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总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在数学阅读中才能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数学。但在我们教学中有很多现象却令人遗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却为广大教师所忽视。如上公开课不用教材,只用习题纸已成为一种风气。总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学过程顺畅,教师起到了“导”的作用,学生“演”得也很投入,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应用题教学中,由教师读题学生大都可以理解题意;可是一到让学生独立完成时,往往错误不断。这也说明了没有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数学课的阅读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叙述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这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和新课改的环境下,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
1数学教材的阅读
数学教材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因此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其教学环节为: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理解教材——师生交流反馈。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只是书本知识,还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教材的阅读主要分以下几类:
第一类,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数学的阅读不像读小说,快速浏览就可知故事梗概。概念和定义等知识必须要反复咀嚼,准确理解。例如我在教学《黄金分割》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在掌握黄金分割定义的同时了解生活中的黄金分割,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另外,让学生通过研究数学书本的长与宽的比,教室门窗的长与宽的比,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通过阅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第二类,重要句段的阅读。在教学中,对于某一节课内容让学生自学时,采用初读、精读两个步骤,特别是对有些句段的精读显得尤为重要。在《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课中,对“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陡”这个关键字,再通过“梯子的长度相等”等知识的比较后就真正地理解梯子的倾斜程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再如教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一课时,通过对“小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危险吗?”品读,让学生真正理解会有触礁危险的数学含义。
第三类,“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组织学生阅读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欣赏的角度去读。如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棋盘上的学问”,目的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当指数不断增加时,底数为2的幂的增长速度是很快的。学生读起来兴趣盎然,对于文中提出的问题,有兴趣的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第二,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如九年级下册教材第167页的“统计图引起的错觉”就是对统计图造成的误导在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进一步介绍,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
2应用题的阅读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应用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现在经常发现解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孩子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特别是在解应用题上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学生在读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阅读应用题的能力和经验,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中,我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把应用题的题目读完整才分析题意,找准数量关系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我改变了大多数教师喜欢亲自读题目的习惯,让学生齐读或者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运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复杂而抽象的数量关系。2、注意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在读题时一定要要求学生圈出题中的关键词。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如有这样一题: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4元,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进行促销。经调查发现,销售价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5件。(1)若商场要尽快减少库存,又能平均每天盈利16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2)每件衬衫降价多少时,每天盈利最多?这个题目中的“尽快减少库存”,学生通过仔细地阅读知道这里的答案是唯一的,通过解答知道降价36元或降价4元都能保证平均每天盈利1600元,但很显然降价36元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另外第二问“要达到每天盈利最多”,通过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其实是求最值问题,因此解法也就比较明显了。3、对于表格、图象式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将其叙述出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出现一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题,这样的题目可能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的,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同样也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阅读基础之上。我就形如语文教学那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3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
学生学习到一定的数学知识以后,就会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比如我所带的班买了一些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还常年订阅《数学周报》等,使学生通过阅读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1数学教材的阅读
数学教材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因此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其教学环节为: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理解教材——师生交流反馈。通过阅读、思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只是书本知识,还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表达能力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教材的阅读主要分以下几类:
第一类,概念、定义、公式的阅读。数学的阅读不像读小说,快速浏览就可知故事梗概。概念和定义等知识必须要反复咀嚼,准确理解。例如我在教学《黄金分割》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在掌握黄金分割定义的同时了解生活中的黄金分割,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另外,让学生通过研究数学书本的长与宽的比,教室门窗的长与宽的比,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通过阅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第二类,重要句段的阅读。在教学中,对于某一节课内容让学生自学时,采用初读、精读两个步骤,特别是对有些句段的精读显得尤为重要。在《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课中,对“梯子AB和EF哪个更陡?”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陡”这个关键字,再通过“梯子的长度相等”等知识的比较后就真正地理解梯子的倾斜程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再如教学"船有触礁的危险吗"一课时,通过对“小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危险吗?”品读,让学生真正理解会有触礁危险的数学含义。
第三类,“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组织学生阅读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欣赏的角度去读。如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棋盘上的学问”,目的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当指数不断增加时,底数为2的幂的增长速度是很快的。学生读起来兴趣盎然,对于文中提出的问题,有兴趣的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第二,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如九年级下册教材第167页的“统计图引起的错觉”就是对统计图造成的误导在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进一步介绍,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
2应用题的阅读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应用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现在经常发现解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孩子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特别是在解应用题上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学生在读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阅读应用题的能力和经验,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中,我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把应用题的题目读完整才分析题意,找准数量关系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我改变了大多数教师喜欢亲自读题目的习惯,让学生齐读或者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运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复杂而抽象的数量关系。2、注意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在读题时一定要要求学生圈出题中的关键词。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如有这样一题:某商场销售一批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4元,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进行促销。经调查发现,销售价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5件。(1)若商场要尽快减少库存,又能平均每天盈利16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2)每件衬衫降价多少时,每天盈利最多?这个题目中的“尽快减少库存”,学生通过仔细地阅读知道这里的答案是唯一的,通过解答知道降价36元或降价4元都能保证平均每天盈利1600元,但很显然降价36元更有利于减少库存。另外第二问“要达到每天盈利最多”,通过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其实是求最值问题,因此解法也就比较明显了。3、对于表格、图象式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将其叙述出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出现一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题,这样的题目可能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的,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同样也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阅读基础之上。我就形如语文教学那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3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
学生学习到一定的数学知识以后,就会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比如我所带的班买了一些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还常年订阅《数学周报》等,使学生通过阅读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