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会,或者说公共阅读有两种状态,一种安静,如蔷薇般绽放;另一种热烈,如樱花般飘舞。
英国人把读书会叫做reading group。跟一些沙龙类似,reading group往往针对一个小问题,召集一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或有主讲人或没有,大家围坐在圆桌旁,细细地讨论。读书会的重点不在于主讲人讲了什么,或者阅读材料本身的内容,而在于最后的讨论和博弈。
我的博士导师Phil Crang教授组织了一个名为October group的读书会。每隔一周,中午12点45分,在伦敦市中心的一个画廊里,一群二三十岁的学生和一群四五十岁的老师一边喝酒吃饭,一边聊着阅读。最初,这个松散的活动仅仅是Phil为了让学生们认真读书而举办的。后来,随着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又有了自己的学生,Octobergroup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始终固定在20人左右,以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针对物质文化的研究,October group面向伦敦的学者,探讨时尚和“舒适”的生活模式。每次的话题都会提前在邮件群里发给所有可能来参加的人。
2012年的初冬,Phil让我和我的同学Priya一起主持一场有关饮食的读书会。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一起定主题、找文章,把文章发给每个读书会的成员。我们打算探讨国际商品网络中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意义的变化。甚至,我们带了一个在英国超市里售卖的,贴有“fair trade”(公平交易)标签的木瓜。意料之中,讨论在觥筹交错中渐行渐远。话题从最初的道德消费偏离到抵制消费,从最初的全球化谈论到本土剥削,从最初的文化多元讲到量化幸福感和全民普查的弊端。吵吵闹闹,喝酒,吃芝士。大笑、愤怒、争吵、妥协。甚至牵扯出了国际地理学上对不同语言和权力不公平对待的批判。一个半小时之后,一切戛然而止。大家关上电脑,合上笔记本,穿上外套,各自出门。那天,画廊正在布展,一棵枯树上挂着一朵大红色的花。
毕业之后,我离开了伦敦,到北英格兰的谢菲尔德大学工作。因为研究兴趣使然,被同事Megan叫去参加了一个讨论食品问题的reading group。这个读书会每个月举行一次,在各个成员的家中轮流举行。最初,这个组织由谢菲尔德大学研究食品政策的几个学者发起,定期讨论与吃喝相关的话题。慢慢地,通过口口相传以及学者之间的联络,这个FoodReading Group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邮件群、固定的参与人群和轮值秘书。与其说是读书会,还不如说是以讨论食品问题为名的家庭聚会。
第一次去的时候,坐了半小时公共汽车来到主持人Peter的家中。一进门,Peter的女朋友扑面而来一句:“你要红酒、白酒还是啤酒?”一时没反应过来的我拿出了一叠打印的资料问:“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粮食安全的问题吗?”而Peter的女朋友说:“亲爱的,先喝一杯吧!”于是,在喝着酒,吃着零食,闹腾地寒暄之后,所有人切换成静音模式,开始轮流讲述自己对粮食安全和地缘政治的见解。轮到我的时候,我说,自己曾经把“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弄混过,闹了个笑话。但日常生活中,谁会去考虑粮食安全的问题呢?又有谁会去考虑粮食主权的问题呢?这么一说,整个reading group炸了锅。有说日常的政治和国家治理原本就是一体的,也有说新自由主义就是要个人负起社会责任的。跟October group一样,这个松散的Food Reading Group一讨论起来就热闹非凡,绅士淑女们平时的温和不知去了哪里。大家借着酒劲高谈阔论,直到邻居前来敲门,让我们说话小声点。讨论结束后,一切归为平静。回家的路上Megan问我感想如何。我说:“你们太闹了。”Megan却说:“不这样讨论的话,如何批判性思考?”诚然,如果不这样吵吵闹闹,何来讨论?何来思想的碰撞?我们都是怀着深入探讨社会问题的初衷而来,争吵是不可避免的。
再后来,因缘际会之下,我来到南京展开一个对比英国、中国和乌干达的代际文化、消费和可持续性的研究项目。为了探寻不同的社会如何将不同年龄的人组织在一起,打造联合国所说的“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我探访了不同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组织。有一天,一个朋友发来邮件,说有两个青年读书会不知我是否感兴趣,一个在桦墅的乡间(嘤鸣读书会),另一个在紫金山上(群学书院)。跟英格兰工业化和城市化浓烈的喧嚣不同,南京的读书会带着那么一点乡野和山林的静美。
