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份,李开复病倒了,躺在床上。“公司一旦做大成熟后,人就享受不到那种乐趣了。”李开复说,他想尽自己所能用自己所学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去创业,那样他才会有长久的满足感。
于是,李开复想到把风险投资和帮助中国的年轻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青年创业平台。李开复说,他就是创业导师,“这个职业是我喜欢的教师、职业经理人和投资者三个角色的精华凝聚而成”。
李开复透露,他8月5日提出的离职在3天后得到同意。在8月8日之后的4个星期时间里,他一方面帮谷歌中国做一切其职责之内的事情;另一方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并在4个星期内完成了整个计划、融资和战略合作。
“我这一周只睡了10多个小时。”李开复说自己4周内完成新公司的计划。“我不敢奢望我扶持的公司都能成功,但我的目标是在我的指导下诞生一个国际品牌。哪怕那一天我不在人世了,我也会很欣慰,很满足。”李开复认真地说。
为什么选择创业?
从零开始去建立一个公司,培养若干个自己的“baby”,这是开复最向往的事
尽量同时做两件事:上班的路上打电话、发邮件;中午一边吃饭一边看报告;一边乘电梯下楼一边接受采访。——这是李开复离开Google,自己创业后的近期状态。
他身边的人看到的是一个比在Google时更忙的李开复。在Google上班的时候,李开复早上8点前一定会到办公室,如果没事,下午7点他就会坐着自己的车回家;不过现在这种常态被他自己打破了。
9月10日,这一天是教师节。两天前,这位前Google大中华区总裁彻底办完了与老东家的离职手续。
早晨他吃了太太为他准备的燕窝和苹果绿青椒汁——他解释说吃燕窝不是常态,只是由于这段时间太辛苦太太才给他补一补,水果青菜均取材于屋后自家的菜地里——然后坐着自己的私人轿车来到盈科中心IBM大厦美国中经和集团的临时办公室,接受一个又一个媒体的采访。上午11点,他赶去东四环进行一个面试,中午还有一个午宴。
他说自己几乎连放松地吃中午饭的时间都没有。不过李开复不觉得累。“理论上最近睡得少应该最累,但是没感觉啊,而且更有精神了。”他说。“这可能是由于又找到了那种可以从无到有做事的感觉,就像是有一种东西到你的血液里去,让你很亢奋……”
是的,李开复从现在开始不再属于苹果、微软抑或Google,他选择了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
“创新工场”是他为新公司起的名字,公司只有3个人,这和他带着另外两个人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宣布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成立时几乎一模一样。那是在1998年11月5日。他离开效力8年的苹果,在微软一呆又是7年,直到2005年9月他选择了Google。
李开复的新办公室恰好就是当年Google最早进入中国时的办公室,虽然也有别的公司租过,但就在一个星期之前刚刚又空了下来,于是李开复又回到了原来创业的地方,只是添了些新椅子。
似乎又回到了起点。生活如此戏剧性地为李开复20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划上了句号。在外界看来,李开复不再有排得满满的会议,没有那么多必须随时回复且永远回复不完的邮件。他不用再经历一个月的不眠夜去准备向比尔•盖茨汇报,也不用担心自己负责的部门在一夜之间可能被裁撤或并入其他部门;不用在公司战略摇摆不定的纠结中痛苦万分,也不必面对巨型公司组织结构中永无休止的内部斗争,更不用怕自己说的话老板会不高兴;而且,他将不必再继续承受“巨大压力、无序的竞争手段、猝不及防的紧急事件以及子虚乌有的谣言。
李开复用快乐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过他说,这不是做老板还是做职业经理人的问题,他在微软和Google的时候权限都很大。李开复有不同的角度:有压力和压力大都不等于不快乐,累也不等于不快乐。
李开复说,在微软和Google最初的两年,都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在两家世界顶尖公司中负责创造从来没有的东西;不过后来就没有那么快乐、那么兴奋,他的快乐指数就开始下降。
现在他又找到了那种感觉——从零开始去建立一个公司,培养若干个自己的“baby”。这是一件令他向往的事。
“事实上,对我来讲做老板和做职业经理人其实没有太大的不一样——只要你爱你的工作。我的两次职业经理人生涯都很幸运,都是去做一些从无到有的工作,因此没有特别大的不同。”
在他看来,能够让他最有激情的事很简单——创造,而且还要是可以永远重复性地去做一个有理想的事情。
“创新工场”显然具备他所追求的这种工作特性——可以不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喜欢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把它们培育长大,再成立子公司融资、上市开花结果,然后再不停地推出新的最酷的产品和最酷的公司,让它们去改写历史。
11年前加入微软的时候,李开复曾经有一个梦想:有一天,他能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和一些最聪明的人共事,创造一些最尖端的技术,让世界上每一个人使用。
现在,这位48岁的男人正在努力让自己距离梦想更近一些。他的秘书黄晶晶看到了一个更加忙碌的李开复,为他写书的范海涛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李开复,而他自己,找到了又一个快乐的李开复。
为什么选择在中国创业?
