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383(2010)11-0043-01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EV71)引起的传染病。危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脑干炎、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肺出血,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底共收治手足口病212例,重症病例81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现就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护理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重症病例81例,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中的重症病例诊断标准[2]。81例中男55例,女26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7岁,平均年龄22个月。≤1岁12例(14.8%),~2岁48例(58%),~3岁14例(18.2%),≥4岁7例(8.6%)。发热80例(98.8%),平均热度38.2℃,手皮疹75例(92.6%),足皮疹78例(96.3%),口腔有皮疹或溃疡71例(87.7%),惊颤或肢体抖动63例(77.8%),臀皮疹38例(46.9%),恶心35例(43.2%),呕吐32例(39.5%),嗜睡3例,抽搐1例(1%)。
2.重症手足口的观察
2.1 掌握手足口重症的早期识别:
针对2010年手足口重症病例较2009年增多的趋势,我们组织学习卫生部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要求对3岁以下的患儿,有以下症状者:①持续高热不退。②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③呼吸、心率增快。④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⑤高血压。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⑦高血糖等,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工作中发现重症患儿臀部皮疹不明显或皮疹往往较小,数量较少。食欲较差,常常几天没有很好进食。而且发病年龄小、嗜睡、精神倦怠、肢体抖动、惊跳、持续发热提示HFMD患儿可能合并神经系统的损伤[3],病情凶险。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转上级医院。
2.2 医、护、患三方联手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早期干预很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患儿的预后[4]。我们强调医生护士交替每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要求护士每小时监测患儿体温等病情变化并记录,对高热及有重症表现的患儿增加测温及观察次数。告知每一位患儿家属重症的早期表现,请家属协助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假如患儿出现高热持续不退,食欲差,哭闹,恶心呕吐,表情淡漠,嗜睡,不发热时惊颤或肢体抖动等情况要立即告知医生、护士,以便及时处理或联系转上级医院。
3.重症患儿的护理
3.1 用药及对症处理:
对有重症表现的患儿及时给予丙种免疫球蛋白静脉点滴,连用三天。颅内压高者给予甘露醇,口腔溃疡者局部喷施双料喉风散,体温38℃以上的患儿应及时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或尼美舒颗粒口服,39℃以上者给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持续高热者置冰袋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足部给予温水袋保暖,以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鼓励患儿多饮水,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毒素排出。经过治疗症状持续加重者立即联系转上级医院。
3.2 注意对患儿及家属的人文关怀:
手足口患儿就诊时家属多表现为急躁、焦虑、不知所措。接待就诊的医护人员应耐心、热情,语气柔和,行动迅速。对患儿亲切的称谓如“乖乖”、“宝宝”等能迅速拉近和患儿家属的距离,帮单身家属办理住院手续,适时的给口渴的患儿递上一杯水,及时给予高热患儿口服退热药或给予物理降温,给呼吸急促的患儿立即吸氧,能有效的稳定家属的急躁情绪,减少纠纷的发生。
3.3 建立上转病人的绿色通道:
迅速及时上转能为患儿救治赢得时机,为此我们优化了上转患儿的流程。具体程序是:当班护士、医生发现患儿存在重症表现后及时告知科主任,主任查看病人,必要时申请院内会诊,确认为重症患儿后和家属谈话征求家属意见,家属同意转院后由主任报告县卫生局,确定上转的市级医院,然后不等不靠由我院派出急救车护送患儿到市级医院,大大缩短了等待救护车到达的时间。使更多患儿的生命得到及时救治。
4.加强消毒隔离,限制陪护探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调操作前后洗手,病室每天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墙壁、地面,用循环风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1~2次,保持环境卫生,通风干燥,对患儿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时消毒,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加强探视管理,门口有谢绝探视的标牌,禁止一般人员随便进入病区,告知家属尽量固定陪护照顾患儿,减少探视。嘱咐家属每次生活护理前后,接触排泄物后要正确洗手,以减少感染机会[5]。离开病区的所有人员用万福金安消毒液消毒双手。
5.小结
手足口病一般预后较好,但重症患儿病情变化较快,病情凶险,对基层医院来说做好重症儿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显得至关重要。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底共收治重症患儿81例,因病情较重转上级医院53例,无一例死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田庆玲,庞保东,张双,等.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危重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3):22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2010,4,20.
[3] 卓志强,潘万贵,赵国荣,等.手足口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时脑脊液改变和高危因素的临床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1):48.
[4] 陈先君.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识别和护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198.
