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艳四射再噶尔皮绣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湟源,就有这样一枝“红杏”绚丽多彩、分外妖娆,它就是丹噶尔皮绣艺术产业。它的生成虽只有短暂的几年,规模也还很小,但它的创新意识、企业理念,以及所具有的生命力,及其成功的艺术作品,给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锦上添花,增色添彩,做出了新贡献。她走出了青海,走遍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丹噶尔皮绣的历史沿革
皮绣,即在动物的皮上绣出的工艺品。追本溯源,这种工艺的历史可谓久远。《史记·夏本记》载:“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史学界一致认为这是四个古国之名。其中织皮昆仑国就在今湟源和环湖地区。这个古国创造了用皮毛造型的原始艺术品,作为贡品或商品流人中原,由于这种物品很有特色,其国由此而得名,令周边刮目相看。
据史书记载:上古把鞋叫“鞵”。《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鞵,革生鞮也。”可能就是青海人叫“轩烟牛皮”做的那种鞋。据王生金先生在《历史学习》中说,我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皮鞋。春秋时,穿皮鞋已经普遍。战国时孙膑受刖刑后,为了能走动,就用硬皮革裁成鞋底,再缝上鞋帮,制成高帮皮鞋,并绣上皮花称“皮賛绣”,所以鞋匠们奉他为鞋业的祖师爷云云。但去古未远的西方人却认为革履的发明者是西戎羌人。西汉黄门侍郎史游写了一本儿童识字课本,叫作《急救篇》,在介绍到衣着时写到“鞮靸卬角褐韈巾”。有个叫徐锴的注解家这样解释:辊是薄革小履。“鞮亦履,今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急救篇》的另一处又说“旃裘革索铎蛮夷民。”唐代颜师古,南宋王应麟等注解大家对这句话的注解是“革索铎”(读作suo duo)是少数民族的鞋。全句的意思是“少数民族以毡为裘,脚穿革索铎,今天羌人的服装还是这样。”东汉时期羌人多次举行反抗起义,他们作战用的“盾”是牛皮做的,上面还绣花纹。吐谷浑时军队戴的帽子,也用牛皮并在两旁绣上图案,里边装上毛毡,防止刀箭砍伤。
湟源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史称“西戎羌地”,清代中期始称丹噶尔。从各种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考证,湟源很可能就在织皮昆仑国的中心地域,这个古国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古人如何织皮?今已无从考证,但从与羌人血缘和文化上有密切关联的汉藏民族求证,则可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揆情中,做出一些合理的推想。
曾经遐尔闻名的湟源是“环海商都”,每年集散各类皮张达30万件,牛、羊毛500万斤,这是汉藏民族以皮毛为生活、生产的重要原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皮毛千丝万缕,息息相关。他们用皮毛制作各种衣帽、被褥、口袋、皮箱、帐房及各类马具,还有子弹袋、弓箭筒、刀鞘、火镰、马鞭、马绊、各种用途的绳索等等,无不以皮毛为原料。在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实践中涤故革新,积累了对毛皮的深刻认知。汉藏民族又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因此,就将对美的认知和追求融人了皮毛制品之中。他们在用牛毛织褐子时,织人美丽的图案时,在皮制的衣帽上镶嵌吉祥的纹饰,用马的后腿皮制出实用而有独特造型的后鞧,即便是最常用的绳索,也将美的元素编人其中,斗丽争妍。笔者曾在四川羌族中,看到了一根有百岁高龄,凤毛麟角的皮绳,此绳用一张完整的野牦牛皮裁割而成。粗细与筷子相当,十分精致而又坚韌,足有三十多米长,盘成一个亚字形。绳头是野牛的两个耳朵尖,绳尾是野牛的尾梢。很有一些神秘的沧桑感,这也是一件独特的民间皮艺珍品,气度不凡,弥足珍贵。
汉藏民族同胞的制皮艺术,承前启后,世代相传,进而使与汉藏族杂居的蒙古、回等民族也受到了耳濡目染,并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首“花儿”是这样唱的:“尕妹给你绣上个满腰转,羔皮的边边,里底是毡毡,牛毛(俩)扎上个牡丹,勒上了走,人前头显我的手段。”
宽大肚兜的绣花马夹是一件古老而精美的皮毛工艺品,作为爱情的信物它不但蕴涵着炽热真挚的情感,也透露着制作者对自己手艺的自信。由此可见,从“织皮昆仑”到“环海商都”,诉说着青藏高原皮毛工艺的传承渊源和它在民间的深厚根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由此可以说丹噶尔皮绣攀今揽古,承担了对古羌人、汉藏民族皮艺文化的传承、保护,研发和创新“沉睡几千年,一醒惊世界。”
丹噶尔皮绣的创业里程
皮毛工艺虽然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但从一种原始的民间工艺发展成为深受市场青睐的现代文化产品和产业,却是一种创新,汇集了社会各层的合力。皮绣的最早创意人是蔡成勇先生,作为一县之长,他深谋远虑,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但湟源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湟源县城镇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是他经常思考的两个重要问题,湟源古老的文化沉淀给了蔡成勇灵感,他想,能否在皮子上绣花做成一种有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也能解决不断增多的城镇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蔡县长把这个千斤重担交给湟源县文化馆,时任文化馆馆长的张永福负责挖掘、研发此项工作。张永福是一位资历很深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圈子里,老马识途,多见识广,又是一位才华横溢,很有成就的实干家,闻名遐迩的湟源排灯、一呜惊人的《古羌乐舞》等都是他的成功之作。由于对乡土文化做出贡献,他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的荣誉称号。在研发期间,张永福得到了西宁市女子职业学校全体师生的鼎力支持,她们为学员举办培训班,不遗余力地培养皮绣艺人,支撑皮绣工艺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校长李永清女士,更是倾其所有,出谋划策,为研发皮绣牺牲了日日夜夜。
这两位土生土长的湟源人,怀着对乡土文化的挚爱和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为父老乡亲办实事的心愿,奋发图强,努筋拔力,全身心地投入了产品的研发工作。一开始,他们将传统绣法移植在牛羊皮上,其产品因皮张的厚度、干湿程度不同,皮质的松弛或膨紧而变形。为了掌握各类皮子的“脾气”,他俩终日泡在牛、羊、兔、旱獭多种皮张之中。皮张分生与熟两种,不论哪种皮子都会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招来了人们的质疑眼光,有的熟人当面发问:“你俩身上是啥味儿?真难闻!”这使年近中年、温文娴雅的李永清女士颇感为难,但张永福则笑而答之:“是臭皮匠的味道,没闻过就好好闻闻。”当然对于张永福、李永清他俩,勇于攀登,有执著追求的人来说,再大的困难也只是将踩在脚下的一块台阶石。经过屡研屡败、锲而不舍、点灯熬夜才使丹噶尔皮绣的用料日趋完臻。功夫不负有心人。水到渠自成。他们在2008年成立了“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从此皮绣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工艺,正式登上了青海文化产业殿堂,展示它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万众无数的眼球。 研制皮绣,绣什么样的东西,首先是选样,他俩在环青海湖实地采访,旁搜远绍,跑遍了高山、河流、草地、牧场,走访了牧人、寺僧,寒来暑往,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无数张高原动物、牧民风俗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采样,极大地丰富了皮绣的选择,回到家后,又在网络上搜索素材,优中选优,最后确定高原动物藏羚羊、盘羊、老鹰、藏獒等,将这些动物飞禽用于研制皮绣图案设计。
皮绣作为一种本土的文化新产品,一面收集历史遗留下来的皮毛制作工艺,了解古老的编艺技术,一面又走出去到苏杭、保定、庆阳、松潘、四川藏羌地区和内蒙古等地参观学习考察。春华秋实,一朝问世,便显出了独有的艺术魅力。它的用料和工艺独特,与传统的湘绣、苏绣相比,有质的不同。丹噶尔皮绣是以各类动物的皮张,经过熟、挖、烤、揉、铲、裁等多种工序后,始为底板,再用绒、毛发、羽毛、毛线、皮条、皮绳、碎皮、金丝等多种原料,在预定设定的样板上,用盘、攒、绣、堆、辫等手法制作,内容涵盖民族特色、自然特色、人文特色的青海历史人文、高原动植物、山水花鸟。其工艺手法细腻精致,意象雄浑深沉,风格古朴粗狂,质地厚重,极富立体感。总揽设计张永福先生认为,皮绣是表现大美青海的一种上佳的艺术品种,诸如《高原精灵——藏羚羊》,在苍茫悠远,湖光山色,辽阔的草原上,一对藏羚羊母子,相依相伴,互相关爱,情感至深,给观众的心灵给了一种有力的撞击。呦!这就是青藏高原,这就是藏羚羊!可爱可敬之心,油然而生。《大头盘羊》中的盘羊,傲立雪山之巅,气势雄健,是对生命价值的着力张扬,对白热之美的无声颂赞。还有代表作品《日月情·文成公主》《草原晨曦》《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的故事》《大美青海》《雄鹰》《高原牦牛》《灵鹤献寿》《富贵牡丹》等林林总总,有的千姿百态,造型生动,古朴典雅,有的栩栩如生,美轮美奂,成为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艺术奇葩。艺术家们追求地方民族特色,在皮绣艺术中烘云托月,花样翻新,有了尽情的发挥,其皮绣艺术面壁功深,连拔头筹,真有“不呜则已,一呜惊人之势”。
丹噶尔皮绣的辉煌成就
說一千道一万,皮绣作为一种独创的工艺品种,社会的反响是衡量其价值的一杆秤。2008年,在西部国际商品博览会及大美青海香港行等重大活动中,参展的丹噶尔皮绣大放异彩,令人刮目相看。
2009年在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上,皮绣系列作品获得优秀项目奖;在2010年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银奖;在青海唐卡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六届民族旅游节上又得大奖。2010年世博会上,参展的36件作品在数日之内销售一空,东北的一家外贸公司一次就订货500件,反响非同。
丹噶尔皮绣并已走出国门。2011年《藏獒》等90余件皮绣作品,代表我省民间工艺精品,在韩国首尔市举办的“中国夏都西宁旅游招商推介会”上闪亮登场,引起了轰动。2013年在尼泊尔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尼泊尔国家总统、总理分别会见了张永福、李永清,对他们的皮绣爱不释手,赞叹不已。
丹噶尔皮绣已成为青海特色文化符号之一,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西宁市人民政府特地订做了一幅《高原精灵——藏羚羊》皮绣作品送给奥运会,被永久珍藏;为祝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省教育厅领导经再三斟酌选定的礼品,也是特定的《藏羚羊》。用皮绣绣出的藏羚羊表达着青海人民对奥运会、百年清华的良好祝愿,蕴涵深深,意在画中。近年来,随着我省与国际上文化经济交流多方发展,皮绣作品出类拔萃,又展风彩,已成为出访人员的首选礼品,随一带一路,漂洋过海,传至尼泊尔、印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荷兰、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举世瞩目,收到了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赞称“超级艺术,绝世无双”。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活动周期间,省委书记强卫,省长洛惠宁等领导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及多位上海市领导同志来到皮绣展厅前,强书记亲自向上海客人们介绍道:“这产品叫皮绣,是我们青海近几年才开发出来的。土生土长,土味十足,但很有特色,它采用了青海高原的牛皮、羊皮以及牛毛、羊毛、马尾、人发等材料,绣法是在传统盘、攒、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很有特色。”
客人们仔细地看着,眼中露出惊奇的神色,口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俞正声书记笑着对强卫书记说:“青海牛羊多,肉又鲜美,这些上海人都知道,但牛羊皮上还能做出这样的文章来,真没想到。这不,你们不是把大美青海也搬到牛羊的皮子上了吗?”
青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催生了丹噶尔皮绣的出世,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很有生命力的创意。发展、创意是当今世界性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丹噶尔皮绣既超今冠古,又光艳四射。
话说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韵浩荡,光彩夺目。它起源于清代中期,发展于民国,改革于新中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名声显赫。
湟源扼“唐蕃古道”之险塞,居“丝绸南路”之要冲,是汉、藏、蒙、回等各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以来为中原人藏的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清代民族贸易繁荣昌盛又有“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美称,蜚声中外。
灿烂辉煌的艺术历程
湟源排灯的出现,早在清代嘉庆年间,一些山、陕商家羡慕湟源县城丹噶尔民族贸易的繁荣昌盛,举家迁来,同时将内地的流行文化艺术带到湟源。据传,当初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在里面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后来,这种广告灯箱逐渐发展成了有底坐、图案、形式多样的广告牌灯。起步见绩,引人注目,湟源排灯首次正式出现于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的元宵节。首任丹噶尔同知胡秉虔,祖籍安徽绩溪,以清政府工部主事到任,在署内悬挂苏杭吊灯彩灯,丹城邑人,万人空巷,相竞观看。到光绪时,政通人和,奉旨修建彰显“忠孝节义”“忠义慈孝”“贞女烈妇”,旌表“五世同堂”“子孙显扬”“曾元承钦”“一门完福”“华杞贞风”“杭义明节”“捐躯完贞”等牌坊,并在牌坊上装饰明灯,称之为“牌灯”,这是湟源排灯的另类,有它特殊的文化蕴含。光绪后期,京津洋行从京津购回大型纱灯、宫灯、彩灯,悬挂在洋行里外,这些灯是都是国内高手绘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给湟源排灯的发展又增色添彩。到了民国,富商马有德请丹邑著名木匠李华、樊春芳兄弟专门制作吊灯百余架、排灯5架,由青海绘画大师柴成桂绘画,摆放在关帝庙和城隍庙门口,名号显美,当时湟源商会见此排灯鲜活明亮,缤纷美丽,奇艳夺目,招人青睐,立即派干事任天蛟负责督办,在各商号、店铺精心制作,厅署机关、单位纷纷仿效,海纳百川,蓄势待发,制作的排灯有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扇子形以及横跨街道的长条排灯,使湟源的排灯逐步成熟,尤其在万安街吊挂的“蝴蝶排灯”岁孰且美,以供上用,扬名四方。 湟源排灯的出现和发展,是与湟源商贸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到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湟源县城除原有的七家天津洋行外,又增加了四家,西宁及大江南北的不少商家在湟源设庄开铺,生意十分红火。到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这里的商家已达到几百家,有从业人员5000余人,贸易金额达白银500万两,故有“小北京”之称。那时,每当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排灯齐亮,如同白昼。排灯从古城西门(即拱海门)到东门(即迎春门),一条排灯组成的长龙延伸到万安街、张家尕铺;另一条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这里是湟源商业繁荣地区,也是排灯集中区,悬挂排灯约一百多架,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色彩之亮,观者之众,空前绝后,实为罕见。各路社火纷沓而至,锣鼓喧天,龙舞狮跃,鞭炮轰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热闹的社火队使得排灯更加炫美。
湟源用排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体现了“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的文化辉煌,著名诗人朱耀南有诗赞道:“洋洋锣鼓耳边盈,共答升平雅颂声,闹到九霄星月朗,银花火树并纷争。”
精美的艺术珍品
湟源排灯从原来经营的各地商家为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招牌,后又把牌灯改制成能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并有机地融人汉、藏、蒙、回等各民族及河湟谷地的文化基因,成为古城一道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景线和中原文化与河湟文化结合的完美结晶工艺精品,初露锋芒,享誉一方。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湟源排灯形式有长方排、或马鞍形,或扇形,大都是由长2尺,宽1.5尺方格的纱窗组成,形成双面性柜架,每架由八个或十二个方格组成,意为四季长春或六六大顺、国泰民安、民富物阜。都由国内和本土绘画高手或名师手工制作,雕刻精细,十分考究,图案多以取白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有历史人物、民间典故等,每架排灯以连环画形式,集中展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结,内容丰富,意境丰盈,畅晓明白。画面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尤其蜡烛火焰旺盛时,灯光闪烁,人物静中有动,活灵活现。
排灯是由众多的个体灯组成,每一个灯即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其中木工制作是排灯的主体工程,由鲁班式的能工巧匠承担,各显其能,技艺纷呈,精湛一绝。
湟源排灯的工序是先制作框架结构,其形式有两大类,一种是悬挂式,一种是落地式。形状分梅花形、长方形、天桥形、马鞍形、吕字形、扇子形、影壁形、立柜形、隋圆形等十多种,并将传统的龙凤鸟兽,花草人物图案雕刻在木制框架上,格外耀眼。
架框制成后上面蒙纱,再根据不同架形,博采众长,绘制反映丹城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宗教故事等画面,精雅巧致,大气犹在,各排灯之间争奇斗艳,交相辉映。
最后就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雄风豪气,使单个的排灯组装成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和主体思想的长条排灯。
