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消息,2007年3月份,又有4家国内企业获得手机生产牌照。而在2月份,发改委已批准了4家企业获得手机牌照。那么最近两月公布的获牌企业就达8个之多,而我国获牌手机企业则增加至80余个。
纵观全球手机市场,很多小公司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巨头的强大攻势下纷纷倒闭。“未来几年,中国手机企业将有35家在竞争中消失。”路透社甚至作出了这样的悲观预测。而80余家国内手机厂商,更是被指数量过多、核心技术缺失、产业盈利能力下降、国产品牌全球化进展缓慢等问题。但在笔者看来,一切尴尬都是成长的阵痛,忍受尴尬、化解尴尬的卧薪尝胆之路才是正途。
“牌照经济”后遗症
中国手机市场上,移动新增用户锐减,国内手机厂商所占市场份额下滑,为何手机生产厂商还是对牌照趋之若鹜?其中有何种缘由?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五”期间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3.93亿用户。根据信产部综合规划司预计,“十一五”期间移动电话年均新增用户在4200万左右,2010年将达到6亿,移动新增用户将减少约三分之一。这些数字却丝毫没有降低国内手机企业进军手机制造业的信心,为何?
首先,从2006年2月起,“5号文件”统治的国产手机获牌门槛拆除,中国手机市场开始进入“核准制”时代,这使得不少一直希望进入手机行业的企业蜂拥而入。其次,在“5号文件”时代曾被戏称为“牌照经济”带来的巨大诱惑还余波未消。没有手机生产牌照的厂商要想生存下去,只有借助购买牌照才能进入手机生产领域,于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牌照经济”。部分有牌照却没有实力(技术核心竞争力等)的厂商,其主业变成了收取“牌照使用费”。有观察家指出:“手机牌照成了会下金蛋的鸡,在官员手里取得牌照之后,不再需要任何投入,就可获取十分丰厚的‘利润’。” 一如80年代盛行的“批文经济”、90年代的“书号经济”,凡是国家垄断或需政府管制、审批的项目,都存在偏离原定轨道、产生腐败的风险。
手机柠檬市场
近年,中国经济腾飞迅猛,美国、欧洲却一直进行对中国“反倾销”的宣传,借口之一当然就是拿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说事。国产手机市场被笑称为充满次品的“柠檬市场”,有数据为证:中国消费者协会收到的近70%手机投诉直指国产手机。
为此,近日康佳等国产手机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举行中国手机行业品质论坛,联合发表《可靠移动宣言》,呼吁国产手机行业以品质立身。侨兴手机则表示,将成立产品管理委员会,斥资3000万购买测试设备,加强产品的品质。
面临中国很多行业都面临的核心技术缺乏问题,手机制造行业也是头疼已久。有网友说:“如果中国企业不走出东施效颦的发展模式,如果不走放弃目前市场利益,将有限利润投入基础研发的路子,中国手机行业将走不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围城。”不错,核心技术是发展之路,但是要破釜沉舟,也要有卧薪尝胆的忍耐力。
农村市场的慢鱼
由于国产品牌和海外品牌实力悬殊,渠道成为二者角逐的手腕。根据手机行业的经验,一家手机制造厂商销量要达100万台才算能够着牌照的铁门槛。据此推算,2006年3月至今的国内新增的手机产量应达到4500万台才具备竞争力,而按照赛诺顾问给出的低于28%国产手机份额,以及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1.3亿台的总销量,国内企业应卖出了3640万台(共包括70余家的领牌国企)。中间大量数据的缺失去哪了?
有人解释为农村市场的成功“激活”。农村市场不仅让波导、夏新等老牌厂商在2006年实现了手机业务的扭亏为盈,也让长虹、创维、深爱、侨兴等后来者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显然,国产手机希望以高增长市场的“快钱”机会来换取对抗洋品牌所需要的品牌、技术、资金积累。不过洋品牌给国产手机的时间并不多,从2006年开始,其中摩托罗拉甚至打出了25美元低价手机的口号,就连一向走时尚路线的三星,也在不久前发布了60美元手机的计划。国外企业都加大了对农村市场的争夺。“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中国企业如果不变大游快,将迅速被淘汰。
一人成龙,群人成虫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这句话曾像一把锥子扎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但手机行业国内资源的严重内耗也确实存在。
曾经,参与运营商的集中采购,定制手机,被认为是一条国内手机厂商靠量取胜的生存道路。但是,事实证明国内运营商还是无奈中更多地倾向了定制国外知名品牌手机。最近国外3G启动,运营商大量的手机订单也让国内的手机企业垂涎三尺,而想吃果子还需练好内功。
尽管如此,产业内的人从未停止团结力量,共赢合作的脚步。为了探索产业和区域发展新路,我国最重要的移动电话制造产业基地天津市和深圳市有关部门决定携手合作,通过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科技交流和资源配置活动,利用我国手机行业内规模最大、产业覆盖面最广、中外企业参与最多的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推进南北产业合作,促进我国移动终端产业快速崛起。
相信,集合产业资源和创新力量,我国终有一天可成为世界移动终端产业的制造基地、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卧薪尝胆虽苦,但美好前景就在前方。
4月伊始,国内两大运营商不约而同祭出SP考核管理新办法,一时间,SP行业再度风雨满楼。
纵观全球手机市场,很多小公司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巨头的强大攻势下纷纷倒闭。“未来几年,中国手机企业将有35家在竞争中消失。”路透社甚至作出了这样的悲观预测。而80余家国内手机厂商,更是被指数量过多、核心技术缺失、产业盈利能力下降、国产品牌全球化进展缓慢等问题。但在笔者看来,一切尴尬都是成长的阵痛,忍受尴尬、化解尴尬的卧薪尝胆之路才是正途。
“牌照经济”后遗症
中国手机市场上,移动新增用户锐减,国内手机厂商所占市场份额下滑,为何手机生产厂商还是对牌照趋之若鹜?其中有何种缘由?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五”期间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3.93亿用户。根据信产部综合规划司预计,“十一五”期间移动电话年均新增用户在4200万左右,2010年将达到6亿,移动新增用户将减少约三分之一。这些数字却丝毫没有降低国内手机企业进军手机制造业的信心,为何?