除了对中国的感情之外,李开复更看重中国的“机会”
1998年,开复选择回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当时身边的朋友都不赞同他的选择,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学术环境不佳,人才不够优秀,生活条件艰苦。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成功的可能性不高,这样的选择很可能“自毁前程”。但是,这些都无法改变开复追随内心的决定,因为他一直受到父亲的影响。
开复的父亲出生在四川,晚年一直在台湾生活。他从来没有忘记对祖国的爱。不管是早年在书房里埋头撰写有关中国的书籍,还是晚年到美国陪开复生活时透露让开复回国的愿望,开复都能深刻地感觉父亲内心那一份深厚的感情。父亲在临终之前告诉病榻前的开复,他梦见自己在水面捡到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四个字——“中华之恋”。父亲的中华之恋震撼了开复,也给了他选择的勇气和决心。
“父亲的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我的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在我的人生需要做一些选择时,这些理念影响了我。”
背负着父亲的理想和改变中国科技环境的愿望,李开复不顾劝阻回到了北京。在那座咖啡色的希格玛大厦里,他们从一个3人小团队开始孤军奋战,到设计出一个研究院运营的体制,到攻破一个个科研课题,微软中国研究院从一个很小的雏形渐渐演变成了一个颇具规模、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机构。他们发表的论文在有关领域超过了亚洲任何类似的科研组,甚至足以挑战美国最先进的高校。他们被麻省理工学院选为“世界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员工们紧密团结的合力最终成就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的起飞,这也再次见证了选择的力量。
这个选择带给李开复两年在中国工作的经历,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他感受到中国的活力,感受到自己对中国的感情,也让他体验到从无到有创建一个机构的成就感。通过这次的选择,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自身的优势。这种感觉在他被调回微软总部后更加深刻,他更愿意在中国做开创性的工作。
当然,除了对中国的感情之外,李开复更看重中国的“机会”。“现在是中国崛起的时代,机会蕴藏在每一个创新的企业里。中国经济的复苏、中国创业板的设立、中国优秀人才的云集、3G和云计算时代的来临,这些都让我们确信今天是做创业工厂的完美时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在我们的帮助下实现梦想;从公司商业运作的角度,我们希望每年能够建立出3到5个公司,辅助他们成长,甚至诞生几个影响世界的中国品牌;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希望在几年之后能够对投资者又有优厚的回报。”
为什么能得到资本的追捧?
除了李开复的个人号召力,看重互联网也是投资人向创新工场掏腰包的原因
开复的新公司“创新工场”在3个星期里从9位投资人手中拿到了8亿元的承诺投资。 投资者名单更是显赫得令人咋舌:亚裔创投教父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对李开复来讲,在离开谷歌选择创业以来,或许没有比这些名字更能证明自己了。
“好的个人品牌、深厚的高科技功底、广泛的人脉关系和相对较强的资本实力,这将有利于李开复在今后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评价说。
李开复透露,在“华裔风投第一人”刘宇环的牵头下,他从8月8日接到辞职批准后接连接触了12位潜在投资人,其中有9位第一次见面就承诺投资。据悉,联想控股的柳传志、富士康的郭台铭、新东方的俞敏洪都以公司名义对其进行了投资,而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则以个人名义投资。目前第一期1 500万美元(约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也已经到账。不过,李开复拒绝透露上述“梦幻投资人”都掏了多少腰包。
当然,除了李开复的个人号召力,看重互联网也是投资人向创新工场掏腰包的原因。
柳传志认为中国IT行业正面临非常大的商机,“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特别是包括了互联网服务这些内容”。
认识李开复18年的郭台铭则“佩服他对科技领域的精确把握和科技改变生活的奇思创意”。
为什么选择帮助创业者创业?