制作完成的湟源排灯,经内外灯光的照耀映辉,灯面上的人物、花草、虫鸟,一个个、一件件灵动起来,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若人间天上街于市,美不胜收的感受。
近二百年来,各个民族在这里集居融合,风雨同舟,命运共济,繁衍生息,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方兴未艾,绽放异彩。
湟源排灯作为浓厚的约定成俗的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委婉细腻,词采华茂,包含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美好生活的追求,太平盛世的赞颂。观之上古,验之当今,体现了普天同庆、万民同乐、天人相应、吉祥和谐的社会发展理念,悠远深隧。
排灯还通过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忠臣良将、家乡美景、英雄模范、民族团结等画面和装饰,允文允武,寓其惩恶扬善、鲜解备善、明耻知辱,教人厚德载物、奋发图强、和谐亲善等。寓教于乐的古老传统在排灯这一艺术中得到充分体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观照人生,洞明世态,涵养性情,启迪后人,使不同层次、不同族群、不同年龄的人,爱而有教,不但得到美的享受,赏心悦目,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其乐无穷。
每年农历正月元宵节前后,几百条湟源排灯同时展出,各族群众扶老携幼,蜂拥而至,享受这人间美景和节日的气氛,通过排灯长廊的艺术渲染,就有了春满乾坤的气势,走在其间,便会觉得灯河与群星浑然一体,无限生机,给人一种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感觉。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湟源首次修建了火力发电厂,从此,排灯用电灯替代了蜡烛,使这年的排灯展出引起很大轰动,四乡八堡,万人空巷,街头热闹非凡。然而排灯于1958年以后停止悬挂,曾经的辉煌早已被历史尘封,曾经的荣耀也被岁月风干,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直到1992年,在湟源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湟源以打造文化品牌、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宗旨,又重新恢复了排灯艺术。
本世纪初,新的一届领导士志于道,一心营职,精心编导,奋尽全力,湟源排灯又走向灿烂辉煌的历程,令人惊叹。
在改革开放大潮冲击下,湟源县把排灯作为打造湟源文化品牌的顶级项目来抓,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前后投资上百万元,专门成立排灯研发公司、排灯产业园区,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培养排灯传承人和新一代民间艺人,整编文字、图案和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任玉贵、刘光明等,民间艺术人才熙全徐、魏温、韩静浦、曹瑛和能工巧匠杨增贵、张世全等,对传统排灯进行挖掘保护和艺术革新,生发创新,烁其才华。
首先采用电、光、声等现代技术,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大胆创新。配备音乐,曲度均匀,节奏同检,动者高妙。在形式上改弦易辙,形状有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藝术门类除了绘画诗赋外,又培添了堆绣、刺锈、羊皮绣、皮影、剪纸、书法等,画面还展现了昆仑神话、河湟文化等,使湟源作为昆仑文化的发祥地和西王母故里,将“蟠桃盛会”“相见穆王”“嫦娥奔月”“大禹治水”“营造西海”等传说和神话故事登上了排灯雅座,声情并茂,大放光彩,使人耳目一新。 湟源排灯历经200余年的沧桑巨变,前仆后继,于2006年已被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先后在西宁、德令哈、成都展出,2011年举行了首届湟源排灯节。湟源排灯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枝奇葩和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文化艺术,使湟源排灯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有了新的艺术生命力,誉扬四域。
无可当量的艺术价值
湟源排灯凝聚了高超的艺术才华,它通过多元艺术形式,有机地融人了汉、藏、回、蒙古族文化,以及古羌文化与昆仑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湟文化、商业文化与农牧文化,使排灯成为湟源一道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景线,具有很高的多功能文化藝术价值。
观赏价值。湟源排灯以卢、光、电、影、动为一体,表现了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宗教故事等,并集多样的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皮绣等技艺,绘就出一幅幅绚丽多彩,欲白雕琢,奇中有奇,栩栩如生的画面,每逢春节、元宵佳节一经亮相,就吸引成千上万的人群竞相观赏,与时府仰,形成了湟源乃至青藏高原、中国西部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盛大观赏场面。
实用价值。湟源排灯在悬挂式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排灯的艺术革新,将触角逐步伸向市场,走进单位、企业、家庭,使台灯、壁灯、吊灯、连环彩灯也体现出排灯的特色,将艺术创新的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排灯装饰于客厅、餐厅、门厅、会议厅等,使其蓬荜生辉、光彩照人,从而使湟源排灯从公益性、开放性的公共场所,逐步走进具有实用性的千家万户,为排灯之乡的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藏价值。湟源排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昆仑文化与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中华文化以及人类文化做出贡献,非同凡响,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湟源排灯是综合性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是体现民俗、民风、民情的直观性工艺精品。它以绘画的形式把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形象化,在描述技巧上采用简练手法使每一件工艺作品畅晓明白,在制作上采用雕、镂、镌、刻等手法,行云流水,使排灯成为雕刻艺术的精品。仪态迥然,各领风骚,被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作为上乘艺术佳作收藏。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经过青海时,湟源排灯中的“高原精灵——藏羚羊”,代表青海向北京奥组委以礼品馈赠,北京奥组委作为艺术佳品珍贵收藏。
旅游价值。湟源地处夏都西宁文化圈和大美青海湖文化圈的连接点。以湟源排灯展出带为干线,以建设湟源排灯之乡为文化长廊,以开辟湟源排灯示范园为基地,使湟源排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吸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旅游业来传承、保护、传播、影响湟源排灯,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研究价值。湟源排灯表现了湟源由“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向“小北京”“青藏高原冠名古都”发展的商业文明史。由此可以说,湟源排灯是商贸文明多元文化的产物,为湟源乃至青海地方史志学、经济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美术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直观的实物资料,因此被省内外、国内外学者关注,认为湟源排灯历史悠久,色彩斑斓,博大精深,精妙致熟,独一无二,有着不可当量的研究价值,但要从其终始,怕其所亡,时光易逝,韶华不再,庸可废乎。
神奇的免尔干
由西安建筑工程公司驻青分院尚选平先生策划、实施的“兔尔干新村”坐落在举世瞩目的日月山下,顺羌河畔。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方美丽神奇的风水宝地,洞天福地,声名远播,已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的荣誉称号。
兔尔干,原名称图尔根,是吐谷浑地名,其神奇是它西接日月山,山名源于《山海经》“日月出人地方,天枢也,吴姬天门。”指古代先民的气象观测台。昆仑神话中的“夸父追日”就发生在这里,日月山又称炎山,说是“傍绕炎火光熊熊,赤满岭来血染山”。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有僧人宋云等去印度求经,到此看见寸草不生,故称赤岭。唐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下嫁吐蕃,都翻越此山,留下了美好的传说。公元1252年元宪宗蒙哥汗在此祭天。尊称日月山,此后,遐迩闻名,名扬立万。
兔尔干其神奇是它西南临古昆仑山,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神异典》中有“左带瑶池(青海湖)右环翠水(发源于翠山之水,注顺羌河)此山之下(古昆仑山)弱水九重(倒淌河)。“倒淌河有“天下江河尽向东,唯有此水向西流。”《山海经》中也有“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前有山叫昆仑山。”《汉书·地理志》《西宁府新志》记载:“临羌县(今湟源县)有昆仑山。”清代甘肃巡抚杨慎在诗中称:“青海昆仑断,黄河西流沙”是说青海湖水向东,被昆仑山阻断。故昆仑山在此无可非议。
兔尔干西北其神奇是它从西藏迁来东科寺。寺址由蒙古汗王固始汗批赐。建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建筑,雄宏规划宏大,是青海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该寺东科活佛为清朝驻京呼图克图,九世活佛精通汉、蒙古、藏文字语言,曾陪读咸丰、同治、光绪等皇帝,被清朝委任西北宗教领袖。因该寺地处日月山途中,所以当时中华民族三大祭即祭黄陵、祭孔子、祭海会盟,祭海会盟就在东科寺,蒙藏王公以这里为馆驿。青海办事大臣会集王公,在该寺举行祭海会盟仪式,为维护中华民族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贡献。
兔尔干东北有神奇宗家沟,又称佛像湾,是西羌首领西王母的驻锡地,又称“西王母石室”,是西王母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这里有纪念西王母的宗家寺、吕祖祠,有号日神仙洞、仙人洞、三郎洞等一百多个天然石洞。还有昆仑神话中的蟠桃古洞、王母观天、狮象巡山、悟空生石、乌龟望月、玉兔捣药等。据《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昆仑山,有穴、有人,虎齿豹尾,蓬发戴胜。善啸。”这里的穴指为防止沙尘,野兽侵袭的自然山洞。《汉书·地理志》记载:“昆仑山在临羌西北,有王母祠、石室、仙海、盐池,西有弱水、昆仑山祠。”《恢国篇》中说“汉遂得西海郡,因西王母石室”。《水经注》也有“湟水东径,有西王母石室”。《隋书》更为详尽记载:塞外,西王母石室、青海、盐地。西王母石室的故乡落土,尘埃落地。 兔尔干东南有神奇绚丽的南屏山,又称“花石山”。这里花如海洋,奇艳斗丽,故《山海经》中美誉“昆仑悬圃”。山顶有十二峭峰,犹如笔架,终年积雪,《南屏积雪》诗中赞道:雪积大山六月寒,玉屏列座画中看;长横瑞气连青海,峻岭插霄作壮观。”山下流淌白水,在《淮南子》中有“白水在昆仑山”。相传,当年大智大勇的白蛇娘子为搭救因她吓死的许仙,不远千里到此盗灵芝,不料与守童发生冲突,血染白袍,白蛇娘子在河中洗袍,于是水清如白,后人便称“白水河”。传说神奇,然南屏山更加魅力无穷。
兔尔干南畔有美丽神奇的顺羌河,《西宁府新志》中有羌水出县治西南,经临羌故县,東北人湟水,它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等的出生地。据《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绎书》卷五《新书》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姜水在今青海湟源日月山下,史学家公认“姜”在古代通“羌”,姬水、姜水皆在羌戎地,炎黄二帝都是出自羌戎的部落首领,他们从小就接受了羌戎文化的熏陶。匡谋翼武,忠义撑天,盖世之功,名耀神州。
《绎史》卷十一引《循甲开山图》说:“古有大禹,女娲十九代孙……及长,能知泉源,代父鲧理洪水。”《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苟子·大略篇》中还说:“禹学于西王国。”所谓“西王国”就是古代雄踞昆仑之丘的西王母,并在顺羌河上源,今哈城建有禹王庙,所以,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断言:“自炎黄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
兔尔干广大四方,包括了极为丰富的昆仑文化与古羌文化,河湟文化与中原文化,其最有价值的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创世纪录,沉睡几千提,一醒惊世界,光艳四射,星耀独辉。
(任玉贵 王怡雯/收集整理)
大通老爷山文化随想
老爷山的老爷是谁?就是关老爷关羽、关公。我以为,老爷山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关公的文化。老爷山,古名元朔山,清朝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大通县儒学训导问县编修的《大通县志》中记载:“元朔山,县南三十五里,石峰林立,下绕河流,北有巨石,高二丈余,甚奇伟。多野芍药,石缝松密且茂。六月六日,士民游赏,号北武当。今祀关帝于上,称老爷山。”民国八年(公元1929年),刘运新等编著的《大通县志》记述:“元朔山,人称北武当,石蹬盘梯,川流黄带,山顶有太元官,即关帝庙。故土人又呼老爷山。此外古庙不可胜计,盛夏花浓,名野芍药,每逢天贶,士民游集,称大会焉。”从上述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老爷山,古名元朔山,号称北武当,土人(老百姓)叫老爷山。
老爷山赋
曾任西宁市城建局局长的相建国老先生,既是老革命,又是老诗人,于2011年出版诗词集《情寄山川》,他赠送笔者一本,书中第一篇就是《老爷山赋》,记录了他1985年主持修建老爷山旅游景点的过程,抒发了对老爷山的热爱之情,以赋言志,永志记忆:
国运盛,事业兴士民悦,笙歌鸣,兹为酝酿重建老爷山之计,方有次第大遇县之行。元朝之俊是兮,遐迩闻名。史册之标榜兮,古今吟颂。扶钭栏兮而拾级,穿歧道兮而参登。悬崖危兮观之以烟雾,密林深兮杂之以琼英。鲜苔凝聚兮,渲染畸形之赤石,野莓繁衍兮哺育彩羽之黄莺。沟壑旁狡兔补足,枳梅里雉鸡振翎。黑刺铺地兮,锦簇花键,白杨连天兮碧团波涌,喜鹊与乌鸦嗓闹,牡丹共芍药竞争。杜鹃点点,客梅璎璎,樱桃串串,蕨菜茸茸。偏好桦枚之稀疏,更爱楸子之晶莹。顷刻骄日艳艳,霎时骤雨浓浓,眨眼浓霰纷纷,转瞬淡霭盈盈。景色球别,气象异迥。谁家之回族尕姐兮,头飘绿纱,腕环银镯,面层羞涩,目断鹄鸿;何处之土民阿姑兮,脸施红粉,腰系罗裙,汗珠渗落,袖映霓虹。这厢猜拳行令,那壁烤肉煮茗。平弦唱兮,少壮呼应;瓷碟敲兮,孺妇和声。琛茵褥之倩草兮,情寓流水;扶伞盖之华杉兮,意寄孤峰。可怜三佛殿、玉皇宫,早无残影;惋惜七真祠、菩萨洞,只存荒径。念往昔之颓废,乞后来之欣荣。祖宗遗物,勿毁而弃之,作践滥用;神州陈迹,请恭而敬之,保护珍重。既识朴玉兮,琢而磨之,促其玲珑;又惜朽木兮,恤而扶之,免其零丁。前朝之圣哲云,武威恩德,必相辅而功成;当代之领袖日,须并举而文明。壮哉!逍送门,夯基架椽,料斗叠拱;乐哉!火烧台,筑廊覆瓦,启轩迎风。美哉!鸳鸯亭,立柱题匾,描麟画凤。快哉!莲叶地,蓄水置鹤,亮翅引颈。盼五湖之客旅兮,接踵而来,阳春踏青;愿四海之儿女兮,摩肩而至,清秋揽胜。聊书短句,以志吉祥欢庆;妄诌俚语,为求批评赐正。
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青海解放60周年之际,青海省委宣传部在全省开展“州县赋”征文活动,以期通过活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歌颂新时代,赞美新生活,宣传大美青海。陈希夷先生的《老爷山赋》入选《青海州县赋》,其中对老爷山植物的描述颇为逼真传神:登斯岳于盛夏兮,恍入百花之谜宫;水褡裢倒垂于枝头兮,仪静体闲而含笑容;散漫于谷坡之牡丹兮,柔情绰约若芙蓉;堆雪叠玉之枸花兮,逞皎洁而繁荣;满地怒放之草莓兮,色素白而荫苍松;密生沟壑之黄刺兮,色金黄而映碧空;白山脚登临山巅兮,看不尽之万紫千红。美哉!悠哉!斯岳之美景,胜于岱嵩。
老爷山朝山会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民间在老爷山白发组织大型的进香祭祀活动,这就是朝山会。
朝山会的渊源来自民间传说:明朝永乐太子(一说为古净乐国皇太子)生性孤异,不愿受荣华富贵,只想人仙山修道,历经多年苦心修炼,接受多路神仙考验,终成正果,遂被封为“北八天教主”。永乐皇帝答应在太子修道成功后以“半副銮驾”(即皇帝仪仗队的一半)相送,故而流传至今。
朝山会成员,均由男性自愿组成,以大通城关、新城代同庄、柴家堡、庙沟、大煤洞、小煤洞村等八九个点组成共约八九支朝山队伍。
六月初六是正式朝山的吉日,“执事”的队伍排列特别整齐,哪怕手执小碰铃的人也都神情严肃、姿态端庄。朝山的队伍花团锦簇、浩浩荡荡,一时间山炮轰鸣,鼓乐喧天。行途中人人毕恭毕敬、彬彬有礼,如与别地的朝山队伍相遇,双方各跪成两行,高唱“佛号”。“佛号”种类很多,如总号、立会号、天量号、菩萨号、观音号等等,其中“关帝号”日: 偃月宝刀千载利,根深银烛万年红:
赤胆忠心扶汉室,万古留名照丹青。
惊天地立伟业,桃园结义。
腾威武烈烈雄,汉室义仁。
匹马刀归汉室,挂印辞曹。
结兄弟是君臣,大义精忠。
匹马单刀志气高,保定皇嫂灞陵桥;
药酒三先祭天地,刀挑斜肩大红袍。
为了进一步搞好朝山活动,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做一些改进工作。
首先,要研究明朝永乐年间的礼仪风俗的“全副銮驾”是怎样的建制?人员构成、服装、道具是怎样的?有无原始曲谱鼓乐?研究的目的不是一味复古,而是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还原真实场景,在传承中推陈出新。
其次,借鉴湟源县西王母祭拜大典的成功做法,邀请民俗专家参与指导,规范进香祭拜仪程,在保留“佛号”的同时,撰写并宣读主题突出的祭文,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景下,增添新的内容。
再次,要组织、引导好群众的朝山活动。心存敬畏,秩序井然;以歌会友,倡导和谐;亲近自然,保护环境。
老爷山“花儿”会
大通是“花儿”流行最广的地区之一,“花儿”传承、创作、演唱的根基十分深厚,尤以每年在老爷山举办的六月六“花儿”会,最负盛名,是河湟地区最具规模、最有影响的“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是在朝山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以群众自发演唱为主。
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了有组织的演唱,歌手经过层层选拔,在固定演出场地上同台赛歌竞技。走进老爷山门,有一面“花儿墙”,上面雕刻着大通花儿经典——《老爷山上的刺玫花》:
老爷山上的刺玫花,
摘哩嘛不摘是你看下;
只要尕阿姐你说一句话,
死哩嘛活哩哈我不怕。
除了这首《东峡令》,大通“花儿”曲令还有《大通令》《老爷山令》等。
在“花儿”中,以老爷山为内容的不胜枚举:
天上没云者不下雨,
请龙王,
老爷山要求个雨哩:
阳世上人多不像你,
请媒人,
一心儿要维个你哩。(赵生民)
老爷山本是花儿的山,
刺玫花领头者哩;
大通的令儿唱下的甜,
长寿令传红者哩。(井石)
天下有名的老爷山,
老爷山有花儿的会哩;
放开嗓子了漫少年,
尕妹妹,
唱开时万人儿醉哩!(石永)
老爷山头上雷声紧,
山根里卧着的马惊;
尕妹一去者没音讯,
沿路儿我把你打听。(李锦辉)