首先,从2006年2月起,“5号文件”统治的国产手机获牌门槛拆除,中国手机市场开始进入“核准制”时代,这使得不少一直希望进入手机行业的企业蜂拥而入。其次,在“5号文件”时代曾被戏称为“牌照经济”带来的巨大诱惑还余波未消。没有手机生产牌照的厂商要想生存下去,只有借助购买牌照才能进入手机生产领域,于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牌照经济”。部分有牌照却没有实力(技术核心竞争力等)的厂商,其主业变成了收取“牌照使用费”。有观察家指出:“手机牌照成了会下金蛋的鸡,在官员手里取得牌照之后,不再需要任何投入,就可获取十分丰厚的‘利润’。” 一如80年代盛行的“批文经济”、90年代的“书号经济”,凡是国家垄断或需政府管制、审批的项目,都存在偏离原定轨道、产生腐败的风险。
手机柠檬市场
近年,中国经济腾飞迅猛,美国、欧洲却一直进行对中国“反倾销”的宣传,借口之一当然就是拿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说事。国产手机市场被笑称为充满次品的“柠檬市场”,有数据为证:中国消费者协会收到的近70%手机投诉直指国产手机。
为此,近日康佳等国产手机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举行中国手机行业品质论坛,联合发表《可靠移动宣言》,呼吁国产手机行业以品质立身。侨兴手机则表示,将成立产品管理委员会,斥资3000万购买测试设备,加强产品的品质。
面临中国很多行业都面临的核心技术缺乏问题,手机制造行业也是头疼已久。有网友说:“如果中国企业不走出东施效颦的发展模式,如果不走放弃目前市场利益,将有限利润投入基础研发的路子,中国手机行业将走不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围城。”不错,核心技术是发展之路,但是要破釜沉舟,也要有卧薪尝胆的忍耐力。
农村市场的慢鱼
由于国产品牌和海外品牌实力悬殊,渠道成为二者角逐的手腕。根据手机行业的经验,一家手机制造厂商销量要达100万台才算能够着牌照的铁门槛。据此推算,2006年3月至今的国内新增的手机产量应达到4500万台才具备竞争力,而按照赛诺顾问给出的低于28%国产手机份额,以及2006年中国手机市场1.3亿台的总销量,国内企业应卖出了3640万台(共包括70余家的领牌国企)。中间大量数据的缺失去哪了?
有人解释为农村市场的成功“激活”。农村市场不仅让波导、夏新等老牌厂商在2006年实现了手机业务的扭亏为盈,也让长虹、创维、深爱、侨兴等后来者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显然,国产手机希望以高增长市场的“快钱”机会来换取对抗洋品牌所需要的品牌、技术、资金积累。不过洋品牌给国产手机的时间并不多,从2006年开始,其中摩托罗拉甚至打出了25美元低价手机的口号,就连一向走时尚路线的三星,也在不久前发布了60美元手机的计划。国外企业都加大了对农村市场的争夺。“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中国企业如果不变大游快,将迅速被淘汰。
一人成龙,群人成虫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这句话曾像一把锥子扎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但手机行业国内资源的严重内耗也确实存在。
曾经,参与运营商的集中采购,定制手机,被认为是一条国内手机厂商靠量取胜的生存道路。但是,事实证明国内运营商还是无奈中更多地倾向了定制国外知名品牌手机。最近国外3G启动,运营商大量的手机订单也让国内的手机企业垂涎三尺,而想吃果子还需练好内功。
尽管如此,产业内的人从未停止团结力量,共赢合作的脚步。为了探索产业和区域发展新路,我国最重要的移动电话制造产业基地天津市和深圳市有关部门决定携手合作,通过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科技交流和资源配置活动,利用我国手机行业内规模最大、产业覆盖面最广、中外企业参与最多的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推进南北产业合作,促进我国移动终端产业快速崛起。
相信,集合产业资源和创新力量,我国终有一天可成为世界移动终端产业的制造基地、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卧薪尝胆虽苦,但美好前景就在前方。
4月伊始,国内两大运营商不约而同祭出SP考核管理新办法,一时间,SP行业再度风雨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