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的乐土新西兰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nj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是不到新西兰不知道自己胖多少。新西兰不但本国的土著毛利人长得高大威猛,体格健硕,就连以当地特有的“KIWI”鸟来命名自己是地道的新西兰人的英裔们的块头也不小,走在街上常常会看到“惨不忍睹”的大白胖子,胖得让人看着都喘不上气来,再看看邻国以“肥胖为美”而著称的斐济、汤加这一带太平洋岛国移民来的棕色胖子们,白胖子们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从混沌初开,我就觉得我胖,到了深圳后,被周围骨瘦如柴的南方姐妹所影响,为踢掉身上的肥肉,扎针、吃药、抹辣椒,一直在为自己的减肥和保持体形的事业上做着艰苦不懈的斗争。直到来到新西兰这片胖子的乐土,在这芸芸众多的大块头中,我才第一次找到小巧玲珑、楚楚动人的感觉。
  从我刚到新西兰就开始接触胖子,从我的第一个寄宿家长玛丽娅到我的胖老师莫丽,从教会的大朋友彼得再到他的胖女儿凯瑟琳,从这些对我来说已是庞然大物的胖子身上,发现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胖,并且快乐着。”
  
  玛丽娅
  
  我的第一个寄宿家庭的胖女主人玛丽娅,是一个离了婚四十多岁的孩子妈妈,带着一个女儿,嫁给了比她小好几岁的老公,而这个老公一表人才也算是个俊男,据说一直到现在追他的女孩还不少。一天下午,我和玛丽娅聊天,她得意地对我说“你是不是觉得我和我丈夫不相配?其实,好多人都这么说,你知道我怎么赢得他的心的吗?就是因为我快乐,我觉得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事,我总是高兴地过每一天,用英文叫做‘EASY GOING’,我丈夫觉得和我在一起很轻松,而和那些漂亮女孩在一起觉得有压力,所以选择了我。”说完抖动满脸的肥肉哈哈笑起来。我说“英雄所见略同,如果让我在‘开心果’和‘苦瓜’之间选择,我一定会选择前者。”
  


  
  彼得
  
  我是在教会的厨房认识大肚子彼得的。我的第二个寄宿家庭爸爸布鲁斯是个牧师,周日是他和在教会工作的太太最忙的时候,他们会让我和他们一起去教会,然后在教会吃午餐,每周日上午做完礼拜,参加礼拜的人会自发地把自家的饭菜带到教会,大家在教会的餐厅共同分享午餐,当地人叫SHARE LANCH或叫POT LUCK。
  在牧师家住的那段日子,我成了教会食堂的常客。这里不但可以品尝到各家的美味,认识一些教会的朋友,同时还能享受一下“干部子弟”的优待,因为布鲁斯是个教会的头。我常常会代表布鲁斯牧师把他家准备的食物提到教会的厨房去,每次到厨房我都会看到一个带着围裙腆着大将军肚的人在忙碌,他会根据各家带来的饭菜进行重加工,该加热的加热,该烘烤的烘烤,按我的想法,他一定是教会的大厨师。教堂大厅的英文布道我听不懂,而厨房美味比上帝更有吸引力,我每次放下带来的食物就不想走,便凑到“大肚子”厨师边,给他当下手,帮他把热好的食物摆在餐台上,等人们结束礼拜后到餐厅用餐。每次接过食物,胖厨师总是和蔼而亲切地说:“GOOD GIRL。”这让早已经过了“GIRL”(女孩)年龄的我受宠若惊。回来的路上我对布鲁斯说:“你们教会的胖厨师人很好。”布鲁斯说:“你说是彼得吧?他是做进出口生意的老板。我们教会里没有厨师,全是自愿为大家服务的义工。”
  彼得做任何事都不紧不慢,非常有条理,他不但是个知识渊博的人,还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对教会的事非常热心。他会关心新来到教会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并为他们默默地做事情,从不计较得与失。彼得娶了一个广东祖藉的新加坡太太,曾多次到中国参加广交会,还到过深圳。他有时还说几句广东话,最爱说的就是“恭喜发财”。每次说出来都逗得我捧腹大笑。他总念念不忘广东的美食,每次见到我都会说:“如果下次我去深圳,你一定要请我吃大餐。”
  
  凯瑟琳
  
  后来我和彼得成了朋友。有一次应邀到他家玩,刚进门我就笑了,他二十岁的胖女儿凯瑟琳,活活脱脱就是他的一个胖翻版。谈吐之中,我发现这个胖女孩没有一点胖女孩的自卑,她爱漂亮并自信地告诉我她准备上大学念美术专业。她礼貌地对我的化妆和没有修理好的眉毛提了意见,并拿出自己的工具用灵活的小胖手帮我修好了眉毛,并告诉我化妆时要注意的事项,看她做事时专注的神情和把自己打扮得清清爽爽的模样,我不得不感叹这就是一个小美女。
  
