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强迫症是真的吗?

来源 :医学概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d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有各种各样的人,热衷于给自己打上强迫症的标签,并且认为强迫症很酷,但其实并非如此。强迫症其实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并且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并不会从规整的东西,得到满足,也不会从强迫行为当中获得快感,反倒会加重自身焦虑不安的心态。通常来说,网络上的强迫症都是美化之后的,但很多网友在道听途说后就误认为自己有强迫症,并且沾沾自喜,但你的强迫症是真的吗?关于这一点还需要了解强迫症的真正定义以及前往医院进行咨询后才能够确定。
  1.完善对强迫症的认识
  强迫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主要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大部分患者深受其扰,认为这种观念与行为不是毫无意义,并且违反了自己本身意愿,却难以摆脱,所以会陷入焦虑与痛苦的情绪当中。强迫症好发于青壮年群体当中,大部分患者发病都在25岁之前,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在35岁后才发病,并且女性患病率要略微高于男性。我国强迫症患病率所幸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比例。
  强迫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晰,但强迫症可以确定的是:他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目前与强迫症产生有着密切关联的因素,就是遗传因素,强迫症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果父辈母辈患有强迫症,则其子女患强迫症的概率是普通群体的4倍。当生活当中遭受重大变故,负面情绪与生活事件很容易成为强迫症产生的导火索,如果长期处于一个高压环境下,也容易迫使人们去做一些程序化的事物来缓冲压力,也容易诱使强迫症的病发。同时还有研究表明,约有六成患者在强迫症发病前就出现端倪,如强迫性人格,以及强迫性思维。具体表现通常为做事要求完美,井井有条,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并且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不需要的闯入性想法,且无法进行压制以及摆脱,长久以往容易滋生苦恼与焦虑情绪。
  2.强迫症的症状
  想要弄清楚自身的强迫症,究竟是不是真的强迫症,那就必须了解强迫症的相关症状,先进行自我初步筛选。
  首先强迫症的症状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从行为举止到情绪感知甚至包括人际关系等。基本症状包括了强迫观念以及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指的是持续且无法控制的进行某些行为的强制冲动与愿望,通过进行特定仪式、动作来暂时减轻这种不安。主要体现在患者会反复进行一些毫无意义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各类事物,反复洗手,反复计数等有仪式感的动作。患者虽然明知强迫症状不对,却无法进行控制,因为一旦控制患者,反倒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紧张等焦虑表现,为了避免焦虑发生,患者只好顺从的去进行无意义活动。这个特点通常称之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以及反强迫,并且患者在发病过程中能够明确意识到这种强迫意识和冲动是来自于自我,而非外界。抽象的语言听起来难以理解,但其实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洁癖就是属于强迫症的一种。很多人也喜欢标榜自己有洁癖,但其实可能只是由于潜意识认为做完这些事物让人感到舒适,并且能够给自己打上完美的标签。
  在社交媒体,能看到很多人标榜自己有强迫症,认为自己喜欢看到规整的配图,在看到整齐且规律的事物非常舒适,但其实这种现象可能只是由于大脑的惰性而发出的强迫症指令,例如喜欢准点发布动态等,这种行为会使大脑产生舒适的感觉,但这些并不属于强迫症的范畴。
  相反,强迫症的特点就在于强迫症企图消除不可消除的烦恼,从而产生更巨大的烦恼,也就是双重烦恼。强迫症患者的大部分强迫性行为都是为了缓解强迫思维,给自身带来的焦虑,如果强迫症患者控制自身行动,只会陷入更大的折磨与痛苦之中。强迫症,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可以通过仪式性动作缓解焦虑,虽然精神痛苦能够得到缓解,但其社交以及社会功能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损伤。
  同时,强迫症患者还会有着强迫情绪,具体体现在强迫性恐惧,此类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以及行为失去控制的一种恐惧,例如害怕自己精神失常,做出违反法律道德的事情。
  强迫症患者还会有强迫意向,也就是在某种场合之下,患者明显出现与当时情况相违反念头,却无法控制意向出现。例如,在高处有一种想跳下去的欲望,虽然能够控制自身行动,但患者还是会感到十分恐惧,因为这种想法患者无法控制,意念失控,长久以往,这对患者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折磨。
  3.强迫症的日常
  由于强迫症是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它自动缓解或痊愈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有一成患者可能会有完全缓解的间歇期,但有三成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并且时好时坏,多数患者病情会逐渐加重,症状也会日趋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学习,影响患者社交与生活。
  由于疾病自身特点,强迫症患者往往不会发现自己患有强迫症,而是在生活中选择忽略,所以常见的例子通常是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往往间隔超过十年,从而导致病情已经加重,增加不必要的治疗难度。并且根据现在的医学技术,临床没有根治强迫症的办法,但大部分坚持治疗的患者能够改善强迫症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改善强迫症的关键,当发现自身有类似强迫性思维,强迫意向,强迫行為的,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咨询就诊。
