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佳话。
一、睡中思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之前先磨好墨,然后卧床引被,蒙头大睡,起来后提笔就写,而且不再改动。这种“睡中思”的方式,当时被人们称为“打腹稿”,流传至今的“腹稿”一词就由此而来。宋代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陈师道,每当外出游览有了诗兴,就急忙回家卧于榻上,以被蒙头,称之为“吟榻”。此时,全家不能有任何响声,甚至连猫狗都得赶出去,直到他诗作完成,家中生活才能恢复正常。
二、闹中思
宋代大学士杨大年,每逢作文,就跟门人、宾客饮酒、下棋,在笑闹中构思,反而不“走神”,并不时用小方格纸写出,让门人抄录。清朝毛西河家境不好,外屋是私塾,自己一边回答学生问题,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跟里屋夫人吵嘴,一边构思文章,居然文章写得很出色。
三、坐中思
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之前,常常在饭前或饭后半倚在藤椅上,双目微闭,一言不发。据许广平回忆说,只要见先生起身走动说话了,便是先生“胸有成章”了。当代著名的散文家郭风,写文章必须坐在家里那张古老的木桌前构思。一坐到那儿,灵感就来了。因此,几十年来,那张旧书桌一直陪伴着他,每天晚上八点钟左右入睡,清晨四点起床写作,成了多年不变的习惯。
四、话中思
当代著名国画家石鲁,在构思作画之前,经常找一些知心朋友摆“龙门阵”。他一边磨墨,一边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地和客人闲谈,直至夜深人静,客人告辞,构思也便成熟,这才挥笔作画,往往一挥而就,达到“忽然兴致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的超然境界。
五、醉中思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嗜好饮酒,而且每饮必醉,醉后又能吟出好诗。他有不少名诗出自醉酒之中,“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就由此而来。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被人尊称为“草圣”。他也嗜好饮酒,并在酒后写出一手好字,正如杜甫称赞的“挥毫落纸如云烟”。
六、玩中思
南北朝诗人王筠(yún),好玩葫芦,写诗也离不开葫芦。每当构思时,就注水于葫芦内,水满后倒掉再注,如此循环不止。一旦掷葫芦于地,诗已成竹在胸,下笔立就。五代南唐的卢郢(yǐnɡ),好玩石球。他写文章时,常拿一个大石球来玩,一旦构思成文,便掷下石球,由自己口授,小吏笔录,不一会儿就写成一篇文章。 (语嫣)
本栏目责编 杨维东
一、睡中思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之前先磨好墨,然后卧床引被,蒙头大睡,起来后提笔就写,而且不再改动。这种“睡中思”的方式,当时被人们称为“打腹稿”,流传至今的“腹稿”一词就由此而来。宋代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陈师道,每当外出游览有了诗兴,就急忙回家卧于榻上,以被蒙头,称之为“吟榻”。此时,全家不能有任何响声,甚至连猫狗都得赶出去,直到他诗作完成,家中生活才能恢复正常。
二、闹中思
宋代大学士杨大年,每逢作文,就跟门人、宾客饮酒、下棋,在笑闹中构思,反而不“走神”,并不时用小方格纸写出,让门人抄录。清朝毛西河家境不好,外屋是私塾,自己一边回答学生问题,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跟里屋夫人吵嘴,一边构思文章,居然文章写得很出色。
三、坐中思
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之前,常常在饭前或饭后半倚在藤椅上,双目微闭,一言不发。据许广平回忆说,只要见先生起身走动说话了,便是先生“胸有成章”了。当代著名的散文家郭风,写文章必须坐在家里那张古老的木桌前构思。一坐到那儿,灵感就来了。因此,几十年来,那张旧书桌一直陪伴着他,每天晚上八点钟左右入睡,清晨四点起床写作,成了多年不变的习惯。
四、话中思
当代著名国画家石鲁,在构思作画之前,经常找一些知心朋友摆“龙门阵”。他一边磨墨,一边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地和客人闲谈,直至夜深人静,客人告辞,构思也便成熟,这才挥笔作画,往往一挥而就,达到“忽然兴致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的超然境界。
五、醉中思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嗜好饮酒,而且每饮必醉,醉后又能吟出好诗。他有不少名诗出自醉酒之中,“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就由此而来。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被人尊称为“草圣”。他也嗜好饮酒,并在酒后写出一手好字,正如杜甫称赞的“挥毫落纸如云烟”。
六、玩中思
南北朝诗人王筠(yún),好玩葫芦,写诗也离不开葫芦。每当构思时,就注水于葫芦内,水满后倒掉再注,如此循环不止。一旦掷葫芦于地,诗已成竹在胸,下笔立就。五代南唐的卢郢(yǐnɡ),好玩石球。他写文章时,常拿一个大石球来玩,一旦构思成文,便掷下石球,由自己口授,小吏笔录,不一会儿就写成一篇文章。 (语嫣)
本栏目责编 杨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