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属居延

来源 :东方艺术·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鹏,1978年生,湖北武汉人。山东艺术学院书法硕士毕业,导师于明诠先生,花鸟画导师沈光伟先生。曾先后师从袁德扶、高昭业、杨凤仪、张建会、周诗福诸先生。2009年在济南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同年出版《张鹏书画篆刻集》。现为云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师、中国书法网总版主。论文、札记、作品散见于各类书法专业报刊。
  主要论文有:《楷书结构体式的演变》(《渊源与流变——晋唐楷书研究论文集》)、《董其昌临唐人行草》(《东方艺术·书法》杂志)、《汉隶形态与隶书创变格局》(《书法》杂志)、《“书圣”别议》(《诗书画》杂志)等。
  一
  心系居延塞北,身归爨乡云南。
  这是我落户云南后的自撰联,以它开场,自认为有几分意思。居延是两汉简牍的故乡,我魂牵梦绕的灵魂圣地。云南是我从不曾计划过的“他乡”,因缘巧合偶尔及此,瞬间便感动于它的蓝天白云、民风质朴,遂有终老之志。之前,生长于长江汉水之滨,辗转求学于津沽两年、齐鲁三年。经历不算复杂,却也是由南入北,由帖转碑,又由北入南,不论碑帖。故有闲章一枚,云:“不南不北,非碑非帖”。
  一个草民,学的是古贤眼中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本无须走出书斋,这么多年居然走南闯北,身似浮萍,不免感到造化弄人。自孔老夫子将艺术定位于“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游”以后,书法家即使“爱”,也“擅”,总不敢以此过分标榜,生怕一作书家便误了人生大事。赵壹更是明确地说:“博学余暇,游手于斯”,要求先博学,闲下来或无聊的时候,才操弄几笔。这在今天看来,奢侈而近乎不可思议。社会越发展,分门别类渐趋精细繁琐,书法家也开始恃才自傲般矜持起来,或正襟危坐,或装模作样,一心想在书法的田地里高深之、学术之、系统之。现在要想从专业的角度说清楚书法,繁难矣!字体、风格、流派、用笔、结构、章法……简直无穷无尽,让人殆难措手。假如可以回归本源的话,我们可不可以这么认为:书法,就是以笔墨代言,浇胸中块垒?
  言,是用来传达心志的。无心志,就不需要言。心志了了不异于众人,即使言出来,也不过尔尔。古人在书法中不说“心志”二字,而喜欢代之以“意”这个内涵似乎不清、外延又极大的字。个中原因,我揣测有二:其一,心志所寓意的,是人生的大理想、大出处,用在书法上,等同于杀鸡用牛刀。“意”则要含蓄低调得多,就好像汹涌潜流只示人以浪花几朵;其二,“意”是游移、动感、只可意会的。匹配于心灵游戏,可隐可显,可文可质,若即若离,如此才显出怡情修身的文艺本色。所以王羲之的书法被形容为“其意转深”,东坡道 “我书意造本无法”,孙过庭言“意涉瑰奇”。无论是“心志”还是“意”,其实都无妨,真正的潜台词在于:笔墨这个“言”,一定要言之有物,要传达出笔墨之外的另一层意思,如此才有味。
  书法的味,最说不清,喻之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毫不为过。徐生翁自言写隶书二十年,却不以隶书本身擅场。他的字,无隶书之“形”,有隶书之大、之拙、之奇。一无一有之间,在乎的其实就是“味”。苏东坡很少在笔墨上作大起大落、大开大合之举,用今天的话说,是形式感严重缺乏的类型。但从他对陶诗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的评价以及“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高论来看,他着意的,也仍只是一个“味”字。笔墨游戏始于感官,终究还须离形去相指向内心,指向作品背后的“人”,这是书法艺术的悖论处,也是它与传统文化割裂不开的纽带所在。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后的中国读书人,对传统文化先是怀疑,继而自省,然后是嫁接、融合。直至近几十年,大风卷水,林木为摧,几乎就要连根铲除了。我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中不中,西不西,既非人格教育,也非公民教育,勉强可称之为“知识灌输”或“岗前培训”。所以就我所见的大多数书法家而言,年龄大些的,多少还有些旧学余绪,写起字来十分在意文辞,在意作品所流露的气质和意蕴;年龄越小的,越敏感于“空间”、“视觉效应”等新鲜词汇。前者因为时局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手头工夫往往不逮,以至辞不能达。后者则技巧每新,效果每炫,却少有人蒙养呵护自己的心灵,留意书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书法艺术最打动人的,莫过于笔墨转化为诗意的陈述,让人品之不尽,赏之无穷。这是古代书法之所以垂青于文化精英的高度所在,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人生态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古人已经创造的辉煌,我们其实只能叹息和无力。
  当然,书法没必要也不可能非得回到古代的状态。大凡有一点使命感和焦虑意识的人,近年来也确实在苦苦思索未来书法的出路,出现了许许多多全新的流派、主义、冲动。我不能因为自己眷念这逝去的背影就说这样做不对,但我也实在无法苟同打着时代的旗号其实是在降低书法品格的种种“成果”。我不知道时代的要义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该不该或该怎样去体现它,但我坚持一点:既然是继承传统,就要知道传统高在哪里,哪怕明知不可为,也必须努力去接近它、守护它。否则,我们玩什么不好?
