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策是高校经营的核心环节,高校经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制定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在高校逐渐扩大办学自主权和拓展办学方式的今天,经营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效益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外溢程度。
高校办学收益可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高校办学的直接收益主要是指高校通过有效利用稀缺的教育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培养学生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以及学校通过有效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收益;间接收益则主要指高校因培养学生所带来的社会声誉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所指的办学收益主要是指高校办学的直接收益。
一、边际的含义及规律
边际是指某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单位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微观经济学把边际看作企业中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投资(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收入或成本,包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MC)表示增添1单位产出的额外的或增加的成本,它是总成本增量(△TC)与产量增量(△Q)的比值,即MC=△TC/△Q,是总成本变动影响总产量变动的变化率。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递减;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递增;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最小。从这个角度看,企业适度规模应当就是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水平,这对有效确定企业规模非常有帮助。
边际收益(MR)表示增添1单位产出的额外的或增加的收益,它是总收益增量(△TR)与产量增量(△Q)的比值,即MR=△TR/△Q。边际收益存在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不断地把等量的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经济学家往往把企业实现经济效率,即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概括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也就是说,如果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企业就要增加产量,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就要减少产量,否则就会出现亏损。只有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才既不增加产量,又不减少产量,从而实现利润内最大化。
二、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边际分析
高校财务管理决策主要包括办学经费筹集与投资决策,二者是高校取得有效经营的基础。
(一)高校办学经费筹集的边际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筹集办学资金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实现。高校经营者需要选择合理的筹集资金渠道和方式来降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不同的渠道筹集的资金所付出的资金成本不同,收益也就不同。因而资金成本的大小是高校筹集资金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边际资金成本是指高校新增加一元资金所需负担的成本。它是高校比较选择追加筹集资金方案的重要标准。高校不同于企业,不能以实现财富最大化为目标,更不能不顾学校自身情况茫然扩大学校数量和学校规模,同时高校投资的追加资金也不可能以某一固定的资金成本来筹集到无限量的资金,随着筹资额的增加,资金成本呈阶梯式上升。
如图1所示,在某一资金成本下,高校可筹资额会产生一个筹资突破点,即在一定资金成本情况下,高校可以筹集资金的最高限额。在筹集突破点范围内,增加筹资额,资金成本是相对不变的,即边际资金成本保持一定范围之内,如果筹资额超过筹资突破点,资金成本就会上升。由此可见,在高校的筹集资金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寻求并最终确定不引起资金成本上升的筹集资金规模,以保持学校所承担的资金成本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为学校在经营决策的筹集资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财政性办学经费筹集的边际分析
财政性办学资金是高校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1985年至今,我国财政性办学资金由两部分在组成,一是“综合定额”,通过政策参数(在校生数)乘以生均拨款额得出,区别各类层次高校、各系科和专业,定额有所不同;二是“专项补助”,主要是考虑学校的特殊需要,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另行单独安排给高校使用的专项经费,比如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程的中央拨款。在这种体制下,普通高校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拨款额,往往通过增加在校生人数,即扩招的方式实现。从高校生存的角度讲,这种筹资方式无可厚非;但若是从高校经营的角度来看的话,学校扩招必然带来学校办学成本的提高,当扩招带来的边际收益低于因扩招带来的边际资金成本时,如学生培养质量下降、学校社会声誉降低等等,高校就应当停止扩招或降低招生人数,以达到边际收益与边际资金成本的平衡。
2.家庭提供办学经费的边际分析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高校经费来源中,财政性经费与个人学杂费之间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家庭为高校办学提供的经费即学生上学所交纳的学费、杂费等,这是高校除财政性办学经费之外的最重要资金来源。由于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具有差异较大的特点,且教育成本的计量十分复杂,因而如何确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收费标准一直是困扰专家学者的难题。学费实质上是学生为了上学而支付的资金成本,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放弃因上学而放弃的工作机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即上学的机会成本。当学费过高时,学生读书的边际成本大于读书所能带来的边际收益,学生就会放弃受教育的机会而转向工作。
