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而丑”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了古典赏石的表征,这一期,我们继续这个话题。
  何以“文”
  前文提到,正是由于苏东坡的“石‘文而丑’”与米芾的“瘦皱漏透”同属赏石表征这一范畴,是同一层次的问题,因此两者才具有对话的可能性,在六百年之后,郑板桥方能将它们并置在一起讨论。
  由于郑燮在对比时只谈到“丑”这一特质:“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好也。东坡胸次,其造化之炉冶乎?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我们几乎已经忘了在“丑”之前还有一个概念——文。
  “文”本是象形字。甲骨文此字像纹理纵横交错形,本义是花纹、纹理。引申为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常见例词如:文质彬彬,在今天“多用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其实“文”最直接的意义是指“彩色交错”,引申为“文雅”,指人的言谈举止和服饰装束要合乎“礼”的规定。“质”,有本体、禀性、质地、质朴之义,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无华的天性。“彬”,古文作“份”,“彬彬”又作“份份”,“杂半”之义,朱熹《论语集解》解释为“物相杂而适均之貌”,《论语辞典》解释为“两者和谐地结合”。“彬”有一个同音同义字“斌”,其“文“武”各半之义更为直观。“彬彬”二字反映了孔子一贯“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同是基于孔子对“文”质”关系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
  《论语·雍也》中谈道:“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整句话的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只有质朴文采配合相宜才是君子。
  由此我们看出,这石头的赏鉴,并非只一味的要“丑”,而是要“文而丑”——首先得是“文”的,“文”了之后,方可以“丑”。我们有些石友,对这个概念有误读,以为丑是赏石的一种标准,并且是一个比较高端的标准。在平时的赏玩过程中,一味追求毫无美感的石头,认为这才是有味道的。甚至当下有些赏石的评审活动,也在无意识地向这方向去追随和引导。
  怎样“丑”
  “丑”这个概念被用于形容古典赏石,大概是从九世纪描绘太湖石的诗歌开始的。在此之前,更多的是用“怪”这个概念来形容赏石,这在唐代以前就有先例,那时指的是园林用石。而最早的例子可能出现在《尚书正义》的《禹贡》里,所不同的是,那个时候,更多的是指美好的玉石。
  就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材料,最早发现并记录太湖石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公元826年,这位大诗人在太湖边发现了两块石头,他被这两块石头的古怪形状所吸引,便让人把石头带回自己在苏州城内的官邸,作为当时的苏州太守,白居易做了一首诗来纪念这次偶得,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双石》: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
  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
  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
  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
  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在中国艺术中,“丑”是相对于严整的秩序而言的,我们常常将不合规矩,节奏混乱,不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的东西称为丑,其实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推崇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躲避日常规范。中国人欣赏丑石,暗含了对正常理性质疑的思想,不是猎奇,而是欣赏一种超脱常规,超越秩序,颠覆庸常理性的观念。
  白居易用“丑”这个概念,来描述这两块石头,从此给中国的古典赏石表征设定了一个基本的范畴。并且认为能够欣赏石头的“丑”的这种能力,是极少数人的天分。这些石头虽然外表奇特,但却明显地缺乏实用性的功能。因此,能够在庸常的世界里,对无用之物加以审美的肯定,这显现了爱石者超脱的内心世界,同时展现了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文而丑”
  让我们重新再来看一遍这段话:“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之中有至好也。”这里反映出的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法思维。“文”与“丑”、“陋劣”与“至好”都是互相孕育,互相转换的。
  著名的赏石收藏家伊恩··威尔逊(Ian Wilson)夫妇,他们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古典赏石产生了强烈的爱好。其收藏经历伴随着他们对中国古典赏石的认识过程。他认为:“在文人书房中观赏石头,把它们看成是给人带来沉思、具有浓厚道家象征主义的艺术品,而不是单纯看成有趣的地质品,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每块石头的存在都是意义非凡的。这个概念构成了收藏文人石和文房珍品的哲学基础。对我来说,收藏石头基本上就是一次心灵探险。”
  西方人常常愿意欣赏的是人造物品,具有人为加工的工序痕迹和思维理性,西方虽然讲求科学与客观,但往往缺少中国艺术在哲学上的复杂与多面。相对于西方人基于发生学和分析学的理性思维,中国人的赏石行为所反映出的思想方法倾向于肯定事物的予盾性,“文”和“丑”共处而不是对抗。所有这些特点都在中国文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中得到反映。在丑中发现美,在“陋劣”的石头形态中发现“至好”,并体验与似乎没有生命的物体间的精神交流与对话。
其他文献
