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的人性诉求与表达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k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班牙导演亚利桑德罗·阿曼巴执导的电影《深海长眠》通过主人公雷蒙·桑佩德罗因瘫痪在床三十年而争取安乐死的故事,严肃探讨了关于生命和死亡这样一个沉重而具有哲理性的命题,影片弘扬了一种积极的“向死而生”的精神,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和哲理沉思。
  [关键词]生命 死亡 人
  
  法国作家加缪在其经典著作《西西弗的神话》中开篇就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的确,“生与死”的问题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作为一个本体性的严肃命题被描述和探讨。西班牙电影《深海长眠》在2005年推出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先后获得了十多项大奖,在今天这样一个大众化、娱乐化的消费主义时代,这部电影却再一次把我们的目光引向这个庄严的话题。影片通过主人公雷蒙·桑佩德罗因瘫痪在床三十年而争取安乐死的故事,隐喻地向我们揭示了一种重生式的死亡,表达了一种积极的“向死而生”的人性诉求和精神,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和哲理思考。
  通常我们所说的死亡是指不是出于个体的自主选择而是个体本身在无力避免的境况下如意外的灾难或自然衰老所导致的死亡。而雷蒙的死则展示了是意外发生时的精神状态,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个体的自我选择。对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生是容易的而死是困难的,我们坚信“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永远也取消不了“存在先于本质”的束缚,任时间无情地腐蚀我们生存的信仰。可是面对这部电影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让主人公雷蒙如此奋不顾身地投向死神的怀抱?黑格尔认为:“精神生活不是害怕死亡而幸免于蹂躏的生活,而是敢于承担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对于瘫痪了三十年的雷蒙本人来讲,他就是在以这种常人所不能接受的方式承担起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物理生命已经接近灭亡而看起来又永不灭亡的生存困境不禁让人想起艾略特《荒原》中西比尔的“我要死”的奢求。生命轻得没有力度又同时重得承担不起,雷蒙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存在中进行着生与死的斗争。他一定无数次地试图降服于周遭的现实,试图规劝自己忘却曾经,试图重新开始生活,然而终究失败了。就像史铁生所说的“人是一点一点死去的,先是在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就在我们斩钉截铁地说“死都不怕了,还怕活着吗”的同时,我们似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根本不存在衡量他人幸福或痛苦的可能性。
  雷蒙是属于大海属于自由的,躺在病床上的他不停的回忆以确认自己的存在,只有当他全神贯注地进入幻想中时,他才是健全的快乐的,同时也是绝望的痛苦的。波伏娃说:“根据自由而不是根据幸福,对个人的命运予以界定”。此时,所有人都在从各个角度规劝雷蒙放弃安乐死,家人朋友照顾得越是体贴周到越唤醒他的自卑,他像个多余人似的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他的存在即刻满足了别人内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然而对于雷蒙本人而言生存的意义何在?他渴望像鸟儿一样飞翔,像鱼儿一样畅游,他在妄想中寻找到一种存在,可这种存在毕竟短暂,也不是一种真实。当雷蒙无法选择以何种方式生的时候,至少还可以选择一种死,仿佛死亡是他最后能做的选择,他依靠这次选择寻觅一种生之尊严。在和朱丽娅的交谈中他触及到一个核心词——Dignity,对他而言这也是最后的渴望与追求,是生命价值的最终体现。也许这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而我特意拿雷蒙来分析死亡不仅在于他的境况特别,更在于他是个赋有浪漫气质和生命追求的个体。
