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A设计的深交所大厦:让跃进都市的品质向上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art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是十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深圳时,有媒体问我关于深圳的印象,我的回答是:深圳是一本翻不回去的书,意思是它几乎没有过去的篇章,因为在三十多年前它只是一个渔村。之后,我在一本欧洲出版的关于20世纪世界建筑史的画册里,居然发现,在很少几页介绍中国当代建筑的篇章中,深圳是以一座全新崛起的城市被介绍的,这或许就是深圳在世界城市历史上的角色。
  在过去十年中,我又多次去过深圳,每一次他都在我的记忆中增加新的记忆,和中国其他的城市进行比较,我觉得深圳有着中国其他城市没有的特质和风貌,它最引人注目就是它在城市建筑方面的变容。特别是当你乘车在深南大道上飞驰时,大道两边闪过那些高耸的大厦和绵延起伏的建筑景观,给你带来的是一座全新的城市的天际线,这是中国任何一座城市看不到的风景线。
  在接近深南大道中部的位置,有一片突起的建筑群,它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深圳CBD,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的核心区,在这篇核心区中刚刚竣工了一座黑色的十字型建筑,它就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厦(SZSE,简称深交所大厦)。这座大楼的外观和气势咄咄逼人,让周边那些原有的建筑群黯然失色。所以说,深交所大厦的崛起,统领了这片建筑群,使得整座建筑区域的建筑品质向上。
  深交所大厦合共46层 (高254.8米),面积达265,000平方米,是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继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 (CCTV)于北京落成之后,另一个在中国竣工的主要项目。该项目由OMA合伙人雷姆 · 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大卫 · 希艾莱特(David Gianotten)、协理建筑师Michael Kokora领导, 经各个阶段共计有超过七十五位OMA建筑师参与此项目的设计团队的大型综合成果。
  自从2006年OMA在国际竞赛中荣获深交所大厦设计第一名,2008 年该项目启动施工,经过了七年的深化设计和建造之后,并于2013年5月落成。 现在深交所大厦的雄姿和这座建筑的内外以及结构方面鲜为人知的部分才逐渐公布于世。
  OMA曾在2002年中标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曾经获得评委全票通过,四年后,OMA又中标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总部大楼,而设计方案和CCTV的完全不同。CCTV的设计是对传统摩天楼风格的具有颠覆性的思考,而深交所大厦则是对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经典作品再思考,并进行新的诠释的杰作。
  它让我想起20世纪的建筑巨匠密斯 · 凡德罗德在纽约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尽管纽约有那么多摩天楼,可是只有密斯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鹤立鸡群,它那黑色的外立面和如同哥特教堂一样的比例和气质,成为曼哈顿这座城市的建筑标杆。这早已是20世纪现代建筑史上的神话和里程碑一样的建筑名作,那么21世纪的建筑名作在哪里?
  当2007年OMA中标深交所大楼时,我没有发表评论,这和我通常的做法不太一样,因为我是一直跟踪报道OMA的项目,尤其在中国的项目会在第一时间作出评论。而最初看到深交所大楼中标的方案时,我没有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许CCTV给我带来的冲击波还没有结束,那种颠覆性的设计像狂飙一样冲击过中国,当然也冲击过世界,而深交所大楼的设计预示着OMA设计的狂飙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
  我听说老库对深交所大楼的设计非常满意,库哈斯的满意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迷,这个迷一直持续了六年,直到2012年我第一次走进深交所大楼的现场,并进入内部之后,才彻底改变了我对这一设计的看法。其实,在我看到2006年OMA中标的深交所大楼时,就觉得它和西格拉姆大厦有相似性,但是我对深交所大楼的抬升基座部分所造成的横向线条减弱了建筑垂直向上的动势感到遗憾,这也是我觉得深交所大楼的设计不够出色的一个理由。但是,当我仔细考察了这座建筑的功能它和城市的关系之后,发现它的设计不仅是合理的, 而且还是一项不小的创举。
