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幼儿乐于表达,勤于交流,善于解决矛盾,其表述条理清晰,思维富有逻辑。从我们的实践来看,良好的沟通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本文就中班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总结了增强中班幼儿沟通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增强;中班幼儿;沟通能力
《纲要》指出:“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我们在中班幼儿语言沟通中发现令人担忧的问题:理解概念性词语不够正确、运用关联词较少、语言记忆及语言思维能力弱。这些方面都是中班幼儿急需发展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增强中班幼儿沟通能力呢?以下是我的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方式、创造条件,全方位培养幼儿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其实就是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思维能力等的综合体现,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内要全方位培养中班幼儿的沟通能力:在形成沟通氛围、扩展沟通空间、拓宽沟通通渠上下功夫。
1.创设环境,形成沟通氛围
中班幼儿只有通过多看,多感受,才能获得各种感官的刺激,激发思维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这样,说话就有了具体的内容。一旦有了表达内容,就会产生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如在每天晨间进行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精心准备丰富的材料,让中班幼儿自由选择并开展游戏。中班幼儿在游戏时互相帮助,轻声讨论。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中班幼儿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他们学会了较完整的描述性语言。在教室中布置自然角,放上水果、干果,养些水生动物,还可让中班幼儿带上一盆亲手种的花草,观察它的变化,并展开讨论,发表见解,丰富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表达能力。在美工活动中,中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完成一件作品,头脑中会孕育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并且介绍给别人听。
2.感知生活,扩展沟通空间
指导中班幼儿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每天的谈话课上,教师可结合每天的生活,让中班幼儿说说看到的或听到的新鲜事,或者有目的地提出一些让中班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你最喜欢家里的谁?为什么?”“昨晚你看了什么电视?”等等。这些问题促使中班幼儿留心日常生活,并进行了用语言表达的练习。
每逢参观,散步,教师就引导中班幼儿观察,边看边说。如秋天来临时,让农村幼儿说说树叶像什么,飘到哪里去了,她会怎样。冬天下雪时,说说雪花长得怎么样,像什么。久而久之,中班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教师及时为中班幼儿引进生活中的语言素材进行语言训练,努力为中班幼儿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如人们交谈、乘车、旅游、看电视等都是学习语言的好机会。不断变化的生活是学习语言的好课堂,接触的各种各样的人是学习语言的好老师。只要把幼儿的目光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导他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话源就不会枯竭。
3.示范激励,拓宽沟通渠道
中班幼儿学语言是从模仿开始的,周围所具有的语言修养,语言风格等构成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影响着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要做到言谈文明,言词达意,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丰富,力求儿童化,形象化;普通话标准,用词准确。如在每天课余时间,请个别中班幼儿表演故事,并对其表扬、鼓励,用这种榜样作用带动其他中班幼儿。这种形式给中班幼儿提供了进行语言交流的好机会,使每个中班幼儿都存有一份成功感,中班幼儿表达起来也会更有主动性,创造性。
二、延伸沟通方式,实现家园互动
从幼儿园到家庭,延伸幼儿沟通能力培养。如果父母普通话不是很好,可以请自己孩子的姐姐哥哥用普通话给孩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讲故事时,语法力求正确,语言力求简练、句子力求完整;父母要有意识地寻找孩子善于表达的话题,和孩子交谈。如父母可将中班的语言学习活动用纸条记录带回家,交互着实现对话,真正实现家园互动。
1.在生活中体验“不同沟通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当孩子想要别人的玩具时,即如何分享他人物品时该如何表达?体验不同口语表达方式的不同结果:方法一,“ххх,我要玩你的玩具。”方法二,“ххх,你的玩具能给我玩一下吗?我也有好玩的玩具,下次带来给你一起玩,好吗?”
2.实行“新闻播报站”养成面向同伴能大方有条理地叙事。
在晨间谈话时间,在“新闻播报站”前发布自己从电视、家人等处获得的信息、新闻,逐步养成在面向同伴时能大方有条理地叙事。
3.午睡前五分钟故事讲述比赛。
午睡前五分钟刚好中班幼儿处在安静与吵闹之间,睡前故事讲述按学号轮流讲述一周前准备的故事,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积累沟通的词汇量,又注意培养了讲述时的姿态表情和声音的轻重缓急,同时养成入睡前安静的习惯。
三、通过实践,中班幼儿想说、敢说、能说
1.乐于表达,勤于交流
幼儿不再只是跟着老师的想法和做法去讲述、表达,他们能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去观察了解,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幼儿在遇到新的人际交往问题时,更乐意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和处理人际交往的新问题;再由于词汇量的增加,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积极地讲述和讲述的逻辑性明显提高了。一些较内向、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幼儿也能饶有兴趣的参与,在主题教学、游戏、体验活动等形式中让孩子练习和习得沟通的技巧,幼儿在沟通中较以前更富逻辑性,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还富有了创造性!
2.擅用礼貌用语,善于解决矛盾
在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中,明显发现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能力,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在沟通能力的带动下循序渐进地提高了。
3.增进亲子间感情
“孩子比以前礼貌了。”这是好多家长的真心话。在我们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在家里的同父母和长辈沟通、交流时学会使用更多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不用谢”、“可不可以”“好吗”。用家长的话就是“孩子比以前有礼貌了”。
提高中班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方法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我们能根据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加以循循善诱,可以大大提高中班幼儿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前教育》.1999年第1期.
