峡谷间的怪风。进入Kagbeni峡谷河床路段后,向导煞有介事地告诉大家风来了,后来四小时路程内约有一半时间受到怪风袭击,一点都不比高山上的风速低,而且风一吹足足有两个小时,所幸队员们身上都有适度重量的背包,能在烈风中站稳脚跟。
我们从起点Jomsom全速前进四个多小时到达中转站Jharkot。从远处观看小镇外形宛如一座堡垒,从前的商人特意把山城建在三面断崖边的山坡上以防土匪。Jharkot小镇到处都是藏式楼房和五色经幡,就连居民也由尼泊尔人的深轮廓大眼睛变成典型的单眼皮,探险队员们感觉好像到了中国西藏,我们走进一家茶馆歇息与店主攀谈起来。“我是尼藏混血儿,上两代人从西藏过来,你们喝酥油茶吗?”店主说完便烧水冲茶。Jharkot以前是中国西藏与印度通商的必经之路,很多藏人在此定居,小镇有二百多人,男的都到博卡拉当背夫或向导,女的都留下开茶馆。虽然徒步旅程非常艰辛,但是沿途罕有的藏式风情和绵延不绝的雪山是对我们的最好奖赏。除了午后起雾掩盖峰顶外其余时间大都能观赏整座雪山。Renan Ozturk和PeteAthans甚至约定好探险结束后去攀登海拔6900米的Nilgirl山。
2008年8月,探险队在获得尼泊尔政府的允许后,来到Kali Gandaki河分水岭,准备攀登河谷上方陡峭的悬崖内的洞穴。攀登高手Renan Ozturk在陡峭的崖面上攀爬。他和PeteAthans将长约一米的锚点深深插进岩块剥落的崖壁,随后进行攀爬。当Renan Ozturk走进洞穴,他被惊呆了——虽然这些洞穴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未能免受掠夺者的破坏,但他还是发现了大约30卷宗教文字资料、用于装饰的小幅绘画,一个可追溯到600年前的人类头骨。
洞穴墙壁上有一幅13至14世纪的绘画作品,描绘了西藏佛教徒保护神玛哈嘎拉(大黑天),洞穴内发现的文化宝藏意味着这些地方与据传代表佛教徒精神天堂香巴拉的“隐藏山谷”有关。很多学者相信香巴拉在现实世界拥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地方。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落的地平线》中引入“香巴拉”这一概念描述了香格里拉的迷失山谷。描写了一个充满和平,安宁与幸福的人间乐土——“香格里拉”,从此,“香格里拉”成为人间乐园和世外桃源的代名词。香格里拉的汉语音译和英语发音源于藏语方言,意思是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是一个文化智慧宝库。“这些隐藏的山谷诞生于战乱年代,当时佛教徒的修行和领导者可能受到威胁。遗骨所在区域可能是一个墓穴,这些神圣的洞穴曾一度用于安葬死者”。Broughlon Cobum教授说道。从一堆15世纪的藏文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时发现这些手稿中有佛教和苯教著述,“苯教是西藏早期的一种本土宗教。说明在西藏皈依佛教之后,当地人对苯教的信仰至少又延续了一两个世纪。佛教于8世纪开始传入西藏。而木斯塘国王对苯教著作并没有选择付之一炬的做法,而是将它们弃置洞穴之内,此举显然是一种表示尊重的选择。山区凉爽干燥的气候为古代手稿提供了很好的保存环境。”Broughton Coburn教授向我们解释道。
尽管高悬于河谷之上,但洞穴内的宝藏还是面临一系列风险,其中包括掠夺者的破坏,纪念品收藏家的擅入,大自然的侵蚀,地震以及稀少但猛烈的降雨。
Broughton Cobum教授的好友——英国牛津大学数字喜马拉雅项目首席科学家Charles Ramble表示:古木斯塘王国被称为“世界的尽头”,在文化上与中国西藏地区呈彼此隔绝状态。这些新发现显示,木斯塘数百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呈现多元化的宗教信仰。这些手稿可能与西藏人故意隐藏宗教著作的传统有关,对于研究西藏人的传统,这些发现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发现了隐藏的手稿,或者说发现了隐藏的文化知识。这些东西可能是流失之物,也可能被故意隐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