  这个巨大的被抬升的基座部分架于距离地面36米的空中,每层面积达15,000平方米,是最大型的办公楼面之一。在南、北两个方向悬臂悬挑18米,在东、西两个方向悬臂悬挑36米。 这使得在不同的角度观看这座建筑时会产生不同的形态。被抬升的横向基座并没有削弱冲天的气势,整栋建筑像一座镇山石稳扎在深圳的CBD的核心区,它耸立在那里,有一种无形的张力威慑着周边。
  被抬升的基座承载所有证券交易所需要的功能,其中包括上市大厅以及所有证券交易部门。15,000平方米的大面积楼面让各部门之间能够在同一个楼层分工合作。这在竖直方向上被划分为各楼层2,000平方米的深交所原大楼是无法享有的。另外,抬升基座还设有一个国际会议中心以及多个展陈空间。 抬升基座和塔楼被结合成一体,基座散发灯光,并对外“广播”城市金融市场所发生的活动。在上市庆典或节日期间,其灯光?颜色会由日常的“白光”转变为一道道“红光”。
  在外部很难看到东西两侧的抬升基座和塔楼之间有一个空中走廊,当你穿梭在透明的空中走廊之间,好像是科幻电影里看到的未来景观。而开放的空中花园是这座巨大建筑的离地空间中最大的室外公共空间。空中花园景观图案的设计可以像一副中国剪纸艺术作品,同时又让我联想到威廉姆莫里斯那巨大的植物纹样,所以说它就有中国特色,同时又与欧洲崇尚自然的艺术加以链接,是大胆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的个案。室内设计也有许多亮点,比如屏风折扇型的过道隔墙,圆柱型的空中植物柱,以及模拟浮云和山峦的壁雕等等。
  与以上这些新颖的设计相比,这座建筑还有一项建筑材料上的创新,那就是建筑的外立面。深交所大楼的外立面是由压花玻璃所构成,从远处看没有人猜到这些看上去很黑、很沉重的外立面材料,原来是玻璃材料,为这座建筑特别开发的压花玻璃材料,包覆着大楼的坚固骨架网格结构。无论是从外部望过去,还是从内往外看,磨砂效果的黑色压花玻璃包覆层的肌理,都会透露出底下网状的施工构造,产生出迷人神秘的朦胧效果。妙的选择具有半透明性的材料,制造朦胧和神秘的氛围是OMA设计的一贯手法。
  然而这座巨大的建筑的外立面,并不只是使用了一种材料,除了压花玻璃之外,还选用了透明玻璃、超白玻璃、半透明彩釉以及反射膜的组合构成,形成了中性色调。玻璃的颜色以及透光率被精心设计,使其能够随天气状况而变化,同时让光线在日间能够穿透而在夜间能够弥散。
  由于在高层建筑外观幕墙的包覆材料采用压花玻璃至今没有先例,首次,从而没有可供借鉴的本地或国际设计标准。于是,建筑设计的OMA和结构设计的奥雅纳以及玻璃生产商的专家组,为此压花玻璃的设计及施工创建了一套生产标准及设计规则,这本身是建筑学的进化。
  现在我们可以将库哈斯设计的深交所大厦再与密斯设计的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做进一步的比较。西格拉姆大厦的特征是建筑底部除中央的交通设备电梯用地处之外,全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单一的大空间,这样便于底层的交通。而深交所大厦的底层功能和西格拉姆大厦完全一致,只是它将公共空间扩大化,那就是被抬升的基座下面周围的空间。
  此外,西格拉姆大厦采用了刚刚发明的染色隔热玻璃做幕墙,而密斯还给琥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使这座大厦在曼哈顿众多的摩天楼中显得优雅华贵。而深交所大厦也同样在大厦的玻璃幕墙上下工夫,从而自己研制了压花玻璃,让建筑显得高雅和品位不凡。西格拉姆大厦和深交所大厦在设计和美学上的共性在于:整栋建筑的室内外细部处理,包括园林景观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在公共空间中窥见人工和自然的携手,在材质和工艺的审美上突出品质。深交所大厦可以被认为是21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杰作,它虽然坐落在深圳,但是这座建筑的影响力将超越它的地理空间,成为一座建筑如何让城市的品质向上的杰作。
其他文献
展览时间:2014-12-09~2014-03-08  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  此次“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筹备时间长达一年,展出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的唐寅书画精品47件。内容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古木竹石等不同主题,卷、轴、扇面、册页各类书画形制齐全,将通过早、中、晚不同时期唐寅书画作品,系统反映唐寅书画风格的变化历
期刊