修建在老爷山半山腰的老爷山“花儿”文化长廊,集中展示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大通县文化馆的同仁们长期研究“花儿”,最近出版了《老爷山花儿集》(第三集),认真捧读,爱不释手。邂逅类情窦初开;倾慕类眉眼传情;情探类互动探情;倾诉类柔肠百转;定情类心有所属;盟誓类永不言弃;幽会类千辛万苦;热恋类挥洒自如;离别类如泣如诉;相思类苦闷呻吟;误会类难圆春梦;情变类石破天惊;花案类死了也爱;劝世类情义无价;谐趣类忍俊不禁。白2010年以来,大通县人民政府每年六月六都举办老爷山“花儿”会,商贾云集,明星助阵,唱家登台,群众呼应,犹如“狂欢节”。
时至今日,传统“花儿”与新编“花儿”、原生态“花儿”与现代“花儿”、清唱“花儿”与伴奏“花儿”……孰优孰劣的争论还在继续。
老爷山下的工业遗产
在“大三线”建设中,大通县迁进了一些军工保密企业,主要有:位于元朔乡毛家寨村的“704”——黎明化工厂,生产过火箭推进剂;位于朔北乡下吉哇村的“705”——光明化工厂,生产过重水(核原料);位于桥头镇小石山四周的“706”——重型机床厂,生产重型机床、精密机械。这些企业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一代人的红色记忆。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老爷山下的这些老工业区因种种原因衰落了,但挖掘整理其历史文化内涵,整治周边环境,修建遗址公园或展览馆,打造公共休闲空间,开辟工业遗产旅游线路,不失为一个注入文化活水的新举措。
去年底,大通县政协提出了《大通縣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建议建设“705”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颇有远见和创意。
高铁穿过老爷山
遥想上世纪80年代在西宁上学的大通学子,大都乘坐短途客运列车往返,火车每站都停,单程约需两小时。穷学生多半有“逃票”的经历:一上火车,分工协作,有人站岗放哨,有人通风报信。经停两站后开始查票,接到信息后如惊弓之鸟,在下一站纷纷下车,跑过几节车厢,从查过票的车厢上车,车到终点,作鸟兽散。
而今,白兰州开来的兰新高铁从老爷山老营庄一侧进入隧道,从代同庄一侧呼啸而出,飞越峡口高架桥,钻入牦牛山,驶入向阳堡车站。似银线穿针,如扁担挑山,一桥飞架两山,峡口变通途。老爷荡气回肠,牦牛激活经络。朝发金城黄河边,千里丝路日还。兰新高铁,真有“三高”:高原,高架桥,高速。
老爷山转播台
在老爷山最高峰上,建有大通县老爷山电视转播台。该台建于1974年1月,海拔2970米,相对高度500米,原名741台,由青海电视台管理,1985年12月移交至大通县人民政府,承担全县近55%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和门源县微波信号的中转工作任务。现转播电视节目三套(中央一套、青海卫视、大通白办节目),调频广播节目三套(中央一套、中央三套、大通白办节目)。这个台的全体职工是一个团结战斗的先进集体,现任台长薛伟,自参加工作起就在转播台工作,一干就是20年,他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没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了…… 记得是1975年夏天的一天夜里,朔北公社唯一的一台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坏了,书记让秘书去修。秘书调来公社唯一的一辆青海湖牌卡车,让我帮忙把电视机放进驾驶室,一起出发,奔向老爷山。天下着蒙蒙细雨,汽车在盘山砂石路上缓慢爬行。车到山顶调头时,忽然刹车失灵,向后滑行,司机紧拉手刹,车停住了。下车一看,惊出一身冷汗:车后厢顶在两个水泥桩子上,下面是陡峭的悬崖。叫开转播台的大门说明来意,值班人员说修不了电视,遂扫兴而回。现在回想这件事有点滑稽,转播台承担的是广播电视信号的无线传输任务,值机员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山上也没有维修工程师,自然修不了电视。
山顶远眺
王文泸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作《站在高原能看多远》。如果站在老爷山顶,能看多远?向北望去,有西宁最大的水源保护地黑泉水库,号称高原张家界的察汗河,千奇百怪的宝库石林;向西望去,娘娘山含情脉脉,遥相呼应;向南望去,长宁川、景阳川,万顷良田,生机盎然;向东望去,鹞子沟、滑雪场热闹非凡,东部新城拔地而起。
如果再向远望,再向深想,我们望见了中原大地,想到了千年历史。关公,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军,后来怎样形成了关公的“忠义诚信”文化而远播民间,关公文化又怎样从中原大地传到青海高原。关公文化在青海各民族心中,具有神圣威武而不可动摇的地位,老爷山就是证明。
老爷山
你是关老爷仙居的名山
雄踞峡口
神牛陪伴
你承载着中华一统的历史厚重久远
你延续了忠义诚信的文脉万古流传
我用虔诚的语言为您点赞
对你的敬仰年复一年……
(张传荣/收集整理)
沧海遗珠弹子石
弹子石,西宁小峡一古迹,今已无存。弹子石是小峡湟水岸边的一颗圆形巨石,就像经过人工打磨过一样,周身光洁,静静地卧在小峡河滩上,因形状奇特,并附有凄婉动人的神奇传说,更使西宁山河增色。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混沌初开,这里百川汇集,但因群山锁关,汹涌的湟水至此受阻不泄,使大片良田淹没在汪洋之中。当此危急之时,适有仙人驾云路过这里,当他知道民有倒悬之苦后,为救民于危难之中,就施展法力,奋力掷出一颗圆石击山,击中处顿时电石火光,山崩地裂,形成峡口,“丘峦崩摧,湟水中通”,于是湟水奔流东去。人们相传湟水岸边的这颗网形巨石就是仙人力劈石峡的弹子石。由于民间传说的渲染,历代诗人的题咏,小峡弹子石遂成为西宁一景。就像乐都老鸦峡口的鲁班石一样,是甘青道上的一处古迹。晚清著名诗人朱向芳曾作有《峽口弹子石》一诗,描述了这神奇而优美的民间传说:“传闻开此山,丸脱神手间。百丈惊落星,三生逐月还。烟凝苔草绿,雨点山花斑。直待娲皇炼,补成天九寰。”诗中既描绘了弹子石击山的神速,又以民间故事“三生石”、女娲补天作喻,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烟凝苔草绿,雨点山花斑”两句,又从近处描述弹子石的形貌,石花苔草,不仅说明了弹子石遗落此地时间之长,而且又从侧面说明了不被人重视,寂寞冷落的状况。从上世纪前半叶开始,随着小峡地区道路的改建、芳惠渠的开挖及种种原因,闻名于世的弹子石早已遗失无存。
东关大寺留佳话
东关清真大寺位于西宁东关大街的南侧,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一起,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据史料记载,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公元1380年左右的明洪武年间,是青海省境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院,据现存寺内的《重建西宁大寺碑记》和《重建西宁东关大寺碑记》两块碑文记载:“西宁清真大寺,创自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辅佐他开国有功的将领沐英(安徽省定远县人)为西平侯,镇守今甘青地区。由于屯兵、移民等一系列人口迁移,居住西宁的穆斯林居民日渐增多。为了满足广大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沐英应回民上层及宗教人士的请求,并奏请朝廷允准,在回民聚居的东关地区动工修建清真寺,明太祖朱元璋曾为之御笔亲题至圣“百字赞”。但后来“屡经兵燹,其地遂废”。
辛亥革命以后,马麒出任甘边宁海镇守使。1913年5月,他亲自“捐资为倡”,募集白银万两,重新在被毁的废墟上动工修建清真大寺,一年后工程竣工。1946年,清真大寺又进行了一次有规模的改建。大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纯系砖小结构,建筑坚固,结构严谨,外形宏伟壮观,内部清静素雅。前卷棚上有很多匾额和对联,都是伊斯兰文化的真实记载,两侧配有精雕细刻的各种图案。殿门两侧是砖制九扇屏,上面是古朴庄重、典雅清秀的花草砖雕图。大殿南北两侧是两座两层的厢楼,为歇山式建筑。这三座建筑是该寺主体,也是寺内精华所在。整个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描金涂彩,显得艳丽华贵,蔚为壮观。
据说改建时,大通广惠寺僧众从鹞子沟松树林中精心挑选几根巨木,赠送给大寺,作为殿内柱子;互助佑宁寺僧侣闻讯后,也提供了殿堂急需的大量板材;就连乐都胜番沟(今引胜)汉族范姓家族也将长在祖坟上的参天巨松,经合族商议,也献给了大寺,作为大殿的承重梁木。范家义举深深感动了马麒,他曾专门派人“拉马搭缎”,携带礼物代他登门致谢。当大殿和宣礼塔改建工程落成时,塔尔寺活佛曾率僧侣等“持珍品礼物”和两尊铜经筒,前来表示虔诚的祝贺。不久,大寺又迎来了甘肃拉卜楞寺嘉木样活佛派来的贵客,客人们用牦牛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地驮来了三尊金碧辉煌的藏式馏金宝瓶,作为献给大寺的礼物,使大寺又一次沉浸在民族和睦的气氛中。一个世纪以来,象征着民族团结的三尊宝瓶和两尊经筒一直分别矗立在宏伟壮观的大殿脊顶中心和宣礼塔上,展现了大寺在全国清真寺建筑艺术中的独特风格。
恩信待羌话邓训
东汉时,王朝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护羌校尉,主要职责是为了镇压羌人部落叛乱;隔绝西羌与匈奴的交通,防止他们联合成为汉王朝的隐患。但在历任护羌校尉的主持和治理下,沿黄河、湟水两岸,广置屯田,修治沟渠,种植五谷,发展畜牧,对河西地区的开发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其中邓训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位。邓训(公元40-92年),字平叔,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第六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史载他少有大志,精于技击,广交豪友,名闻邻里,初任郎中一职;因精明能干、处事果决,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擢升为护乌桓校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以谒者至武威平息卢水胡反叛,拜为张掖太守;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出任护羌校尉,驻临羌(今西宁西川通海)。当时河湟地区时局不靖,危机四伏,初至边陲,邓训果断决定:收罗小月氏勇敢豪健少年数百人组成“义从胡”,继又派长史任尚率部制革船,渡过黄河,再击迷唐羌于大、小榆谷,迫使迷唐率部西迁千余里。 河湟安定后,邓训留即将刑满的刑徒2000多人屯田黄河两岸,修城堡,兴水利,以恩信对待羌人,备受羌人信任和爱戴。永元四年(公元92年),正当他欲大展宏图之际,不幸因病卒于任所。听到邓训去世的消息,每天来灵堂祭奠者达数千人。羌人按当地哀悼父母丧亡的风俗骑马高呼,宰杀牛马,有的甚至用刀割自己,悲痛地说:“邓使君死了,我们和他一块儿死了算了!”曾任官地方百姓闻知后,也奔走哭告,追忆逝者生前恩德。和帝元兴初(公元105年),汉王朝追封邓训为“平寿敬侯”。后河湟百姓为他立祠祭祀,并被尊为西宁城隍,西宁城隍庙鉴心殿里就塑有他的神像。
改梵宇为书斋
民间俗传,“家有冷字不算穷”,冷指清代曾任西宁县县令的冷文炜。家藏有他的墨迹就不算穷,足见其墨宝的身价。清乾隆九年,冷文炜在原籍山东胶州由副贡生考取景山等处教习,后拣发甘肃,历任秦安、两当、皋兰等地知县。当时西宁隶属甘肃,为陇右大县,辖地广阔,事务浩繁,因冷文炜在任上“大计卓异,所至有声”,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冬,被选调为西宁县知县。
有清一代,历任西宁县县令的约有70余位,冷文炜在西宁县任上虽只度过了短短的一年多时光,但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内,他“清积讼,决疑狱,节浮费,罢徭役,”做了不少好事。据西宁府《府志》记载,一切善政,罄竹难书。其中,创建湟中书院,遗泽河湟就是这些善政中最值得感怀的一件。
西宁地处边陲,文化落后,杨应琚出任西宁道佥事后,“置博文、约礼二斋于明伦堂侧,俾士子肄业其中。”但杨离任后,二斋亦“岁久浸废”,西宁官办教育又陷于停顿之中。冷文炜上任后,对教育极为重视,他说:“君子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培养人才,使之专于所业。讲学既无专地,安望学业之相与有成?”于是他不辞劳苦,选择校址,积极筹建书院。
今西宁南大街小学校址上,明时建有一寺院,清初人称南古寺,院落宽畅,“轩敞而深靓”,冷文炜遂下决心“改梵宇为书斋”,改建成书院,以便“聚诸生而考课”。在当时宗教兴盛之时,改寺院为学校,真需要有一定的胆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冷文炜的远见卓识。
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湟中书院的修建工程在冷文炜的主持下动工,地方官员带头,老百姓也纷纷解囊,“斯举一倡,皆鼓舞争先,筹款30万,献工四千余,未两月而工竣。”湟中书院建成后,这里有了“讲课之所,诵读之舍,宾客之位,游息之区”,他还将书院东侧的一块空地平整为“射圃”,使学生有了活动的场地。为此,冷文炜还专门撰写了《创修湟中书院记》,他在记中语重心长地说,他虽不能长久地在西宁当官,但在有限的时日内,将会不知疲倦地勉励大家好好学习。创修学院虽难,但不是最难。最难的是如何把学院长久地办下去。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冷文炜来宁赴任时,其公子冷鈜玉随仕在侧。冷鈜玉学业淹通,德行道艺,为世所称。《西宁府续志》就录有他作的《游南山寺二首》,诗中用清新的诗句,描绘了南山寺优雅环境。学院建成后,西宁郡城士民请求鈜玉“俾主讲席”。在冷鈜玉的主持下,“期年而士风丕变”。
湟中书院在郡城建成后,陕甘学政张岳崧等即捐银1500两,“官吏绅民,踊跃捐助,旬日聚金五千两。”不仅经费较为充足,条件也较好,更重要的是邀请了当时名儒周兆白、屈笔山等担任主讲,名闻陇右。年底,冷文炜奉调离宁,但湟中书院一直办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改为西宁县立高等小学堂为止,前后历时120年,为西宁,乃至青海文化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涝坝的变迁
后涝坝,西宁北城墙内的旧地名。涝坝,指周边较高、中间积水之地。这里指西宁筑城时取土而形成的凹地,后积水成池,因地处城内较繁华的街道之后,所以称为后涝坝。西宁因筑北城墙取土而城内形成三处凹地,一在大同街东端以北,一在北玉井巷东端以北,一在今新民街以北。三处凹地中,尤以今新民街的涝坝最大。西宁兴隆巷旧时称“后街”,这里建起山陕会馆后曾一度叫作会馆街,后街的北面叫“后涝坝”。因这里北靠城墙,是城内最低的地方,每逢下雨消雪,污浊的脏水流向这儿,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面积达3000平米的污水池,而且冬夏不涸。一到冬天结冰时尚可忍耐,一到春夏秋三季,水面污物满目,苍蝇乱飞,臭气熏天,路过者只得掩鼻而过,所以人称后涝坝。据张志珪先生说,后涝坝北侧的城墙根挖有数十个窑洞,一些讨饭求生者在此栖身;涝坝四周,也有些简陋土房,斑驳陆离,住着一些靠打隔褙、织口袋为生的贫苦人。处在它南面的后街尚且没有个正式的街名,龌龊的贫民窟后涝坝哪能有个名字呢?后来,人们只把它叫作“后后街”,意思是后街后面的“街”,而背地里却把它叫作“臭臭街”。
解放后不久的1951年夏,在西宁市第七街人民政府的发动下,市民不分老幼,在连个架子车也没有的条件下,硬是用背斗等简陋的劳动工具,齐心协力,从城外背来砂石,填平了后涝坝,终于形成了一条像模像样的街道。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里,经政府批准,起了一个很有时代特色的街名,叫作“新民街”,曾留给人们一个肮脏记忆的后涝坝,终于成了一个历史的地名。
金麟山坳刘琦庙
刘琦庙,始建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坐落在号称“八瓣莲花”的湟中鲁沙尔金麟山,你只要站在金碧辉煌的塔尔寺前北望,就会看见远处金麟山之腰,一处粉墙青瓦的殿宇,掩映在绿树丛中,那就是刘琦庙。
刘琦是明代甘肃河州韩家集人。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刘琦考中进士,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奉命进藏,任明王朝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互通友好往来的交际官员。据《河州府志》记载,刘琦进藏后,潜心学习藏文,拜谒寺院,研究佛经,后皈依佛法。在任期间,他向当地民众介绍内地先进的农耕技术,改革生产工具,深得民心,因众望所归,后被聘为西藏“财贸官”。刘琦去世后,藏王追念他生前功绩,敕封其为“业斗侯”(地方护法神),并令藏区各寺院绘制其画像,供奉膜拜,以护佑地方安宁。从此,广大牧民则称其为“阿尼刘琦藕藕目拉”,即“财神爷”;老百姓尊称他为“阿尼刘琦”,即刘琦爷爷。数百年间,供奉处香火不绝。 清初,塔尔寺三世赛多活佛游历西藏,感念刘琦功德,从那儿请来刘琦护法神真容绘像,虔诚地供奉在塔尔寺祈寿殿内,以求护佑地方。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西自西藏来青途中,夜梦自己身处险境,情急之中,被一身着汉式官服的长须老者相助营救脱险。后来他回到塔尔寺后,无意间在祈寿殿中见到那儿供奉的刘琦画像竞与自己梦中所见老者分毫不差,深感灵异,于是感念刘琦在冥冥之中护佑之功,遂命四世赛多活佛寻找一处能看到塔尔寺全貌的地方,选址建庙,将“业斗侯”刘琦安置其内,以作为塔尔寺的“护法山神”。
金麟山位于塔尔寺所在地的莲花山之北,登山一览,西面南佛山如画,照壁山似屏,大小康缠尽在眼前;东望大小南川,烟波浩渺,峰峦如骤,似万马奔腾;俯瞰莲花山,翠螺凝聚,八瓣四列,气象万千,真乃一方风水宝地,四世赛多活佛遂确定在此设庙址。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刘琦庙在俯瞰塔尔寺的金麟山半坡山坳破土修建。建成之后,活佛特意从祈寿殿移来一棵菩提树,栽在庙内大殿之前。后赛赤活佛又在庙东侧主持建起一座佛塔,起名“太平塔”,寓意太平盛世保太平之意。太平塔塔座呈方形,塔身呈宝瓶形,上为十三层法轮,塔刹上仰盘托日月宝珠,寓意日月同辉。整个塔座用青砖砌成,伸缩有度,简洁明快,上有精美的砖雕藏八宝图案、白马送宝和白象驮宝图饰。庙旁有口泉,水质清冽,饮之可口提神,后人称其泉为“神泉”。流连其间,自然被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所笼罩。
1984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经多年陆续修整,一座小巧而雅致的刘琦庙又安坐在金麟山坳。斗拱飞檐的四柱三楼式金麟山山门下,石栏相扶,踏阶而上,仰望晴天丽日之间,梁枋彩绘,黄瓦丹柱,更觉肃穆。过山门右拐,平台之上,便是刘琦庙。迈进简朴的庙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处洁净的小院,有塔尔寺喇嘛专门管理。院中央花栏内依然是棵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经30年风雨,今又长成一株绿荫满院的大树。透过树荫,迎面便是一溜五间硬山式大殿,据说是仿照塔尔寺祈寿殿样式而建。两侧各是三间硬山式偏殿,三殿呈品字形拱立。正殿廊柱上悬挂有木制对联,上联曰:“世外凭临一面峰峦依佛地”,下联曰:“云中结构二分人力八分天”。迈过高高的正殿门槛,只见高高的敬台上,正中塑有慈祥威严的刘琦,五绺长须,头戴汉式官帽,脚蹬官靴,身穿蟒袍,“慈容带笑,鹤发童颜,风度飘逸”,据说这尊药泥神像是由塔尔寺活佛亲手塑成。活佛以这种虔诚而隆重的表达方式,倾注了对阿尼刘琦的尊敬仰慕。
站在这高山之巅,游目四望,感念六百年前,刘琦栉风沐雨,前赴西藏,为社会发展、汉藏民族的团结和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坚毅果决的处事能力、公正亲和的人格魅力和赤诚严谨的办事态度,是不可能赢得西藏民众的信任、殁后还称其为“阿尼(爷爷)”,藏王也不可能将关乎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的“财政大权”交给他的,更不可能在他死后,还给予他在各大寺院与诸佛同享、受万民百姓顶礼膜拜的殊荣。刘琦庙安卧在绿树丛中,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祭祀某人功绩的祠庙,而是彰显民族团结的象征,真正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颂歌!