李开复对成功的定义是:“通过帮助年轻人成功,我也间接成功了”
李开复离开Google,创立了自己的新公司,同时将“天使投资”这个词大众化。
他的创新工场目前只有两个正式员工,却在第一天就收到了7 000封求职简历。他在12小时内见了12位投资人,就在金融海啸中拿到了上亿元的投资。
美国有26万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中国只有3个。一边是成千上万怀揣无数好点子、对资金极度饥渴,经验又极度缺乏的创业者;另一边是下一次科技浪潮的来临,互联网行业可见的发展机遇。而中国却少了有风险承受能力,又有培养创业者激情的投资人。
当李开复从跨国公司高管、青年人的导师变成了专门生产CEO的天使投资人,“开复制造”将引发创业投资领域的暖场效应。
早在2005年11月,本编辑部出版的《大学生创业手册》里,李开复就以“给本刊编辑的信”的形式,来传授大学生创业者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可见,开复“创新工场”的想法由来已久。
11年前,李开复刚刚出任微软中本编辑部国研究院院长的时候,“李开复是谁”即便对很多业内人士来说也是一个问题。不过,他很快就树立了跨国公司华裔职业经理人的社会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又塑造了青年人生导师的光辉形象。后者,既构成了他转型的动力,也是其今后事业拓展的重要资源。李开复的人生导师之旅始于2000年4月。当时,他结束了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于是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我的人才观》及《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这两篇文章在中国的年轻人中传播一时。2004年5月,受马加爵事件触发,李开复又给中国学生写了第三封信。一直到2005年2月,李开复总共给中国学生写了7封信。在这些信中,李开复现身说法和学生谈人生、理想、事业、成功以及更为重要的做人问题。此外,李开复还创办了开复学生网(后更名为我学网),作为和青年人沟通各种人生问题的平台。尽管,李开复的人生导师形象不乏跨国公司的商业雕饰之痕,但这一知识偶像的社会作用是不容否认的,而此次离开谷歌帮助青年创业则证明,这也未尝不是他个人的兴趣选择。
现在,李开复身上职业经理人的光环正在消退,人生导师的社会形象与他的创业计划结合,正在让“创业教父”的新身份日渐明晰。与田溯宁、王志东等专注于风投和PE领域不同,李开复进入了更早阶段的天使投资,无疑这更需要激情的燃烧和对风险的理性把控;与一般的天使投资人与机构有别,他的商业模式中加入了对创业者的筛选和创业团队的培养。在李开复看来,创新工场能够提供的资源是完善的后台运营支持,招聘到最优秀的创业者,一个共享的开发平台和资源,互补团队的搭建,以及完善的筛选机制。没有资源也没有经验的创业者将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起步的一切,包括李开复的跨国公司管理与经营之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并非单纯的投资机构,而更像是一个青年创业者的“黄埔军校”。
作为一个国内外驰名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李开复在微软、谷歌等国际著名大型跨国企业的管理经历令人瞩目,也成为很多年轻人心中追求的偶像级目标。年轻人期望能够象李开复那样成为事业的成功人士,而李开复的心中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帮助那些有梦想有才华的年轻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针对人们问他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选择建立这样一个能够帮助青年创业的平台的问题?李开复坦言:“过去的10年来,我的职业梦想一直与中国、中国青年牢牢结合在在一起。这些年来,我因为工作吸引了一批在美国工作多年的优秀华人回到中国。他们和中国青年的热情、才智、创造力和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极大地触动了我。创业工厂能够发挥我过去20年科研和职业经理人生涯积累的经验,发挥我对中国和中国青年人的了解,以一个可持续、规模化的模式,更直接地帮助他们。”
【连接】
开复箴言
北青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上,李开复用平实而不失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成长中的很多故事。他把富有传奇的人生经历浓缩成为十句具有启发性的箴言...
自信不失谦虚 谦虚不失自信
李开复1961年出生于台湾。母亲在43岁高龄时生下他前,被医生数次劝阻,因为医生透露,如此高龄的产妇很可能生下白痴。但是母亲不顾一切劝阻生下了这个幺儿。这个幺儿在母亲的极度宠爱下自由自在地成长着,喜欢做很多恶作剧:把家里所有的钟表调慢一小时以便晚上床睡觉;把邻居池塘里的水放干以证实邻居池塘里并没有100条鱼……这一切母亲都只是报以宽容的一笑;但是母亲不允许孩子傲慢和目中无人。
当5岁的李开复得意洋洋地对邻居阿姨表示“上小学以后就没有见过99分”后,母亲不允许这样的狂放存在于孩子身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打了开复。母亲告诉他:“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母亲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做人的道理告诉开复。这一次强烈的记忆,使得开复懂得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而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
天赋就是兴趣 兴趣就是天赋
李开复11岁留学美国之后,一直在美国成长。1972年,他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 专业。然而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学习的枯燥经常让他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发现他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往往是别人还在苦思冥想如何写出程序时,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后来,他发现他像发疯一样爱上了这门学科。因此,在大学二年级时,他自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3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是,他听从了内心的选择,还是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
思考比传道重要 观点比解惑重要
李开复以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以后,顺利进入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在读博士之前,他的系主任Haberman就告诉他,读博士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世界上一流的博士论文,至少在本领域是世界顶尖的。这句话让李开复十分震撼。然而,下面一句话,让他受益更深。Haberman说:“做出一流的博士论文,也不是读博士的最终目的,而是你在读博士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思考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将使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获得顶尖的成功。”李开复的努力证实了这种说法。
