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课程基本理念应以审美为核心,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起着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运用器乐去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相当于赋予学生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例如在歌曲教学《可爱的家》中,通过实践发现,直接让学生聆听女声独唱,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但如果以弦乐版进行导入,会给予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使其充分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感受器乐演奏的美,沉浸在优美的乐曲当中,激发学习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学生自然愿意去体验、学习歌曲。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的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例如在学习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先给学生介绍各种乐器所演奏器乐曲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不同乐器所演奏出的器乐音响代表的是不同音乐形象,以及相关的音乐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学生在不同的音乐片段中有轻松、兴奋、激动、紧张等各种感受,他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每位学生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都描绘出自己所理解的《彼得与狼》的音乐故事。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经常地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体验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通过对器乐有表情地演奏及互动练习,帮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渗透关于读谱视奏的知识和技能,使识谱与吹奏技能得到提高,进而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如歌曲《动物说话》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运用口风琴去吹奏器乐,教师与学生模仿歌曲中小动物的叫声来代表不同音符时值的长短。运用自主演奏器乐来表现音乐表情,逐步加入旋律进行声音的互动模仿游戏式教学,学生们乐此不疲,迅速地识读并熟悉乐谱,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鲜活地展示了乐曲,培养了审美表现力。
器乐教学要特别注重合奏练习,因为合奏要将演奏技能、音乐表现融入合奏表现,且合奏的行为是集体行为,而音乐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器乐教学需培养学生多方面合作共处的意识,让学生在合奏实践过程中学会分辨主次,懂得自己应处位置的职能作用和对整体的影响,及其促进共处合作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协作体验集体共同完成作品的乐趣。
例如:当学生学会吹奏乐曲《小星星》时,就可以加入伴奏声部让学生练习,并把学生分成两组,把握好速度、力度、呼吸,体验只有按一定的要求去演奏每个声部才能产生优质的音响效果,以及每个声部都要积极与其他声部配合的道理,从而感受合作带来的美感。在听、练的合作过程中,发动学生能者为师,互相帮助,互相指点,慢慢地积累一些合奏的经验。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取长补短,各尽其能,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并获取进步,尝到器乐学习的乐趣,最终达到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稳步提高的目的。经过长期器乐教学实践,每位学生的技能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获得了与人合作的宝贵经验,提升了审美素养,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节奏创编在小学音乐课中是一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音乐课堂常用的教学工具,能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唱、奏、演、听、创等音乐实践中,运用器乐知识创编节奏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及合作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但能为学生打好学习音乐的基础,同时也能打开学习和探究音乐的大门。
器乐教学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巧妙地运用器乐教学方法可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恰当、熟练地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从小就乐于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热爱音乐。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柏阳分校)
运用器乐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特点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运用器乐去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相当于赋予学生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例如在歌曲教学《可爱的家》中,通过实践发现,直接让学生聆听女声独唱,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但如果以弦乐版进行导入,会给予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使其充分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感受器乐演奏的美,沉浸在优美的乐曲当中,激发学习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学生自然愿意去体验、学习歌曲。
充分欣賞具有鲜明特点的器乐曲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的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例如在学习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先给学生介绍各种乐器所演奏器乐曲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不同乐器所演奏出的器乐音响代表的是不同音乐形象,以及相关的音乐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学生在不同的音乐片段中有轻松、兴奋、激动、紧张等各种感受,他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每位学生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都描绘出自己所理解的《彼得与狼》的音乐故事。
有表情地演奏器乐曲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经常地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体验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通过对器乐有表情地演奏及互动练习,帮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渗透关于读谱视奏的知识和技能,使识谱与吹奏技能得到提高,进而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如歌曲《动物说话》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运用口风琴去吹奏器乐,教师与学生模仿歌曲中小动物的叫声来代表不同音符时值的长短。运用自主演奏器乐来表现音乐表情,逐步加入旋律进行声音的互动模仿游戏式教学,学生们乐此不疲,迅速地识读并熟悉乐谱,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鲜活地展示了乐曲,培养了审美表现力。
协作演奏器乐曲
器乐教学要特别注重合奏练习,因为合奏要将演奏技能、音乐表现融入合奏表现,且合奏的行为是集体行为,而音乐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器乐教学需培养学生多方面合作共处的意识,让学生在合奏实践过程中学会分辨主次,懂得自己应处位置的职能作用和对整体的影响,及其促进共处合作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协作体验集体共同完成作品的乐趣。
例如:当学生学会吹奏乐曲《小星星》时,就可以加入伴奏声部让学生练习,并把学生分成两组,把握好速度、力度、呼吸,体验只有按一定的要求去演奏每个声部才能产生优质的音响效果,以及每个声部都要积极与其他声部配合的道理,从而感受合作带来的美感。在听、练的合作过程中,发动学生能者为师,互相帮助,互相指点,慢慢地积累一些合奏的经验。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取长补短,各尽其能,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并获取进步,尝到器乐学习的乐趣,最终达到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稳步提高的目的。经过长期器乐教学实践,每位学生的技能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获得了与人合作的宝贵经验,提升了审美素养,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运用器乐知识创编节奏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节奏创编在小学音乐课中是一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音乐课堂常用的教学工具,能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唱、奏、演、听、创等音乐实践中,运用器乐知识创编节奏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及合作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但能为学生打好学习音乐的基础,同时也能打开学习和探究音乐的大门。
器乐教学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巧妙地运用器乐教学方法可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恰当、熟练地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能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从小就乐于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热爱音乐。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柏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