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日渐关注随堂习作方面的教学,这也使其不得不面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良教学现状,比如学生对随堂习作兴趣不大、学习态度不积极、习作不够真情实感,同时教师的随堂习作教学水平也存在不足。因此,主要针对各种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让高年级的小学生真正爱上随堂习作,在真情表达下提高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随堂习作;真情表达;教学现状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教育中的基础学科,需加强随堂习作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增强其文化素养。而要不断改进小学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则需要明晰这一教学所处的现状,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予以优化。
一、随堂习作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语文听说教学和阅读教学等内容共同构成了语文教育体系[1]。但是在当前的随堂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其视为教学难点,而学生也在习作过程中体现出诸多不足,比如缺乏足够的习作素材,缺乏真实可抒的情感,无法找到合适的话题,缺乏对习作的兴趣与学习动力等。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体现其语文素养,同时,写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关系着学生升上初中后的作文学习,学生理应在这一阶段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现状的具体分析
(一)学生对习作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习作训练项目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素材中占据着较多的比重,只是当前的随堂习作教学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习作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常采用任务式的习作教学方式,也就难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写作,使学生对习作教学活动缺乏兴趣。这也就使得当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存在习作水平能力比较低下,其写作内容不够新颖,不能表达出真实的想法,无法抒发真实的感情,最终降低习作教学效果。
(二)随堂习作教学内容不够多元化
一成不变的习作内容并不利于学生锻炼其思维能力,也很可能使其无法创新运用素材,最终导致其习作能力较弱。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习特点以及生活经历等,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其内容比较单调或重复性较强。例如学生多数会采用“我最……的人”或者“我最……的事情”等习作题目形式,体现出一种定势思维,这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也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灵感。
(三)随堂习作的结构不够灵活
小学高年段的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通常以三段式习作结构为主,即开头→结尾→过程。而这种写作模式对开头和结尾均提出了要求:在开篇时要点题;在结尾时要对主题进行升华[2]。即便教师让学生在这一基础上对过程进行自由发挥,但是实际上这种写作模式依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存在习作结构雷同的缺陷,灵活性不足,也就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随堂习作的学习兴趣
处于高年段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其思维也具有拓展性,并拥有丰富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写作,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增加课外知识储备量。比如以“秋天”为随堂习作主题,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回忆自己学过或者阅读过的与该主题相关的文章,激励其积极主动地谈一谈自己可借鉴之处,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与此同时,教师可在课堂上渗透与主题相关的课外诗歌(如杜牧的《秋夕》),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丰富其情感,提高学生捕获习作灵感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在习作过程中,写作者的个人真情实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3]。但是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虽然在逐渐丰富,但是还处于未健全的状态,需要教师做好指导工作。教师可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认识到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促使其思想感情在生活中得到迸发,在习作中得以抒发。比如教师在《天净沙·秋思》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其中的生活常见景物(如藤、树、鸦、小桥、流水等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认真留意生活中的景物,同时体会诗歌中诗人的情感,在情境中感悟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思考自己在写作时如何抒发自身的情感,在感知生活中的景物发生变化时,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
(三)让学生掌握灵活的写作技巧
灵活的写作技巧在小学高年段学生的随堂习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适当的写作技巧,还可以为写作内容增添亮点。但是与此同时,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为自身掌握灵活的写作技巧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名著、背诵名句名段,在拓宽视野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习作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在《匆匆》的课堂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段内容,学会借鉴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去表达“日不复返”的特点,增添写作内容的亮点。
总而言之,随堂习作既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学会收集更多的生活素材,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灵活的习作技巧,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为未来的写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亚华.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J].课外语文(上),2017(2):49.
[2]王俊.小学高年段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議[J].阅读,2015(8):11-15.
[3]包兰君.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4(10):106.
编辑 马晓荣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随堂习作;真情表达;教学现状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教育中的基础学科,需加强随堂习作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增强其文化素养。而要不断改进小学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则需要明晰这一教学所处的现状,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予以优化。
一、随堂习作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语文听说教学和阅读教学等内容共同构成了语文教育体系[1]。但是在当前的随堂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其视为教学难点,而学生也在习作过程中体现出诸多不足,比如缺乏足够的习作素材,缺乏真实可抒的情感,无法找到合适的话题,缺乏对习作的兴趣与学习动力等。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体现其语文素养,同时,写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关系着学生升上初中后的作文学习,学生理应在这一阶段为其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现状的具体分析
(一)学生对习作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习作训练项目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素材中占据着较多的比重,只是当前的随堂习作教学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习作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常采用任务式的习作教学方式,也就难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写作,使学生对习作教学活动缺乏兴趣。这也就使得当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存在习作水平能力比较低下,其写作内容不够新颖,不能表达出真实的想法,无法抒发真实的感情,最终降低习作教学效果。
(二)随堂习作教学内容不够多元化
一成不变的习作内容并不利于学生锻炼其思维能力,也很可能使其无法创新运用素材,最终导致其习作能力较弱。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习特点以及生活经历等,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其内容比较单调或重复性较强。例如学生多数会采用“我最……的人”或者“我最……的事情”等习作题目形式,体现出一种定势思维,这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也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灵感。
(三)随堂习作的结构不够灵活
小学高年段的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通常以三段式习作结构为主,即开头→结尾→过程。而这种写作模式对开头和结尾均提出了要求:在开篇时要点题;在结尾时要对主题进行升华[2]。即便教师让学生在这一基础上对过程进行自由发挥,但是实际上这种写作模式依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存在习作结构雷同的缺陷,灵活性不足,也就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随堂习作的学习兴趣
处于高年段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其思维也具有拓展性,并拥有丰富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写作,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增加课外知识储备量。比如以“秋天”为随堂习作主题,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回忆自己学过或者阅读过的与该主题相关的文章,激励其积极主动地谈一谈自己可借鉴之处,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与此同时,教师可在课堂上渗透与主题相关的课外诗歌(如杜牧的《秋夕》),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丰富其情感,提高学生捕获习作灵感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在习作过程中,写作者的个人真情实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3]。但是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虽然在逐渐丰富,但是还处于未健全的状态,需要教师做好指导工作。教师可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认识到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促使其思想感情在生活中得到迸发,在习作中得以抒发。比如教师在《天净沙·秋思》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其中的生活常见景物(如藤、树、鸦、小桥、流水等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认真留意生活中的景物,同时体会诗歌中诗人的情感,在情境中感悟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思考自己在写作时如何抒发自身的情感,在感知生活中的景物发生变化时,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
(三)让学生掌握灵活的写作技巧
灵活的写作技巧在小学高年段学生的随堂习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适当的写作技巧,还可以为写作内容增添亮点。但是与此同时,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为自身掌握灵活的写作技巧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名著、背诵名句名段,在拓宽视野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习作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在《匆匆》的课堂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段内容,学会借鉴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去表达“日不复返”的特点,增添写作内容的亮点。
总而言之,随堂习作既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学会收集更多的生活素材,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灵活的习作技巧,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为未来的写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亚华.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J].课外语文(上),2017(2):49.
[2]王俊.小学高年段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議[J].阅读,2015(8):11-15.
[3]包兰君.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4(10):106.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