金书铁券见天日
清代西宁诗人祁松年曾写了一首《读李指挥铁券》的诗:“高阳伯出大明时,树立功勋四海知。定乱安居连奏捷,封茅裂土最相宜。名标史册光千载,勇压西陲服众夷。感动英宗颁铁券,公然宠爱见乎辞。”诗中的李指挥指明代受皇家诰封“高阳伯”的李文。李文(1405年-1489年),字孟華,是明朝会宁伯李英的从子,明代大将,宣德年间曾任指挥(武职官名)。当时塞外四卫之一的曲先卫散即思聚众叛乱,李文奉命率土兵随军出征,以功升任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明代有名的“土木堡之变”后,他又以“迎驾功”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升任都督佥事,出镇大同,再度因功封荣禄大夫、柱国、高阳伯,食禄一千石,后世因之称为“西伯府”,荣极一时(因李英府第称“东伯府”)。古人说:“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始作铁券,其内镂字,以金涂之,故名金书铁契。”李文因“负资忠义,秉志纯良,将略素闲,战功克著”的原因,于1458年三月受赐“誓书铁券”,以表明英宗朱祁镇“朕既不忘尔勋,尔亦毋忘朕训”之意。该铁券“如一块黑色瓦片,呈弧形,含腹鼓背,系生铁铸成。体积长为37.5厘米,宽为21.2厘米,厚0.25厘米,重1.3公斤。上有明英宗皇帝诰喻制文,每字1平方厘米,阴文嵌金,金书灿然。”誓书铁券明确规定,受赐者凭着这一铁券,犯法时可以免一次死罪,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免死铁券”。铁券上的文字鎏金,光彩耀目,所以又称“金书铁券”。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89岁的李文在西宁去世,清乾隆年间杨应琚撰《西宁府新志》时,曾记载明代高阳伯李文的墓在县治(西宁县)北十里的“旱坪山下”(今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西侧),当时这里的墓地上还树有李文的祭碑。
上世纪三十年代,显赫明清两朝的西伯府传到了末代土司李沛霖头上,和河湟地区其他土司一样,显赫的光环早已淡去,1930年8月,国民党政府命令撤销土司制度,“粮归大仓民归县”,从此,河湟谷地沿袭了六百多年的土司特权终于寿终正寝。金书铁券也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传到家居我市城北三其村的土司后裔李永蔚先生手上。解放后,李永蔚怕“金书铁券”在“运动”中惹来麻烦,便偷偷地烧掉了祖宗十代的肖像,并将金书铁券深埋地下。198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省著名藏学专家谢佐先生和民俗学家谢承华先生来到三其村,李永蔚先生闻讯,特意去找谢佐先生,让他看看自己珍藏多年的“铁瓦”,多亏谢佐先生慧眼识珠,使明英宗朱祁镇颁发给李文的金书铁券——这颗沧海遗珠得以重见天日。不久,李永蔚先生便将金书铁券捐献给了青海省档案馆。
珍贵的明代誓书铁券全国现在仅存三块,2003年3月,李文的金书铁券经国家档案局审定.作为全国档案系统收藏的惟一一件“金书铁券”,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1996年9月,为纪念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在中国召开,邮电部专门发行了《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一枚“金石档案·明代铁券”就是据此而设计的。作为青海档案局镇馆之宝,李文的金书铁券在这儿将得到妥善保护,而为国献宝的李永蔚先生将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史昭与青海教育
青海地处边陲,因战争不断,历史上虽有汉代《三老赵宽碑》中有“教诲后生,百有余人,皆成俊艾,仕人州府”;南凉史嵩上书“请见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儒以训胄子”的文字记载,但能长期坚持,而且是正规的官办教育无从谈起。明王朝建立后,经过六十年的休养生息,“民生渐舒,蒸蒸然有治平之象”,为教育的发展准备了客观条件。就在这百废待兴的时侯,西陲名将史昭移镇西宁,他审时度势,开创了中央王朝在青海官办教育之始。
史昭,合肥人,明永乐初为都指挥佥事,后以总兵官身份来西宁。在任期间,因“讨曲先卫威震塞外,……边备大固”。宣德七年,以征西将军镇宁夏,历十二年,因政绩卓著而升右都督,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卒。史昭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地方官员,他白凉州(今武威)1427年移镇西宁后,经过调查了解,认为西宁是河西巨卫,山谷险阻,风气亢然,必须实行“教先于政”的政策,才有利于地方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为此,他上奏“请建孔庙,开学校,举屯田,”请设学校如中土。明宣宗朱瞻基从其请,批准在西宁建文庙,修儒学。1428年,文庙、儒学修建工程在史昭的主持下,在原文化街工人文化宮、十四中地址开工,雄伟的大成殿、廊房、棂星门、儒学等先后建成,从此,西宁卫有了一个“供生员读书”之地,“孤悬天末”的青海教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尽管儒学教材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培养的也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人才,但在五百年前民族杂居、习俗各异的西宁地区,儒学建成后,“士思学,俗思厚,老稚诵于衢巷,农谣于野,商歌于途。”在促进当地文化教育,各民族团结,加强国家观念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1428年至明亡二百年间,儒学得到了历任地方官员的重视,据史料记载,配合文庙维修,儒学也先后得到五六次修补。明清之交,西宁多难,战乱不止,据杨应琚《重建西宁府文庙碑记》记载,当时“学宫庳陋,岁久残剥不治”,“湟中百十年间,目不识乡饮礼之酒,耳不闻《鹿鸣》之歌。”他又“廓而新之,资繁力费,次第修举。”从此,中断百年之久的西宁官办效育又得以恢复。
正如基生兰老先生在他的《湟中怀古》诗中听说:“芹藻泮林谁创始,千载同仰史昭贤”一样,万事开头难,史昭创办西宁官办教育的历史功绩是永远值得怀念的。
西城墙下八仙树
八仙树,西宁一古迹,位于西宁古城西城墙外,西门南侧城墙下的高阜上,今长江路华德大厦处,现已无存。八仙树树种为小叶白杨,有人称为“野白杨”。小叶白杨,杨树的一种,相比一般杨树,叶较小,但木质细密、有韧劲,不像大叶白杨那样脆而易折,我省贵德等地多有此树。由于八仙树所在地近西门,树影婆娑,芳草盈地,树下常成为城中士民遛鸟、闲坐和聊天、下棋的去处。
八仙树之所以得名,还附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不知何年何月的一天,有名的八仙乘驾祥云欲前往“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的昆仑山拜渴西王母,当途经西宁凤凰山时,只见西宁城外二水绕城,绿荫遮地,平畴数十里,风景如画,于是降下彩云,落座在城墙边小叶杨下,盘垣有时。绿荫如盖,清风拂面,面对如此美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情不白禁地唱道:“蜿蜒起伏兮,横亘三百里;跨两河兮,群岭龙蟠壮丽。”另一位韩湘子接着唱到:“万壑苍翠兮,松柏灌丛凝碧;芳草芊绵兮,洵为牛羊福地。”……直到红日西坠,众仙才兴尽而驾云西去。由于附有此动人传说,后人遂称这里为“八仙树”。
上世纪民国初年,西宁城内纷纷传言,说西门外八仙树上开了几朵像牡丹一样的白花,于是人们争相前去观看,不知是不是真的,当时西宁的士绅们还为其披红挂彩,故事越传越神奇,并留下了一段万人空巷看祥瑞的佳话。1955年,按照西宁城建要求,要拆除西宁西城墙,八仙树也被砍倒,截为三段,扔在路旁,一段时间后,听说被某单位拉去当作了燃料,闻名西宁的八仙树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西石峡中活民渠
从西川扎麻隆村西拐弯进西石峡峡口,在路东名为“牛将爷卡子”处的悬崖上刻有“渠水活民”四个大字,旁有题款,上款为“马军门见证”,下款为“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吉月吉日扎麻隆全体乡民敬立”。“马军门”指时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的马麒。据记载,当年扎麻隆村居住着80余户汉民,经营着村前和村东3000多亩田地。但在过去一没电,二没提灌设备的岁月里,眼看着湟水从村前哗哗流过,数千亩田土却是旱地,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上世纪初,扎麻隆出了一个名叫周先,字绍年的人,他带头从官府义仓中贷来青稞一万斤作为劳资,发动村民从西边石板沟筑坝引水,开渠3000米,以浇灌村上的田地。因渠道要经过被称为“上头尔”地段的回族坟院,闻讯赶来的数百回族群众,即在渠边扎起帐房,领头人马镇龙声言“谁敢在我们先人头上动土,我们就要和他拼命!”当时局势十分紧张。时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的马麒知道后,亲自来到扎麻隆修渠工地查看,当他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即表态:“救活人要紧!”经他调停,水渠得以顺利建成。扎麻隆渠长三公里,建成后,村上3000多亩耕地中的1500多亩旱地很快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1921年,经扎麻隆全体村民合议,在峡中渠道经过处的“牛将爷卡子”悬崖上刻上“渠水活民”四字,勒石铭功,以示感激。“渠水活民”石刻作为一帧彰显民族团结的珍贵实物,半个世纪来,一直高悬在109国道进峡处右侧的悬崖上,默默地揭示着那段感人的历史。可惜在上世纪70年代,被无知的采石者只为蝇头小利,而惨遭损毁。
小峡一景风神洞
风神洞,西宁小峡一古迹名,位于西宁小峡西口南侧的悬崖上。早在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由兵备道刘敏宽所撰的《西宁卫志》中,就有小峡“风伯古祠”“春秋祭之”的记载;《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中也有有关记载,说:“风神岩,在小峡口山,山半有岩,下临湟水,每起大风,居民祷之。”风神祠,也称兴龙寺,位于小峡西口南岸风婆婆洞下方路侧,是祭祀小峡风婆婆的祠。 夏日方长,当你留步山道时,远眺省城,平畴十余里,烟笼树绕;湟水如带,款款西来;山风掠面,使人心旷神怡。每当朗月高挂,清光下泻,繁星璀璨,天地交辉时,更会令人引起无限遐想。由于几十年来峡谷中地貌的改变,小峡“风伯古祠”已不存在,风神}同在峡中南山半壁上,现在,只要你有兴趣,仍可看到南山半坡悬崖下有个石窟,宽、高数米,洞口斜向朝下,不太深,那就是至少600年来人们祭祀的“风神洞”。“风神洞”也称“风婆婆洞”,传说里面住着“风婆婆”,当年洞中曾塑有她的神像。清人朱向芳作有《吟峡口风神洞》一首五律诗:“风姨何处家?石洞锁烟霞。山月眉含翠,溪云鬓落花。气清河两岸,力挽水三叉。从此扶摇去,鹏搏路不斜。”起句就用反问句:风姨的家在哪里啊?就在那小峡高高的悬崖上,被烟霞笼罩的石洞里。迷惘诡奇的环境,为神秘的风姨出场做好了铺垫。再用小峡凄清的山月、蜿蜒的行云流水描绘出“风姨”高洁、美丽的容貌,翠色笼罩的崖头上悬挂的山月像“风姨”弯弯的眉,云雾缭绕的溪畔芳草中绽开的山花像插在“风姨”云鬓上一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瑰丽环境,就像屈原在《九章·山鬼》里描写的“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一样,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风姿绰约,但神力非凡,能“力挽水三叉”的仙姑形象。优美的词藻,形象的比喻,凄丽的环境,在艺术性方面,直可与《山鬼》媲美。
一代名宦杨应琚
自西汉初西平建亭到清初设置西宁府,两千余年间在西宁为官者人数众多,其中,清雍正,乾隆年间两任西宁通,后升任甘肃按察使、两广总督、陕甘总督的杨应琚不愧为一代名宦。
杨应琚,字佩之,号松门,辽海(今辽宁)汉军正白旗人,其祖父杨宗,也曾任西宁道,因勤政爱民,被雍正皇帝誉为“廉洁如水,耿介如石”。杨应琚借祖、父余荫,由荫生而任户部员外郎、西宁道佥事。西宁因地处边陲,地瘠民穷,杨在任期间,倡办教育,不遗余力。他捐俸建贡院,修儒学,创义学,足迹遍及西宁府所属县、卫.所。尤其創设东关回民社学,开创了我省民族数育之始。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多次捐资修学,利用“俸钱之息以供(学生)厨馔”。据他自己说,多次利用公暇到郡学,“摄衣登席,亲询经旨,诸生如墙而进,鸡呜风雨,书声琅然,可谓盛矣。”他以封疆大吏的身份,如此关注地方文化,教育的振兴,真令我们后辈为之汗颜。
为了青海地区开发,杨应琚不辞辛劳,实地亲勘,在甘都堂、亦杂石等九处西宁近边要地设营堡,派兵防守,不但加强了这些地方的经营管理和开发,而且巩固了西宁地区的防卫,保障了人民性命财产的安全。李文实老先生评论此事时,说“东部农业区在后来青海建省时能居于先进地位,而成为开发建设西部的基地,就是从此开始的。”并赞扬“杨氏此举,实为近代开发青海的第一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期间,他目睹湟水南北岸老百姓每过河,“人负驴载,蹄踵相接,挥汗如雨,牛喘蛇行,余甚悯之”,于是捐款修建小峡河厉桥、城北惠民桥,改善了市政建设。创立义园,以葬“民死无收者”。杨应琚到西宁赴任后,“适四年宁郡饥,余任其责,巨细必躬亲,岁末尝蓐寝,小民(百姓)幸免干转死”,为此,他创建社仓,募积社粮,应军需,解民困,开创社会公益事业。在今天看来,真不愧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尤其西宁因“边地质野,文献无征,屡经兵火,典籍云亡”,为编修地方志,他利用公余之暇,“常登土楼之巅,穷浩门之源”,实地考核,“撰次校对,咸出余一人之手”,焚膏继晷,历时一年多,终于写成“搜采广博,论断精详”的30万字的《西宁府新志》,弥补了西陲文献无征的缺憾。《西宁府新志》上述秦汉,下迄清乾隆十二年间西宁府所属县、卫、所历代大事及有关文献,旁及明塞外四卫及青海、西藏,在“清初众多方志中,不愧为名作之选。”
杨应琚学识渊博,文武兼资,为世钦仰。《西宁府新志》收入了他的文章20余篇,有的陈述开发西宁周边地区的重要性,有的建议开垦荒地,以利贮厚,有的提出了加强防卫的具体措施,有的记述了一些公益设施的修建情况。特别是他制订的一些学约、学示,无处不显示出他“养材育能”的耿耿用心。所作诗文,如“巨石横斜碧水涯,石边松下有人家;春风不早来空谷,四月深山见杏花。”(《乐都山村》)亦广为传诵。
鸳鸯沟的传说
鸳鸯沟位于海湖新区湟水森林公园东侧,从彭家寨南行进沟,直通湟中县城的通宁路附近,全长约20公里。鸳鸯沟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洪荒千载,沟水出沟后划地成涧,即龙泉谷也。新旧《唐书》《西宁志》《西宁府新志》中,都有关于鸳鸯沟和龙泉谷的记载,说“鸳鸯沟,在西川彭家寨南”;“县(指西宁县)西八里(为)龙泉谷”。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大理寺卿刘元鼎为唐蕃会盟,奉旨出使吐蕃,回长安后,曾写有《使吐蕃经见纪略》一文。文中说:“元鼎逾湟水至龙泉谷,西望杀胡川,哥舒翰故壁多在。”清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所指的“县西八里龙泉谷”即今被定名为海湖新区的“龙泉谷景区”,是海湖新区重要的绿化景观带,那里引来的解放渠渠水,随沟哗哗流淌,其间曲径小桥,叠水成瀑;巨桥横跨,彩灯耀珠;芳草碧树,掩映两岸,让到过这里的人一呼三叹。
相传很久以前,鸳鸯沟里芳草如茵,林木遮天,鸟啼于涧,鹿呜在山,沟西侧福安山下有一泓清泉,芦苇遮岸,浮萍流连,常有鸳鸯来此嬉戏,人们遂称这里为鸳鸯沟,泉水为龙泉。谁料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灾难却降临到这静谧的山沟里,一团从天而降的火球滚落到福安山南侧的山洼里,风助火势,顿时火光冲天,火星飞溅,苍穹流丹,惊动了远在西海的龙王敖闰,西海龙王敖闰登上海心山一看,只见东方火舌漫卷,烈焰滔天,映红了半个天空。急忙命令他最钟爱的六太子敖龟,立即带领最勇猛的战将神蝠前去解救。二神飞临鸳鸯沟上空,敖龟大显神通,施法引来西海圣水,神蝠展翅降下倾盆大雨,前来助阵的仙女、罗汉、佛陀等各路神仙也纷纷施展法术,协助敖龟和神蝠,终于扑灭熊熊天火,鸳鸯沟里幸存的生灵侥幸躲过了这次灭顶之灾。火球初落之处的山洼里,山土焦红,草木无存,灰烬遍地,一片凄惨,后人遂称其地为“火烧沟”。可惜福安山下的龙泉从此也断了流,直到湟水南岸的苏家河湾才露出头来。
“海国网光普照时,瞿昙惟付祝融知”。扑灭天火后,西海龙宫六太子敖龟、神蝠和各路神仙为了免得生灵再遭涂炭,决意留在这里,守护斯土,最后幻化为龟山、蝙蝠山、玉女峰、罗汉山、佛陀山。龟山、玉女峰、佛陀山在鸳鸯沟内西侧,蝙蝠山、罗汉山在鸳鸯沟内东侧,龟山正对罗汉山主峰,两臂前伸,做拱伏状;蝙蝠山位于罗汉山两侧,展翅肃立,护卫左右。天地造化之功,惟妙惟肖,真令人惊叹!各路神仙永镇此地传说,更增添了鸳鸯沟的神话色彩。
(靳育德/收集整理)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湟源,就有这样一枝“红杏”绚丽多彩、分外妖娆,它就是丹噶尔皮绣艺术产业。它的生成虽只有短暂的几年,规模也还很小,但它的创新意识、企业理念,以及所具有的生命力,及其成功的艺术作品,给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锦上添花,增色添彩,做出了新贡献。她走出了青海,走遍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丹噶尔皮绣的历史沿革
皮绣,即在动物的皮上绣出的工艺品。追本溯源,这种工艺的历史可谓久远。《史记·夏本记》载:“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史学界一致认为这是四个古国之名。其中织皮昆仑国就在今湟源和环湖地区。这个古国创造了用皮毛造型的原始艺术品,作为贡品或商品流人中原,由于这种物品很有特色,其国由此而得名,令周边刮目相看。
据史书记载:上古把鞋叫“鞵”。《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鞵,革生鞮也。”可能就是青海人叫“轩烟牛皮”做的那种鞋。据王生金先生在《历史学习》中说,我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皮鞋。春秋时,穿皮鞋已经普遍。战国时孙膑受刖刑后,为了能走动,就用硬皮革裁成鞋底,再缝上鞋帮,制成高帮皮鞋,并绣上皮花称“皮賛绣”,所以鞋匠们奉他为鞋业的祖师爷云云。但去古未远的西方人却认为革履的发明者是西戎羌人。西汉黄门侍郎史游写了一本儿童识字课本,叫作《急救篇》,在介绍到衣着时写到“鞮靸卬角褐韈巾”。有个叫徐锴的注解家这样解释:辊是薄革小履。“鞮亦履,今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急救篇》的另一处又说“旃裘革索铎蛮夷民。”唐代颜师古,南宋王应麟等注解大家对这句话的注解是“革索铎”(读作suo duo)是少数民族的鞋。全句的意思是“少数民族以毡为裘,脚穿革索铎,今天羌人的服装还是这样。”东汉时期羌人多次举行反抗起义,他们作战用的“盾”是牛皮做的,上面还绣花纹。吐谷浑时军队戴的帽子,也用牛皮并在两旁绣上图案,里边装上毛毡,防止刀箭砍伤。
湟源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史称“西戎羌地”,清代中期始称丹噶尔。从各种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考证,湟源很可能就在织皮昆仑国的中心地域,这个古国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古人如何织皮?今已无从考证,但从与羌人血缘和文化上有密切关联的汉藏民族求证,则可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揆情中,做出一些合理的推想。
