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高的发际线,显得前额的头发稀少,沧桑的面容,第一眼看上去就像活得极其潇洒的王石。不要搜索关于他的任何简介,单单长相就是张个性的面庞。每天,这张个性的面庞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24小时》栏目里,他叫邱启明,是这个午夜节目的主持人,被称为“真正的新闻人”。
媒体人评论媒体人,总有那么点惺惺相惜的感觉,就像白岩松说的,我希望我的电视同行,最好是通过节目成为关注点,而不是节目以外的事情。白岩松的这句话是说给所有新闻人的,更是说给邱启明的。现在的邱启明正在被关注着,不是因为节目,而是因为节目以外的事情。
人说“祸从口出”,作为靠一张嘴吃饭的主持人、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谨言慎行是必修的课程。但偏偏何为“祸”并不是一个容易把握的尺度。所以邱启明的一句话便引来了“被离职”的风波。他说,如果连自己的权益都保护不了,评论部我要你何用?傀儡制片人,我活得比你们自由!再见了!
炮轰中央电视台的制片人,说要“再见”,绝对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干着电视机前抛头露面的事情,还要在工作之余玩玩微博、发发言,这绝对不是他第一次因言论受人关注了。
“炮轰大S”,邱启明说,徐熙媛根本不是人们所说的“仙女”,她思想怪,挑男友没眼光,经常批评别人的大S这次被邱启明饶舌了。
“口误门”,在英国经济学大师表示“中国当前的问题是消费不足,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中国人的工资”后,作为主持人的邱启明当即则评论,“其实工资一直都在涨啊,关键是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存钱,你发得再多,人家都存起来,不用”。
他因炮轰大S、涨工资“口误门”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他也因在报道抚河汛期时打断官员的废话,获得网友大赞。
官员在汛情面前,左一个领导右一个领导的说着,却全然不顾水深火热的群众。面前的邱启明听不下去,几次打断这位抗灾领导的话。邱启明说,他听到官腔官调官话套话的东西,就会起鸡皮疙瘩。他不喜欢听官腔官调官话套话,同样,自己也不会说官话。
他曾经是南京的“当家小生”、“金牌司仪”、“南京名嘴”;他曾转战东方卫视,最后落脚中央电视台。从地方到中央,他不会说官话,却似乎一步步向“官话”的语境靠近着,但在“官话”的语境里,邱启明的个性不仅让他一点点地释放着自己的情绪,更是为自己所在的平台一点点地增添着不同寻常的东西。
还记得那时候的邱启明仍在东方卫视工作,他第一次与中央电视台进行连线,连线的对方是赵普,当连线接通,赵普听到的第一句话却是“赵晋,你好”。但错误的传播并没有影响当时的央视领导对这个人的喜爱。在央视改版、组建《24小时》节目时,邱启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当然之选。
邱启明的到来没有让当初选中他的领导失望,因为他带来了独特的主持风格。在字正腔圆的央视地盘,有着几位风格迥异的主持人。他们不一定是说普通话最好的,但一定是最贴近人心的。比邱启明只大三岁的白岩松便是其中的一员。当“被离职”的风波向邱启明袭来,“前辈”白岩松给了他明确的方向:我们做的事是比某些恩怨、生气、情感更大的事,当你去想那些更大目标的时候,你就知道该做什么。
敬一丹、白岩松、柴静、张泉灵……邱启明说,他欣赏这种有性格的人,但自己学不了他们。他只想去做自己,他要开辟出自己的一条道路。而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全国媒体的“中枢神经”里,不能有丝毫的闪失,个性的发展当然更要慎之又慎。他却在这里发挥着自己的独特才华。
邱启明喜欢对事件作出畅快淋漓的评论,他说,他无比崇敬那些迂回、匍匐、争取毫厘最终还能干成大事的人,但自己的能力不够,索性就不绕了。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自己的节目可以不在黄金时段播出。《24小时》这个在午夜梳理新闻的节目,邱启明也做得开心快乐。在他的嬉笑怒骂中结束一天的生活,是一件痛快的事情。
虽然嬉笑怒骂,他知道自己的底线。生活在规则之内,就会有不可触碰的“红线”。他信奉“毫厘主义”,他说,我们哪怕一毫一厘地往前走,也得走,千万不要止步不前,止步不前就是倒退。这个时候需要一些措施和智慧。原新闻评论部负责人曾经告诉他,不要着急,其实你的周围有很多人在匍匐前进。所谓匍匐前进就是指:匍匐意味着腰不会弯,头也不会低,整个人躺在地上,一步一步地往前爬。