  “西西弗”存在的意义恰恰在于他日复一日地重复无望的工作,我们用这个故事来化解我们对于枯燥乏味生活的消极态度,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对于那些渴望在精神世界有所超越而又被现实生活遗弃了的人来说却起了相反的作用,因为对这些人来说“存在”和“生活”并不相同,西西弗仅仅在消耗生命构成一种无价值的存在。“在大自然严酷地夺走你的生命之前,选择适时而纯洁的死亡——亦即庄严的自杀,这种适时死亡具有崇高的意义,因为死亡是不可回避的必然:生命的完整由于生存的摧毁而破碎,自杀则赶在生命彻底的枯老衰败之前,借助融入宇宙而永葆其纯净和新鲜。纯净和新鲜是艺术的最高法则,也是精神的本质性构成”。像海子的诗,像凡高的画,他们没有办法用自己的平庸换得生存空间的宽敞。也从不以生命的长度衡量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终结的方式要么神圣的自杀,要么沦为白痴。我还不能粗略地判断雷蒙是个诗人或是什么艺术家之类的,但至少我看到的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有着自己的生存原则又执着的坚定着。我无法不为他的决定动容,无法如平常一样趾气高昂地指责逃避的畏缩,他是如此沉默地说服了自己和别人接受这个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愿意称他为英雄——一个不再要求伟大的生,只专注于伟大的死的英雄。
  三十年来的坚持在罗萨和朱丽娅的到来得到了实现,这两个女人的出现在雷蒙生命的最后旅途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曾试图用爱感化他,前者最后成了他的信徒并协助他走向身体的灭亡,后者却弥补了他精神上对于爱情的渴望从而抵达了幸福的边界。罗萨和朱丽娅给雷蒙的爱似乎更成为他死亡的理由,他不能接受的残缺必须消亡以成全某种完整。凭借着最后的心满意足,他疯狂又平静地回归到了过去,而这过去仿佛就是他的现在,他交替在过去与现实中确定了自己的未来。未来是什么?只有死亡般的重生让他向往。尼采说,有的人死后方生。最终,雷蒙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去赴一场死亡的约会,影片在一种静肃的庄严与神圣中达到了高潮。外甥扎维跟着汽车奔跑的场面把对生命的挽留演绎到了极致,雷蒙眼中的泪水也不再有绝望和痛苦的色泽,更多的是多年来夙愿实现后的激动,满足,感恩,亦或夹杂着重生的喜悦。是的,就在这片刻的宁静中他感受到了生存的尊严与人格的力量,在这短暂的征途中他看见了生命的权利与义务,仿佛在别人看来是失败中的失败却给了他莫大的成功,也是最后的成功。天空和海洋的辽阔壮丽承载着他的生命,此时的飞翔和畅游作为自由的两个意象得以实现,影片从视觉角度上突显了身体的渺小,抬高了精神的高度,使自由的空间得以膨胀。我相信导演是有意选择了一首轻快的音乐做搭配并以雷蒙年轻时的照片作为海报宣传,这也显示了导演对这个故事本身持有的态度和立场,深化了“向死而生”的主题。“死亡是生命的终点,是此在的一种最极端的存在方式,死亡要求此在放弃生命本身”。雷蒙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走向自己寻觅的居所,然而他的离开对于家人,对于世人,对于罗萨和朱丽娅来说无疑是一场生之洗礼,我们就在这场洗礼中检阅了自己的生命,寻找着各自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才是影片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死亡永远是一个沉重又难以触碰的话题,就在我企图用此文为一部分人为一种生存方式做辩护时,却发现一不小心就走进了某个极端无法绕出,总期待一份平和,能像健康平安一样让人倍感踏实,然而现实往往催逼我们寻找一层外壳掩饰乃至磨灭我们的坚持,我们就在这样的破损中渐渐走向虚无。我还不愿承认有真正意义上的绝望,仿佛生命本身依旧有所期待,就如雷蒙最后也是怀着重生的希望承担了他的死亡。存在主义的大师们把生存讲述得再无奈也意不在消解我们的生命,而是在消解中努力建构一种值得我们为主付出的生存空间,这空间理应包涵我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欲望,有时后者甚至超过了前者。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电影和本文意不在推崇死亡,或者说自杀,生命的可恋不仅仅在于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价值的实现也不仅仅局限于个体本身的价值趋向。这其中冲动式的自杀尤其显得卑微又可笑,也永远不要试图拿现时的死博取现时的生,在这生生死死的转化中我们的肉身将历经劫难,我们多数人尚不是承载巨大使命的诗人或艺术家,也不是背负无法摆脱的苦难的救世主,能在有生之年寻找到生存的奥秘和灵魂的住所就已经是万幸。
  想象着海子躺在铁轨上的情景,我记起他的一句诗:“我把天空还给天空。死亡是一种幸福”。仿佛在雷蒙身上我也看到了这样一份常人难以企及的幸福。如果有一天我们在时间与命运的操纵中迎来了这一刻,我们能不能如此勇敢地微笑着承担以触及到一份深邃而又博大的幸福?