曾经遐尔闻名的湟源是“环海商都”,每年集散各类皮张达30万件,牛、羊毛500万斤,这是汉藏民族以皮毛为生活、生产的重要原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皮毛千丝万缕,息息相关。他们用皮毛制作各种衣帽、被褥、口袋、皮箱、帐房及各类马具,还有子弹袋、弓箭筒、刀鞘、火镰、马鞭、马绊、各种用途的绳索等等,无不以皮毛为原料。在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实践中涤故革新,积累了对毛皮的深刻认知。汉藏民族又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因此,就将对美的认知和追求融人了皮毛制品之中。他们在用牛毛织褐子时,织人美丽的图案时,在皮制的衣帽上镶嵌吉祥的纹饰,用马的后腿皮制出实用而有独特造型的后鞧,即便是最常用的绳索,也将美的元素编人其中,斗丽争妍。笔者曾在四川羌族中,看到了一根有百岁高龄,凤毛麟角的皮绳,此绳用一张完整的野牦牛皮裁割而成。粗细与筷子相当,十分精致而又坚韌,足有三十多米长,盘成一个亚字形。绳头是野牛的两个耳朵尖,绳尾是野牛的尾梢。很有一些神秘的沧桑感,这也是一件独特的民间皮艺珍品,气度不凡,弥足珍贵。
汉藏民族同胞的制皮艺术,承前启后,世代相传,进而使与汉藏族杂居的蒙古、回等民族也受到了耳濡目染,并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首“花儿”是这样唱的:“尕妹给你绣上个满腰转,羔皮的边边,里底是毡毡,牛毛(俩)扎上个牡丹,勒上了走,人前头显我的手段。”
宽大肚兜的绣花马夹是一件古老而精美的皮毛工艺品,作为爱情的信物它不但蕴涵着炽热真挚的情感,也透露着制作者对自己手艺的自信。由此可见,从“织皮昆仑”到“环海商都”,诉说着青藏高原皮毛工艺的传承渊源和它在民间的深厚根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由此可以说丹噶尔皮绣攀今揽古,承担了对古羌人、汉藏民族皮艺文化的传承、保护,研发和创新“沉睡几千年,一醒惊世界。”
丹噶尔皮绣的创业里程
皮毛工艺虽然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但从一种原始的民间工艺发展成为深受市场青睐的现代文化产品和产业,却是一种创新,汇集了社会各层的合力。皮绣的最早创意人是蔡成勇先生,作为一县之长,他深谋远虑,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但湟源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湟源县城镇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是他经常思考的两个重要问题,湟源古老的文化沉淀给了蔡成勇灵感,他想,能否在皮子上绣花做成一种有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也能解决不断增多的城镇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蔡县长把这个千斤重担交给湟源县文化馆,时任文化馆馆长的张永福负责挖掘、研发此项工作。张永福是一位资历很深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圈子里,老马识途,多见识广,又是一位才华横溢,很有成就的实干家,闻名遐迩的湟源排灯、一呜惊人的《古羌乐舞》等都是他的成功之作。由于对乡土文化做出贡献,他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的荣誉称号。在研发期间,张永福得到了西宁市女子职业学校全体师生的鼎力支持,她们为学员举办培训班,不遗余力地培养皮绣艺人,支撑皮绣工艺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校长李永清女士,更是倾其所有,出谋划策,为研发皮绣牺牲了日日夜夜。
这两位土生土长的湟源人,怀着对乡土文化的挚爱和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为父老乡亲办实事的心愿,奋发图强,努筋拔力,全身心地投入了产品的研发工作。一开始,他们将传统绣法移植在牛羊皮上,其产品因皮张的厚度、干湿程度不同,皮质的松弛或膨紧而变形。为了掌握各类皮子的“脾气”,他俩终日泡在牛、羊、兔、旱獭多种皮张之中。皮张分生与熟两种,不论哪种皮子都会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招来了人们的质疑眼光,有的熟人当面发问:“你俩身上是啥味儿?真难闻!”这使年近中年、温文娴雅的李永清女士颇感为难,但张永福则笑而答之:“是臭皮匠的味道,没闻过就好好闻闻。”当然对于张永福、李永清他俩,勇于攀登,有执著追求的人来说,再大的困难也只是将踩在脚下的一块台阶石。经过屡研屡败、锲而不舍、点灯熬夜才使丹噶尔皮绣的用料日趋完臻。功夫不负有心人。水到渠自成。他们在2008年成立了“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从此皮绣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工艺,正式登上了青海文化产业殿堂,展示它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万众无数的眼球。 研制皮绣,绣什么样的东西,首先是选样,他俩在环青海湖实地采访,旁搜远绍,跑遍了高山、河流、草地、牧场,走访了牧人、寺僧,寒来暑往,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无数张高原动物、牧民风俗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采样,极大地丰富了皮绣的选择,回到家后,又在网络上搜索素材,优中选优,最后确定高原动物藏羚羊、盘羊、老鹰、藏獒等,将这些动物飞禽用于研制皮绣图案设计。
皮绣作为一种本土的文化新产品,一面收集历史遗留下来的皮毛制作工艺,了解古老的编艺技术,一面又走出去到苏杭、保定、庆阳、松潘、四川藏羌地区和内蒙古等地参观学习考察。春华秋实,一朝问世,便显出了独有的艺术魅力。它的用料和工艺独特,与传统的湘绣、苏绣相比,有质的不同。丹噶尔皮绣是以各类动物的皮张,经过熟、挖、烤、揉、铲、裁等多种工序后,始为底板,再用绒、毛发、羽毛、毛线、皮条、皮绳、碎皮、金丝等多种原料,在预定设定的样板上,用盘、攒、绣、堆、辫等手法制作,内容涵盖民族特色、自然特色、人文特色的青海历史人文、高原动植物、山水花鸟。其工艺手法细腻精致,意象雄浑深沉,风格古朴粗狂,质地厚重,极富立体感。总揽设计张永福先生认为,皮绣是表现大美青海的一种上佳的艺术品种,诸如《高原精灵——藏羚羊》,在苍茫悠远,湖光山色,辽阔的草原上,一对藏羚羊母子,相依相伴,互相关爱,情感至深,给观众的心灵给了一种有力的撞击。呦!这就是青藏高原,这就是藏羚羊!可爱可敬之心,油然而生。《大头盘羊》中的盘羊,傲立雪山之巅,气势雄健,是对生命价值的着力张扬,对白热之美的无声颂赞。还有代表作品《日月情·文成公主》《草原晨曦》《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的故事》《大美青海》《雄鹰》《高原牦牛》《灵鹤献寿》《富贵牡丹》等林林总总,有的千姿百态,造型生动,古朴典雅,有的栩栩如生,美轮美奂,成为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艺术奇葩。艺术家们追求地方民族特色,在皮绣艺术中烘云托月,花样翻新,有了尽情的发挥,其皮绣艺术面壁功深,连拔头筹,真有“不呜则已,一呜惊人之势”。
丹噶尔皮绣的辉煌成就
說一千道一万,皮绣作为一种独创的工艺品种,社会的反响是衡量其价值的一杆秤。2008年,在西部国际商品博览会及大美青海香港行等重大活动中,参展的丹噶尔皮绣大放异彩,令人刮目相看。
2009年在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上,皮绣系列作品获得优秀项目奖;在2010年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银奖;在青海唐卡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六届民族旅游节上又得大奖。2010年世博会上,参展的36件作品在数日之内销售一空,东北的一家外贸公司一次就订货500件,反响非同。
丹噶尔皮绣并已走出国门。2011年《藏獒》等90余件皮绣作品,代表我省民间工艺精品,在韩国首尔市举办的“中国夏都西宁旅游招商推介会”上闪亮登场,引起了轰动。2013年在尼泊尔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尼泊尔国家总统、总理分别会见了张永福、李永清,对他们的皮绣爱不释手,赞叹不已。
丹噶尔皮绣已成为青海特色文化符号之一,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西宁市人民政府特地订做了一幅《高原精灵——藏羚羊》皮绣作品送给奥运会,被永久珍藏;为祝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省教育厅领导经再三斟酌选定的礼品,也是特定的《藏羚羊》。用皮绣绣出的藏羚羊表达着青海人民对奥运会、百年清华的良好祝愿,蕴涵深深,意在画中。近年来,随着我省与国际上文化经济交流多方发展,皮绣作品出类拔萃,又展风彩,已成为出访人员的首选礼品,随一带一路,漂洋过海,传至尼泊尔、印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荷兰、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举世瞩目,收到了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赞称“超级艺术,绝世无双”。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活动周期间,省委书记强卫,省长洛惠宁等领导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及多位上海市领导同志来到皮绣展厅前,强书记亲自向上海客人们介绍道:“这产品叫皮绣,是我们青海近几年才开发出来的。土生土长,土味十足,但很有特色,它采用了青海高原的牛皮、羊皮以及牛毛、羊毛、马尾、人发等材料,绣法是在传统盘、攒、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很有特色。”
客人们仔细地看着,眼中露出惊奇的神色,口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俞正声书记笑着对强卫书记说:“青海牛羊多,肉又鲜美,这些上海人都知道,但牛羊皮上还能做出这样的文章来,真没想到。这不,你们不是把大美青海也搬到牛羊的皮子上了吗?”
青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催生了丹噶尔皮绣的出世,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很有生命力的创意。发展、创意是当今世界性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丹噶尔皮绣既超今冠古,又光艳四射。
话说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韵浩荡,光彩夺目。它起源于清代中期,发展于民国,改革于新中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名声显赫。
湟源扼“唐蕃古道”之险塞,居“丝绸南路”之要冲,是汉、藏、蒙、回等各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以来为中原人藏的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清代民族贸易繁荣昌盛又有“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美称,蜚声中外。
灿烂辉煌的艺术历程
湟源排灯的出现,早在清代嘉庆年间,一些山、陕商家羡慕湟源县城丹噶尔民族贸易的繁荣昌盛,举家迁来,同时将内地的流行文化艺术带到湟源。据传,当初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在里面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后来,这种广告灯箱逐渐发展成了有底坐、图案、形式多样的广告牌灯。起步见绩,引人注目,湟源排灯首次正式出现于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的元宵节。首任丹噶尔同知胡秉虔,祖籍安徽绩溪,以清政府工部主事到任,在署内悬挂苏杭吊灯彩灯,丹城邑人,万人空巷,相竞观看。到光绪时,政通人和,奉旨修建彰显“忠孝节义”“忠义慈孝”“贞女烈妇”,旌表“五世同堂”“子孙显扬”“曾元承钦”“一门完福”“华杞贞风”“杭义明节”“捐躯完贞”等牌坊,并在牌坊上装饰明灯,称之为“牌灯”,这是湟源排灯的另类,有它特殊的文化蕴含。光绪后期,京津洋行从京津购回大型纱灯、宫灯、彩灯,悬挂在洋行里外,这些灯是都是国内高手绘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给湟源排灯的发展又增色添彩。到了民国,富商马有德请丹邑著名木匠李华、樊春芳兄弟专门制作吊灯百余架、排灯5架,由青海绘画大师柴成桂绘画,摆放在关帝庙和城隍庙门口,名号显美,当时湟源商会见此排灯鲜活明亮,缤纷美丽,奇艳夺目,招人青睐,立即派干事任天蛟负责督办,在各商号、店铺精心制作,厅署机关、单位纷纷仿效,海纳百川,蓄势待发,制作的排灯有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扇子形以及横跨街道的长条排灯,使湟源的排灯逐步成熟,尤其在万安街吊挂的“蝴蝶排灯”岁孰且美,以供上用,扬名四方。 湟源排灯的出现和发展,是与湟源商贸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到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湟源县城除原有的七家天津洋行外,又增加了四家,西宁及大江南北的不少商家在湟源设庄开铺,生意十分红火。到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这里的商家已达到几百家,有从业人员5000余人,贸易金额达白银500万两,故有“小北京”之称。那时,每当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排灯齐亮,如同白昼。排灯从古城西门(即拱海门)到东门(即迎春门),一条排灯组成的长龙延伸到万安街、张家尕铺;另一条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这里是湟源商业繁荣地区,也是排灯集中区,悬挂排灯约一百多架,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色彩之亮,观者之众,空前绝后,实为罕见。各路社火纷沓而至,锣鼓喧天,龙舞狮跃,鞭炮轰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热闹的社火队使得排灯更加炫美。
湟源用排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体现了“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的文化辉煌,著名诗人朱耀南有诗赞道:“洋洋锣鼓耳边盈,共答升平雅颂声,闹到九霄星月朗,银花火树并纷争。”
精美的艺术珍品
湟源排灯从原来经营的各地商家为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招牌,后又把牌灯改制成能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并有机地融人汉、藏、蒙、回等各民族及河湟谷地的文化基因,成为古城一道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景线和中原文化与河湟文化结合的完美结晶工艺精品,初露锋芒,享誉一方。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湟源排灯形式有长方排、或马鞍形,或扇形,大都是由长2尺,宽1.5尺方格的纱窗组成,形成双面性柜架,每架由八个或十二个方格组成,意为四季长春或六六大顺、国泰民安、民富物阜。都由国内和本土绘画高手或名师手工制作,雕刻精细,十分考究,图案多以取白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有历史人物、民间典故等,每架排灯以连环画形式,集中展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结,内容丰富,意境丰盈,畅晓明白。画面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尤其蜡烛火焰旺盛时,灯光闪烁,人物静中有动,活灵活现。
排灯是由众多的个体灯组成,每一个灯即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其中木工制作是排灯的主体工程,由鲁班式的能工巧匠承担,各显其能,技艺纷呈,精湛一绝。
湟源排灯的工序是先制作框架结构,其形式有两大类,一种是悬挂式,一种是落地式。形状分梅花形、长方形、天桥形、马鞍形、吕字形、扇子形、影壁形、立柜形、隋圆形等十多种,并将传统的龙凤鸟兽,花草人物图案雕刻在木制框架上,格外耀眼。
架框制成后上面蒙纱,再根据不同架形,博采众长,绘制反映丹城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宗教故事等画面,精雅巧致,大气犹在,各排灯之间争奇斗艳,交相辉映。
最后就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雄风豪气,使单个的排灯组装成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和主体思想的长条排灯。
制作完成的湟源排灯,经内外灯光的照耀映辉,灯面上的人物、花草、虫鸟,一个个、一件件灵动起来,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若人间天上街于市,美不胜收的感受。
近二百年来,各个民族在这里集居融合,风雨同舟,命运共济,繁衍生息,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方兴未艾,绽放异彩。
湟源排灯作为浓厚的约定成俗的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委婉细腻,词采华茂,包含了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美好生活的追求,太平盛世的赞颂。观之上古,验之当今,体现了普天同庆、万民同乐、天人相应、吉祥和谐的社会发展理念,悠远深隧。
排灯还通过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忠臣良将、家乡美景、英雄模范、民族团结等画面和装饰,允文允武,寓其惩恶扬善、鲜解备善、明耻知辱,教人厚德载物、奋发图强、和谐亲善等。寓教于乐的古老传统在排灯这一艺术中得到充分体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观照人生,洞明世态,涵养性情,启迪后人,使不同层次、不同族群、不同年龄的人,爱而有教,不但得到美的享受,赏心悦目,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其乐无穷。