有人怕中央电视台的特殊环境压抑了个性,但对于邱启明来说,央视的平台给予了他太多。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名和利,有太多是央视这个平台赋予的。他说,离开央视这几个字,自己什么都不是,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但在央视,邱启明似乎是一个脱界的人。他的个性与央视的稳妥有点格格不入,但他恭恭敬敬地弯下腰,努力地做着一个新闻人。邱启明感谢团队对他拖延时间的容忍,他们总是善意地提醒他:启明同志这方面稍微把个关。台前的风光是他的,压力是他的,更是整个团队的。
姑且用星座分析一下邱启明。邱启明是摩羯座,摩羯座的人具有现实主义思想,有抱负,同时又容易被热烈的感情征服,有着强烈的忘我精神。因为那些深入人心的评论,邱启明成为了“真正的新闻人”。当动车事故发生,邱启明说,能不能让我们喝一杯放心的牛奶,能不能让我们住一套屹立不倒的楼房,能不能让我们走在城市的大马路不出现突然的坍塌,能不能让我们坐一趟安全的列车,能不能在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时候先别把车头埋掉,能不能让人们的幸福享有最基本的安全感?中国,请你放慢脚步的速度!走得太快,不要把人们的灵魂落在后面。这在当时被称为“最有力的评论”。“让灵魂跟上脚步”,这是那位王石也曾经说过的。
观察许多每天为人间百态奔走呼号的媒体人,讨论到激烈处,说到动情处,总会有那么几句粗口,那是一种发泄。每天将新闻盘点评析,邱启明大概更有无尽的情绪。还好有酒,他爱喝酒,他的朋友首先是酒友。在主播台上,邱启明知道不能爆粗口,知道要拿捏底线。酒精则让他释放了更多在主播台上无法发泄的愤怒。但他毕竟不是爱绕圈子的人,如果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邱启明说,他一定要发出这档节目的主观声音。
当哈尔滨出现强拆事件,邱启明又没把握住节目的时间,讲了近三分钟,后面的导播编辑们不得不连删了几条新闻。他觉得既然我的组织能播出这条新闻,那就借助一切机会,狠狠地骂一下,官商勾结、利益勾结、枉顾民生。这大概就是被“热烈的感情征服”了吧。
他有他的棱角,也有他的圆润。就像在《看东方》时的邱启明,“既有儒雅稳重,又有愤青激情”。如果说把邱启明的棱角说成是新闻理想,那么他说,在他之上,有更多的比他有理想的新闻人。而他的圆润,大概是他那特有的温情。在他活跃的微博平台上,他依然会为各种事情做出自己的评论,但他更多的是为公益奔走呼号,哪怕是炮轰制片人的前一刻,他发布的依旧是关于公益的消息。邱启明说,做慈善,动力很简单,小河里满了,源于大河。大河需要的时候,小河该力所能及的回流一些……大河在呼唤有能力的人的爱心。
无论是主播台前,还是在微博上,邱启明毫无保留地发表着对人间百态的看法。无论严厉或温和,他没有想打破什么,只是既然在这个平台,“就是要对这个平台负责”,“不该丢失了肩膀上的职业担当和社会道义”,对于他来说,一毫一厘都是一种进步。
媒体人评论媒体人,总有那么点惺惺相惜的感觉,就像白岩松说的,我希望我的电视同行,最好是通过节目成为关注点,而不是节目以外的事情。白岩松的这句话是说给所有新闻人的,更是说给邱启明的。现在的邱启明正在被关注着,不是因为节目,而是因为节目以外的事情。
人说“祸从口出”,作为靠一张嘴吃饭的主持人、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谨言慎行是必修的课程。但偏偏何为“祸”并不是一个容易把握的尺度。所以邱启明的一句话便引来了“被离职”的风波。他说,如果连自己的权益都保护不了,评论部我要你何用?傀儡制片人,我活得比你们自由!再见了!
炮轰中央电视台的制片人,说要“再见”,绝对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干着电视机前抛头露面的事情,还要在工作之余玩玩微博、发发言,这绝对不是他第一次因言论受人关注了。
“炮轰大S”,邱启明说,徐熙媛根本不是人们所说的“仙女”,她思想怪,挑男友没眼光,经常批评别人的大S这次被邱启明饶舌了。
“口误门”,在英国经济学大师表示“中国当前的问题是消费不足,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中国人的工资”后,作为主持人的邱启明当即则评论,“其实工资一直都在涨啊,关键是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存钱,你发得再多,人家都存起来,不用”。
他因炮轰大S、涨工资“口误门”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他也因在报道抚河汛期时打断官员的废话,获得网友大赞。
官员在汛情面前,左一个领导右一个领导的说着,却全然不顾水深火热的群众。面前的邱启明听不下去,几次打断这位抗灾领导的话。邱启明说,他听到官腔官调官话套话的东西,就会起鸡皮疙瘩。他不喜欢听官腔官调官话套话,同样,自己也不会说官话。
他曾经是南京的“当家小生”、“金牌司仪”、“南京名嘴”;他曾转战东方卫视,最后落脚中央电视台。从地方到中央,他不会说官话,却似乎一步步向“官话”的语境靠近着,但在“官话”的语境里,邱启明的个性不仅让他一点点地释放着自己的情绪,更是为自己所在的平台一点点地增添着不同寻常的东西。