去嘤鸣读书会的那天刚过小暑,辗转坐了地铁、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好不容易找到读书会所在的嘤栖书院,却只见一片农田,听见吱吱呀呀的蝉鸣。在我等待访谈的时候,拿出kindle,静静地读完了一本买了很久的《肥肉》。书院里有老人、姑娘和瘦狗,一切安宁。其时,书院正在进行“半农半x”的活动,呼应那句“两件事读书耕田”。书院的创始人告诉我,读书会实质是在推动全民阅读。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让人们自觉或被动地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读书会友、读书为乐的目的。
嘤鸣读书会的活动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读书演讲会,即依靠知名作家来现场讲演,吸引年轻人来参加活动,让年轻人感受到这个城市中的读书氛围。第二种活动可以称之为读诗会和读剧会,这些活动比较注重参与读书的过程,鼓励年轻人不但做一个听众,也能做一个表达者,用他们的身体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第三种是精读会,就是深入阅读,在阅读后写出一些成果与大家分享。读书是为了以书为友,耕田是为了以自然为师。那天,暑气正盛的下午,一群青年在听完有关如何写诗的课程后,扛起锄头拎起桶,走向田间地头。读书和耕田两不误。晚间风起,关于诗与未来的话题还在继续。
刚入秋时,初见群学书院。同样是为了推广全民阅读,同样是远离城市的喧嚣。书院在每个周末的时候会有面向公众的学术讲演,探讨社会问题,或者寻求心灵的安息。每年还会组织几次游学的活动,让人们换个环境好好阅读。我去的那天暑气已经消散,夏日的浮躁也渐渐褪去。虽是周末,地铁上人却不多。在地铁上,我还是拿出了kindle,静静地把看到一半的《世事如烟》看了下去。
那日,山里正在进行“心理学视野中的自我与社会”深度研修班的初次讲演。跟大多数的读书会类似,有演讲人,有听众,有书,有主持人。刚上山的时候,觉得这种安静的、程式化的读书会让我有点水土不服——我似乎已经习惯了那种喧闹的讨论方式,也许是因为很久没有走进课堂,心总是静不下来。但听到最后,却发现远离城市的山林或许更适合一起读书,因为这里更加自由和广阔,是思想需要的地方。安静地坐下、听讲,带着思想回家,阅读、思考,也是另一种读书之道。
所以读书的意义不在于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于如何去读书,而在思考、交流、批判和深入骨髓地践行。
不管在画廊里、家里、田间还是山上,阅读都是一个程序化的实践和社会化的过程。作为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阅读本身可能不具备什么社会性。而公共阅读,却能让人们带上自己的思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更多的人探讨一切。无论是以蔷薇般绽放的从容,还是以樱花般飘舞的热情,公共阅读总能推动社会的改变和发展。
(本文作者为谢菲尔德大学研究员)
英国人把读书会叫做reading group。跟一些沙龙类似,reading group往往针对一个小问题,召集一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或有主讲人或没有,大家围坐在圆桌旁,细细地讨论。读书会的重点不在于主讲人讲了什么,或者阅读材料本身的内容,而在于最后的讨论和博弈。
我的博士导师Phil Crang教授组织了一个名为October group的读书会。每隔一周,中午12点45分,在伦敦市中心的一个画廊里,一群二三十岁的学生和一群四五十岁的老师一边喝酒吃饭,一边聊着阅读。最初,这个松散的活动仅仅是Phil为了让学生们认真读书而举办的。后来,随着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又有了自己的学生,Octobergroup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始终固定在20人左右,以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针对物质文化的研究,October group面向伦敦的学者,探讨时尚和“舒适”的生活模式。每次的话题都会提前在邮件群里发给所有可能来参加的人。
2012年的初冬,Phil让我和我的同学Priya一起主持一场有关饮食的读书会。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一起定主题、找文章,把文章发给每个读书会的成员。我们打算探讨国际商品网络中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意义的变化。甚至,我们带了一个在英国超市里售卖的,贴有“fair trade”(公平交易)标签的木瓜。意料之中,讨论在觥筹交错中渐行渐远。话题从最初的道德消费偏离到抵制消费,从最初的全球化谈论到本土剥削,从最初的文化多元讲到量化幸福感和全民普查的弊端。吵吵闹闹,喝酒,吃芝士。大笑、愤怒、争吵、妥协。甚至牵扯出了国际地理学上对不同语言和权力不公平对待的批判。一个半小时之后,一切戛然而止。大家关上电脑,合上笔记本,穿上外套,各自出门。那天,画廊正在布展,一棵枯树上挂着一朵大红色的花。
毕业之后,我离开了伦敦,到北英格兰的谢菲尔德大学工作。因为研究兴趣使然,被同事Megan叫去参加了一个讨论食品问题的reading group。这个读书会每个月举行一次,在各个成员的家中轮流举行。最初,这个组织由谢菲尔德大学研究食品政策的几个学者发起,定期讨论与吃喝相关的话题。慢慢地,通过口口相传以及学者之间的联络,这个FoodReading Group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邮件群、固定的参与人群和轮值秘书。与其说是读书会,还不如说是以讨论食品问题为名的家庭聚会。