[5] 贾丽丽,高莉丽,徐敏,等.手足口患儿的特点、难点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29.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EV71)引起的传染病。危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脑干炎、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肺出血,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底共收治手足口病212例,重症病例81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现就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护理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重症病例81例,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中的重症病例诊断标准[2]。81例中男55例,女26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7岁,平均年龄22个月。≤1岁12例(14.8%),~2岁48例(58%),~3岁14例(18.2%),≥4岁7例(8.6%)。发热80例(98.8%),平均热度38.2℃,手皮疹75例(92.6%),足皮疹78例(96.3%),口腔有皮疹或溃疡71例(87.7%),惊颤或肢体抖动63例(77.8%),臀皮疹38例(46.9%),恶心35例(43.2%),呕吐32例(39.5%),嗜睡3例,抽搐1例(1%)。
2.重症手足口的观察
2.1 掌握手足口重症的早期识别:
针对2010年手足口重症病例较2009年增多的趋势,我们组织学习卫生部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要求对3岁以下的患儿,有以下症状者:①持续高热不退。②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③呼吸、心率增快。④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⑤高血压。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⑦高血糖等,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工作中发现重症患儿臀部皮疹不明显或皮疹往往较小,数量较少。食欲较差,常常几天没有很好进食。而且发病年龄小、嗜睡、精神倦怠、肢体抖动、惊跳、持续发热提示HFMD患儿可能合并神经系统的损伤[3],病情凶险。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转上级医院。
2.2 医、护、患三方联手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早期干预很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患儿的预后[4]。我们强调医生护士交替每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要求护士每小时监测患儿体温等病情变化并记录,对高热及有重症表现的患儿增加测温及观察次数。告知每一位患儿家属重症的早期表现,请家属协助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假如患儿出现高热持续不退,食欲差,哭闹,恶心呕吐,表情淡漠,嗜睡,不发热时惊颤或肢体抖动等情况要立即告知医生、护士,以便及时处理或联系转上级医院。
3.重症患儿的护理
3.1 用药及对症处理:
对有重症表现的患儿及时给予丙种免疫球蛋白静脉点滴,连用三天。颅内压高者给予甘露醇,口腔溃疡者局部喷施双料喉风散,体温38℃以上的患儿应及时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或尼美舒颗粒口服,39℃以上者给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持续高热者置冰袋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足部给予温水袋保暖,以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鼓励患儿多饮水,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毒素排出。经过治疗症状持续加重者立即联系转上级医院。
3.2 注意对患儿及家属的人文关怀:
手足口患儿就诊时家属多表现为急躁、焦虑、不知所措。接待就诊的医护人员应耐心、热情,语气柔和,行动迅速。对患儿亲切的称谓如“乖乖”、“宝宝”等能迅速拉近和患儿家属的距离,帮单身家属办理住院手续,适时的给口渴的患儿递上一杯水,及时给予高热患儿口服退热药或给予物理降温,给呼吸急促的患儿立即吸氧,能有效的稳定家属的急躁情绪,减少纠纷的发生。
3.3 建立上转病人的绿色通道:
迅速及时上转能为患儿救治赢得时机,为此我们优化了上转患儿的流程。具体程序是:当班护士、医生发现患儿存在重症表现后及时告知科主任,主任查看病人,必要时申请院内会诊,确认为重症患儿后和家属谈话征求家属意见,家属同意转院后由主任报告县卫生局,确定上转的市级医院,然后不等不靠由我院派出急救车护送患儿到市级医院,大大缩短了等待救护车到达的时间。使更多患儿的生命得到及时救治。
4.加强消毒隔离,限制陪护探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强调操作前后洗手,病室每天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墙壁、地面,用循环风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1~2次,保持环境卫生,通风干燥,对患儿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时消毒,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加强探视管理,门口有谢绝探视的标牌,禁止一般人员随便进入病区,告知家属尽量固定陪护照顾患儿,减少探视。嘱咐家属每次生活护理前后,接触排泄物后要正确洗手,以减少感染机会[5]。离开病区的所有人员用万福金安消毒液消毒双手。
5.小结
手足口病一般预后较好,但重症患儿病情变化较快,病情凶险,对基层医院来说做好重症儿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显得至关重要。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底共收治重症患儿81例,因病情较重转上级医院53例,无一例死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田庆玲,庞保东,张双,等.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危重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3):22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2010,4,20.
[3] 卓志强,潘万贵,赵国荣,等.手足口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时脑脊液改变和高危因素的临床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1):48.
[4] 陈先君.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识别和护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198.
[5] 贾丽丽,高莉丽,徐敏,等.手足口患儿的特点、难点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