展览时间:2014-12-26~2015-03-08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  庞元济(1864—1949年),字莱臣,号虚斋,江苏南浔人,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书画收藏家之一。他的收藏规模之众,品质之精,富甲东南,与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有“北张南庞”之誉,堪称传奇。  值庞元济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由南京博物院联合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此展,将久已分藏京、沪、宁三地的“虚斋旧物”重聚在一起
期刊
展览时间:2014-12-06~2014-12-16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策展人:夏可君  本次将展出徐累、魏东、张见、高茜、徐华翎、杭春晖、郑庆余、祝铮鸣、赖静、彭剑、郝量、肖旭共12位当前最受关注的当代工笔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们,结合雅丽的色彩与姿态的微妙,日常却又诗意。他们的作品,以其鲜明的特色,让我们看到了“托古改制”这种方式所具有的现代性潜能与普遍性意义。面对西方现代
期刊
展览时间:2014-12-30~2015-01-08  展览地点:岭南画派纪念馆  赵跃鹏、李桐、林海钟三位老师性情相投,在绘画之路上亦是志同道合,巧的是他们又分别擅长花鸟、人物、山水,在各自的领域都已取得极高成就。这真是一个奇妙的组合,且他们都出自中国美术学院,如今生活在杭州,因此这个展览集中全面地展现了当代浙江画坛的最高水平。  “湖上寻幽”即将来到岭南,这当代文人绘画的清泉也将是对岭南习画者
期刊
展览时间:2014-12-24~ 2015-01-04  展览地点:朱屺瞻艺术馆  学术主持:贾方舟  策展人:孙磊  参展艺术家:  丁蓓莉、郝世明、何振华、贾秋玉、金泽友那、李戈晔、赖静、马兆琳、石荣强、孙鑫宇、谭雷鸣、吴思骏、王牧羽、王濛莎、阎盈汐、颜海蓉、赵丽娜、张湘溪  “新”在中国艺术史中是一个具有“转换”意味的逻辑,“新”所依据的恰恰是它所修饰的主词,而主词又恰恰是应经被定论了的“传
期刊
展览时间:2014-12-14~2014-12-29  展览地点:今日艺术汇·今日画廊  瑃燕的“一沙一世界”系列作品迷人之处在于其散发的禅意,如《华严经》曾提到“因陀罗之网”,由无数种珠宝编织而成,每一件珠宝有无数个面,它映射出网中的其他珍宝且被其他珠宝所映射;另一系列的作品,是将日常的画册上的经典图像再绘画。王焱的作品题材通常是选用一些“出人意料”的日常之物:纸张、水彩颜料等原本用来绘画的工具
期刊
展览时间:2014-12-06~2014-12-15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  策展人:杭春晓、朱小钧  此次展览的参展作品包含有《似是而非》《蛛丝游记》等几个系列,以绘画、立体装置、手卷、册页等多种展示形式呈现出作品与空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观看的路径。这些作品通过对光和色彩的把握,突破了人们对绘画观看的传统方式,在工笔画的精致和细腻之上,呈现出丰富的图像层,这些几乎隐藏在暗处的线和物体,会
期刊
简淡冲和之美的提出,是在魏晋六朝以后由“文学界”提出来的。唐人司空南在著名的《诗品》中所提出的“冲淡”、“典雅”、“自然”、“清奇”诸品其意旨实亦在此。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诗品·冲淡》)“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诗品·典雅》)“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与道俱往,著手成春。”(《诗品·自然》)“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诗品·清奇》)清人孙联奎笺
期刊
“建京”这名字在耳边反复响起数次,才得以见到本尊。他是朋友的朋友,第一次碰面居然是相约去看孟京辉的新话剧《柔软》,对此我颇感意外。想来国画家对昆曲、古琴的兴趣,要远大过这类先锋话剧,许是因为不了解才有了一般模式的“对号入座”。话剧结束后,他那掷地有声的观感,也让我印象深刻。  一来二往,从朋友的朋友也变成了我的朋友,但起初聚在一起,鲜有聊起绘画本身的事情,甚至都未见过他的画作,多是些看展览、逛书店
期刊
在威尼斯,人们的每天出行都要乘船,船随水摇晃,遇到大风下雨,风浪急,船晃动更大,但我看到人们站在夹板上稳如泰山,甚至靠在船护栏上读书,真担心船一晃他们会掉入水中,但是没有,有惊无险。人们的平衡能力太强了,这是不是也透露出他们驾驭双年展的各种展览项目的能力和平衡能力超强?人的能力是在环境中磨练出来的,人文地理共一家,越是这样的环境为越要体会自然、什么是自然以及自然何以是真正的社会属性,这就是自然的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