  莫丽
  
  直到见到教英文的胖老师莫丽,我才真正被胖子打动。三十几岁的莫丽是我见过的最重量级的胖子,有时因为肥胖让她做事很吃力,但是她一直在努力做她要做的事情并把他做好。
  每次见她都会发现她很细致地化了淡妆,穿着颜色协调的大裙子和相配的拖鞋,有时也还会穿上一件低胸露肚的小背心,大有将性感进行到底的气势。她身上每一个细胞都散发着快乐并影响着周围的人。每一个夸张的表情,每一个不同的发音,我们都能感觉到她在用全身心来讲课。她经常扭动她肥胖的身躯做一些高难度动作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时,一节课下来,她已是大汗淋漓。
  她的口头禅是:快乐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为什么我们不好好享受它呢?她每次见到我们,都会将我们揽入怀中,拍一下后背,让我们觉得温暖无比,让我们体会到新西兰人的热情和友善。
  曾经在这陌生的国度困惑、迷茫、无所适从,因为有太多的欲望,太多的反差,太多的应接不暇,但从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身上,我学会了适应环境,学会了放松和快乐。
  我的体重在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和凉爽宜人的气候下,开始直线上升,这回,我却没了以前草木皆兵的慌张。胖就胖呗,做个快乐的胖子又何妨?
其他文献
金融波动环境下,澳洲移民魅力何在?移民过来人携手专家,不仅为你深度解读澳洲移民的政策细节要求,也与你一起互动分享移民人的心得体会和酸甜苦辣。    150万 轻松移民澳大利亚    移民留学在这个初夏越来越火热,然而,随着股市的回暖,家长们面临着双重的投资选择:是将家庭的资金继续投资子女的教育,还是投入重新恢复信心的股票、基金市场?需要指出的是,对计划留学移民的家庭来说,如果能够及早规划,妥善理财
期刊
A计划 澳大利亚    [移民征询·个案]  孩子8岁,在读小学三年级,父亲是某公司股东,母亲在一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工作,希望获取海外身份,同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平台。家有亲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生活多年。    [量身定制·方案]  针对母亲对外贸业务的熟悉和愿意和孩童共同成长的心愿,推荐重点考虑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商业移民获取身份分为两个重要步骤:一、国内的企业和财产状况满足申请条件后,先获取为期四
期刊
当一年一度的高考硝烟散尽,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景又是年复一年的上演。很多经济稍好的家庭就会考虑把没考上重点大学或者没考上大学的子女送到国外念名牌大学,这其实是走进了把留学当做“退路”而不是“出路”的误区。  留学应该是一个向上的阶梯,是给予孩子获取更优质教育的机会,它绝对不是考不上国内好大学的退路。国外真正的名校除了托福、雅思成绩要求较高以外,还会对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进行考量。相对中国高校的“严进
期刊
不知道什么时候,飞机已经飞到了10000米以上的高空,很平稳地飞着。这是一个很长的旅途,我选择了睡觉。一切都很安静,除了有时候飞机因为遇上气流而有一些颠簸。飞机上的食物并不好吃,但是因为没有太多的选择,吃起来感觉还是可以的。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大概有15个小时吧,飞机抵达纽约州的纽瓦克国际机场,接着便是马不停蹄地办理转机,又过了3个小时,我终于来到了要去的地方——波士顿。  波士顿的机场因为在搞基
期刊
办理豁免申请    实验室的工作继续进行着,在增加实验动物数量后,制作切片工作量加大了。为了早日得到更多的资料,Rubin教授调来技术员Tracy帮我一起制作。不过因为松质骨的难度,Tracy做了几张便退了出来。最后课题重担还是压在了我一个人的身上。因此我利用了不少休息时间,晚上或周末也不时待在实验室工作。  随着时间推移、工作取得进展,另一个问题摆在了面前,即身份调整。美国使领馆或移民局核发签证
期刊
引    在给一些新入行的留学顾问培训的时候,我首先要讲,留学顾问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consultant,乐仅仅是一个头衔,一种职业;面对前来咨询的每一个客户,我们需要具备方案设计师、学业咨询师、前途规划师、心理辅导师、资金理财师、项目管理师、律师、老师、培训师(不同的环节里扮演不同的角色)等所应有的素质,还有更多。一个成功的案例完结。带给学生的是人生新的篇章,他们未来的求学道路如何书写,我们有
期刊
2009年4月21日,一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日子。沈阳挑仙国际机场,候机大厅里人头攒动。李小星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睛不时地环顾着四周。再过一会儿,她就要跟随自己金发碧眼的洋雇主离开沈阳,离开中国,赴遥远的澳大利亚开始一种令她无法想象的全新生活。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因为这一切发生的很突然,使她一时来不及细细梳理……    洋主妇脸露笑容:“OK,明天,你就到我的家里来上班!” 
期刊
选择一个好的国外学校接受教育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但是,当学生在决策错误下选择了一个不该选择的院校,将会追悔莫及。在选择出国留学院校的过程中,“什么学校不被推荐”这个问题可能比“什么学校值得去”更加重要。  对此,有关留学专家按地域整理出各类不被推荐的院校,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美国篇    不推荐类型之一:嫁接美国大学课程的项目  特征:单纯的语言学校。  隐患:专家表示,此类学校的录取因为极
期刊
程宝林,1962年出生,湖北荆门人。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2005年毕业于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创作系,获艺术硕士(MFA)学位。曾任《四川日报》编辑、记者,美国世界日报编译,现任旧金山美国华文文艺界副会长、《美华文学》季刊执行主编。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雨季来临》、《未启之门》、《春之韵》、《程宝林抒情诗拔草》、《纸的锋刃》(英汉双语
期刊
桃叶,女,现居爱沙尼亚塔林,酷爱“游山玩水”,喜欢用相机记录旅游全过程,以去看最美的风号为梦想,下一站西班牙,或者埃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