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27028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马立克氏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 .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2-0312-02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是禽类常见传染疾病之一,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1病原
  马立克氏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马立克氏病毒属禽疱疹病毒2型。根据抗原性不同,马立克氏病毒可分为3种血清型,即血清1型、血清2型和血清3型。血清1型包括所有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血清2型包括所有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3型包括所有的火鸡疱疹病毒及其变异毒株。
  2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感染该病鸡大多终生带毒),其脱落的羽毛囊上皮、皮屑和鸡舍中的灰尘是主要传染源[1]。此外,病鸡和带毒鸡的分泌物、排泄物也具有传染性。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该病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系的鸡均可感染,火鸡、野鸡、鹌鹑和鹧鸪也可自然感染,但发病极少。
  3临床症状
  该病自然感染潜伏期为三四周至几个月不等,一般分为神经型(古典型)、急性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4种,有时可混合发生。①神经型。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特征症状是一肢或双肢麻痹或瘫痪,形成一腿伸向前方,一腿伸向后方,翅膀麻痹下垂(俗称穿大褂)。颈部麻痹致使头颈歪斜,嗉囊因麻痹而扩大(俗称大嗉子)。剖检可见受害神经肿胀变粗,常发生于坐骨神经、颈部迷走神经、臂神经丛、腹腔神经丛和肠系膜神经丛,神经纤维横纹消失,呈灰白或黄白色。②急性型。常侵害幼龄鸡,死亡率高。剖检可见内脏器官有灰白色的淋巴细胞性肿瘤。常见于性腺(尤其是卵巢),其次是肾、脾、心、肝、胰、肺、肠系膜、腺胃、肠道和肌肉等器官组织。③眼型。主要侵害虹膜、单侧或双眼发病,视力减弱,甚至失明。可见虹膜增生褪色,呈混浊的淡灰色(俗称灰眼或银眼)。瞳孔收缩,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④皮肤型。以皮肤毛囊形成小结节或肿瘤为特征。最初见于颈部及两翅皮肤,以后遍及全身皮肤。
  4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诊断。
  5防治
  5.1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养鸡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尤其是孵化衛生与育雏鸡舍的消毒,防止雏鸡的早期感染,否则即使出壳后立刻免疫有效疫苗,也难防止发病[2]。二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群的生活条件,增强鸡体的抵抗力,对预防该病有很大作用。饲养管理不善,环境条件差或某些传染病如球虫病等常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三是坚持自繁自养,防止因购入鸡苗的同时将病毒带入鸡舍[3]。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防止不同日龄的鸡混养于同一鸡舍。四是防止应激因素,预防能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等的感染。五是对发生该病的处理。一旦发生该病,在感染的场地清除所有的鸡,将鸡舍清洁消毒后,空置数周再引进新雏鸡。一旦开始育雏,中途不得补充新鸡。
  5.2疫苗接种
  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有多种,主要是进口疫苗和国内生产的疫苗,这些疫苗均不抗感染,但可防止发病。
  (1)疫苗种类血清1型疫苗,主要是减弱弱毒力株CV1-988和齐鲁制药厂兽药分厂所生产的814疫苗,其中CV1-988应用较广;血清2型疫苗,主要有SB-1、301B/301A/1以及我国的Z4株,SB-1应用较广,通常与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即血清3型疫苗HVT)合用,可以预防超强毒株的感染发病,保护率可达85%以上;血清3型疫苗,即火鸡疱疹病毒HVT-FC126疫苗,HVT在鸡体内对马立克氏病病毒起干扰作用,常1日龄免疫,但不能保护鸡免受病毒的感染;多价苗,20世纪80年代以来,HVT免疫失败的越来越多,部分原因是由于超强毒株的存在,市场上已有SB-1 FC126、301B/1 FC126等二价或三价苗,免疫后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抵抗强毒的攻击。
