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转型与非政府组织发展关系探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y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对武汉市青少年空间的研究为例,探讨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关系。政府转型背景下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面临着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社会公信度缺失以及学术研究滞后的外部难题以及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人员素质待提高的内部制约等困境,可以从加强非政府组织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投入力度等三个方面着手尝试解决非政府组织发展难题。
  关键词:
  政府转型;非政府组织;社会管理;青少年空间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3003
  现阶段处于转型期内的我国政府,其全能角色正在逐渐改变。在此过程中日益兴起、发展的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受到多元化利益群体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空间就是非政府组织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以武汉市青少年空间的调查研究为例,探讨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关系以及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途径。
  1相关概念
  1.1政府转型的涵义
  一般而言,政府转型是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政府组织的理念、结构、体制、功能和方法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换的过程。政府转型应实现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人治型政府向法治型政府、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低效型政府向效能型政府的转变、效益型政府向公平型政府的转变。
  1.2非政府组织的涵义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一般指由民间发起和组织的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参照美国学者莱斯特萨拉蒙的定义,非政府组织应具备以下7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
  2政府转型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辩证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行政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体制结构等方面的转变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逐渐理清,特别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往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可以通过合作的手段,共同参与社会管理,逐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双向关系。对武汉市青少年空间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政府转型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2.1政府转型为非政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代中国政府的转型是多方位的,不仅包括政府工作重心的调整,而且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
  (1)政府工作重心的调整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一切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经济建设。2003年SARS危机已经充分证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政府的工作重心开始向社会管理方面倾斜。从2003年到现在,政府以社会管理为工作重心的思路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与此同时,管理体制的僵化又束缚了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急切呼唤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工作重心又开始向公共服务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得到了长足地发展。比如,青少年空间借助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政策支持,依托社区开展青少年活动,为青少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仅武汉市就已经开办了10家青少年空间。
  (2)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发展空间。
  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政府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均进行着严格的控制,非政府组织很难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现阶段,政府转型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而职能转变又要求政府摆脱以往“全能”、“包办”的角色,逐渐从一些政府“不好管”的公共领域中退出,这就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青少年空间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青少年事务的总量是相对稳定的,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的各方力量在管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就是说,政府职能的缩减必然导致青少年空间发展空间的扩大,以往必须由政府亲自操办的青少年事务现在大部分可以由专业的青少年空间等组织来完成。这种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来保障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模式,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政府可以从繁重的公共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力量做好其他的事情;其次,专业化、社会化的运营管理正好满足了青少年事业的科学发展需求;最后,青少年空间等非政府组织有了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自然会迅速发展。
  2.2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推动政府转型进程
  如果说政府转型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那么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就为政府转型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青少年空间具备承担部分青少年事务管理的能力,而且工作效率较高,可以以较小的代价胜任政府部门同等的工作。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去处理更棘手、更复杂的问题。无形之中,青少年空间就成为了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和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推动力量,不断推动政府由低效型向效能型转变。非政府组织越是发展,政府转型的进程就会越快,效果也会越好。
  第二,以往的政府高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相违背的。青少年空间是一个民间组织,代表了社会基层群众对青少年事业发展的利益需求与渴望。青少年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常受实质性的不法侵害,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因此青少年空间等组织就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在这些组织的影响和推动下,政府开始意识到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公平正义的片面性,开始考虑由效益型政府向公平型政府转变。非政府组织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政府转型背景下的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
  3.1外部发展环境严峻
  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术研究环境。