其他文献
[摘要]吴承恩以《西游记》为载体阐释了自己的伦理道德观念,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中昏庸君主的谴责、对贤明君主的热望,展现了对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的悲愤之情,他在阐释因果报应,劝善惩恶以及妇女贞操观念的同时,演绎了以人为本,追求幸福生活,创建美好家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西游记》 吴承恩 伦理道德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名著中四大奇书之一,人们对它较为普遍的评价是一部“神话小说”。文本中作者借奇妙的
【摘要】存在主义的特征是反对理性,反对人的异化,是对“人类有限性的透彻感受”。尽管其作为一种思潮已经过去,但存在主义对虚无、死亡、自由、孤独和人的异化等主题的理解,依然深深的影响着影视文本的表达。在影视理论层面上,相比与科学主义的分析方法,存在主义以一种整体把握和领悟的能力为理论工作者提供了读解文本的另一视角。  【关键词】 存在主义 电影 反理性 科学主义    一、反理性的存在主义    斯
【摘要】春秋之际是先秦诸侯间外交活动空前高涨,群雄外交接触异常活跃的时期,由此衍生出来的许多精彩的外交活动受到后人广泛推崇,其中很多以《左传》为载体流传了下来,这些外交辞令秉承儒家诗教的传统,仍然保持着诗经式的和谐典雅、窈窕蕴藉的风格。  【关键词】 诗经 左传 外交辞令    春秋之际,尽管礼崩乐坏,诸侯并起,但周王朝时期的道德、等级观念,特别是以《诗经》为典范的崇尚礼仪,忠君爱民的风尚仍然广泛
[摘要]文学与影视的“结缘”已成为文学与作家生存发展的一种策略,一方面小说和电视剧因在艺术特色上有一定的互通性而“共生”;另一方面,影视和文学在“共生”的情况下“双赢”,呈现出一派“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共促繁荣”景象。  [关键词]电视剧 文学作品 共生 不平等    在现代传媒高度发展的今日,中国电视剧的繁荣景象吸引了众多知识分子把学术研究目光投向这一领域,电视剧作品数量的积累也为电视剧批评提供
[摘要] 作为世界电影的新流派、新思潮之一,神话诗电影、魔幻现实主义电影,都先后发韧于二十世纪中、后期,即世界电影的黄金时代和全盛时期。那是一个电影群星灿烂的年代,各种新电影纷至沓来;诸多电影潮流骤然大潮迭起、山呼海啸、滚滚向前!什么结构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什么恍惚电影、宗教电影、狂电影……等等,其中,神话诗电影、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就是这一时期电影美学大潮中的两朵浪花,也是对这一时期银海观潮
[摘要] 电影《幸福并不遥远》是编剧玲子用了三年时间,深入生活,寻找灵感,精心打造出来的,有专家说,影片无论是从思想艺术质量上看还是从艺术角度上看都是上乘之作,正像一位老影人说的那样:“长影有创作农村题材影片的光荣传统,每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长影都推出了标志性的电影作品。”  [关键词] 编剧玲子 剧本 思想艺术 制作水准 一流  doi:10.3969/j.issn.1
【摘要】电影翻译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译制片是人类跨文化传播在现代社会的集中体现。同时电影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它既要传递异域文化,又要考虑本国观众的接受力,是融艺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再创造。  【关键词】电影翻译 跨文化 陈叙一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电影翻译,是将使用一种语言的影视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影视文本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从1949年长春电影制
[摘要]《阿甘正传》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部经典电影,通过分析中国受试者对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主要人物的跨文化解读,我们发现他们基本上能够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象征意义,但是,我们同时还注意到由于受试者对美国本土文化(美国的宗教、历史、价值观等)比较陌生,这使得他们对影片中有些人物产生误读。因此,要想较为全面、正确地跨文化解读外国电影,我国观众就要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同时加强学习自己的本土
摘要:电影批评或评论是电影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批评会涉及到艺术哲学,特别是电影美学等对于电影批评和评论的影响以及指导作用;电影批评理论、观念和电影批评的作用、以及电影批评的未来,都是我们需要研究讨论的课题。  关键词:电影批评 电影评论 艺术哲学 电影美学    现在我们要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个电影评论家或批评家的工作是什么?  首先。就是电影评论家必须是个批评家(critic),英国著名的
【摘要】在对于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评价中,批评者与赞扬者都使用了一个共同的批评标准:忠实原著。其实从根本上讲,谁也无法完全做到这一点。影视与文学属于不同的艺术种类,在改编中必然会有所增删,有所创造。所谓“忠实原著”只能是一种影视改编的审美原则,不应拘泥。  【关键词】《红楼梦》 忠实原著 改编 写实    在对于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的批评与赞扬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