我不同意你 但我支持你
李开复在读博士期间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语音识别”,师从博士生导致罗迪。罗迪教授鼓励李开复用专家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而李开复在这个领域经过了一番研究后,发现语音识别用这个方法可以获得特定语者95%的语音识别率。李开复把整个研究过程写了一篇论文,一经发表,得到了很正面的回馈。但是他最终发现,专家系统是有严重局限性的,无法延伸到做不特定语者的语音识别。他认为有数据的支持的统计模式是唯一的希望,当他把想法告诉导师,罗迪告诉他:“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样的说法让李开复备受感动,成就了李开复博士论文的成功。他的论文当年被评为《商业周刊》最杰出创新。
挫折不是惩罚 而是学习的机会
李开复在博士生生涯里,成绩依然优秀。他用统计学做出的语音识别率大大地提高了,而博士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让全美的科技界震惊。这样一个明星学生可以说在卡内基•梅隆里没有什么忧愁可言。然而,一次暑期课程让他经历了不小的挫折。1983年暑假,李开复得到了暑期工的工作,其任务就是教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计算机课程。李开复自己对那段时光非常享受,每天忙碌地备课,还想出各种教学方法。但是,他领取薪水的那一瞬间看到学生的评语,才知道学生认为“李老师的教学就像催眠曲”!这样的评价无疑使得李开复备受打击。
然而,李开复并没有气馁。他把失败当成了学习的机会,因此获得了成功。他在此后的生涯里,尤其是回到中国以后做了上千场的演讲,这无疑得益于学生时代的练习。
创新不重要 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在苹果和SGI李开复度过了8年从科学家到产品副总裁的路程。在这段路程上,他有许多成功,例如苹果的QuickTime。但是在SGI他碰到了巨大的挫折,他的团队发明的三维浏览器在市场上失败,整个团队和产品被公司廉价卖掉。这时,他又发挥了“从挫折中学习”的反省。他理解了,仅仅有科学家的“新”、“酷”的创新是不够的;创新必须是针对用户的,必须是有用的,做产品的管理必须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李开复1998年夏天回到中国,在中国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他把这个教训带入中国团队。
完美的工作 成长兴趣 影响力
2000年,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几年工作后,他深深地体会了一个完美工作的标准,那就是自己有浓厚的兴趣,能有成长的空间,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他怀念着在中国研究院的兴趣,还有在刚调回美国的学习;但是他期望着有更大的影响力。当他发现谷歌将开始在中国创建时,他主动找到了谷歌CEO施密特,并表示愿意加入谷歌。而施密特十分高兴,在一个月之后就给了李开复OFFER。李开复说,当你遇到喜欢的工作机会,不需要任何的迟疑,而需要积极主动来争取;因为这样的机会往往炙手可热,一秒钟的犹豫你就可能与之失之交臂。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2005年是李开复的转折年。他没有想到,一次普通换工作的经历引发了一次地震。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最低的低谷,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他想到了他一生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不再理会那些不能改变的谣言,从微软提取的30万份邮件资料中找寻有利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法庭同意李开复到谷歌工作。最后,当李开复回到媒体面前开始工作时,他发现,没有一个记者还提问与诉讼有关的问题,因为对于官司的胜利者,媒体不再相信那些谣言。
做最好的领导 让员工做有兴趣的事
谷歌公司聚集着世界上最天才的工程师们,如何管理这些“天才”,是摆在李开复面前的另一个课题。李开复非常推崇“放权”式的管理。他深知在以创意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不能严格地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他可以让员工自己提出研究的方向,大家讨论决定,也可以让员工用20%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他甚至可以让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如果合理就采纳。谷歌里自由的环境非常有名。作为管理者,他主要是在公司战略、每年的目标、合作伙伴、总部沟通上努力,其他的时间,他更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公司的发言人、员工的教练。
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 而是你留下多少
什么是成功?是否拥有了名利就算成功?对此,李开复回答:“你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当他的一个同事赚够了钱而发现失去人生目标时,才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和对他人的影响。
李开复曾经有过一个独特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创建一所一流的、有世界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他甚至身体力行地为此多方奔走,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用另外的方式实践梦想。他说:“我不能改变教育,但是我可以帮助学生。” 他给中国的大学生写信、写书、办了“我学网”,每年面对十万学生做演讲。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李开复看到中国大学生的成长。他说,他曾经想过自己的墓志铭应该有科学家或者企业家的注脚,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想法;如果他的墓志铭上有“热心教育者”的字样,他会感觉到内心的温暖。
于是,李开复想到把风险投资和帮助中国的年轻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青年创业平台。李开复说,他就是创业导师,“这个职业是我喜欢的教师、职业经理人和投资者三个角色的精华凝聚而成”。
李开复透露,他8月5日提出的离职在3天后得到同意。在8月8日之后的4个星期时间里,他一方面帮谷歌中国做一切其职责之内的事情;另一方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并在4个星期内完成了整个计划、融资和战略合作。
“我这一周只睡了10多个小时。”李开复说自己4周内完成新公司的计划。“我不敢奢望我扶持的公司都能成功,但我的目标是在我的指导下诞生一个国际品牌。哪怕那一天我不在人世了,我也会很欣慰,很满足。”李开复认真地说。
为什么选择创业?