  作者简介:董文强;性别:男;籍贯和民族:汉族;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和职务:主管护师.精神康复病区护士长;主要研究方向:精神病相关护理、精神病患者康复相关内容、(流浪救助、智能低下)精神患者的相关护理
  (三台县精神病院 四川绵阳 6211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倦怠、工作特征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并评估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护士压力源量表、工作特征量表(jobcharacteristicsinventory)对423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护士工作特征、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三者的关系,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建立路径关系
期刊
摘要:目的探寻讨论有关脊髓受到损伤并伴有截瘫的患者在康复期如何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7年3月-2020年6月外伤后致22例脊髓损伤的患者资料。结果 经对其予以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22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达91%。结论 准确科学有效的对脊髓受到损伤的截瘫患者进行干预性的康复和护理,不仅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还能进一步借此帮助他
期刊
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即为头位难产的产妇采取科学护理措施,观察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式,在本院收集一年时间内的80例难产的产妇资料,分析产妇出现难产的原因,并针对其提出科学护理处理措施。结果 研究总结发现,65%的产妇因胎头位置存在异常而导致出现难产问题。结论 研究结果说明,为头位难产产妇采取精心护理干预的处理措施,需要充分认识到头位难产的危险性,并进行科学应对干
期刊
摘要:护理工作模式是根据工作水平和护理人员的数量制定的人员工作方式和人员分配方式,以便医院等医疗机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耗时、费力、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弊端,只有协调患者的护理工作,才能保护患者和医院的利益,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采用总结和指导的方法,希望对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见解和分析。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针对性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展开调查,从中抽选出6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睡眠状态、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的疼痛、睡眠质量评分差异不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对血液净化患者实施精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样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将2018年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将2019年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常规护理+精准护理,然后对两种护理模式下两组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护理模式下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医学科颅脑外伤患者不同压疮期采用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和基础护理等有效护理方式后的病情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脑外科收治的96例重症颅脑外伤并发多处压疮患者为对象,每例患者并发压疮3~5处,总并发352处,根据压疮期的不同将其分为Ⅰ、Ⅱ、Ⅲ、Ⅳ期。其中1期105处,占总压疮数29.8%;Ⅱ期65处,占总压疮数18.5%;Ⅲ98处,占总压疮数27.8%、
期刊
摘要:辐照是一种放射性治疗方法,肿瘤被各种放射性杀死。大约40%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照射到根治疗。在治疗照射过程中或照射后,正常的生物体和器官可能发生功能或组织变化,造成有害反应造成皮肤损伤约91.4%。临床研究显示,因严重受伤和被迫中断治疗而引起的常见放射性皮肤损害,如红斑、皮肤擦伤、水誓、粘合剂、溃疡、溃疡、出血和随访流感占58.1%。光能传递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医疗费用。如果过程中
期刊
摘要:目的:对癌痛管理中规范化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肿瘤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实验对象共计90人。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癌痛治疗,对照组患者癌痛管理中建立和应用规范化临床药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疼痛评分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80.00%及5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于我院烧伤整形科2018年6月15日-2020年6月15日收治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中遴选108例实施全面分析,研究分组方式方便抽样法,组别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纳入54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延期整形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早期整形手术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各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