因此,不考虑社会和道德因素,学费定价也是不能过高的,否则就会出现教育供给大于教育需求的现象,高校办学没有了买方市场,更谈不上什么经营决策。
3.社会捐资等多渠道办学经费筹集的边际分析
社会捐资,尤其是校友、企业、基金会等对高校的资助也是高校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实质上,高校的社会资助是高校社会资本在经费方面的表现,这种无形的资源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巨大而持久的。社会力量投资高校发展存在特殊的价值诉求,既包括借助投资办学获取社会声誉,扩大知名度的诉求,也包括校企联合以取得纵深发展的诉求。这种诉求同样受制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即当社会力量对高校投入与所带来的收益不成正比时,其投资于高校的积极性会迅速下降,进而转向其他投资渠道。
4.负债办学资金筹集的边际分析
一般来说,高校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除政府投入、学费、捐资外,还有一部分负债资金。高校为了保持良好的财物状况,维护其社会信誉和形象,必须保证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统一,这就需要加强对学校因负债办学而带来的财务风险管理。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因贷款而给各高校财务带来的风险,即存在着由于债务负担过重而影响高校正常财务支付和不能按期偿还到期贷款本金及利息的可能性而导致破产的风险。高等学校归还银行贷款的资金,主要是财政拨款及学生学杂费收入和科研项目转让收入等。在政府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高校还债就只能主要依赖学生的学杂费收入和科研项目转让收入来实现,但高校同时又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学生的学杂费,因此,要偿还高额的债务,负债办学的风险问题也就表现出来。边际分析要求高校在负债办学资金的投资上把握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统一。高校负债投资的用途可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和校企投资三部分,对于前两类,高校应当在准确估计自身还贷能力的基础上予以适当把握,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每年在年度财务预算中作出预留;而对于第三类,一定要经过多方论证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投资计划,并保证投资回报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总之,高校经营者要综合比较各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和渠道,实现最优化的组合,以达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
(二)高校投资决策的边际分析
高校筹资是为了满足投资的需要,而如何将筹集所得资金有效的投入到高校办学实践中去,以取得办学的最大边际收益,同样也是高校经营者必须重视的问题。资金成本不仅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还考虑了投资的机会成本等问题,因此它也是评价高校投资方案和追加投资决策的主要指标。
假定某普通高校年初有五个必须选择,且相对独立的投资子方案,即教学投资、科研投资、基建投资、教师福利与培训投资和其他投资。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说,这五个方案都是必须的,而如何在方案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将资金有效的分配给各个投资方案,则是高校经营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一般而言,教学投资是高校投资的核心,其投资额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平稳上升或下降。在高校科研投资方面,有研究显示高校投资的收益往往是递增的,即高校科研投入水平较低时,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相对较少;而在科研投入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与投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投入水平的提高,相同的投入量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学术成果,这是高校科研活动的边际收益递增现象。教育基建投资具有长远性和持效性,即一次性投入可以带来长时间的收益,因此其边际资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近似于两条平行的直线,短期内不会相交。教师福利与培训投资在高校经营中不可或缺,学校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才。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对其投资也具有边际收益下降的趋势,即收入增加或学历提高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在教师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寻求边际资金成本与边际收益的结合点,也是高校经营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其他投资包括新校区建设、校办企业的创办等,具有较大弹性。高校经营者可以根据高校以往办学经验,通过对各个方案的边际分析,进行选择、评价,并决定是否追加投资。
在衡量是否对高校投资方案进行追加投资时,资金成本是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以资金成本为贴现率,边际机会成本率就决定了投资机会的折现率。利用边际资金成本率可以确定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净现值等,并比较各个投资方案的优劣以供选用。所谓“现值”,使指按一定的贴现率把未来各年的现金净收入量换算为现在的现金价值。“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有效期内未来各年的现金净收益折算为现值后的总额减去贴现的成本总额后的差额。这对于我们分析高校物力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计算净现值的公式如下:
式中:NPV—净现值;ki—第i个方案考虑风险后的折现率,即边际资金成本率;
Ci—第i个方案的初始投资额;NcFit—第i个方案第t年的预期净现金流量;t—时间。
如果某项投资方案的净现值(NPV)是正值,那么就意味着该项投资的收益率大于资金成本率,可以追加投资;而如果净现值(NPV)是负值,那么就意味着该项投资的收益率小于资金成本率,不能追加投资。