从零开始去建立一个公司,培养若干个自己的“baby”,这是开复最向往的事
尽量同时做两件事:上班的路上打电话、发邮件;中午一边吃饭一边看报告;一边乘电梯下楼一边接受采访。——这是李开复离开Google,自己创业后的近期状态。
他身边的人看到的是一个比在Google时更忙的李开复。在Google上班的时候,李开复早上8点前一定会到办公室,如果没事,下午7点他就会坐着自己的车回家;不过现在这种常态被他自己打破了。
9月10日,这一天是教师节。两天前,这位前Google大中华区总裁彻底办完了与老东家的离职手续。
早晨他吃了太太为他准备的燕窝和苹果绿青椒汁——他解释说吃燕窝不是常态,只是由于这段时间太辛苦太太才给他补一补,水果青菜均取材于屋后自家的菜地里——然后坐着自己的私人轿车来到盈科中心IBM大厦美国中经和集团的临时办公室,接受一个又一个媒体的采访。上午11点,他赶去东四环进行一个面试,中午还有一个午宴。
他说自己几乎连放松地吃中午饭的时间都没有。不过李开复不觉得累。“理论上最近睡得少应该最累,但是没感觉啊,而且更有精神了。”他说。“这可能是由于又找到了那种可以从无到有做事的感觉,就像是有一种东西到你的血液里去,让你很亢奋……”
是的,李开复从现在开始不再属于苹果、微软抑或Google,他选择了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
“创新工场”是他为新公司起的名字,公司只有3个人,这和他带着另外两个人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宣布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成立时几乎一模一样。那是在1998年11月5日。他离开效力8年的苹果,在微软一呆又是7年,直到2005年9月他选择了Google。
李开复的新办公室恰好就是当年Google最早进入中国时的办公室,虽然也有别的公司租过,但就在一个星期之前刚刚又空了下来,于是李开复又回到了原来创业的地方,只是添了些新椅子。
似乎又回到了起点。生活如此戏剧性地为李开复20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划上了句号。在外界看来,李开复不再有排得满满的会议,没有那么多必须随时回复且永远回复不完的邮件。他不用再经历一个月的不眠夜去准备向比尔•盖茨汇报,也不用担心自己负责的部门在一夜之间可能被裁撤或并入其他部门;不用在公司战略摇摆不定的纠结中痛苦万分,也不必面对巨型公司组织结构中永无休止的内部斗争,更不用怕自己说的话老板会不高兴;而且,他将不必再继续承受“巨大压力、无序的竞争手段、猝不及防的紧急事件以及子虚乌有的谣言。
李开复用快乐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过他说,这不是做老板还是做职业经理人的问题,他在微软和Google的时候权限都很大。李开复有不同的角度:有压力和压力大都不等于不快乐,累也不等于不快乐。
李开复说,在微软和Google最初的两年,都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在两家世界顶尖公司中负责创造从来没有的东西;不过后来就没有那么快乐、那么兴奋,他的快乐指数就开始下降。
现在他又找到了那种感觉——从零开始去建立一个公司,培养若干个自己的“baby”。这是一件令他向往的事。
“事实上,对我来讲做老板和做职业经理人其实没有太大的不一样——只要你爱你的工作。我的两次职业经理人生涯都很幸运,都是去做一些从无到有的工作,因此没有特别大的不同。”
在他看来,能够让他最有激情的事很简单——创造,而且还要是可以永远重复性地去做一个有理想的事情。
“创新工场”显然具备他所追求的这种工作特性——可以不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喜欢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把它们培育长大,再成立子公司融资、上市开花结果,然后再不停地推出新的最酷的产品和最酷的公司,让它们去改写历史。
11年前加入微软的时候,李开复曾经有一个梦想:有一天,他能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和一些最聪明的人共事,创造一些最尖端的技术,让世界上每一个人使用。
现在,这位48岁的男人正在努力让自己距离梦想更近一些。他的秘书黄晶晶看到了一个更加忙碌的李开复,为他写书的范海涛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李开复,而他自己,找到了又一个快乐的李开复。
为什么选择在中国创业?