每年农历正月元宵节前后,几百条湟源排灯同时展出,各族群众扶老携幼,蜂拥而至,享受这人间美景和节日的气氛,通过排灯长廊的艺术渲染,就有了春满乾坤的气势,走在其间,便会觉得灯河与群星浑然一体,无限生机,给人一种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感觉。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湟源首次修建了火力发电厂,从此,排灯用电灯替代了蜡烛,使这年的排灯展出引起很大轰动,四乡八堡,万人空巷,街头热闹非凡。然而排灯于1958年以后停止悬挂,曾经的辉煌早已被历史尘封,曾经的荣耀也被岁月风干,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直到1992年,在湟源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湟源以打造文化品牌、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宗旨,又重新恢复了排灯艺术。
本世纪初,新的一届领导士志于道,一心营职,精心编导,奋尽全力,湟源排灯又走向灿烂辉煌的历程,令人惊叹。
在改革开放大潮冲击下,湟源县把排灯作为打造湟源文化品牌的顶级项目来抓,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前后投资上百万元,专门成立排灯研发公司、排灯产业园区,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培养排灯传承人和新一代民间艺人,整编文字、图案和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任玉贵、刘光明等,民间艺术人才熙全徐、魏温、韩静浦、曹瑛和能工巧匠杨增贵、张世全等,对传统排灯进行挖掘保护和艺术革新,生发创新,烁其才华。
首先采用电、光、声等现代技术,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大胆创新。配备音乐,曲度均匀,节奏同检,动者高妙。在形式上改弦易辙,形状有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藝术门类除了绘画诗赋外,又培添了堆绣、刺锈、羊皮绣、皮影、剪纸、书法等,画面还展现了昆仑神话、河湟文化等,使湟源作为昆仑文化的发祥地和西王母故里,将“蟠桃盛会”“相见穆王”“嫦娥奔月”“大禹治水”“营造西海”等传说和神话故事登上了排灯雅座,声情并茂,大放光彩,使人耳目一新。 湟源排灯历经200余年的沧桑巨变,前仆后继,于2006年已被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先后在西宁、德令哈、成都展出,2011年举行了首届湟源排灯节。湟源排灯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枝奇葩和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文化艺术,使湟源排灯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有了新的艺术生命力,誉扬四域。
无可当量的艺术价值
湟源排灯凝聚了高超的艺术才华,它通过多元艺术形式,有机地融人了汉、藏、回、蒙古族文化,以及古羌文化与昆仑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湟文化、商业文化与农牧文化,使排灯成为湟源一道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景线,具有很高的多功能文化藝术价值。
观赏价值。湟源排灯以卢、光、电、影、动为一体,表现了民间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宗教故事等,并集多样的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皮绣等技艺,绘就出一幅幅绚丽多彩,欲白雕琢,奇中有奇,栩栩如生的画面,每逢春节、元宵佳节一经亮相,就吸引成千上万的人群竞相观赏,与时府仰,形成了湟源乃至青藏高原、中国西部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盛大观赏场面。
实用价值。湟源排灯在悬挂式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排灯的艺术革新,将触角逐步伸向市场,走进单位、企业、家庭,使台灯、壁灯、吊灯、连环彩灯也体现出排灯的特色,将艺术创新的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排灯装饰于客厅、餐厅、门厅、会议厅等,使其蓬荜生辉、光彩照人,从而使湟源排灯从公益性、开放性的公共场所,逐步走进具有实用性的千家万户,为排灯之乡的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藏价值。湟源排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昆仑文化与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中华文化以及人类文化做出贡献,非同凡响,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湟源排灯是综合性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是体现民俗、民风、民情的直观性工艺精品。它以绘画的形式把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形象化,在描述技巧上采用简练手法使每一件工艺作品畅晓明白,在制作上采用雕、镂、镌、刻等手法,行云流水,使排灯成为雕刻艺术的精品。仪态迥然,各领风骚,被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作为上乘艺术佳作收藏。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经过青海时,湟源排灯中的“高原精灵——藏羚羊”,代表青海向北京奥组委以礼品馈赠,北京奥组委作为艺术佳品珍贵收藏。
旅游价值。湟源地处夏都西宁文化圈和大美青海湖文化圈的连接点。以湟源排灯展出带为干线,以建设湟源排灯之乡为文化长廊,以开辟湟源排灯示范园为基地,使湟源排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吸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旅游业来传承、保护、传播、影响湟源排灯,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相得益彰。
研究价值。湟源排灯表现了湟源由“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向“小北京”“青藏高原冠名古都”发展的商业文明史。由此可以说,湟源排灯是商贸文明多元文化的产物,为湟源乃至青海地方史志学、经济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美术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直观的实物资料,因此被省内外、国内外学者关注,认为湟源排灯历史悠久,色彩斑斓,博大精深,精妙致熟,独一无二,有着不可当量的研究价值,但要从其终始,怕其所亡,时光易逝,韶华不再,庸可废乎。
神奇的免尔干
由西安建筑工程公司驻青分院尚选平先生策划、实施的“兔尔干新村”坐落在举世瞩目的日月山下,顺羌河畔。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方美丽神奇的风水宝地,洞天福地,声名远播,已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的荣誉称号。
兔尔干,原名称图尔根,是吐谷浑地名,其神奇是它西接日月山,山名源于《山海经》“日月出人地方,天枢也,吴姬天门。”指古代先民的气象观测台。昆仑神话中的“夸父追日”就发生在这里,日月山又称炎山,说是“傍绕炎火光熊熊,赤满岭来血染山”。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有僧人宋云等去印度求经,到此看见寸草不生,故称赤岭。唐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下嫁吐蕃,都翻越此山,留下了美好的传说。公元1252年元宪宗蒙哥汗在此祭天。尊称日月山,此后,遐迩闻名,名扬立万。
兔尔干其神奇是它西南临古昆仑山,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神异典》中有“左带瑶池(青海湖)右环翠水(发源于翠山之水,注顺羌河)此山之下(古昆仑山)弱水九重(倒淌河)。“倒淌河有“天下江河尽向东,唯有此水向西流。”《山海经》中也有“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前有山叫昆仑山。”《汉书·地理志》《西宁府新志》记载:“临羌县(今湟源县)有昆仑山。”清代甘肃巡抚杨慎在诗中称:“青海昆仑断,黄河西流沙”是说青海湖水向东,被昆仑山阻断。故昆仑山在此无可非议。
兔尔干西北其神奇是它从西藏迁来东科寺。寺址由蒙古汗王固始汗批赐。建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建筑,雄宏规划宏大,是青海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该寺东科活佛为清朝驻京呼图克图,九世活佛精通汉、蒙古、藏文字语言,曾陪读咸丰、同治、光绪等皇帝,被清朝委任西北宗教领袖。因该寺地处日月山途中,所以当时中华民族三大祭即祭黄陵、祭孔子、祭海会盟,祭海会盟就在东科寺,蒙藏王公以这里为馆驿。青海办事大臣会集王公,在该寺举行祭海会盟仪式,为维护中华民族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贡献。
兔尔干东北有神奇宗家沟,又称佛像湾,是西羌首领西王母的驻锡地,又称“西王母石室”,是西王母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这里有纪念西王母的宗家寺、吕祖祠,有号日神仙洞、仙人洞、三郎洞等一百多个天然石洞。还有昆仑神话中的蟠桃古洞、王母观天、狮象巡山、悟空生石、乌龟望月、玉兔捣药等。据《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昆仑山,有穴、有人,虎齿豹尾,蓬发戴胜。善啸。”这里的穴指为防止沙尘,野兽侵袭的自然山洞。《汉书·地理志》记载:“昆仑山在临羌西北,有王母祠、石室、仙海、盐池,西有弱水、昆仑山祠。”《恢国篇》中说“汉遂得西海郡,因西王母石室”。《水经注》也有“湟水东径,有西王母石室”。《隋书》更为详尽记载:塞外,西王母石室、青海、盐地。西王母石室的故乡落土,尘埃落地。 兔尔干东南有神奇绚丽的南屏山,又称“花石山”。这里花如海洋,奇艳斗丽,故《山海经》中美誉“昆仑悬圃”。山顶有十二峭峰,犹如笔架,终年积雪,《南屏积雪》诗中赞道:雪积大山六月寒,玉屏列座画中看;长横瑞气连青海,峻岭插霄作壮观。”山下流淌白水,在《淮南子》中有“白水在昆仑山”。相传,当年大智大勇的白蛇娘子为搭救因她吓死的许仙,不远千里到此盗灵芝,不料与守童发生冲突,血染白袍,白蛇娘子在河中洗袍,于是水清如白,后人便称“白水河”。传说神奇,然南屏山更加魅力无穷。
兔尔干南畔有美丽神奇的顺羌河,《西宁府新志》中有羌水出县治西南,经临羌故县,東北人湟水,它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等的出生地。据《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绎书》卷五《新书》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姜水在今青海湟源日月山下,史学家公认“姜”在古代通“羌”,姬水、姜水皆在羌戎地,炎黄二帝都是出自羌戎的部落首领,他们从小就接受了羌戎文化的熏陶。匡谋翼武,忠义撑天,盖世之功,名耀神州。
《绎史》卷十一引《循甲开山图》说:“古有大禹,女娲十九代孙……及长,能知泉源,代父鲧理洪水。”《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苟子·大略篇》中还说:“禹学于西王国。”所谓“西王国”就是古代雄踞昆仑之丘的西王母,并在顺羌河上源,今哈城建有禹王庙,所以,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断言:“自炎黄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
兔尔干广大四方,包括了极为丰富的昆仑文化与古羌文化,河湟文化与中原文化,其最有价值的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创世纪录,沉睡几千提,一醒惊世界,光艳四射,星耀独辉。
(任玉贵 王怡雯/收集整理)
大通老爷山文化随想
老爷山的老爷是谁?就是关老爷关羽、关公。我以为,老爷山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关公的文化。老爷山,古名元朔山,清朝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大通县儒学训导问县编修的《大通县志》中记载:“元朔山,县南三十五里,石峰林立,下绕河流,北有巨石,高二丈余,甚奇伟。多野芍药,石缝松密且茂。六月六日,士民游赏,号北武当。今祀关帝于上,称老爷山。”民国八年(公元1929年),刘运新等编著的《大通县志》记述:“元朔山,人称北武当,石蹬盘梯,川流黄带,山顶有太元官,即关帝庙。故土人又呼老爷山。此外古庙不可胜计,盛夏花浓,名野芍药,每逢天贶,士民游集,称大会焉。”从上述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老爷山,古名元朔山,号称北武当,土人(老百姓)叫老爷山。
老爷山赋
曾任西宁市城建局局长的相建国老先生,既是老革命,又是老诗人,于2011年出版诗词集《情寄山川》,他赠送笔者一本,书中第一篇就是《老爷山赋》,记录了他1985年主持修建老爷山旅游景点的过程,抒发了对老爷山的热爱之情,以赋言志,永志记忆:
国运盛,事业兴士民悦,笙歌鸣,兹为酝酿重建老爷山之计,方有次第大遇县之行。元朝之俊是兮,遐迩闻名。史册之标榜兮,古今吟颂。扶钭栏兮而拾级,穿歧道兮而参登。悬崖危兮观之以烟雾,密林深兮杂之以琼英。鲜苔凝聚兮,渲染畸形之赤石,野莓繁衍兮哺育彩羽之黄莺。沟壑旁狡兔补足,枳梅里雉鸡振翎。黑刺铺地兮,锦簇花键,白杨连天兮碧团波涌,喜鹊与乌鸦嗓闹,牡丹共芍药竞争。杜鹃点点,客梅璎璎,樱桃串串,蕨菜茸茸。偏好桦枚之稀疏,更爱楸子之晶莹。顷刻骄日艳艳,霎时骤雨浓浓,眨眼浓霰纷纷,转瞬淡霭盈盈。景色球别,气象异迥。谁家之回族尕姐兮,头飘绿纱,腕环银镯,面层羞涩,目断鹄鸿;何处之土民阿姑兮,脸施红粉,腰系罗裙,汗珠渗落,袖映霓虹。这厢猜拳行令,那壁烤肉煮茗。平弦唱兮,少壮呼应;瓷碟敲兮,孺妇和声。琛茵褥之倩草兮,情寓流水;扶伞盖之华杉兮,意寄孤峰。可怜三佛殿、玉皇宫,早无残影;惋惜七真祠、菩萨洞,只存荒径。念往昔之颓废,乞后来之欣荣。祖宗遗物,勿毁而弃之,作践滥用;神州陈迹,请恭而敬之,保护珍重。既识朴玉兮,琢而磨之,促其玲珑;又惜朽木兮,恤而扶之,免其零丁。前朝之圣哲云,武威恩德,必相辅而功成;当代之领袖日,须并举而文明。壮哉!逍送门,夯基架椽,料斗叠拱;乐哉!火烧台,筑廊覆瓦,启轩迎风。美哉!鸳鸯亭,立柱题匾,描麟画凤。快哉!莲叶地,蓄水置鹤,亮翅引颈。盼五湖之客旅兮,接踵而来,阳春踏青;愿四海之儿女兮,摩肩而至,清秋揽胜。聊书短句,以志吉祥欢庆;妄诌俚语,为求批评赐正。
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青海解放60周年之际,青海省委宣传部在全省开展“州县赋”征文活动,以期通过活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歌颂新时代,赞美新生活,宣传大美青海。陈希夷先生的《老爷山赋》入选《青海州县赋》,其中对老爷山植物的描述颇为逼真传神:登斯岳于盛夏兮,恍入百花之谜宫;水褡裢倒垂于枝头兮,仪静体闲而含笑容;散漫于谷坡之牡丹兮,柔情绰约若芙蓉;堆雪叠玉之枸花兮,逞皎洁而繁荣;满地怒放之草莓兮,色素白而荫苍松;密生沟壑之黄刺兮,色金黄而映碧空;白山脚登临山巅兮,看不尽之万紫千红。美哉!悠哉!斯岳之美景,胜于岱嵩。
老爷山朝山会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民间在老爷山白发组织大型的进香祭祀活动,这就是朝山会。
朝山会的渊源来自民间传说:明朝永乐太子(一说为古净乐国皇太子)生性孤异,不愿受荣华富贵,只想人仙山修道,历经多年苦心修炼,接受多路神仙考验,终成正果,遂被封为“北八天教主”。永乐皇帝答应在太子修道成功后以“半副銮驾”(即皇帝仪仗队的一半)相送,故而流传至今。
朝山会成员,均由男性自愿组成,以大通城关、新城代同庄、柴家堡、庙沟、大煤洞、小煤洞村等八九个点组成共约八九支朝山队伍。
六月初六是正式朝山的吉日,“执事”的队伍排列特别整齐,哪怕手执小碰铃的人也都神情严肃、姿态端庄。朝山的队伍花团锦簇、浩浩荡荡,一时间山炮轰鸣,鼓乐喧天。行途中人人毕恭毕敬、彬彬有礼,如与别地的朝山队伍相遇,双方各跪成两行,高唱“佛号”。“佛号”种类很多,如总号、立会号、天量号、菩萨号、观音号等等,其中“关帝号”日: 偃月宝刀千载利,根深银烛万年红:
赤胆忠心扶汉室,万古留名照丹青。
惊天地立伟业,桃园结义。
腾威武烈烈雄,汉室义仁。
匹马刀归汉室,挂印辞曹。
结兄弟是君臣,大义精忠。
匹马单刀志气高,保定皇嫂灞陵桥;
药酒三先祭天地,刀挑斜肩大红袍。
为了进一步搞好朝山活动,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做一些改进工作。
首先,要研究明朝永乐年间的礼仪风俗的“全副銮驾”是怎样的建制?人员构成、服装、道具是怎样的?有无原始曲谱鼓乐?研究的目的不是一味复古,而是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还原真实场景,在传承中推陈出新。
其次,借鉴湟源县西王母祭拜大典的成功做法,邀请民俗专家参与指导,规范进香祭拜仪程,在保留“佛号”的同时,撰写并宣读主题突出的祭文,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景下,增添新的内容。
再次,要组织、引导好群众的朝山活动。心存敬畏,秩序井然;以歌会友,倡导和谐;亲近自然,保护环境。
老爷山“花儿”会
大通是“花儿”流行最广的地区之一,“花儿”传承、创作、演唱的根基十分深厚,尤以每年在老爷山举办的六月六“花儿”会,最负盛名,是河湟地区最具规模、最有影响的“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是在朝山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以群众自发演唱为主。
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了有组织的演唱,歌手经过层层选拔,在固定演出场地上同台赛歌竞技。走进老爷山门,有一面“花儿墙”,上面雕刻着大通花儿经典——《老爷山上的刺玫花》:
老爷山上的刺玫花,
摘哩嘛不摘是你看下;
只要尕阿姐你说一句话,
死哩嘛活哩哈我不怕。
除了这首《东峡令》,大通“花儿”曲令还有《大通令》《老爷山令》等。
在“花儿”中,以老爷山为内容的不胜枚举:
天上没云者不下雨,
请龙王,
老爷山要求个雨哩:
阳世上人多不像你,
请媒人,
一心儿要维个你哩。(赵生民)
老爷山本是花儿的山,
刺玫花领头者哩;
大通的令儿唱下的甜,
长寿令传红者哩。(井石)
天下有名的老爷山,
老爷山有花儿的会哩;
放开嗓子了漫少年,
尕妹妹,
唱开时万人儿醉哩!(石永)
老爷山头上雷声紧,
山根里卧着的马惊;
尕妹一去者没音讯,
沿路儿我把你打听。(李锦辉)
修建在老爷山半山腰的老爷山“花儿”文化长廊,集中展示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大通县文化馆的同仁们长期研究“花儿”,最近出版了《老爷山花儿集》(第三集),认真捧读,爱不释手。邂逅类情窦初开;倾慕类眉眼传情;情探类互动探情;倾诉类柔肠百转;定情类心有所属;盟誓类永不言弃;幽会类千辛万苦;热恋类挥洒自如;离别类如泣如诉;相思类苦闷呻吟;误会类难圆春梦;情变类石破天惊;花案类死了也爱;劝世类情义无价;谐趣类忍俊不禁。白2010年以来,大通县人民政府每年六月六都举办老爷山“花儿”会,商贾云集,明星助阵,唱家登台,群众呼应,犹如“狂欢节”。
时至今日,传统“花儿”与新编“花儿”、原生态“花儿”与现代“花儿”、清唱“花儿”与伴奏“花儿”……孰优孰劣的争论还在继续。
老爷山下的工业遗产
