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菱形立交主辅道合流处的视距设计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2006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菱形立交设计中,主辅道合流点处的视距问题容易被忽视。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强调主辅道合流点处视距问题的重要性。
  一、概述
  菱形立交在城市道路中应用比较广泛。受用地的限制,主线与辅道一般通过设置挡墙平行布置,在此类立交形式中,主辅道分、合流点处的视距问题尤其是合流点的视距问题比较重要。但在实际设计中,因城市道路车速比较慢,并受用地的限制,此问题常被忽视。笔者认为,如果不重视此问题,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将威胁到城市道路行车安全。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讲述了主辅道合流点处视距问题的重要性。
  二、工程实例
  一号路是一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经过现状铁路,因铁路西侧的场地标高比铁路及其东侧的场地标高高6m左右,确定道路需跨过铁路;道路跨过铁路后的下一个路口(五号路口)距离铁路仅190m,如该路口按平交考虑,道路纵坡将达到8%左右,不满足城市桥梁纵坡(规范要求不宜大于4%)的规范要求,因此五号路口平交方案不成立,一號路只能采取上跨五号路方案,该路口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不完全菱形立交形式。一号路道路两侧均为建成区,且为高档住宅小区,道路红线控制在50m范围内,因此五号路口以东的主线与辅道通过设置挡墙平行布置。因受五号路口以东的六号路路口的限制,施工图设计时主辅分合流点设置在距离六号路路口130m处,此时主、辅合流处的视距基本满足道路规范要求。(详见图1所示)
  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道路南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出关于调整C辅道纵坡的要求,该公司认为:C辅道与南方花园购物广场的高差较大(最大处1m左右),影响了小区的形象和排水。
  C辅道与主线在辅道终点处汇流在一起,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第11.2.4条规定:汇流鼻前,匝道与主线间应具有一定的通视三角区。根据主线与匝道的设计车速,主线至少需保证60m、匝道至少需保证30m范围内保持通视。并且根据规范的条文说明:当主线为下坡,匝道为上坡的情况下,通视区范围的匝道纵坡不得与主线纵坡有较大的差别;尤其是当主线为桥梁并采用实体护栏时,护栏便完全遮挡匝道方的视线;最理想的通视条件是三角区范围内匝道的路面高于主线的路面。
  本设计的主线为下坡、辅道为上坡,然后相接,因受东侧灯控路口的限制,辅道与主线合流处无法按正常要求设置加速车道,只能利用辅道范围进行加速,合流处直接设置渐变段,为了保证合流处的通行安全,必须按照规范要求保证主、辅道的安全视距要求;为了达到此要求,主线与辅道在通视区范围内纵坡不得有较大的区别,原施工图设计在合流点以前约24m范围内与主线大致保持顺坡,而修改设计在合流点以前仅约1.6m范围内与主线保持顺坡,详见图2所示,可见调整竖向后,通视条件大大降低。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C辅道的纵坡不宜调整,维持原设计。对于地产提出的一些不便,建议从以下方面来解决:
  1、原施工图设计时,根据收集到的南方花园总平图,小区停车场紧挨C匝道的人行道,所以在此处设置了小矮墙或小挡墙来解决两者的高差问题;现小区将停车场改为购物广场,考虑到两者的衔接关系,取消人行道与其小区场地的挡墙或小矮墙,通过设置台阶来解决两者的高差问题;
  2、原设计已在小区的消防通道出入口处预留雨水支管,场地内的雨水可以通过自身的雨水系统汇集到市政雨水系统中,不会造成内涝现象;
  3、在C辅道机动车道与小区广场之间设置4.5m宽的人行道,保证人行安全,做好市政人行系统与小区广场的衔接。
  三、结论
  通过以上工程实例,笔者认为主辅合流处的平纵设计不容忽视,否则将可能因合流处的视距不够造成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合流处最理想的通视条件是辅道路面高于主线路面。但对于主线上跨现状道路的菱形立交而言,辅道路面应低于主线路面。因此在设计中,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合流处的平纵设计,因地制宜,保证主线和辅道上的视距满足规范要求。
其他文献
【摘 要】 医院是医伤治病的场所,救死扶伤的圣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构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绿色医院’已经成为人与环境健康共生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场地设计的自然化和绿色化、建筑布局的紧凑化、环境设计的品位化等方面浅谈绿色医院的平面设计。  【关键词】 绿色医院 平面设计  作为救死扶伤的医院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清新、优美的环境,对于病人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医院根据场地
期刊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坝温度场合温度应力有限元计算程序的引进及应用,通过乌金峡水电站厂房温控计算成果和向家坝水电站厂房温控计算成果两个实例,进一步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控方法,从而为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温度场 温度应力 计算程序  1 温控计算软件引进  水利水电工程中很多水工结构都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严格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是防止混凝土产生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城市用地空间布局角度出发,提出物流用地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阐释了城市物流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的原则、依据与主要内容。  【关键词】 物流用地 布局规划  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发展的首要任务。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已经把物流产业纳
期刊
【摘 要】 根据人、车、路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评价诸因素的影响作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车、路、环境及交通管理水平等。在诸多因素中,道路方面的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最为根本的,人(驾驶员)、车(行驶车辆的动力特性)方面的影响作用直接或间接与道路因素有关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越来越趋于普遍趋同,因此,在设计整个建筑的框架时,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达到预想的效果,就有必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域文化的需求,将本地的各种特色融合在一起,并有选择地加入到建筑设计中去,最终形成了地域性的建筑文化。  【关键词】 地域特色;建筑文化;环境;现代化;保护  要创造新型的建筑设计理念,运用新的技术、材料、结构、施工等等,同时不排除传统的材料、施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断提升,对生活区中园林规划的要求自然也在日益提高。园林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相比,其规模小,但是涉及范围广,施工细节多,技术含量并不小,复杂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建设工程。鉴于以上情况,本文针对园林施工规划与施工细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园林 施工规划 施工细节  前言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
期刊
【摘 要】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研发区的基本概念,指出高品质研发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并借鉴国内外典型设计案例,结合本人参与的泰州九龙生态创意园的规划实践,探讨当代研发区的规划设计思路,对设计中如何选址、优化环境、合理布局,营建一个集优势区位条件、配套功能服务、特色空间环境、以及景观要素、生态理念等于一体的高品质的产业园区环境,创造符合经济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的产业服务区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文章主要对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投标报价和评标阶段以及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等进行了阐述,提出在各个阶段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題。  【关键词】 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一直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而实践证明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据统计,投资决策和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技术设计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对投资的影响,而过去
期刊
【摘 要】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落幕,节能、减排、降耗、低碳等与环境相关的关键词已经出现在众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并作为重点问题研究。我国务院在部署“十二五”计划中强调发展低碳经济,将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灌输低碳理念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工作。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低碳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鹿寨县园林设计,对地被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观赏型地被植物群落景观设计,对花境设计、野花组合、矮生灌木地被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在生态保护型地被景观设计中对坡面绿化地被景观设计、河道绿化地被景观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地被植物 景观设计 生态保护型  1 引言  随着园林多样性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地被植物作为城市绿化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