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文化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知识更新的速度。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教师必须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培养时代认可的专业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科学理念,引导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将实际操作、教育等板块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实验优化相关教学活动,必将为教学工作的发展注入新的灵感。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实验是物理学的灵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索,我们可以验证相关的物理科学理论和假设。这就意味着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把实验教学放在日常教学的首位。然而,反思初中物理教學的现状,一些教师只在书本上公布实验探究结果。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实验教学不仅没有给学生提供亲身探索的机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物理思维会变得机械化,不能灵活地解决物理实验中的问题。为了防止这种不良的教学现象,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实验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物理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配置落后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全面发挥物理实验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做好实验配置工作,针对实验要求选定相应的实验器材,及时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但在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硬件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硬件问题正在逐渐演变为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部分学校的师资配置较为落后,受到整体资源配置的影响,其缺乏开展物理实验的必要技术,相关人才没有掌握对应的实验教学技能,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其只能依靠讲解理论、演示实验两大方法发起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粗放。部分学校虽然在积极提升自身的师资力量,但教学配置水平较低,缺乏开展科学实验的必要器材。当教学资源与教学技术无法同步进入到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当中时,实验教学的价值很难展现出来。
(二)教学方法单一
物理实验中包含力学、物态变化等多样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定不同的实验方案,能够帮助学生在加工实验理论的同时努力掌握物理知识,强化学生自身的物理素养。而结合现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来看,“一刀切”“一把抓”的消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保障教学进度,大部分教师在发起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教学材料为核心制定实验方案,整个实验过程以“教师展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作答”为核心,开放的物理实验反而成了限制学生思维意识的工具:当教学活动逐步推进,学生只能回答教师基于实验现象所提出的思考问题,学生的个人智慧与表达欲望被物理教学实验所掩盖。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会考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发起探究、实践、讨论等活动,依靠不同板块物理知识的相互配合,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但在进入实验教学之后,相关教学活动反而成了压制学生思维意识的工具,除对有关问题作出回应之外,根本见不到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智慧的引导价值。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促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初中物理课堂不但是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宝地”,而且还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然而有的教师没有好好把握这一机会,问题既由自己提出,又由自己解答,学生的思维往往还未开始就已结束。鉴于此,教师需要创设适当的情景,帮助学生凝炼自己的语言,提出“一针见血”的实验问题。
比如,在教学“熔化和凝固”时,要让学生仔细阅读文字,然后进行提问:“你能从这段文字描述中提炼出哪些物理量”“大家可否自行组织语言提出一个富有意义和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不同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或者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等等,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提炼信息中包含的物理量,并提出有价值的物理问题,不但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不断增加,而且可以让学生的物理思维更加清晰流畅,从而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提问能力,进一步发散思维。
(二)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实验器材
物理器材是实验教学中的一大“利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器材,不仅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理论转化为具体易懂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选择器材的能力,只有选择适当、科学的实验器材,学生才能精准地分析实验现象,才能更快更好地透过物理现象把握本质,使物理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的教师会直接给出实验中所用到的器材,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的空间,以致有的学生在遇到有关“器材操作及其作用”的题目时脑袋一片空白,得分自然也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善这一不良教学现象,教师首先需要“隐藏”一些关键的器材,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过程,最终找出适合该实验的器材,这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三)教会学生总结
“实验总结”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取得双重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够重视这一环节,常常是学生还未进行总结,就自顾自地给出了实验结论。于是学生的“实验火花”被浇灭了,“实验总结”没有了,“实验灵感”消失了。为了防止陷入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中,教师需要重视“实验总结”,懂得利用“实验总结”来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引领学生的思维迸发,从而促使学生的实验认知由低层次的水平转向高层次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从物理实验的相关特点入手,结合实验内容不断优化实验方案,为学生创造独立表达和发挥的机会。实验教学应与理论相结合,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活动来检验学生的物理知识积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促进学生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邢耀刚.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9X):78-79.