  (2)免疫程序的制订。单价疫苗及其代次、多价疫苗常影响免疫程序的制订,单价苗如HVT、CV1-988等可在1日龄接种,也有的地区采用1日龄和3~4周龄进行2次免疫。通常父母代用血清1或2型疫苗,商品代则用血清3型疫苗,以免血清1或2型受母源抗体的影响,父母代和子代均可使用SB-1或301B/1 HVT等二价疫苗。
  5.3免疫失败原因及防治方法
  (1)接种剂量不当。常用的商品疫苗要求每个剂量含1 500~2 000以上个蚀斑形成单位,接种该剂量7 d后产生免疫力。若疫苗贮藏过久或稀释不当、接种程序不合理或稀释好的冻干苗未在1 h内用完,均会导致雏鸡接受的疫苗剂量不足而引起免疫失败。
  (2)早期感染。疫苗免疫后至少要经过1周才能使雏鸡产生免疫力,而在接种后3 d,雏鸡易感染马立克氏病并引起死亡,且HVT疫苗不能阻止马立克氏病强毒株的感染。为此须改善卫生措施,以避免早期感染,但难以预防多种日龄混群的鸡群感染。
  (3)母源抗体的干扰血清1、2、3型疫苗病毒易受同源的母源抗体干扰,细胞游离苗比细胞结合苗更易受影响,而对异源疫苗的干扰作用不明显。为此,免疫接种时可进行下列调整:①增加HVT免疫剂量或使用其他疫苗病毒,被动抗体消失时于3周龄再次免疫接种;②对鸡不同代次选用不同血清型的疫苗,如父母代鸡用减弱血清1型疫苗,子代可用血清3型(HVT)疫苗;③多使用细胞结合HVT苗。
  (4)超强毒株的存在使传统的疫苗不能有效抵抗马立克氏病超强毒株的攻击,从而引起免疫失败,对可能存在超强毒株的高发鸡群使用814 SB-1二价苗,或814 SB-1 FC126三价苗,具有满意的防治效果。
  (5)品种的遗传易感性。某些品种鸡对马立克氏病具有高度的遗传易感性,难以进行有效免疫,甚至免疫接种后仍然易感,为此须选育有遗传抵抗力的种鸡[4]。
  (6)免疫抑制和应激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性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等均可导致鸡对马立克氏病的免疫保护力下降,以及环境应激导致免疫抑制,可能是引起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6参考文献
  [1] 尹忠文.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和预防[J].养殖与饲料,2010(2):21-22.
  [2] 周靓靓,王佳秋.蛋鸡马立克氏病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4):88.
  [3] 金春富,赵福奎,吴常义,等.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及综合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1):79.
  [4] 王春生.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Z2):17-19,245-246.
其他文献
《魏书》卷一《序纪》曰:“平皇帝讳绰立,章帝之少弟也。雄武有智略,威德复举。七年,匈奴宇文部大人莫槐为其下所杀,更立莫槐弟普拨为大人,帝以女妻拨子丘不憨(勤)。”同书卷一O三《
期刊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中外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与目前的体育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不能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功效,因
PCB制板的步骤和期间注意的细节问题相当多,许多参考书籍中又缺少详细地介绍。本文介绍了从规划到完成的制板全过程,分段讲述相应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规则及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篇章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总结和归纳,从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篇章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英语组织能力为指归的课堂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比较适合于采用双语教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分别就教学环节、实验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提
敦煌文献S.367记录了敦煌伊州伊吾县祆庙的宗教仪式活动,学界曾指出文献记载的“素书”乃“素画”之误,遂认为此座祆庙供奉的乃该教神只的彩绘塑像。本文考察了古汉语中“素”字
将Cross流体本构方程和紊流随机理论相结合,得出了该流体在圆管中紊流流动下的速度分布规律,理论分析确定了该流体的圆管紊流壁面影响尺度,并由实验数据得出了速度分布规律中的各种系
清小横香室主人辑《清朝野史大观》卷五“年羹尧之兵法”条云:“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