第一次去的时候,坐了半小时公共汽车来到主持人Peter的家中。一进门,Peter的女朋友扑面而来一句:“你要红酒、白酒还是啤酒?”一时没反应过来的我拿出了一叠打印的资料问:“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粮食安全的问题吗?”而Peter的女朋友说:“亲爱的,先喝一杯吧!”于是,在喝着酒,吃着零食,闹腾地寒暄之后,所有人切换成静音模式,开始轮流讲述自己对粮食安全和地缘政治的见解。轮到我的时候,我说,自己曾经把“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弄混过,闹了个笑话。但日常生活中,谁会去考虑粮食安全的问题呢?又有谁会去考虑粮食主权的问题呢?这么一说,整个reading group炸了锅。有说日常的政治和国家治理原本就是一体的,也有说新自由主义就是要个人负起社会责任的。跟October group一样,这个松散的Food Reading Group一讨论起来就热闹非凡,绅士淑女们平时的温和不知去了哪里。大家借着酒劲高谈阔论,直到邻居前来敲门,让我们说话小声点。讨论结束后,一切归为平静。回家的路上Megan问我感想如何。我说:“你们太闹了。”Megan却说:“不这样讨论的话,如何批判性思考?”诚然,如果不这样吵吵闹闹,何来讨论?何来思想的碰撞?我们都是怀着深入探讨社会问题的初衷而来,争吵是不可避免的。
再后来,因缘际会之下,我来到南京展开一个对比英国、中国和乌干达的代际文化、消费和可持续性的研究项目。为了探寻不同的社会如何将不同年龄的人组织在一起,打造联合国所说的“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我探访了不同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组织。有一天,一个朋友发来邮件,说有两个青年读书会不知我是否感兴趣,一个在桦墅的乡间(嘤鸣读书会),另一个在紫金山上(群学书院)。跟英格兰工业化和城市化浓烈的喧嚣不同,南京的读书会带着那么一点乡野和山林的静美。
去嘤鸣读书会的那天刚过小暑,辗转坐了地铁、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好不容易找到读书会所在的嘤栖书院,却只见一片农田,听见吱吱呀呀的蝉鸣。在我等待访谈的时候,拿出kindle,静静地读完了一本买了很久的《肥肉》。书院里有老人、姑娘和瘦狗,一切安宁。其时,书院正在进行“半农半x”的活动,呼应那句“两件事读书耕田”。书院的创始人告诉我,读书会实质是在推动全民阅读。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让人们自觉或被动地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读书会友、读书为乐的目的。
嘤鸣读书会的活动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读书演讲会,即依靠知名作家来现场讲演,吸引年轻人来参加活动,让年轻人感受到这个城市中的读书氛围。第二种活动可以称之为读诗会和读剧会,这些活动比较注重参与读书的过程,鼓励年轻人不但做一个听众,也能做一个表达者,用他们的身体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第三种是精读会,就是深入阅读,在阅读后写出一些成果与大家分享。读书是为了以书为友,耕田是为了以自然为师。那天,暑气正盛的下午,一群青年在听完有关如何写诗的课程后,扛起锄头拎起桶,走向田间地头。读书和耕田两不误。晚间风起,关于诗与未来的话题还在继续。
刚入秋时,初见群学书院。同样是为了推广全民阅读,同样是远离城市的喧嚣。书院在每个周末的时候会有面向公众的学术讲演,探讨社会问题,或者寻求心灵的安息。每年还会组织几次游学的活动,让人们换个环境好好阅读。我去的那天暑气已经消散,夏日的浮躁也渐渐褪去。虽是周末,地铁上人却不多。在地铁上,我还是拿出了kindle,静静地把看到一半的《世事如烟》看了下去。
那日,山里正在进行“心理学视野中的自我与社会”深度研修班的初次讲演。跟大多数的读书会类似,有演讲人,有听众,有书,有主持人。刚上山的时候,觉得这种安静的、程式化的读书会让我有点水土不服——我似乎已经习惯了那种喧闹的讨论方式,也许是因为很久没有走进课堂,心总是静不下来。但听到最后,却发现远离城市的山林或许更适合一起读书,因为这里更加自由和广阔,是思想需要的地方。安静地坐下、听讲,带着思想回家,阅读、思考,也是另一种读书之道。
所以读书的意义不在于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于如何去读书,而在思考、交流、批判和深入骨髓地践行。
不管在画廊里、家里、田间还是山上,阅读都是一个程序化的实践和社会化的过程。作为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阅读本身可能不具备什么社会性。而公共阅读,却能让人们带上自己的思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更多的人探讨一切。无论是以蔷薇般绽放的从容,还是以樱花般飘舞的热情,公共阅读总能推动社会的改变和发展。
(本文作者为谢菲尔德大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