除了对中国的感情之外,李开复更看重中国的“机会”
1998年,开复选择回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当时身边的朋友都不赞同他的选择,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学术环境不佳,人才不够优秀,生活条件艰苦。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成功的可能性不高,这样的选择很可能“自毁前程”。但是,这些都无法改变开复追随内心的决定,因为他一直受到父亲的影响。
开复的父亲出生在四川,晚年一直在台湾生活。他从来没有忘记对祖国的爱。不管是早年在书房里埋头撰写有关中国的书籍,还是晚年到美国陪开复生活时透露让开复回国的愿望,开复都能深刻地感觉父亲内心那一份深厚的感情。父亲在临终之前告诉病榻前的开复,他梦见自己在水面捡到一张白纸,上面写着四个字——“中华之恋”。父亲的中华之恋震撼了开复,也给了他选择的勇气和决心。
“父亲的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我的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在我的人生需要做一些选择时,这些理念影响了我。”
背负着父亲的理想和改变中国科技环境的愿望,李开复不顾劝阻回到了北京。在那座咖啡色的希格玛大厦里,他们从一个3人小团队开始孤军奋战,到设计出一个研究院运营的体制,到攻破一个个科研课题,微软中国研究院从一个很小的雏形渐渐演变成了一个颇具规模、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机构。他们发表的论文在有关领域超过了亚洲任何类似的科研组,甚至足以挑战美国最先进的高校。他们被麻省理工学院选为“世界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员工们紧密团结的合力最终成就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的起飞,这也再次见证了选择的力量。
这个选择带给李开复两年在中国工作的经历,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他感受到中国的活力,感受到自己对中国的感情,也让他体验到从无到有创建一个机构的成就感。通过这次的选择,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自身的优势。这种感觉在他被调回微软总部后更加深刻,他更愿意在中国做开创性的工作。
当然,除了对中国的感情之外,李开复更看重中国的“机会”。“现在是中国崛起的时代,机会蕴藏在每一个创新的企业里。中国经济的复苏、中国创业板的设立、中国优秀人才的云集、3G和云计算时代的来临,这些都让我们确信今天是做创业工厂的完美时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在我们的帮助下实现梦想;从公司商业运作的角度,我们希望每年能够建立出3到5个公司,辅助他们成长,甚至诞生几个影响世界的中国品牌;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希望在几年之后能够对投资者又有优厚的回报。”
为什么能得到资本的追捧?
除了李开复的个人号召力,看重互联网也是投资人向创新工场掏腰包的原因
开复的新公司“创新工场”在3个星期里从9位投资人手中拿到了8亿元的承诺投资。 投资者名单更是显赫得令人咋舌:亚裔创投教父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对李开复来讲,在离开谷歌选择创业以来,或许没有比这些名字更能证明自己了。
“好的个人品牌、深厚的高科技功底、广泛的人脉关系和相对较强的资本实力,这将有利于李开复在今后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评价说。
李开复透露,在“华裔风投第一人”刘宇环的牵头下,他从8月8日接到辞职批准后接连接触了12位潜在投资人,其中有9位第一次见面就承诺投资。据悉,联想控股的柳传志、富士康的郭台铭、新东方的俞敏洪都以公司名义对其进行了投资,而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则以个人名义投资。目前第一期1 500万美元(约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也已经到账。不过,李开复拒绝透露上述“梦幻投资人”都掏了多少腰包。
当然,除了李开复的个人号召力,看重互联网也是投资人向创新工场掏腰包的原因。
柳传志认为中国IT行业正面临非常大的商机,“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特别是包括了互联网服务这些内容”。
认识李开复18年的郭台铭则“佩服他对科技领域的精确把握和科技改变生活的奇思创意”。
为什么选择帮助创业者创业?