【本刊记者 吴蕊贤】2015年9月19日中国·襄阳第八届鼎泰“米芾杯”国际雅石展暨汉江流域奇石展于襄阳襄城区国际商都隆重开幕。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襄阳市观赏石协会会长、襄阳市主管文化工作的领导以及汉江流域各地市协会、襄阳各县级协会等领导及石友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展会在常规的精品汉江石展、展销及礼拜石圣活动的基础上有三大亮点:  精品展突破了“汉江水石”范畴。汉江流域山石——荆山石开始集中亮相,惊
期刊
【本刊记者 吴蕊贤】2015年9月27日在襄阳中国唐城汉江流域奇石根艺盆景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从9月23日至10月22日,为期一个月。这是一次对奇石认知普及性的展览,利用唐城节假日的巨大客流量,向普通市民展示奇石、根雕、盆景等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十一期间更是人头攒动,吸引了大批游客看奇石赏盆景。  活动中,“奇石馆”里的汉江石组合最受市民们喜爱,俚语老话被一组组石头生动地演绎出来,充满
期刊
【本刊记者 吴蕊贤】2015年9月28日上午,中国·水都“均州老街杯”第二届万石博览会在天扬·均州老街沧浪艺术馆开幕。本次博览会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丹江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观赏石协会主办,丹江口天扬房产置业有限公司、沧浪艺术馆、千里汉江石友俱乐部、丹江口市观赏石协会、汉江奇石馆、汉水赏石文玩联盟承办。来自汉江流域各市、县奇石协会的领导及众多石友齐聚丹江口,共同助力博览会。此次活动包括汉江水墨
期刊
【本刊记者 张阳丹璐】2015第四届中国金沙江奇石艺术博览会于9月25日在云南水富隆重开幕。中国西部大峡谷奇石城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旅游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奇石、玉石展示交易中心,金沙江下游文化创业发展基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及石友前来淘石,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长。  此次展会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艺术品交易所、云南省文产办、昭通市人民政府、云南省石产业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云南省观赏石协会联合主办
期刊
一、奇石文化的历史延续  有地球就有石头。追溯历史,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千百年来,国人的爱石、采石、藏石、品石之风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赏石文化。奇石作为一种玩赏对象,作为一种真正意义的收藏,起始于魏晋,成熟于唐宋,从唐代开始就影响到周边国家。如与唐代关系密切的新罗国(今韩国)直接借鉴了我国唐代的园林奇石风景的布置构法,直到今日,韩国仍保留着不少唐代流行的峰石,宋代(北宋时期)我国的奇石文化已远
期刊
【本刊记者 严丽娟】2015年9月17日,四川茂县第二届白石文化节在茂县古羌城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石友们汇聚一堂,共同感受茂县羌城风情。  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地,以白石神为最高供奉神灵。此次展会,也围绕羌族的白石崇拜设置了部分活动——古羌城开城门仪式,古老的羌族文化随着城门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一年一度的白石节,感恩白石神馈赠,祈求吉祥安康,是羌人之于白石、之于自然最朴素的崇敬。此次展会特设
期刊
偶然一个晚上,看到央视《走遍中国》栏目介绍了大漠奇石,知道了嘉峪关的肖军老师是玩石头的大家。于是带着照片请他点评,结果大失所望,我认为最好的石头,被肖老师说得一无是处。他告诉我,要玩好石头,必须下功夫学习,重点是学习石头方面的知识,推荐我一定要看看《中华奇石》这本杂志。从那时开始,我就订阅了《中华奇石》杂志,向书本学习,向玩石大家学习。杂志中的“珍品阁”、“赏心苑”栏目里,一方方精美的石头,真是奇
期刊
2015年9月29日,“中华第一肉石馆”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察哈尔文化城隆重开馆。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观赏石协会,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北京、河北、广西、江苏、新疆、内蒙、甘肃等众多海内外观赏石协会的领导专家,以及多位文化艺术界知名学者、央视鉴宝专家,还有新华社等诸多媒体记者前来采访祝贺,盛况空前!  两岸学者同贺中华第一肉石馆落成并寄予厚望  我国文物收藏界泰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
期刊
(本刊记者 吴蕊贤)2015年9月30日,中国·烟台第十一届黄海盆景赏石精品展暨艺术品博览会在烟台莱山区黄海之滨的黄海游乐城盛大启幕。本届博览会由山东黄海明珠集团有限公司、烟台日报社、花木盆景杂志社主办,烟台市盆景奇石艺术协会、黄海游乐发展有限公司、黄海艺术博物馆承办,分室内参展区和室外交易区,主题是“绿色生态、文化艺术、自然和谐”。  奇石展品体积在“缩小”  262方奇石,200余盆盆景,分别
期刊
近年来,观赏石市场低迷,产业化步伐艰难。据中国观赏石协会展务部统计,全国2310个观赏石展会综合效益同比下降10%-40%。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的局面?有人说是受全国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影响,有人说是受中央反腐败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人说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影响。种种说法,不一而足。我认为,这些都不足以解释目前观赏石产业生存艰难的现状。其真正的原因是,目前我国的“观赏石活动”还没有演化积淀为“文化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