  二
  额济纳考古研究所的杜庆军兄曾嘱我写过一件四个字的横幅“居延戍卒”,想寄托他入籍边陲的使命感,还有几分无可言表的寂寞与清苦。我欣然命笔,一任笔纸沙沙作响,仿佛要跟随这些线条去游曳远古,直到居延城下、弱水之滨……
  作品工拙与否,我差不多已经忘了,只记得杜兄与我皆欣欣然有喜色:他可以将作品挂在自己的卧室,偶尔一瞥,提醒自己所在的时空与状态;我则藉此获得了一种恍然大悟,寻寻觅觅这么多年,碑来帖往,五体交杂,其实都不过是门墙外的一种修行错乱。我的灵魂,一旦触碰了两汉魏晋曾经照彻的大地,便欲归于宁静,囿于此,遨游不疲。
  ……
  汉人若想靠一支毛笔谋生,进而跻身仕途,就需要从孩提时代开始便刻苦练习,直到掌握九千个正字,篆、隶、草皆能。成为文吏后,面对大量皇帝诏书、官府文书、战场檄文,一需快,二需慎。不快,上司责其无能;不慎而有错漏,轻则降级丢饭碗,重则治罪。可以想见,这碗饭并不好吃。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实践中获得了某种平衡,留下了大量既实用、又艺术,既迅疾、又精湛的“作品”。
  幸而除此之外,汉人还可以放手写些家书、信函或是草稿之类。在这片天地中,他们如同累囚获释,自由自在,奔放,激昂,不羁……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书法才毫无忌惮地展现出她的艺术之美,示人以诱惑,系人以穷年累月不知所止。赵壹《非草书》中描述过这群似已中毒的西州书人: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随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划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休辍。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两千多年过去了,那群靠写字吃饭同时又着魔痴狂的文吏如今投胎转世换了模样,那就是今天的我们。对他们而言,什么是实用,什么是艺术,是说不清的。尽管说不清,却极为真实,以至于摩挲每一片简牍,都能带给我们以充沛的生命美感,每一片简牍的背后,都隐约耸立着一个王朝,有一个雷厉风行的上司和一个既无奈又快乐的书写者。阅读其文字,尽是沉甸甸的尘封往事与悲欢离合。据说当代书法已完全脱离实用,是一门纯粹的艺术,投胎过来的仅是西州中毒的那一群,果真如此么?
  任何社会都不依赖艺术家,任何艺术家却不得不依赖社会。市场经济离开艺术家照样运转,艺术家离开市场经济就会跑掉百分之九十。如何界定一个艺术家,社会早已设置了一整套评价体系:水平、圈子、资历、职称、地位……或许可以更纯情一些吧?快乐就好,精神至上就好,天天进步就好。也许吧!我也希望如此。可惜,我是背着“专业”的帽子别无他技的一族,激情、彷徨、困惑、欣喜、窘迫,时刻都五味杂陈地贯穿于我的生活,浸透进了我的每一件作品。你不能说我投入时的忘我是假忘我,愉悦是假愉悦。但你也不可据此便认为我的生活只有纯纯的、萌萌的艺术。一切,其实都和居延文吏当年一样,痛并快乐着。书法在我的生命中,重,也不重。无它,我便失却了一个梦想和精神驰骋的舞台;有它,就如同多了一个陪我走这人世一遭的伴侣。如此而已。
  我的书法作品如何,解说一番其实是多余的,最好的解说是作品本身。如果一定要勉强说说,那就是:我拒绝一切矫情的、涂脂抹粉的、千人一面的所谓“情调”,尽管自己有时在所难免;我向往一切直率的、质朴的、阳刚的、充满生气的“流露”,虽然自己始终无法达到。
其他文献
摘要:心智疲倦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节奏把握不当的一种无意识表现。本文就初中化学课堂中学生心智疲倦的含义与特征、成因和解决方案做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心智疲倦;含义与特征;成因;解决方案;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44  一、心智疲倦的含义与特征  心智疲倦不同于身体和肌肉的疲劳,是一种心理疲劳,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量过
期刊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为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军诸帖之书镌刻而成,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五、八十六字不等。碑原在西安弘福寺,后转至西安碑林。  《圣教序》问世后,宋、元、明、清以来的历代大家对这一刊石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楷模”,“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习行书是写《兰亭》还是《圣教》,历代书家有不同的看法。傅青主认为:“真行无过《兰亭》,再下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