  (1)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家尚未出台规范青少年空间发展的专门法律或法规,青少年空间的运营管理主要依照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的规范进行,缺乏制度性保障。政府部门仅有的一些扶持性政策也只是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对青少年空间的发展产生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乏也是其他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一方面,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律体系建设总体进展缓慢,目前虽已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公益事业捐赠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全国性民间组织评估实施办法》等配套规范制度,但立法层次和质量明显不高,内容上侧重于登记程序,在具体问题上概念模糊、表述不清、可操作性不强,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行业管理混乱、松懈,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逐渐背离了其公益性的宗旨,开始以营利为目的,极大地损害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形象,阻碍了非政府组织的长远发展。此外,目前我国对非政府组织仍然采取民政部门登记和业务主管部门管理的双重管理体制,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一般采取限制的基调。行业准入门槛过高、登记严格、程序繁琐,使许多实质上具有合理性的非政府组织望而兴叹,他们因无法取得政府赋予的“合法身份”而游离在制度保障之外,难以得到稳定发展,青少年空间在我国的发展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准备阶段。
  (2)社会公信度缺失。
  对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之所以不愿意让孩子参加青少年空间的活动,主要是对这个新兴组织不信任,担心孩子安全得不到保障,无法实现家长预期的目的。
  这反映出现阶段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发展环境不容乐观,特别是社会公信度比较缺失。由于缺乏必要的、有效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有些非政府组织的工作透明度不强,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了解程度不够,出现危机或事故之后各方权责划分不清,极易产生纠纷,公众很难放心地参与到非政府组织当中去。离开了公众的支持和参与,非政府组织显然难以获得持续发展。以红十字会为例,该组织接受社会捐赠却从不公布具体捐赠细节和所捐款项最终去向,即使向社会公布了这方面的信息,其真实性也饱受外界质疑。特别是“郭美美事件”发生之后,公众对红十字会的信任感急剧下降,红十字会形象一落千丈,导致其受捐款项数目和金额锐减,而且经常出现0.01元的捐款项目。可见,社会环境的好坏尤其是社会公信度的缺失对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是相当突出的。
  (3)学术研究滞后。
  对青少年空间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工作人员很明确“要做什么”,却对“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意义”很迷茫,实际工作缺乏比较完备的理论指导,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不高。
  这反映出学术界对青少年空间以及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研究相对滞后,阻碍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尽管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理论研究是相对滞后的,“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普遍存在。学术研究的滞后导致非政府组织的实践活动得不到科学理论的指导,其发展也就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论证,从而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即使有了科学理论,在实践活动中也很难真正得到贯彻和落实。
  3.2内部发展动力不足
  非政府组织的内部发展动力主要包括资金和人才。
  (1)资金短缺。
  调查结果显示,70%的工作人员认为“资金短缺”是青少年空间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
  然而,资金短缺是非政府组织普遍面临的难题。充足的资金是非政府组织有效运转的最有力保障,可以最大程度促进非政府组织服务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非政府组织本身的非营利属性、上级财政资金拨付有限以及开支相对较大,许多非政府组织在资金上早已“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发展陷入停滞阶段。
  (2)人才匮乏、人员素质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32.5%的工作人员认为青少年空间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60.5%的家长认为青少年空间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75%的学生认为应适当增加老师数量。
  一个组织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对于非政府组织而言更是如此。离开了专业人才,非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功能和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其存在的必要性就很弱了。相反,拥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的非政府组织可以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具备科学的工作方法,专业化服务水平较高,其发展前景自然较好。事实上,目前大多数非政府组织不仅普遍缺乏专业人才,而且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以武汉市青少年空间为例,平时每个空间一般只配置2名专职工作人员,寒、暑假学生较多时会另外配备2-3名兼职工作人员,显然这样的人员数量是无法满足空间发展需要的。
  4解决途径
  要想解决非政府组织上述发展难题,实现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有以下三种途径。
  4.1加强非政府组织服务能力建设
  服务能力是非政府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只有那些服务能力强的非政府组织才能经受市场考验,不被市场淘汰,从而得到长远发展。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服务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非政府组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并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二,加强非政府组织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内部自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度。第三,加强非政府组织独立性建设,紧紧把握政府转型的有利时机,逐步实现“去行政化”的目标。   4.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目的是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一,加强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基本法的立法研究工作,尽快在对非政府组织的分类、登记、管理、监督、税收等方面形成统一的规范,确保非政府组织发展有法可依。第二,逐渐形成专门的部门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完善关于行业协会、慈善组织等专业性较强的组织的专项管理条例或办法,对于那些已经不适应非政府组织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应予以即时修改或废除,不断提升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水平。第三,加大相关政策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倾斜和帮扶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压力和障碍。第四,改革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尝试实行包括备案登记、法人登记和公益法人登记的三级准入和分类分级监管制度,确保所有拥有合理性的非政府组织都能得到合法性的制度保障。
  4.3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培育,最重要的就是资金方面的投入。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由政府负担非政府组织30%左右的运作资金(其余70%来自于社会和个人的捐助),非政府组织承担具体的服务性工作,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实现政府所期望的公共目标。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其中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资金资助办法,助力非政府组织发展。
  5结语
  非政府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转型期的政府应当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政府转型进程,帮助政府从“大政府小社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小政府”绝非软弱、无能的政府,而是精简、低耗、高效的政府;“大社会”绝非杂乱无序的社会,而是市场对公共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科学配置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迟福林.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与非政府组织发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2]迟福林.公共服务——政府转型的基本目标[N].中国改革报,20050919.