在“大三线”建设中,大通县迁进了一些军工保密企业,主要有:位于元朔乡毛家寨村的“704”——黎明化工厂,生产过火箭推进剂;位于朔北乡下吉哇村的“705”——光明化工厂,生产过重水(核原料);位于桥头镇小石山四周的“706”——重型机床厂,生产重型机床、精密机械。这些企业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一代人的红色记忆。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老爷山下的这些老工业区因种种原因衰落了,但挖掘整理其历史文化内涵,整治周边环境,修建遗址公园或展览馆,打造公共休闲空间,开辟工业遗产旅游线路,不失为一个注入文化活水的新举措。
去年底,大通县政协提出了《大通縣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调研报告》,建议建设“705”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颇有远见和创意。
高铁穿过老爷山
遥想上世纪80年代在西宁上学的大通学子,大都乘坐短途客运列车往返,火车每站都停,单程约需两小时。穷学生多半有“逃票”的经历:一上火车,分工协作,有人站岗放哨,有人通风报信。经停两站后开始查票,接到信息后如惊弓之鸟,在下一站纷纷下车,跑过几节车厢,从查过票的车厢上车,车到终点,作鸟兽散。
而今,白兰州开来的兰新高铁从老爷山老营庄一侧进入隧道,从代同庄一侧呼啸而出,飞越峡口高架桥,钻入牦牛山,驶入向阳堡车站。似银线穿针,如扁担挑山,一桥飞架两山,峡口变通途。老爷荡气回肠,牦牛激活经络。朝发金城黄河边,千里丝路日还。兰新高铁,真有“三高”:高原,高架桥,高速。
老爷山转播台
在老爷山最高峰上,建有大通县老爷山电视转播台。该台建于1974年1月,海拔2970米,相对高度500米,原名741台,由青海电视台管理,1985年12月移交至大通县人民政府,承担全县近55%的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和门源县微波信号的中转工作任务。现转播电视节目三套(中央一套、青海卫视、大通白办节目),调频广播节目三套(中央一套、中央三套、大通白办节目)。这个台的全体职工是一个团结战斗的先进集体,现任台长薛伟,自参加工作起就在转播台工作,一干就是20年,他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没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了…… 记得是1975年夏天的一天夜里,朔北公社唯一的一台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坏了,书记让秘书去修。秘书调来公社唯一的一辆青海湖牌卡车,让我帮忙把电视机放进驾驶室,一起出发,奔向老爷山。天下着蒙蒙细雨,汽车在盘山砂石路上缓慢爬行。车到山顶调头时,忽然刹车失灵,向后滑行,司机紧拉手刹,车停住了。下车一看,惊出一身冷汗:车后厢顶在两个水泥桩子上,下面是陡峭的悬崖。叫开转播台的大门说明来意,值班人员说修不了电视,遂扫兴而回。现在回想这件事有点滑稽,转播台承担的是广播电视信号的无线传输任务,值机员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山上也没有维修工程师,自然修不了电视。
山顶远眺
王文泸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作《站在高原能看多远》。如果站在老爷山顶,能看多远?向北望去,有西宁最大的水源保护地黑泉水库,号称高原张家界的察汗河,千奇百怪的宝库石林;向西望去,娘娘山含情脉脉,遥相呼应;向南望去,长宁川、景阳川,万顷良田,生机盎然;向东望去,鹞子沟、滑雪场热闹非凡,东部新城拔地而起。
如果再向远望,再向深想,我们望见了中原大地,想到了千年历史。关公,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军,后来怎样形成了关公的“忠义诚信”文化而远播民间,关公文化又怎样从中原大地传到青海高原。关公文化在青海各民族心中,具有神圣威武而不可动摇的地位,老爷山就是证明。
老爷山
你是关老爷仙居的名山
雄踞峡口
神牛陪伴
你承载着中华一统的历史厚重久远
你延续了忠义诚信的文脉万古流传
我用虔诚的语言为您点赞
对你的敬仰年复一年……
(张传荣/收集整理)
沧海遗珠弹子石
弹子石,西宁小峡一古迹,今已无存。弹子石是小峡湟水岸边的一颗圆形巨石,就像经过人工打磨过一样,周身光洁,静静地卧在小峡河滩上,因形状奇特,并附有凄婉动人的神奇传说,更使西宁山河增色。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混沌初开,这里百川汇集,但因群山锁关,汹涌的湟水至此受阻不泄,使大片良田淹没在汪洋之中。当此危急之时,适有仙人驾云路过这里,当他知道民有倒悬之苦后,为救民于危难之中,就施展法力,奋力掷出一颗圆石击山,击中处顿时电石火光,山崩地裂,形成峡口,“丘峦崩摧,湟水中通”,于是湟水奔流东去。人们相传湟水岸边的这颗网形巨石就是仙人力劈石峡的弹子石。由于民间传说的渲染,历代诗人的题咏,小峡弹子石遂成为西宁一景。就像乐都老鸦峡口的鲁班石一样,是甘青道上的一处古迹。晚清著名诗人朱向芳曾作有《峽口弹子石》一诗,描述了这神奇而优美的民间传说:“传闻开此山,丸脱神手间。百丈惊落星,三生逐月还。烟凝苔草绿,雨点山花斑。直待娲皇炼,补成天九寰。”诗中既描绘了弹子石击山的神速,又以民间故事“三生石”、女娲补天作喻,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烟凝苔草绿,雨点山花斑”两句,又从近处描述弹子石的形貌,石花苔草,不仅说明了弹子石遗落此地时间之长,而且又从侧面说明了不被人重视,寂寞冷落的状况。从上世纪前半叶开始,随着小峡地区道路的改建、芳惠渠的开挖及种种原因,闻名于世的弹子石早已遗失无存。
东关大寺留佳话
东关清真大寺位于西宁东关大街的南侧,与西北地区著名的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一起,并称为西北四大清真寺。据史料记载,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公元1380年左右的明洪武年间,是青海省境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院,据现存寺内的《重建西宁大寺碑记》和《重建西宁东关大寺碑记》两块碑文记载:“西宁清真大寺,创自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辅佐他开国有功的将领沐英(安徽省定远县人)为西平侯,镇守今甘青地区。由于屯兵、移民等一系列人口迁移,居住西宁的穆斯林居民日渐增多。为了满足广大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沐英应回民上层及宗教人士的请求,并奏请朝廷允准,在回民聚居的东关地区动工修建清真寺,明太祖朱元璋曾为之御笔亲题至圣“百字赞”。但后来“屡经兵燹,其地遂废”。
辛亥革命以后,马麒出任甘边宁海镇守使。1913年5月,他亲自“捐资为倡”,募集白银万两,重新在被毁的废墟上动工修建清真大寺,一年后工程竣工。1946年,清真大寺又进行了一次有规模的改建。大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纯系砖小结构,建筑坚固,结构严谨,外形宏伟壮观,内部清静素雅。前卷棚上有很多匾额和对联,都是伊斯兰文化的真实记载,两侧配有精雕细刻的各种图案。殿门两侧是砖制九扇屏,上面是古朴庄重、典雅清秀的花草砖雕图。大殿南北两侧是两座两层的厢楼,为歇山式建筑。这三座建筑是该寺主体,也是寺内精华所在。整个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描金涂彩,显得艳丽华贵,蔚为壮观。
据说改建时,大通广惠寺僧众从鹞子沟松树林中精心挑选几根巨木,赠送给大寺,作为殿内柱子;互助佑宁寺僧侣闻讯后,也提供了殿堂急需的大量板材;就连乐都胜番沟(今引胜)汉族范姓家族也将长在祖坟上的参天巨松,经合族商议,也献给了大寺,作为大殿的承重梁木。范家义举深深感动了马麒,他曾专门派人“拉马搭缎”,携带礼物代他登门致谢。当大殿和宣礼塔改建工程落成时,塔尔寺活佛曾率僧侣等“持珍品礼物”和两尊铜经筒,前来表示虔诚的祝贺。不久,大寺又迎来了甘肃拉卜楞寺嘉木样活佛派来的贵客,客人们用牦牛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地驮来了三尊金碧辉煌的藏式馏金宝瓶,作为献给大寺的礼物,使大寺又一次沉浸在民族和睦的气氛中。一个世纪以来,象征着民族团结的三尊宝瓶和两尊经筒一直分别矗立在宏伟壮观的大殿脊顶中心和宣礼塔上,展现了大寺在全国清真寺建筑艺术中的独特风格。
恩信待羌话邓训
东汉时,王朝在河西地区设置了护羌校尉,主要职责是为了镇压羌人部落叛乱;隔绝西羌与匈奴的交通,防止他们联合成为汉王朝的隐患。但在历任护羌校尉的主持和治理下,沿黄河、湟水两岸,广置屯田,修治沟渠,种植五谷,发展畜牧,对河西地区的开发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其中邓训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位。邓训(公元40-92年),字平叔,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第六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史载他少有大志,精于技击,广交豪友,名闻邻里,初任郎中一职;因精明能干、处事果决,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擢升为护乌桓校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以谒者至武威平息卢水胡反叛,拜为张掖太守;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出任护羌校尉,驻临羌(今西宁西川通海)。当时河湟地区时局不靖,危机四伏,初至边陲,邓训果断决定:收罗小月氏勇敢豪健少年数百人组成“义从胡”,继又派长史任尚率部制革船,渡过黄河,再击迷唐羌于大、小榆谷,迫使迷唐率部西迁千余里。 河湟安定后,邓训留即将刑满的刑徒2000多人屯田黄河两岸,修城堡,兴水利,以恩信对待羌人,备受羌人信任和爱戴。永元四年(公元92年),正当他欲大展宏图之际,不幸因病卒于任所。听到邓训去世的消息,每天来灵堂祭奠者达数千人。羌人按当地哀悼父母丧亡的风俗骑马高呼,宰杀牛马,有的甚至用刀割自己,悲痛地说:“邓使君死了,我们和他一块儿死了算了!”曾任官地方百姓闻知后,也奔走哭告,追忆逝者生前恩德。和帝元兴初(公元105年),汉王朝追封邓训为“平寿敬侯”。后河湟百姓为他立祠祭祀,并被尊为西宁城隍,西宁城隍庙鉴心殿里就塑有他的神像。
改梵宇为书斋
民间俗传,“家有冷字不算穷”,冷指清代曾任西宁县县令的冷文炜。家藏有他的墨迹就不算穷,足见其墨宝的身价。清乾隆九年,冷文炜在原籍山东胶州由副贡生考取景山等处教习,后拣发甘肃,历任秦安、两当、皋兰等地知县。当时西宁隶属甘肃,为陇右大县,辖地广阔,事务浩繁,因冷文炜在任上“大计卓异,所至有声”,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冬,被选调为西宁县知县。
有清一代,历任西宁县县令的约有70余位,冷文炜在西宁县任上虽只度过了短短的一年多时光,但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内,他“清积讼,决疑狱,节浮费,罢徭役,”做了不少好事。据西宁府《府志》记载,一切善政,罄竹难书。其中,创建湟中书院,遗泽河湟就是这些善政中最值得感怀的一件。
西宁地处边陲,文化落后,杨应琚出任西宁道佥事后,“置博文、约礼二斋于明伦堂侧,俾士子肄业其中。”但杨离任后,二斋亦“岁久浸废”,西宁官办教育又陷于停顿之中。冷文炜上任后,对教育极为重视,他说:“君子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培养人才,使之专于所业。讲学既无专地,安望学业之相与有成?”于是他不辞劳苦,选择校址,积极筹建书院。
今西宁南大街小学校址上,明时建有一寺院,清初人称南古寺,院落宽畅,“轩敞而深靓”,冷文炜遂下决心“改梵宇为书斋”,改建成书院,以便“聚诸生而考课”。在当时宗教兴盛之时,改寺院为学校,真需要有一定的胆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冷文炜的远见卓识。
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湟中书院的修建工程在冷文炜的主持下动工,地方官员带头,老百姓也纷纷解囊,“斯举一倡,皆鼓舞争先,筹款30万,献工四千余,未两月而工竣。”湟中书院建成后,这里有了“讲课之所,诵读之舍,宾客之位,游息之区”,他还将书院东侧的一块空地平整为“射圃”,使学生有了活动的场地。为此,冷文炜还专门撰写了《创修湟中书院记》,他在记中语重心长地说,他虽不能长久地在西宁当官,但在有限的时日内,将会不知疲倦地勉励大家好好学习。创修学院虽难,但不是最难。最难的是如何把学院长久地办下去。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冷文炜来宁赴任时,其公子冷鈜玉随仕在侧。冷鈜玉学业淹通,德行道艺,为世所称。《西宁府续志》就录有他作的《游南山寺二首》,诗中用清新的诗句,描绘了南山寺优雅环境。学院建成后,西宁郡城士民请求鈜玉“俾主讲席”。在冷鈜玉的主持下,“期年而士风丕变”。
湟中书院在郡城建成后,陕甘学政张岳崧等即捐银1500两,“官吏绅民,踊跃捐助,旬日聚金五千两。”不仅经费较为充足,条件也较好,更重要的是邀请了当时名儒周兆白、屈笔山等担任主讲,名闻陇右。年底,冷文炜奉调离宁,但湟中书院一直办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改为西宁县立高等小学堂为止,前后历时120年,为西宁,乃至青海文化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涝坝的变迁
后涝坝,西宁北城墙内的旧地名。涝坝,指周边较高、中间积水之地。这里指西宁筑城时取土而形成的凹地,后积水成池,因地处城内较繁华的街道之后,所以称为后涝坝。西宁因筑北城墙取土而城内形成三处凹地,一在大同街东端以北,一在北玉井巷东端以北,一在今新民街以北。三处凹地中,尤以今新民街的涝坝最大。西宁兴隆巷旧时称“后街”,这里建起山陕会馆后曾一度叫作会馆街,后街的北面叫“后涝坝”。因这里北靠城墙,是城内最低的地方,每逢下雨消雪,污浊的脏水流向这儿,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面积达3000平米的污水池,而且冬夏不涸。一到冬天结冰时尚可忍耐,一到春夏秋三季,水面污物满目,苍蝇乱飞,臭气熏天,路过者只得掩鼻而过,所以人称后涝坝。据张志珪先生说,后涝坝北侧的城墙根挖有数十个窑洞,一些讨饭求生者在此栖身;涝坝四周,也有些简陋土房,斑驳陆离,住着一些靠打隔褙、织口袋为生的贫苦人。处在它南面的后街尚且没有个正式的街名,龌龊的贫民窟后涝坝哪能有个名字呢?后来,人们只把它叫作“后后街”,意思是后街后面的“街”,而背地里却把它叫作“臭臭街”。
解放后不久的1951年夏,在西宁市第七街人民政府的发动下,市民不分老幼,在连个架子车也没有的条件下,硬是用背斗等简陋的劳动工具,齐心协力,从城外背来砂石,填平了后涝坝,终于形成了一条像模像样的街道。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里,经政府批准,起了一个很有时代特色的街名,叫作“新民街”,曾留给人们一个肮脏记忆的后涝坝,终于成了一个历史的地名。
金麟山坳刘琦庙
刘琦庙,始建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坐落在号称“八瓣莲花”的湟中鲁沙尔金麟山,你只要站在金碧辉煌的塔尔寺前北望,就会看见远处金麟山之腰,一处粉墙青瓦的殿宇,掩映在绿树丛中,那就是刘琦庙。
刘琦是明代甘肃河州韩家集人。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刘琦考中进士,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奉命进藏,任明王朝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互通友好往来的交际官员。据《河州府志》记载,刘琦进藏后,潜心学习藏文,拜谒寺院,研究佛经,后皈依佛法。在任期间,他向当地民众介绍内地先进的农耕技术,改革生产工具,深得民心,因众望所归,后被聘为西藏“财贸官”。刘琦去世后,藏王追念他生前功绩,敕封其为“业斗侯”(地方护法神),并令藏区各寺院绘制其画像,供奉膜拜,以护佑地方安宁。从此,广大牧民则称其为“阿尼刘琦藕藕目拉”,即“财神爷”;老百姓尊称他为“阿尼刘琦”,即刘琦爷爷。数百年间,供奉处香火不绝。 清初,塔尔寺三世赛多活佛游历西藏,感念刘琦功德,从那儿请来刘琦护法神真容绘像,虔诚地供奉在塔尔寺祈寿殿内,以求护佑地方。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六世班禅罗桑贝丹益西自西藏来青途中,夜梦自己身处险境,情急之中,被一身着汉式官服的长须老者相助营救脱险。后来他回到塔尔寺后,无意间在祈寿殿中见到那儿供奉的刘琦画像竞与自己梦中所见老者分毫不差,深感灵异,于是感念刘琦在冥冥之中护佑之功,遂命四世赛多活佛寻找一处能看到塔尔寺全貌的地方,选址建庙,将“业斗侯”刘琦安置其内,以作为塔尔寺的“护法山神”。
金麟山位于塔尔寺所在地的莲花山之北,登山一览,西面南佛山如画,照壁山似屏,大小康缠尽在眼前;东望大小南川,烟波浩渺,峰峦如骤,似万马奔腾;俯瞰莲花山,翠螺凝聚,八瓣四列,气象万千,真乃一方风水宝地,四世赛多活佛遂确定在此设庙址。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刘琦庙在俯瞰塔尔寺的金麟山半坡山坳破土修建。建成之后,活佛特意从祈寿殿移来一棵菩提树,栽在庙内大殿之前。后赛赤活佛又在庙东侧主持建起一座佛塔,起名“太平塔”,寓意太平盛世保太平之意。太平塔塔座呈方形,塔身呈宝瓶形,上为十三层法轮,塔刹上仰盘托日月宝珠,寓意日月同辉。整个塔座用青砖砌成,伸缩有度,简洁明快,上有精美的砖雕藏八宝图案、白马送宝和白象驮宝图饰。庙旁有口泉,水质清冽,饮之可口提神,后人称其泉为“神泉”。流连其间,自然被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所笼罩。
1984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经多年陆续修整,一座小巧而雅致的刘琦庙又安坐在金麟山坳。斗拱飞檐的四柱三楼式金麟山山门下,石栏相扶,踏阶而上,仰望晴天丽日之间,梁枋彩绘,黄瓦丹柱,更觉肃穆。过山门右拐,平台之上,便是刘琦庙。迈进简朴的庙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处洁净的小院,有塔尔寺喇嘛专门管理。院中央花栏内依然是棵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经30年风雨,今又长成一株绿荫满院的大树。透过树荫,迎面便是一溜五间硬山式大殿,据说是仿照塔尔寺祈寿殿样式而建。两侧各是三间硬山式偏殿,三殿呈品字形拱立。正殿廊柱上悬挂有木制对联,上联曰:“世外凭临一面峰峦依佛地”,下联曰:“云中结构二分人力八分天”。迈过高高的正殿门槛,只见高高的敬台上,正中塑有慈祥威严的刘琦,五绺长须,头戴汉式官帽,脚蹬官靴,身穿蟒袍,“慈容带笑,鹤发童颜,风度飘逸”,据说这尊药泥神像是由塔尔寺活佛亲手塑成。活佛以这种虔诚而隆重的表达方式,倾注了对阿尼刘琦的尊敬仰慕。
站在这高山之巅,游目四望,感念六百年前,刘琦栉风沐雨,前赴西藏,为社会发展、汉藏民族的团结和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坚毅果决的处事能力、公正亲和的人格魅力和赤诚严谨的办事态度,是不可能赢得西藏民众的信任、殁后还称其为“阿尼(爷爷)”,藏王也不可能将关乎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的“财政大权”交给他的,更不可能在他死后,还给予他在各大寺院与诸佛同享、受万民百姓顶礼膜拜的殊荣。刘琦庙安卧在绿树丛中,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祭祀某人功绩的祠庙,而是彰显民族团结的象征,真正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颂歌!
