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50-02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学科本身很抽象,有时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学科间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不讥笑学生,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教师向全体学生,体现的是教师的博爱。只要教师心中充满爱,就会企望自己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帮助,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尽力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古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应该细心洞察任何一个能给学生乐趣的闪光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我认为,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活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我们既要把握好指导课堂活动的思想和原则,又要科学地操作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控制环节。
而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交流过程。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调查表明:“学生不喜欢学校的第一位因素不是课程的压力,而是师生关系,学生需要老师的信任、公平、鼓励和表扬。”因为任何一个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这个潜在的和谐环节才能得以实现。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扮演好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角色。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其次,我们要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操作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一起参加活动,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在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看、听、摸、折、剪、摆、画等实际活动,引导学生从直观操作到形象思维,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主动探索规律的精神。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学生在观察三组算式中有了发现,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发现,在交流中体会到快乐与成就感,同时获得更多新发现,对自己的发现进行自我评价进行修正。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写一组算式,这是学生交流后自主探究的成果体现,看着学生个个都站起来渴望向其他同学及老师展示其发现成果时,老师能感受到学生对成功的快乐与满足。
再者,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计划,适当选择方法,将内容分层次地要求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记牢。使每一位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教学中应该“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作好个别辅导,作好分类指导,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以使班里的后进生跟得上,使基础好的学生又“吃的饱”。从而使学生都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在每次全校集会上,教师可以多讲优秀学生的事迹,讲他们优秀的品质,学习方面的经验,以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为实现目标而拼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教育富有想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
对差生进行恰如其分的鼓励,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他们在得到鼓励的同时,一股内在的积极性被激发了,从而进行自我转变。鼓励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感化,进而互通师生之间思想上的“有无”,交流心灵深处的信息。如在差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针对讲话的声音,板书的字迹,均可寻找表扬的亮点;及时捕捉思维上的星星之火,并加以促发,使其形成燎原之势。
对于差生,教师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一些差生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听课也聚精会神,作业做得工整清楚,但错误却频频发生。平时也肯花时间,功夫不可谓不深,但进步甚微。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必须及时指点迷津,耐心指导他们把精力用在点子上,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但是,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因此,数学课堂练习要着力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并将之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努力营造富有情趣,联系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自觉地联系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参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深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适当地练,才能打牢基础,形成能力,编拟习题的原则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大多能做正确为宜,可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习题,力求概念习题化,体现一定的知识点和能力上的要求,采用题组的形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来练习,充分注意题组的梯度,控制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在习题的形式上,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暴露问题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多题一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通过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动脑,获得高步的成功,进而在成功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知识的练习,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解题不在多而在深。肤浅的解决很多问题,在题海里浮游,就捕捞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反之认真研究一个问题,总结出几条借鉴的规律,以后在遇到类似的或相近的题目,就不但会解,还可以多方面去解,甚至推而广之,以一当十。因此,每解一道新题,都要反思,争取得到尽可能多的收获。“一个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个新的问题,但在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里都有一点点发现”。若能在解题中注重积累“一点点的发现”,从量变到质变,慢慢就可培养出一种善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
一直以来,我们数学教师一直忙着改作业,每天两到三小时左右时间,辛辛苦苦的改,发下去订正,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才动笔改,学生们习惯于这种作业的处理方式,懒得去做兴趣不大,从内心深处缺乏一种内在动力。作业应付一下即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开动脑筋寻找恰当的方案。提高作业批改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感受到作业的价值,从他们年龄结构和认识水平上,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作业的有效性,老师从自身批改上进行改进。比如:面批、评语激励等,帮他们树立信心,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也是教师自身提高素质的一个方面。
另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多媒体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中学教学中,数学课本是静止的,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众多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意境,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从而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让数学扎根于生活这个肥沃的土壤,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学中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并能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便会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开拓意识,也就使学生更加熟悉数学,感受其中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更应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的条件、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凸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维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50-02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学科本身很抽象,有时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是学科间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不讥笑学生,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教师向全体学生,体现的是教师的博爱。只要教师心中充满爱,就会企望自己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帮助,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尽力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古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应该细心洞察任何一个能给学生乐趣的闪光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我认为,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活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我们既要把握好指导课堂活动的思想和原则,又要科学地操作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控制环节。