  [3]朱盛琴.公共管理视角中的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1).
  [4]李从新.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动力——非政府组织[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4).
  [5]吕秀英.转型时期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07,(05).
  [6]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过程中的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7]曹海军.非政府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04).
  [8]应梨民.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以南昌市青山湖区为例[D].南昌:南昌师范大学,2008.
  [9]祁雪瑞.政府转型的背景与实践[J].中国城市经济,2011,(05).
  [10]胡义.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与政治体制改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07).
  [11]舒菲.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为例论政府转型[C].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1.
  [12]付锐平.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非政府组织发展[C].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1.
其他文献
摘要:“绿色照明工程”中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推进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比分析节能灯和白炽灯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方面的差异,并为绿色照明工程在我省农村地区的推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照明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节能减排;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5103 
期刊
摘要:粉丝是当代大众群体的一部分,粉都文化属于文化研究中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范畴。粉丝作为当代社会一类特殊的群体对旅游市场有着特殊的影响。从粉都文化对旅游消费和旅游目的地构建2个角度进行分析,以韩流粉都为例,探索粉都中主流的女性旅游市场的特征。  关键词:  粉都;粉丝;旅游;消费;女性;韩流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8402  1研
期刊
摘要: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陕南出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根据现代创业理论,结合陕南返乡农民工创业特征和创业实践现状,深入分析了陕南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社会和创业者个体等不同层面提出了促进陕南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践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创业;陕南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5502  1陕南农民工返乡
期刊
摘要: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若干年以后跳槽到上市公司做财务负责人已成为很多审计师的职业规划路径。为了确定此类被认为普遍存在的雇佣现象(即“旋转门”现象)对公司盈余管理造成的影响,基于中国2002年-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前审计师担任公司财务主管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这类雇佣现象并不普遍,并且,聘请前审计师担任财务主管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聘请非前审计师的公司。研究结论有助
期刊
摘要:由于技术研发不够、产业创新能力滞后、自主品牌较少等限制,湖南省汽车遭遇发展瓶颈。产业集群发展是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现状进行介绍,再运用PEST分析法对湖南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宏观环境进行研究,最后根据湖南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产业集群;湖南;PEST分析;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低碳农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时低碳农业也会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低碳农业与农村金融之间呈现出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析了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对接的可行性,提出面向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  关键词:  碳金融;低碳农业;农村金融;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15
期刊
摘要:为了较为全面地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以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权结构、高管激励、监事会特征这三个层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它们对于财务风险的作用原理,以求找到改善公司财务状况的途径。  关键词:  公司治理;委托代理;财务风险;高管激励;国有控股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2802  1引言  不管在
期刊
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低碳背景下,区域的产业结构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的减排目标,根本途
期刊
摘要:通过水患成因分析并与科研部门物探形结合,成功排除了残煤开采水患,为今后矿井水患防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借鉴。  关键词:  开采残煤;沉陷水体;物探;采迹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9001  156092工作面概况  位于二区第一开采水平,地面为自建区大泡子,是由开采沉陷形成的水体,其水源主要来自富国沟里及雨季周围边坡水汇入,经东
期刊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比重。从1998年开始至今,每年的招生人数在不断地上升,学校在校人数也逐年增长,高职院校由2003年的908所增加到了1200多所。然而,如何培养好高职高专学生,让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概论》课作为思政课中的一门课程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多的消极情绪,又影响着思政课功能的实现。因此,在高职院校《概论》课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