金书铁券见天日
清代西宁诗人祁松年曾写了一首《读李指挥铁券》的诗:“高阳伯出大明时,树立功勋四海知。定乱安居连奏捷,封茅裂土最相宜。名标史册光千载,勇压西陲服众夷。感动英宗颁铁券,公然宠爱见乎辞。”诗中的李指挥指明代受皇家诰封“高阳伯”的李文。李文(1405年-1489年),字孟華,是明朝会宁伯李英的从子,明代大将,宣德年间曾任指挥(武职官名)。当时塞外四卫之一的曲先卫散即思聚众叛乱,李文奉命率土兵随军出征,以功升任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明代有名的“土木堡之变”后,他又以“迎驾功”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升任都督佥事,出镇大同,再度因功封荣禄大夫、柱国、高阳伯,食禄一千石,后世因之称为“西伯府”,荣极一时(因李英府第称“东伯府”)。古人说:“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始作铁券,其内镂字,以金涂之,故名金书铁契。”李文因“负资忠义,秉志纯良,将略素闲,战功克著”的原因,于1458年三月受赐“誓书铁券”,以表明英宗朱祁镇“朕既不忘尔勋,尔亦毋忘朕训”之意。该铁券“如一块黑色瓦片,呈弧形,含腹鼓背,系生铁铸成。体积长为37.5厘米,宽为21.2厘米,厚0.25厘米,重1.3公斤。上有明英宗皇帝诰喻制文,每字1平方厘米,阴文嵌金,金书灿然。”誓书铁券明确规定,受赐者凭着这一铁券,犯法时可以免一次死罪,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免死铁券”。铁券上的文字鎏金,光彩耀目,所以又称“金书铁券”。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89岁的李文在西宁去世,清乾隆年间杨应琚撰《西宁府新志》时,曾记载明代高阳伯李文的墓在县治(西宁县)北十里的“旱坪山下”(今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西侧),当时这里的墓地上还树有李文的祭碑。
上世纪三十年代,显赫明清两朝的西伯府传到了末代土司李沛霖头上,和河湟地区其他土司一样,显赫的光环早已淡去,1930年8月,国民党政府命令撤销土司制度,“粮归大仓民归县”,从此,河湟谷地沿袭了六百多年的土司特权终于寿终正寝。金书铁券也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传到家居我市城北三其村的土司后裔李永蔚先生手上。解放后,李永蔚怕“金书铁券”在“运动”中惹来麻烦,便偷偷地烧掉了祖宗十代的肖像,并将金书铁券深埋地下。198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省著名藏学专家谢佐先生和民俗学家谢承华先生来到三其村,李永蔚先生闻讯,特意去找谢佐先生,让他看看自己珍藏多年的“铁瓦”,多亏谢佐先生慧眼识珠,使明英宗朱祁镇颁发给李文的金书铁券——这颗沧海遗珠得以重见天日。不久,李永蔚先生便将金书铁券捐献给了青海省档案馆。
珍贵的明代誓书铁券全国现在仅存三块,2003年3月,李文的金书铁券经国家档案局审定.作为全国档案系统收藏的惟一一件“金书铁券”,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1996年9月,为纪念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在中国召开,邮电部专门发行了《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一枚“金石档案·明代铁券”就是据此而设计的。作为青海档案局镇馆之宝,李文的金书铁券在这儿将得到妥善保护,而为国献宝的李永蔚先生将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史昭与青海教育
青海地处边陲,因战争不断,历史上虽有汉代《三老赵宽碑》中有“教诲后生,百有余人,皆成俊艾,仕人州府”;南凉史嵩上书“请见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儒以训胄子”的文字记载,但能长期坚持,而且是正规的官办教育无从谈起。明王朝建立后,经过六十年的休养生息,“民生渐舒,蒸蒸然有治平之象”,为教育的发展准备了客观条件。就在这百废待兴的时侯,西陲名将史昭移镇西宁,他审时度势,开创了中央王朝在青海官办教育之始。
史昭,合肥人,明永乐初为都指挥佥事,后以总兵官身份来西宁。在任期间,因“讨曲先卫威震塞外,……边备大固”。宣德七年,以征西将军镇宁夏,历十二年,因政绩卓著而升右都督,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卒。史昭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地方官员,他白凉州(今武威)1427年移镇西宁后,经过调查了解,认为西宁是河西巨卫,山谷险阻,风气亢然,必须实行“教先于政”的政策,才有利于地方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为此,他上奏“请建孔庙,开学校,举屯田,”请设学校如中土。明宣宗朱瞻基从其请,批准在西宁建文庙,修儒学。1428年,文庙、儒学修建工程在史昭的主持下,在原文化街工人文化宮、十四中地址开工,雄伟的大成殿、廊房、棂星门、儒学等先后建成,从此,西宁卫有了一个“供生员读书”之地,“孤悬天末”的青海教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尽管儒学教材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培养的也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人才,但在五百年前民族杂居、习俗各异的西宁地区,儒学建成后,“士思学,俗思厚,老稚诵于衢巷,农谣于野,商歌于途。”在促进当地文化教育,各民族团结,加强国家观念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1428年至明亡二百年间,儒学得到了历任地方官员的重视,据史料记载,配合文庙维修,儒学也先后得到五六次修补。明清之交,西宁多难,战乱不止,据杨应琚《重建西宁府文庙碑记》记载,当时“学宫庳陋,岁久残剥不治”,“湟中百十年间,目不识乡饮礼之酒,耳不闻《鹿鸣》之歌。”他又“廓而新之,资繁力费,次第修举。”从此,中断百年之久的西宁官办效育又得以恢复。
正如基生兰老先生在他的《湟中怀古》诗中听说:“芹藻泮林谁创始,千载同仰史昭贤”一样,万事开头难,史昭创办西宁官办教育的历史功绩是永远值得怀念的。
西城墙下八仙树
八仙树,西宁一古迹,位于西宁古城西城墙外,西门南侧城墙下的高阜上,今长江路华德大厦处,现已无存。八仙树树种为小叶白杨,有人称为“野白杨”。小叶白杨,杨树的一种,相比一般杨树,叶较小,但木质细密、有韧劲,不像大叶白杨那样脆而易折,我省贵德等地多有此树。由于八仙树所在地近西门,树影婆娑,芳草盈地,树下常成为城中士民遛鸟、闲坐和聊天、下棋的去处。
八仙树之所以得名,还附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不知何年何月的一天,有名的八仙乘驾祥云欲前往“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的昆仑山拜渴西王母,当途经西宁凤凰山时,只见西宁城外二水绕城,绿荫遮地,平畴数十里,风景如画,于是降下彩云,落座在城墙边小叶杨下,盘垣有时。绿荫如盖,清风拂面,面对如此美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情不白禁地唱道:“蜿蜒起伏兮,横亘三百里;跨两河兮,群岭龙蟠壮丽。”另一位韩湘子接着唱到:“万壑苍翠兮,松柏灌丛凝碧;芳草芊绵兮,洵为牛羊福地。”……直到红日西坠,众仙才兴尽而驾云西去。由于附有此动人传说,后人遂称这里为“八仙树”。
上世纪民国初年,西宁城内纷纷传言,说西门外八仙树上开了几朵像牡丹一样的白花,于是人们争相前去观看,不知是不是真的,当时西宁的士绅们还为其披红挂彩,故事越传越神奇,并留下了一段万人空巷看祥瑞的佳话。1955年,按照西宁城建要求,要拆除西宁西城墙,八仙树也被砍倒,截为三段,扔在路旁,一段时间后,听说被某单位拉去当作了燃料,闻名西宁的八仙树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西石峡中活民渠
从西川扎麻隆村西拐弯进西石峡峡口,在路东名为“牛将爷卡子”处的悬崖上刻有“渠水活民”四个大字,旁有题款,上款为“马军门见证”,下款为“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吉月吉日扎麻隆全体乡民敬立”。“马军门”指时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的马麒。据记载,当年扎麻隆村居住着80余户汉民,经营着村前和村东3000多亩田地。但在过去一没电,二没提灌设备的岁月里,眼看着湟水从村前哗哗流过,数千亩田土却是旱地,人们只能望水兴叹。上世纪初,扎麻隆出了一个名叫周先,字绍年的人,他带头从官府义仓中贷来青稞一万斤作为劳资,发动村民从西边石板沟筑坝引水,开渠3000米,以浇灌村上的田地。因渠道要经过被称为“上头尔”地段的回族坟院,闻讯赶来的数百回族群众,即在渠边扎起帐房,领头人马镇龙声言“谁敢在我们先人头上动土,我们就要和他拼命!”当时局势十分紧张。时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的马麒知道后,亲自来到扎麻隆修渠工地查看,当他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当即表态:“救活人要紧!”经他调停,水渠得以顺利建成。扎麻隆渠长三公里,建成后,村上3000多亩耕地中的1500多亩旱地很快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1921年,经扎麻隆全体村民合议,在峡中渠道经过处的“牛将爷卡子”悬崖上刻上“渠水活民”四字,勒石铭功,以示感激。“渠水活民”石刻作为一帧彰显民族团结的珍贵实物,半个世纪来,一直高悬在109国道进峡处右侧的悬崖上,默默地揭示着那段感人的历史。可惜在上世纪70年代,被无知的采石者只为蝇头小利,而惨遭损毁。
小峡一景风神洞
风神洞,西宁小峡一古迹名,位于西宁小峡西口南侧的悬崖上。早在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由兵备道刘敏宽所撰的《西宁卫志》中,就有小峡“风伯古祠”“春秋祭之”的记载;《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中也有有关记载,说:“风神岩,在小峡口山,山半有岩,下临湟水,每起大风,居民祷之。”风神祠,也称兴龙寺,位于小峡西口南岸风婆婆洞下方路侧,是祭祀小峡风婆婆的祠。 夏日方长,当你留步山道时,远眺省城,平畴十余里,烟笼树绕;湟水如带,款款西来;山风掠面,使人心旷神怡。每当朗月高挂,清光下泻,繁星璀璨,天地交辉时,更会令人引起无限遐想。由于几十年来峡谷中地貌的改变,小峡“风伯古祠”已不存在,风神}同在峡中南山半壁上,现在,只要你有兴趣,仍可看到南山半坡悬崖下有个石窟,宽、高数米,洞口斜向朝下,不太深,那就是至少600年来人们祭祀的“风神洞”。“风神洞”也称“风婆婆洞”,传说里面住着“风婆婆”,当年洞中曾塑有她的神像。清人朱向芳作有《吟峡口风神洞》一首五律诗:“风姨何处家?石洞锁烟霞。山月眉含翠,溪云鬓落花。气清河两岸,力挽水三叉。从此扶摇去,鹏搏路不斜。”起句就用反问句:风姨的家在哪里啊?就在那小峡高高的悬崖上,被烟霞笼罩的石洞里。迷惘诡奇的环境,为神秘的风姨出场做好了铺垫。再用小峡凄清的山月、蜿蜒的行云流水描绘出“风姨”高洁、美丽的容貌,翠色笼罩的崖头上悬挂的山月像“风姨”弯弯的眉,云雾缭绕的溪畔芳草中绽开的山花像插在“风姨”云鬓上一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瑰丽环境,就像屈原在《九章·山鬼》里描写的“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一样,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风姿绰约,但神力非凡,能“力挽水三叉”的仙姑形象。优美的词藻,形象的比喻,凄丽的环境,在艺术性方面,直可与《山鬼》媲美。
一代名宦杨应琚
自西汉初西平建亭到清初设置西宁府,两千余年间在西宁为官者人数众多,其中,清雍正,乾隆年间两任西宁通,后升任甘肃按察使、两广总督、陕甘总督的杨应琚不愧为一代名宦。
杨应琚,字佩之,号松门,辽海(今辽宁)汉军正白旗人,其祖父杨宗,也曾任西宁道,因勤政爱民,被雍正皇帝誉为“廉洁如水,耿介如石”。杨应琚借祖、父余荫,由荫生而任户部员外郎、西宁道佥事。西宁因地处边陲,地瘠民穷,杨在任期间,倡办教育,不遗余力。他捐俸建贡院,修儒学,创义学,足迹遍及西宁府所属县、卫.所。尤其創设东关回民社学,开创了我省民族数育之始。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多次捐资修学,利用“俸钱之息以供(学生)厨馔”。据他自己说,多次利用公暇到郡学,“摄衣登席,亲询经旨,诸生如墙而进,鸡呜风雨,书声琅然,可谓盛矣。”他以封疆大吏的身份,如此关注地方文化,教育的振兴,真令我们后辈为之汗颜。
为了青海地区开发,杨应琚不辞辛劳,实地亲勘,在甘都堂、亦杂石等九处西宁近边要地设营堡,派兵防守,不但加强了这些地方的经营管理和开发,而且巩固了西宁地区的防卫,保障了人民性命财产的安全。李文实老先生评论此事时,说“东部农业区在后来青海建省时能居于先进地位,而成为开发建设西部的基地,就是从此开始的。”并赞扬“杨氏此举,实为近代开发青海的第一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期间,他目睹湟水南北岸老百姓每过河,“人负驴载,蹄踵相接,挥汗如雨,牛喘蛇行,余甚悯之”,于是捐款修建小峡河厉桥、城北惠民桥,改善了市政建设。创立义园,以葬“民死无收者”。杨应琚到西宁赴任后,“适四年宁郡饥,余任其责,巨细必躬亲,岁末尝蓐寝,小民(百姓)幸免干转死”,为此,他创建社仓,募积社粮,应军需,解民困,开创社会公益事业。在今天看来,真不愧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尤其西宁因“边地质野,文献无征,屡经兵火,典籍云亡”,为编修地方志,他利用公余之暇,“常登土楼之巅,穷浩门之源”,实地考核,“撰次校对,咸出余一人之手”,焚膏继晷,历时一年多,终于写成“搜采广博,论断精详”的30万字的《西宁府新志》,弥补了西陲文献无征的缺憾。《西宁府新志》上述秦汉,下迄清乾隆十二年间西宁府所属县、卫、所历代大事及有关文献,旁及明塞外四卫及青海、西藏,在“清初众多方志中,不愧为名作之选。”
杨应琚学识渊博,文武兼资,为世钦仰。《西宁府新志》收入了他的文章20余篇,有的陈述开发西宁周边地区的重要性,有的建议开垦荒地,以利贮厚,有的提出了加强防卫的具体措施,有的记述了一些公益设施的修建情况。特别是他制订的一些学约、学示,无处不显示出他“养材育能”的耿耿用心。所作诗文,如“巨石横斜碧水涯,石边松下有人家;春风不早来空谷,四月深山见杏花。”(《乐都山村》)亦广为传诵。
鸳鸯沟的传说
鸳鸯沟位于海湖新区湟水森林公园东侧,从彭家寨南行进沟,直通湟中县城的通宁路附近,全长约20公里。鸳鸯沟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洪荒千载,沟水出沟后划地成涧,即龙泉谷也。新旧《唐书》《西宁志》《西宁府新志》中,都有关于鸳鸯沟和龙泉谷的记载,说“鸳鸯沟,在西川彭家寨南”;“县(指西宁县)西八里(为)龙泉谷”。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大理寺卿刘元鼎为唐蕃会盟,奉旨出使吐蕃,回长安后,曾写有《使吐蕃经见纪略》一文。文中说:“元鼎逾湟水至龙泉谷,西望杀胡川,哥舒翰故壁多在。”清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所指的“县西八里龙泉谷”即今被定名为海湖新区的“龙泉谷景区”,是海湖新区重要的绿化景观带,那里引来的解放渠渠水,随沟哗哗流淌,其间曲径小桥,叠水成瀑;巨桥横跨,彩灯耀珠;芳草碧树,掩映两岸,让到过这里的人一呼三叹。
相传很久以前,鸳鸯沟里芳草如茵,林木遮天,鸟啼于涧,鹿呜在山,沟西侧福安山下有一泓清泉,芦苇遮岸,浮萍流连,常有鸳鸯来此嬉戏,人们遂称这里为鸳鸯沟,泉水为龙泉。谁料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灾难却降临到这静谧的山沟里,一团从天而降的火球滚落到福安山南侧的山洼里,风助火势,顿时火光冲天,火星飞溅,苍穹流丹,惊动了远在西海的龙王敖闰,西海龙王敖闰登上海心山一看,只见东方火舌漫卷,烈焰滔天,映红了半个天空。急忙命令他最钟爱的六太子敖龟,立即带领最勇猛的战将神蝠前去解救。二神飞临鸳鸯沟上空,敖龟大显神通,施法引来西海圣水,神蝠展翅降下倾盆大雨,前来助阵的仙女、罗汉、佛陀等各路神仙也纷纷施展法术,协助敖龟和神蝠,终于扑灭熊熊天火,鸳鸯沟里幸存的生灵侥幸躲过了这次灭顶之灾。火球初落之处的山洼里,山土焦红,草木无存,灰烬遍地,一片凄惨,后人遂称其地为“火烧沟”。可惜福安山下的龙泉从此也断了流,直到湟水南岸的苏家河湾才露出头来。
“海国网光普照时,瞿昙惟付祝融知”。扑灭天火后,西海龙宫六太子敖龟、神蝠和各路神仙为了免得生灵再遭涂炭,决意留在这里,守护斯土,最后幻化为龟山、蝙蝠山、玉女峰、罗汉山、佛陀山。龟山、玉女峰、佛陀山在鸳鸯沟内西侧,蝙蝠山、罗汉山在鸳鸯沟内东侧,龟山正对罗汉山主峰,两臂前伸,做拱伏状;蝙蝠山位于罗汉山两侧,展翅肃立,护卫左右。天地造化之功,惟妙惟肖,真令人惊叹!各路神仙永镇此地传说,更增添了鸳鸯沟的神话色彩。
(靳育德/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