假设某个普通高校有基建投资和新校区建设两个投资方案,如表1所示,都需要持续投入四年,共1000万方能完成。通过对两个方案净现值(NPV)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方案的净现值均为正值,即边际收益率大于边际资金成本率,但校办企业投资的净现值更大,达150万元,而新校区投资的净现值仅为80万元。因此,在两者相互排斥的情况下,应当采用校办企业投资方案。高校经营者可以根据这一结论对高校投资方案的追加与选择进行决策,并寻求多种方案的最佳结合点。
高校办学收益可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高校办学的直接收益主要是指高校通过有效利用稀缺的教育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培养学生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以及学校通过有效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收益;间接收益则主要指高校因培养学生所带来的社会声誉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所指的办学收益主要是指高校办学的直接收益。
一、边际的含义及规律
边际是指某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单位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微观经济学把边际看作企业中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投资(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收入或成本,包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MC)表示增添1单位产出的额外的或增加的成本,它是总成本增量(△TC)与产量增量(△Q)的比值,即MC=△TC/△Q,是总成本变动影响总产量变动的变化率。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递减;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递增;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最小。从这个角度看,企业适度规模应当就是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水平,这对有效确定企业规模非常有帮助。
边际收益(MR)表示增添1单位产出的额外的或增加的收益,它是总收益增量(△TR)与产量增量(△Q)的比值,即MR=△TR/△Q。边际收益存在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不断地把等量的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经济学家往往把企业实现经济效率,即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概括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也就是说,如果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企业就要增加产量,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就要减少产量,否则就会出现亏损。只有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才既不增加产量,又不减少产量,从而实现利润内最大化。
二、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边际分析
高校财务管理决策主要包括办学经费筹集与投资决策,二者是高校取得有效经营的基础。
(一)高校办学经费筹集的边际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筹集办学资金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实现。高校经营者需要选择合理的筹集资金渠道和方式来降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不同的渠道筹集的资金所付出的资金成本不同,收益也就不同。因而资金成本的大小是高校筹集资金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边际资金成本是指高校新增加一元资金所需负担的成本。它是高校比较选择追加筹集资金方案的重要标准。高校不同于企业,不能以实现财富最大化为目标,更不能不顾学校自身情况茫然扩大学校数量和学校规模,同时高校投资的追加资金也不可能以某一固定的资金成本来筹集到无限量的资金,随着筹资额的增加,资金成本呈阶梯式上升。
如图1所示,在某一资金成本下,高校可筹资额会产生一个筹资突破点,即在一定资金成本情况下,高校可以筹集资金的最高限额。在筹集突破点范围内,增加筹资额,资金成本是相对不变的,即边际资金成本保持一定范围之内,如果筹资额超过筹资突破点,资金成本就会上升。由此可见,在高校的筹集资金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寻求并最终确定不引起资金成本上升的筹集资金规模,以保持学校所承担的资金成本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为学校在经营决策的筹集资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财政性办学经费筹集的边际分析
财政性办学资金是高校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1985年至今,我国财政性办学资金由两部分在组成,一是“综合定额”,通过政策参数(在校生数)乘以生均拨款额得出,区别各类层次高校、各系科和专业,定额有所不同;二是“专项补助”,主要是考虑学校的特殊需要,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另行单独安排给高校使用的专项经费,比如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程的中央拨款。在这种体制下,普通高校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拨款额,往往通过增加在校生人数,即扩招的方式实现。从高校生存的角度讲,这种筹资方式无可厚非;但若是从高校经营的角度来看的话,学校扩招必然带来学校办学成本的提高,当扩招带来的边际收益低于因扩招带来的边际资金成本时,如学生培养质量下降、学校社会声誉降低等等,高校就应当停止扩招或降低招生人数,以达到边际收益与边际资金成本的平衡。
2.家庭提供办学经费的边际分析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高校经费来源中,财政性经费与个人学杂费之间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家庭为高校办学提供的经费即学生上学所交纳的学费、杂费等,这是高校除财政性办学经费之外的最重要资金来源。由于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具有差异较大的特点,且教育成本的计量十分复杂,因而如何确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收费标准一直是困扰专家学者的难题。学费实质上是学生为了上学而支付的资金成本,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放弃因上学而放弃的工作机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即上学的机会成本。当学费过高时,学生读书的边际成本大于读书所能带来的边际收益,学生就会放弃受教育的机会而转向工作。
因此,不考虑社会和道德因素,学费定价也是不能过高的,否则就会出现教育供给大于教育需求的现象,高校办学没有了买方市场,更谈不上什么经营决策。