还记得那时候的邱启明仍在东方卫视工作,他第一次与中央电视台进行连线,连线的对方是赵普,当连线接通,赵普听到的第一句话却是“赵晋,你好”。但错误的传播并没有影响当时的央视领导对这个人的喜爱。在央视改版、组建《24小时》节目时,邱启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当然之选。
邱启明的到来没有让当初选中他的领导失望,因为他带来了独特的主持风格。在字正腔圆的央视地盘,有着几位风格迥异的主持人。他们不一定是说普通话最好的,但一定是最贴近人心的。比邱启明只大三岁的白岩松便是其中的一员。当“被离职”的风波向邱启明袭来,“前辈”白岩松给了他明确的方向:我们做的事是比某些恩怨、生气、情感更大的事,当你去想那些更大目标的时候,你就知道该做什么。
敬一丹、白岩松、柴静、张泉灵……邱启明说,他欣赏这种有性格的人,但自己学不了他们。他只想去做自己,他要开辟出自己的一条道路。而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全国媒体的“中枢神经”里,不能有丝毫的闪失,个性的发展当然更要慎之又慎。他却在这里发挥着自己的独特才华。
邱启明喜欢对事件作出畅快淋漓的评论,他说,他无比崇敬那些迂回、匍匐、争取毫厘最终还能干成大事的人,但自己的能力不够,索性就不绕了。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自己的节目可以不在黄金时段播出。《24小时》这个在午夜梳理新闻的节目,邱启明也做得开心快乐。在他的嬉笑怒骂中结束一天的生活,是一件痛快的事情。
虽然嬉笑怒骂,他知道自己的底线。生活在规则之内,就会有不可触碰的“红线”。他信奉“毫厘主义”,他说,我们哪怕一毫一厘地往前走,也得走,千万不要止步不前,止步不前就是倒退。这个时候需要一些措施和智慧。原新闻评论部负责人曾经告诉他,不要着急,其实你的周围有很多人在匍匐前进。所谓匍匐前进就是指:匍匐意味着腰不会弯,头也不会低,整个人躺在地上,一步一步地往前爬。
有人怕中央电视台的特殊环境压抑了个性,但对于邱启明来说,央视的平台给予了他太多。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名和利,有太多是央视这个平台赋予的。他说,离开央视这几个字,自己什么都不是,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但在央视,邱启明似乎是一个脱界的人。他的个性与央视的稳妥有点格格不入,但他恭恭敬敬地弯下腰,努力地做着一个新闻人。邱启明感谢团队对他拖延时间的容忍,他们总是善意地提醒他:启明同志这方面稍微把个关。台前的风光是他的,压力是他的,更是整个团队的。
姑且用星座分析一下邱启明。邱启明是摩羯座,摩羯座的人具有现实主义思想,有抱负,同时又容易被热烈的感情征服,有着强烈的忘我精神。因为那些深入人心的评论,邱启明成为了“真正的新闻人”。当动车事故发生,邱启明说,能不能让我们喝一杯放心的牛奶,能不能让我们住一套屹立不倒的楼房,能不能让我们走在城市的大马路不出现突然的坍塌,能不能让我们坐一趟安全的列车,能不能在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时候先别把车头埋掉,能不能让人们的幸福享有最基本的安全感?中国,请你放慢脚步的速度!走得太快,不要把人们的灵魂落在后面。这在当时被称为“最有力的评论”。“让灵魂跟上脚步”,这是那位王石也曾经说过的。
观察许多每天为人间百态奔走呼号的媒体人,讨论到激烈处,说到动情处,总会有那么几句粗口,那是一种发泄。每天将新闻盘点评析,邱启明大概更有无尽的情绪。还好有酒,他爱喝酒,他的朋友首先是酒友。在主播台上,邱启明知道不能爆粗口,知道要拿捏底线。酒精则让他释放了更多在主播台上无法发泄的愤怒。但他毕竟不是爱绕圈子的人,如果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邱启明说,他一定要发出这档节目的主观声音。
当哈尔滨出现强拆事件,邱启明又没把握住节目的时间,讲了近三分钟,后面的导播编辑们不得不连删了几条新闻。他觉得既然我的组织能播出这条新闻,那就借助一切机会,狠狠地骂一下,官商勾结、利益勾结、枉顾民生。这大概就是被“热烈的感情征服”了吧。
他有他的棱角,也有他的圆润。就像在《看东方》时的邱启明,“既有儒雅稳重,又有愤青激情”。如果说把邱启明的棱角说成是新闻理想,那么他说,在他之上,有更多的比他有理想的新闻人。而他的圆润,大概是他那特有的温情。在他活跃的微博平台上,他依然会为各种事情做出自己的评论,但他更多的是为公益奔走呼号,哪怕是炮轰制片人的前一刻,他发布的依旧是关于公益的消息。邱启明说,做慈善,动力很简单,小河里满了,源于大河。大河需要的时候,小河该力所能及的回流一些……大河在呼唤有能力的人的爱心。
无论是主播台前,还是在微博上,邱启明毫无保留地发表着对人间百态的看法。无论严厉或温和,他没有想打破什么,只是既然在这个平台,“就是要对这个平台负责”,“不该丢失了肩膀上的职业担当和社会道义”,对于他来说,一毫一厘都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