[2]杨武.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时代教育,2013(36):126.
[3]诸雨.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路径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3):58-59.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实验是物理学的灵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索,我们可以验证相关的物理科学理论和假设。这就意味着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把实验教学放在日常教学的首位。然而,反思初中物理教學的现状,一些教师只在书本上公布实验探究结果。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实验教学不仅没有给学生提供亲身探索的机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物理思维会变得机械化,不能灵活地解决物理实验中的问题。为了防止这种不良的教学现象,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实验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物理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配置落后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全面发挥物理实验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做好实验配置工作,针对实验要求选定相应的实验器材,及时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但在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硬件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硬件问题正在逐渐演变为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部分学校的师资配置较为落后,受到整体资源配置的影响,其缺乏开展物理实验的必要技术,相关人才没有掌握对应的实验教学技能,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其只能依靠讲解理论、演示实验两大方法发起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粗放。部分学校虽然在积极提升自身的师资力量,但教学配置水平较低,缺乏开展科学实验的必要器材。当教学资源与教学技术无法同步进入到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当中时,实验教学的价值很难展现出来。
(二)教学方法单一
物理实验中包含力学、物态变化等多样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定不同的实验方案,能够帮助学生在加工实验理论的同时努力掌握物理知识,强化学生自身的物理素养。而结合现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来看,“一刀切”“一把抓”的消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保障教学进度,大部分教师在发起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教学材料为核心制定实验方案,整个实验过程以“教师展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作答”为核心,开放的物理实验反而成了限制学生思维意识的工具:当教学活动逐步推进,学生只能回答教师基于实验现象所提出的思考问题,学生的个人智慧与表达欲望被物理教学实验所掩盖。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会考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发起探究、实践、讨论等活动,依靠不同板块物理知识的相互配合,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但在进入实验教学之后,相关教学活动反而成了压制学生思维意识的工具,除对有关问题作出回应之外,根本见不到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智慧的引导价值。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促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初中物理课堂不但是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宝地”,而且还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然而有的教师没有好好把握这一机会,问题既由自己提出,又由自己解答,学生的思维往往还未开始就已结束。鉴于此,教师需要创设适当的情景,帮助学生凝炼自己的语言,提出“一针见血”的实验问题。
比如,在教学“熔化和凝固”时,要让学生仔细阅读文字,然后进行提问:“你能从这段文字描述中提炼出哪些物理量”“大家可否自行组织语言提出一个富有意义和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不同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或者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等等,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提炼信息中包含的物理量,并提出有价值的物理问题,不但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不断增加,而且可以让学生的物理思维更加清晰流畅,从而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提问能力,进一步发散思维。
(二)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实验器材
物理器材是实验教学中的一大“利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器材,不仅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理论转化为具体易懂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选择器材的能力,只有选择适当、科学的实验器材,学生才能精准地分析实验现象,才能更快更好地透过物理现象把握本质,使物理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的教师会直接给出实验中所用到的器材,并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的空间,以致有的学生在遇到有关“器材操作及其作用”的题目时脑袋一片空白,得分自然也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善这一不良教学现象,教师首先需要“隐藏”一些关键的器材,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过程,最终找出适合该实验的器材,这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三)教会学生总结
“实验总结”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取得双重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够重视这一环节,常常是学生还未进行总结,就自顾自地给出了实验结论。于是学生的“实验火花”被浇灭了,“实验总结”没有了,“实验灵感”消失了。为了防止陷入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中,教师需要重视“实验总结”,懂得利用“实验总结”来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引领学生的思维迸发,从而促使学生的实验认知由低层次的水平转向高层次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从物理实验的相关特点入手,结合实验内容不断优化实验方案,为学生创造独立表达和发挥的机会。实验教学应与理论相结合,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活动来检验学生的物理知识积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促进学生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邢耀刚.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9X):78-79.
[2]杨武.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时代教育,2013(36):126.
[3]诸雨.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路径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