而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交流过程。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调查表明:“学生不喜欢学校的第一位因素不是课程的压力,而是师生关系,学生需要老师的信任、公平、鼓励和表扬。”因为任何一个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这个潜在的和谐环节才能得以实现。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扮演好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角色。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其次,我们要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操作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一起参加活动,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在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强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看、听、摸、折、剪、摆、画等实际活动,引导学生从直观操作到形象思维,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主动探索规律的精神。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学生在观察三组算式中有了发现,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发现,在交流中体会到快乐与成就感,同时获得更多新发现,对自己的发现进行自我评价进行修正。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写一组算式,这是学生交流后自主探究的成果体现,看着学生个个都站起来渴望向其他同学及老师展示其发现成果时,老师能感受到学生对成功的快乐与满足。
再者,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计划,适当选择方法,将内容分层次地要求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记牢。使每一位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教学中应该“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作好个别辅导,作好分类指导,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以使班里的后进生跟得上,使基础好的学生又“吃的饱”。从而使学生都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在每次全校集会上,教师可以多讲优秀学生的事迹,讲他们优秀的品质,学习方面的经验,以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为实现目标而拼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教育富有想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
对差生进行恰如其分的鼓励,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他们在得到鼓励的同时,一股内在的积极性被激发了,从而进行自我转变。鼓励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感化,进而互通师生之间思想上的“有无”,交流心灵深处的信息。如在差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针对讲话的声音,板书的字迹,均可寻找表扬的亮点;及时捕捉思维上的星星之火,并加以促发,使其形成燎原之势。
对于差生,教师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更要授之以渔。一些差生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听课也聚精会神,作业做得工整清楚,但错误却频频发生。平时也肯花时间,功夫不可谓不深,但进步甚微。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必须及时指点迷津,耐心指导他们把精力用在点子上,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但是,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因此,数学课堂练习要着力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并将之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努力营造富有情趣,联系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自觉地联系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参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深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适当地练,才能打牢基础,形成能力,编拟习题的原则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大多能做正确为宜,可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习题,力求概念习题化,体现一定的知识点和能力上的要求,采用题组的形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来练习,充分注意题组的梯度,控制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在习题的形式上,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暴露问题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多题一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通过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动脑,获得高步的成功,进而在成功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知识的练习,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解题不在多而在深。肤浅的解决很多问题,在题海里浮游,就捕捞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反之认真研究一个问题,总结出几条借鉴的规律,以后在遇到类似的或相近的题目,就不但会解,还可以多方面去解,甚至推而广之,以一当十。因此,每解一道新题,都要反思,争取得到尽可能多的收获。“一个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个新的问题,但在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里都有一点点发现”。若能在解题中注重积累“一点点的发现”,从量变到质变,慢慢就可培养出一种善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
一直以来,我们数学教师一直忙着改作业,每天两到三小时左右时间,辛辛苦苦的改,发下去订正,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才动笔改,学生们习惯于这种作业的处理方式,懒得去做兴趣不大,从内心深处缺乏一种内在动力。作业应付一下即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开动脑筋寻找恰当的方案。提高作业批改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感受到作业的价值,从他们年龄结构和认识水平上,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作业的有效性,老师从自身批改上进行改进。比如:面批、评语激励等,帮他们树立信心,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也是教师自身提高素质的一个方面。
另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多媒体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中学教学中,数学课本是静止的,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众多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意境,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从而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让数学扎根于生活这个肥沃的土壤,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学中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并能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便会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开拓意识,也就使学生更加熟悉数学,感受其中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更应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的条件、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凸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维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