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不仅学生不愿上作文课,就是老师见了作文课都头痛。
为了更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可以从以下策略探讨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的自我表达
创设作文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闭目沉思,心往神驰,眼前好象出现了自己惊异的画面,耳中好象回荡着境中人的话语,胸中顿时闪过一幕又一幕熟悉的往事,心情激动,灵感迸发,恨不能抓住这些情景诉诸笔端。“写诗如同追之逋,情景一失永难摹”,手跟不上心,写都写不赢,心又指挥手快写,这样,写作冲动就出现了,作文就成为了一种快意的自我表达。
(二)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真情表达
教师还得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发挥多种刺激的作用,或者以新激趣,把学生吸引过来;或者以奇动情,令学生辄心向往;或者以情动人,让学生震魂摄魄,引起心灵的震颤;或者以美启智,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作文。
(三)教师要认真设计作文指导的提示语
这种提示语必须要善于激趣、巧于启发、深于传情、工于表达。因此,语文教师要锤炼自身的教学语言,它要活化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词语、句子,而且体验到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情感活动。初中学生的情感是纯真而又丰富的,只有让他们融入到浓浓的情感氛围中,他们才能畅所欲言。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倘若形容冷漠,言语平淡,甚至居高临下,怎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掀起波澜?所以,教师首先是一个满怀激情的人,他用一句话,一个神情就可以触动学生内心的“情”弦。
二、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
(一)广泛阅读,集腋成裘
阅读是积累材料的重要方面。人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亲历亲见”,人们知识的习得,经验的积累,材料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阅读这种间接的方式吸收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广泛阅读,搜集积累尤为重要。新学期开始,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漂亮的“随笔本”,创设“学海拾贝”“科学小常识”“名人名言”之类的小栏目,要求学生把从报刊、杂志、各种书籍中看到的,对可以修身养德,增长知识的文章,自己喜欢的对写作有帮助的统统“摘”进“随笔本”。
(二)捕捉情景,充实素材
初中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比较丰富的联想。初中学生联想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所想象的内容常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不光要经常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还要人为地创设或捕捉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产生种种天方夜谭、奇特怪异的想象,充实了习作素材。
(三)走进生活,留心观察
“随笔本”上优美的文章,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好感,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情景随机指导,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此时,教师要趁热打铁,进一步让学生们接触自然,深入社会,品味生活,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将自己的感受写进“随笔”。
三、开放学生的习作过程
(一)提供“写作实例”,开放教师的作文指导方式
作文指导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解决了学生的困难,同时还有必要给学生提供问题的写作示例,或者叫写作例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理解怎样谋篇布局。我每次布置作文内容之后,进行作文指导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给同学们学习一篇相近似的文章,供学生们参考或仿写。这时候,给学生们提供了写作实例,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意的启发,最实用的经验是对学生最了得、最实惠的指导。
(二)追求“自由创作”,开放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
写作教学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可拥有充分的自由,除考试以外,结合单元写作要求的习作,学生可以当场完成,也可以申请延缓上交。对于随笔或周记等习作,允许学生自己完成,也可自由讨论。对于练笔性的习作,可以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写多篇。总之,只要学生在“写”,教师对“写”的方式、过程尽可能不加干预。只要学生“写”的目标达到了,手段由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可以组织写作小组进行交流,也可以从阅览室、图书馆借阅报刊、杂志,作些摘录、编辑,在充裕的时间里完成要求的篇数和字数。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民主的指导方式,促进学生大胆准确地表达。
(三)注重“因材施评”,开放习作的评价标准
初中作文教学,在作文评价时,不必使用统一标准(正规考试除外),而应进行弹性的评价指导,即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指导;不同阶段同一学生的评价指标也不相同;评价指标只求反映学生的进步,而不只求反映水平。教师首先应是学生作文的忠实读者,对学生多加鼓励与批评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等重要。立意高的文章就给予思想内容的好评和肯定,以促进其高尚人格的养成;对于形式新颖的文章,也分项给予好评。评价时要恰当评分,分数有“客观评定”和“激发动机”的双重功能。同时,评语要具体,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样修改。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用委婉、商讨的语言来提出。评语“写得不具体”“立意不明确”就改为“请你就当时环境再作一些具体描写,你所写的大家就知道得更清楚了”“你的观点老师还不太明白,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晰一点,好吗?”带有商量语气的语言学生更愿意看,也更易于接受,也就会加以琢磨,以后的写作更加注意,这样评语就起到了作用,会有效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出写作的热情,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让作文课“动”起来。这一切成为初中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改变了以前作文课教师“教”,学生“学”的陈旧模式,改变了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倾向,使学生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敢于交流。让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空间里自由驰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更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可以从以下策略探讨初中作文教学的指导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的自我表达