李开复对成功的定义是:“通过帮助年轻人成功,我也间接成功了”
李开复离开Google,创立了自己的新公司,同时将“天使投资”这个词大众化。
他的创新工场目前只有两个正式员工,却在第一天就收到了7 000封求职简历。他在12小时内见了12位投资人,就在金融海啸中拿到了上亿元的投资。
美国有26万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中国只有3个。一边是成千上万怀揣无数好点子、对资金极度饥渴,经验又极度缺乏的创业者;另一边是下一次科技浪潮的来临,互联网行业可见的发展机遇。而中国却少了有风险承受能力,又有培养创业者激情的投资人。
当李开复从跨国公司高管、青年人的导师变成了专门生产CEO的天使投资人,“开复制造”将引发创业投资领域的暖场效应。
早在2005年11月,本编辑部出版的《大学生创业手册》里,李开复就以“给本刊编辑的信”的形式,来传授大学生创业者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可见,开复“创新工场”的想法由来已久。
11年前,李开复刚刚出任微软中本编辑部国研究院院长的时候,“李开复是谁”即便对很多业内人士来说也是一个问题。不过,他很快就树立了跨国公司华裔职业经理人的社会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又塑造了青年人生导师的光辉形象。后者,既构成了他转型的动力,也是其今后事业拓展的重要资源。李开复的人生导师之旅始于2000年4月。当时,他结束了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于是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我的人才观》及《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这两篇文章在中国的年轻人中传播一时。2004年5月,受马加爵事件触发,李开复又给中国学生写了第三封信。一直到2005年2月,李开复总共给中国学生写了7封信。在这些信中,李开复现身说法和学生谈人生、理想、事业、成功以及更为重要的做人问题。此外,李开复还创办了开复学生网(后更名为我学网),作为和青年人沟通各种人生问题的平台。尽管,李开复的人生导师形象不乏跨国公司的商业雕饰之痕,但这一知识偶像的社会作用是不容否认的,而此次离开谷歌帮助青年创业则证明,这也未尝不是他个人的兴趣选择。
现在,李开复身上职业经理人的光环正在消退,人生导师的社会形象与他的创业计划结合,正在让“创业教父”的新身份日渐明晰。与田溯宁、王志东等专注于风投和PE领域不同,李开复进入了更早阶段的天使投资,无疑这更需要激情的燃烧和对风险的理性把控;与一般的天使投资人与机构有别,他的商业模式中加入了对创业者的筛选和创业团队的培养。在李开复看来,创新工场能够提供的资源是完善的后台运营支持,招聘到最优秀的创业者,一个共享的开发平台和资源,互补团队的搭建,以及完善的筛选机制。没有资源也没有经验的创业者将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起步的一切,包括李开复的跨国公司管理与经营之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并非单纯的投资机构,而更像是一个青年创业者的“黄埔军校”。
作为一个国内外驰名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李开复在微软、谷歌等国际著名大型跨国企业的管理经历令人瞩目,也成为很多年轻人心中追求的偶像级目标。年轻人期望能够象李开复那样成为事业的成功人士,而李开复的心中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帮助那些有梦想有才华的年轻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针对人们问他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选择建立这样一个能够帮助青年创业的平台的问题?李开复坦言:“过去的10年来,我的职业梦想一直与中国、中国青年牢牢结合在在一起。这些年来,我因为工作吸引了一批在美国工作多年的优秀华人回到中国。他们和中国青年的热情、才智、创造力和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极大地触动了我。创业工厂能够发挥我过去20年科研和职业经理人生涯积累的经验,发挥我对中国和中国青年人的了解,以一个可持续、规模化的模式,更直接地帮助他们。”
【连接】
开复箴言
北青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上,李开复用平实而不失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成长中的很多故事。他把富有传奇的人生经历浓缩成为十句具有启发性的箴言...
自信不失谦虚 谦虚不失自信
李开复1961年出生于台湾。母亲在43岁高龄时生下他前,被医生数次劝阻,因为医生透露,如此高龄的产妇很可能生下白痴。但是母亲不顾一切劝阻生下了这个幺儿。这个幺儿在母亲的极度宠爱下自由自在地成长着,喜欢做很多恶作剧:把家里所有的钟表调慢一小时以便晚上床睡觉;把邻居池塘里的水放干以证实邻居池塘里并没有100条鱼……这一切母亲都只是报以宽容的一笑;但是母亲不允许孩子傲慢和目中无人。
当5岁的李开复得意洋洋地对邻居阿姨表示“上小学以后就没有见过99分”后,母亲不允许这样的狂放存在于孩子身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打了开复。母亲告诉他:“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母亲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做人的道理告诉开复。这一次强烈的记忆,使得开复懂得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而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
天赋就是兴趣 兴趣就是天赋
李开复11岁留学美国之后,一直在美国成长。1972年,他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 专业。然而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学习的枯燥经常让他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但是,他发现他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往往是别人还在苦思冥想如何写出程序时,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后来,他发现他像发疯一样爱上了这门学科。因此,在大学二年级时,他自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3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但是,他听从了内心的选择,还是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这个决定,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
思考比传道重要 观点比解惑重要