3.社会捐资等多渠道办学经费筹集的边际分析
社会捐资,尤其是校友、企业、基金会等对高校的资助也是高校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实质上,高校的社会资助是高校社会资本在经费方面的表现,这种无形的资源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巨大而持久的。社会力量投资高校发展存在特殊的价值诉求,既包括借助投资办学获取社会声誉,扩大知名度的诉求,也包括校企联合以取得纵深发展的诉求。这种诉求同样受制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即当社会力量对高校投入与所带来的收益不成正比时,其投资于高校的积极性会迅速下降,进而转向其他投资渠道。
4.负债办学资金筹集的边际分析
一般来说,高校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除政府投入、学费、捐资外,还有一部分负债资金。高校为了保持良好的财物状况,维护其社会信誉和形象,必须保证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统一,这就需要加强对学校因负债办学而带来的财务风险管理。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因贷款而给各高校财务带来的风险,即存在着由于债务负担过重而影响高校正常财务支付和不能按期偿还到期贷款本金及利息的可能性而导致破产的风险。高等学校归还银行贷款的资金,主要是财政拨款及学生学杂费收入和科研项目转让收入等。在政府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高校还债就只能主要依赖学生的学杂费收入和科研项目转让收入来实现,但高校同时又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学生的学杂费,因此,要偿还高额的债务,负债办学的风险问题也就表现出来。边际分析要求高校在负债办学资金的投资上把握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统一。高校负债投资的用途可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和校企投资三部分,对于前两类,高校应当在准确估计自身还贷能力的基础上予以适当把握,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每年在年度财务预算中作出预留;而对于第三类,一定要经过多方论证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投资计划,并保证投资回报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总之,高校经营者要综合比较各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和渠道,实现最优化的组合,以达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
(二)高校投资决策的边际分析
高校筹资是为了满足投资的需要,而如何将筹集所得资金有效的投入到高校办学实践中去,以取得办学的最大边际收益,同样也是高校经营者必须重视的问题。资金成本不仅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还考虑了投资的机会成本等问题,因此它也是评价高校投资方案和追加投资决策的主要指标。
假定某普通高校年初有五个必须选择,且相对独立的投资子方案,即教学投资、科研投资、基建投资、教师福利与培训投资和其他投资。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说,这五个方案都是必须的,而如何在方案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将资金有效的分配给各个投资方案,则是高校经营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一般而言,教学投资是高校投资的核心,其投资额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平稳上升或下降。在高校科研投资方面,有研究显示高校投资的收益往往是递增的,即高校科研投入水平较低时,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相对较少;而在科研投入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与投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投入水平的提高,相同的投入量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学术成果,这是高校科研活动的边际收益递增现象。教育基建投资具有长远性和持效性,即一次性投入可以带来长时间的收益,因此其边际资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近似于两条平行的直线,短期内不会相交。教师福利与培训投资在高校经营中不可或缺,学校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才。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对其投资也具有边际收益下降的趋势,即收入增加或学历提高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在教师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寻求边际资金成本与边际收益的结合点,也是高校经营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其他投资包括新校区建设、校办企业的创办等,具有较大弹性。高校经营者可以根据高校以往办学经验,通过对各个方案的边际分析,进行选择、评价,并决定是否追加投资。
在衡量是否对高校投资方案进行追加投资时,资金成本是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以资金成本为贴现率,边际机会成本率就决定了投资机会的折现率。利用边际资金成本率可以确定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净现值等,并比较各个投资方案的优劣以供选用。所谓“现值”,使指按一定的贴现率把未来各年的现金净收入量换算为现在的现金价值。“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有效期内未来各年的现金净收益折算为现值后的总额减去贴现的成本总额后的差额。这对于我们分析高校物力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计算净现值的公式如下:
式中:NPV—净现值;ki—第i个方案考虑风险后的折现率,即边际资金成本率;
Ci—第i个方案的初始投资额;NcFit—第i个方案第t年的预期净现金流量;t—时间。
如果某项投资方案的净现值(NPV)是正值,那么就意味着该项投资的收益率大于资金成本率,可以追加投资;而如果净现值(NPV)是负值,那么就意味着该项投资的收益率小于资金成本率,不能追加投资。
假设某个普通高校有基建投资和新校区建设两个投资方案,如表1所示,都需要持续投入四年,共1000万方能完成。通过对两个方案净现值(NPV)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方案的净现值均为正值,即边际收益率大于边际资金成本率,但校办企业投资的净现值更大,达150万元,而新校区投资的净现值仅为80万元。因此,在两者相互排斥的情况下,应当采用校办企业投资方案。高校经营者可以根据这一结论对高校投资方案的追加与选择进行决策,并寻求多种方案的最佳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