创设作文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闭目沉思,心往神驰,眼前好象出现了自己惊异的画面,耳中好象回荡着境中人的话语,胸中顿时闪过一幕又一幕熟悉的往事,心情激动,灵感迸发,恨不能抓住这些情景诉诸笔端。“写诗如同追之逋,情景一失永难摹”,手跟不上心,写都写不赢,心又指挥手快写,这样,写作冲动就出现了,作文就成为了一种快意的自我表达。
(二)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真情表达
教师还得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发挥多种刺激的作用,或者以新激趣,把学生吸引过来;或者以奇动情,令学生辄心向往;或者以情动人,让学生震魂摄魄,引起心灵的震颤;或者以美启智,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作文。
(三)教师要认真设计作文指导的提示语
这种提示语必须要善于激趣、巧于启发、深于传情、工于表达。因此,语文教师要锤炼自身的教学语言,它要活化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词语、句子,而且体验到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情感活动。初中学生的情感是纯真而又丰富的,只有让他们融入到浓浓的情感氛围中,他们才能畅所欲言。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倘若形容冷漠,言语平淡,甚至居高临下,怎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掀起波澜?所以,教师首先是一个满怀激情的人,他用一句话,一个神情就可以触动学生内心的“情”弦。
二、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
(一)广泛阅读,集腋成裘
阅读是积累材料的重要方面。人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亲历亲见”,人们知识的习得,经验的积累,材料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阅读这种间接的方式吸收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广泛阅读,搜集积累尤为重要。新学期开始,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漂亮的“随笔本”,创设“学海拾贝”“科学小常识”“名人名言”之类的小栏目,要求学生把从报刊、杂志、各种书籍中看到的,对可以修身养德,增长知识的文章,自己喜欢的对写作有帮助的统统“摘”进“随笔本”。
(二)捕捉情景,充实素材
初中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比较丰富的联想。初中学生联想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所想象的内容常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不光要经常指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还要人为地创设或捕捉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产生种种天方夜谭、奇特怪异的想象,充实了习作素材。
(三)走进生活,留心观察
“随笔本”上优美的文章,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好感,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情景随机指导,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此时,教师要趁热打铁,进一步让学生们接触自然,深入社会,品味生活,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将自己的感受写进“随笔”。
三、开放学生的习作过程
(一)提供“写作实例”,开放教师的作文指导方式
作文指导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解决了学生的困难,同时还有必要给学生提供问题的写作示例,或者叫写作例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理解怎样谋篇布局。我每次布置作文内容之后,进行作文指导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给同学们学习一篇相近似的文章,供学生们参考或仿写。这时候,给学生们提供了写作实例,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意的启发,最实用的经验是对学生最了得、最实惠的指导。
(二)追求“自由创作”,开放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
写作教学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可拥有充分的自由,除考试以外,结合单元写作要求的习作,学生可以当场完成,也可以申请延缓上交。对于随笔或周记等习作,允许学生自己完成,也可自由讨论。对于练笔性的习作,可以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写多篇。总之,只要学生在“写”,教师对“写”的方式、过程尽可能不加干预。只要学生“写”的目标达到了,手段由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可以组织写作小组进行交流,也可以从阅览室、图书馆借阅报刊、杂志,作些摘录、编辑,在充裕的时间里完成要求的篇数和字数。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民主的指导方式,促进学生大胆准确地表达。
(三)注重“因材施评”,开放习作的评价标准
初中作文教学,在作文评价时,不必使用统一标准(正规考试除外),而应进行弹性的评价指导,即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指导;不同阶段同一学生的评价指标也不相同;评价指标只求反映学生的进步,而不只求反映水平。教师首先应是学生作文的忠实读者,对学生多加鼓励与批评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等重要。立意高的文章就给予思想内容的好评和肯定,以促进其高尚人格的养成;对于形式新颖的文章,也分项给予好评。评价时要恰当评分,分数有“客观评定”和“激发动机”的双重功能。同时,评语要具体,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样修改。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用委婉、商讨的语言来提出。评语“写得不具体”“立意不明确”就改为“请你就当时环境再作一些具体描写,你所写的大家就知道得更清楚了”“你的观点老师还不太明白,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晰一点,好吗?”带有商量语气的语言学生更愿意看,也更易于接受,也就会加以琢磨,以后的写作更加注意,这样评语就起到了作用,会有效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出写作的热情,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让作文课“动”起来。这一切成为初中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改变了以前作文课教师“教”,学生“学”的陈旧模式,改变了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倾向,使学生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敢于交流。让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空间里自由驰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