2.《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关键词:增强;中班幼儿;沟通能力
《纲要》指出:“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我们在中班幼儿语言沟通中发现令人担忧的问题:理解概念性词语不够正确、运用关联词较少、语言记忆及语言思维能力弱。这些方面都是中班幼儿急需发展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增强中班幼儿沟通能力呢?以下是我的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方式、创造条件,全方位培养幼儿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其实就是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思维能力等的综合体现,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内要全方位培养中班幼儿的沟通能力:在形成沟通氛围、扩展沟通空间、拓宽沟通通渠上下功夫。
1.创设环境,形成沟通氛围
中班幼儿只有通过多看,多感受,才能获得各种感官的刺激,激发思维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这样,说话就有了具体的内容。一旦有了表达内容,就会产生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如在每天晨间进行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精心准备丰富的材料,让中班幼儿自由选择并开展游戏。中班幼儿在游戏时互相帮助,轻声讨论。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中班幼儿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他们学会了较完整的描述性语言。在教室中布置自然角,放上水果、干果,养些水生动物,还可让中班幼儿带上一盆亲手种的花草,观察它的变化,并展开讨论,发表见解,丰富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表达能力。在美工活动中,中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完成一件作品,头脑中会孕育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并且介绍给别人听。
2.感知生活,扩展沟通空间
指导中班幼儿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每天的谈话课上,教师可结合每天的生活,让中班幼儿说说看到的或听到的新鲜事,或者有目的地提出一些让中班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你最喜欢家里的谁?为什么?”“昨晚你看了什么电视?”等等。这些问题促使中班幼儿留心日常生活,并进行了用语言表达的练习。
每逢参观,散步,教师就引导中班幼儿观察,边看边说。如秋天来临时,让农村幼儿说说树叶像什么,飘到哪里去了,她会怎样。冬天下雪时,说说雪花长得怎么样,像什么。久而久之,中班幼儿的观察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教师及时为中班幼儿引进生活中的语言素材进行语言训练,努力为中班幼儿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如人们交谈、乘车、旅游、看电视等都是学习语言的好机会。不断变化的生活是学习语言的好课堂,接触的各种各样的人是学习语言的好老师。只要把幼儿的目光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导他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话源就不会枯竭。
3.示范激励,拓宽沟通渠道
中班幼儿学语言是从模仿开始的,周围所具有的语言修养,语言风格等构成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影响着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要做到言谈文明,言词达意,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丰富,力求儿童化,形象化;普通话标准,用词准确。如在每天课余时间,请个别中班幼儿表演故事,并对其表扬、鼓励,用这种榜样作用带动其他中班幼儿。这种形式给中班幼儿提供了进行语言交流的好机会,使每个中班幼儿都存有一份成功感,中班幼儿表达起来也会更有主动性,创造性。
二、延伸沟通方式,实现家园互动
从幼儿园到家庭,延伸幼儿沟通能力培养。如果父母普通话不是很好,可以请自己孩子的姐姐哥哥用普通话给孩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讲故事时,语法力求正确,语言力求简练、句子力求完整;父母要有意识地寻找孩子善于表达的话题,和孩子交谈。如父母可将中班的语言学习活动用纸条记录带回家,交互着实现对话,真正实现家园互动。
1.在生活中体验“不同沟通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当孩子想要别人的玩具时,即如何分享他人物品时该如何表达?体验不同口语表达方式的不同结果:方法一,“ххх,我要玩你的玩具。”方法二,“ххх,你的玩具能给我玩一下吗?我也有好玩的玩具,下次带来给你一起玩,好吗?”
2.实行“新闻播报站”养成面向同伴能大方有条理地叙事。
在晨间谈话时间,在“新闻播报站”前发布自己从电视、家人等处获得的信息、新闻,逐步养成在面向同伴时能大方有条理地叙事。
3.午睡前五分钟故事讲述比赛。
午睡前五分钟刚好中班幼儿处在安静与吵闹之间,睡前故事讲述按学号轮流讲述一周前准备的故事,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积累沟通的词汇量,又注意培养了讲述时的姿态表情和声音的轻重缓急,同时养成入睡前安静的习惯。
三、通过实践,中班幼儿想说、敢说、能说
1.乐于表达,勤于交流
幼儿不再只是跟着老师的想法和做法去讲述、表达,他们能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去观察了解,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幼儿在遇到新的人际交往问题时,更乐意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和处理人际交往的新问题;再由于词汇量的增加,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积极地讲述和讲述的逻辑性明显提高了。一些较内向、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幼儿也能饶有兴趣的参与,在主题教学、游戏、体验活动等形式中让孩子练习和习得沟通的技巧,幼儿在沟通中较以前更富逻辑性,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还富有了创造性!
2.擅用礼貌用语,善于解决矛盾
在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中,明显发现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能力,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在沟通能力的带动下循序渐进地提高了。
3.增进亲子间感情
“孩子比以前礼貌了。”这是好多家长的真心话。在我们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在家里的同父母和长辈沟通、交流时学会使用更多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不用谢”、“可不可以”“好吗”。用家长的话就是“孩子比以前有礼貌了”。
提高中班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方法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我们能根据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加以循循善诱,可以大大提高中班幼儿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前教育》.1999年第1期.
2.《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