李开复以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以后,顺利进入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在读博士之前,他的系主任Haberman就告诉他,读博士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世界上一流的博士论文,至少在本领域是世界顶尖的。这句话让李开复十分震撼。然而,下面一句话,让他受益更深。Haberman说:“做出一流的博士论文,也不是读博士的最终目的,而是你在读博士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思考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将使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获得顶尖的成功。”李开复的努力证实了这种说法。
我不同意你 但我支持你
李开复在读博士期间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语音识别”,师从博士生导致罗迪。罗迪教授鼓励李开复用专家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而李开复在这个领域经过了一番研究后,发现语音识别用这个方法可以获得特定语者95%的语音识别率。李开复把整个研究过程写了一篇论文,一经发表,得到了很正面的回馈。但是他最终发现,专家系统是有严重局限性的,无法延伸到做不特定语者的语音识别。他认为有数据的支持的统计模式是唯一的希望,当他把想法告诉导师,罗迪告诉他:“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样的说法让李开复备受感动,成就了李开复博士论文的成功。他的论文当年被评为《商业周刊》最杰出创新。
挫折不是惩罚 而是学习的机会
李开复在博士生生涯里,成绩依然优秀。他用统计学做出的语音识别率大大地提高了,而博士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让全美的科技界震惊。这样一个明星学生可以说在卡内基•梅隆里没有什么忧愁可言。然而,一次暑期课程让他经历了不小的挫折。1983年暑假,李开复得到了暑期工的工作,其任务就是教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计算机课程。李开复自己对那段时光非常享受,每天忙碌地备课,还想出各种教学方法。但是,他领取薪水的那一瞬间看到学生的评语,才知道学生认为“李老师的教学就像催眠曲”!这样的评价无疑使得李开复备受打击。
然而,李开复并没有气馁。他把失败当成了学习的机会,因此获得了成功。他在此后的生涯里,尤其是回到中国以后做了上千场的演讲,这无疑得益于学生时代的练习。
创新不重要 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在苹果和SGI李开复度过了8年从科学家到产品副总裁的路程。在这段路程上,他有许多成功,例如苹果的QuickTime。但是在SGI他碰到了巨大的挫折,他的团队发明的三维浏览器在市场上失败,整个团队和产品被公司廉价卖掉。这时,他又发挥了“从挫折中学习”的反省。他理解了,仅仅有科学家的“新”、“酷”的创新是不够的;创新必须是针对用户的,必须是有用的,做产品的管理必须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李开复1998年夏天回到中国,在中国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他把这个教训带入中国团队。
完美的工作 成长兴趣 影响力
2000年,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几年工作后,他深深地体会了一个完美工作的标准,那就是自己有浓厚的兴趣,能有成长的空间,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他怀念着在中国研究院的兴趣,还有在刚调回美国的学习;但是他期望着有更大的影响力。当他发现谷歌将开始在中国创建时,他主动找到了谷歌CEO施密特,并表示愿意加入谷歌。而施密特十分高兴,在一个月之后就给了李开复OFFER。李开复说,当你遇到喜欢的工作机会,不需要任何的迟疑,而需要积极主动来争取;因为这样的机会往往炙手可热,一秒钟的犹豫你就可能与之失之交臂。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2005年是李开复的转折年。他没有想到,一次普通换工作的经历引发了一次地震。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最低的低谷,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他想到了他一生的座右铭:“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于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不再理会那些不能改变的谣言,从微软提取的30万份邮件资料中找寻有利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法庭同意李开复到谷歌工作。最后,当李开复回到媒体面前开始工作时,他发现,没有一个记者还提问与诉讼有关的问题,因为对于官司的胜利者,媒体不再相信那些谣言。
做最好的领导 让员工做有兴趣的事
谷歌公司聚集着世界上最天才的工程师们,如何管理这些“天才”,是摆在李开复面前的另一个课题。李开复非常推崇“放权”式的管理。他深知在以创意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不能严格地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他可以让员工自己提出研究的方向,大家讨论决定,也可以让员工用20%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他甚至可以让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如果合理就采纳。谷歌里自由的环境非常有名。作为管理者,他主要是在公司战略、每年的目标、合作伙伴、总部沟通上努力,其他的时间,他更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公司的发言人、员工的教练。
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 而是你留下多少
什么是成功?是否拥有了名利就算成功?对此,李开复回答:“你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当他的一个同事赚够了钱而发现失去人生目标时,才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和对他人的影响。
李开复曾经有过一个独特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创建一所一流的、有世界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他甚至身体力行地为此多方奔走,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用另外的方式实践梦想。他说:“我不能改变教育,但是我可以帮助学生。” 他给中国的大学生写信、写书、办了“我学网”,每年面对十万学生做演讲。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李开复看到中国大学生的成长。他说,他曾经想过自己的墓志铭应该有科学家或者企业家的注脚,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想法;如果他的墓志铭上有“热心教育者”的字样,他会感觉到内心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