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体育赛事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体育竞赛表演业成为众多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打造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综合国际竞争力、加速城市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历经发展,从国内赛事到国际赛事,从“六大品牌赛事”到“十二大品牌赛事”,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得到迅猛发展,赛事结构也日趋完善并呈现多元化格局,上海逐步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体育交流之都。
【关键词】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赛事;品牌
一 、前言
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最具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门类,是体育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场馆建设、体育用品制造和体育中介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并以其本身巨大的影响力和强大的边际效应在体育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中国第一大港和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在体育赛事的举办规模和数量方面逐年增加。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共举办国际性比赛六百余次,全国性比赛近千次。目前,上海体育竞赛十分活跃,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举办全国级以上赛事130余次,其中国际赛事占了四成。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充分利用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努力打造竞赛表演业发展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过程,上海市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新近出台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更是提出了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国内外重要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充满活力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的总目标。《意见》同时明确要放大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优势,发挥赛事的溢出效应,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由此可见,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空间面临着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二、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现状分析
(一)上海主要品牌赛事概况
上海的品牌赛事中最有影响力的是ATP1000网球大师赛、F1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汇丰冠军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等国际品牌赛事,这些赛事已经深入人心,并已形成上海城市的体育名片。随着品牌赛事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也逐年增大。上海的部分品牌赛事观赛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上海网球大师赛已经从2002年刚落户上海时1万人的观众到2014年的十几万人,并且每年的观赛人数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开始,上海成为全世界八站ATP1000大师系列赛举办地中的其中之一,网球大师赛为中国网球迷们亲身体验观看大师的风采创造了机会,更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上海的网球人口(拥有球拍、每周打球一次)也以每年20%的数量在增加,现已超过92万,网球大师赛对上海的网球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起始于1996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参赛人数逐年增多,逐渐成为上海城市景观体育的代表。2014年的马拉松比赛吸引了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健身跑参赛选手,较1996年时的报名人数翻了6倍。而今年11月8日鸣枪的2015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由于报名人数众多不得不采用预报名登记后抽签的方式决定参赛资格,可见品牌赛事影响力的巨大之处。随着赛事的不断发展,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国内马拉松赛事中境外选手参赛比例最高和赛事冠军奖金最高的比赛,并已成为国际马拉松赛版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F1大奖赛于2004年首次在上海嘉定举办,每年都会吸引八方来客。2015年F1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吸引了12.5万的观众到现场观赛,带动了上海的旅游、住宿、餐饮、广告、公关咨询等行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形象,提高了上海城市知名度,扩大了上海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005年,上海引进举办了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该项赛事的成功举行填补了中国没有顶尖国际职业田径赛事的空白。2010年国际田联又宣布将上海站赛事升级为全球最高级别的田径系列赛—钻石联赛。每年有100多位顶尖运动员参与16个项目的角逐,吸引了众人的视线,电视转播收视人数连年创下新高。
此外,2007年开始举办的上海斯诺克大师赛、2005年开始的汇丰高尔夫球冠军巡回赛等国际顶尖赛事也同样为上海带来众多世界目光,形成了上海的六大品牌赛事。此外,环崇明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等赛事正在积极的扩大规模、提升级别。2004年开始的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这些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顶尖赛事不仅带动了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关联产业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品牌,提高了城市综合实力。
(二) “一区一品”特色赛事
“一区一品”特色赛事是指各区县根据自身经济、社会、文化、地域等特点,举办一个或多个特色单项体育赛事,在市体育局和各区县体育部门紧密协作下,促进了上海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区一品”赛事不仅推动了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区域体育特色。经过多年的培育,上海17个区县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区一品”赛事,其中已有60%初步形成规模和格局(见表1)。
“一区一品”赛事深入挖掘了上海城市的体育文化元素,创办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赛事,并且逐步形成丰富多样的赛事系列和强烈的体育运动氛围。上海市的“一区一品”赛事不仅凸显了上海体育的鲜明特色,并且显著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区域旅游和消费,扩大了区域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
(三)年度引进国际赛事概况
由于上海优良的办赛环境、成功的办赛经验以及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吸引了众多国际赛事落户上海,从而保证了上海每年都会新引进一项以上的国际顶尖赛事。(见表2)
上海在原有的六大品牌赛事基础上,又引进了如2011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2012年的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2013年的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从而促进形成了十大品牌赛事;2014年上海在引进环球马术冠军赛、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赛后打造完成了“十二大”精品赛事,并逐步形成每月举办一个品牌赛事的格局。之后,2015年又引进花样滑冰世锦赛,上海的赛事结构日趋完善并呈现多元化格局。国际顶尖赛事的争相落户也为上海的赛事构建了多样化的举办机制,发挥了引领示范效应,提高了赛事运作的商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和程度,使得上海在国际赛事的管理和运营上也日益科学规范。
(四)国内赛事概况
上海每年举办的一百多场体育赛事中,国内赛事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综合体育运动会,如全运会、市运会等;也有各类单项锦标赛,如射击锦标赛、跳水锦标赛、轮滑锦标赛等;还有各类全国联赛,如足球中超、男女篮球、排球联赛。除了专业运动员参与的比赛之外,拥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各级体育大联赛,如市民体育大联赛、学生体育大联赛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这些赛事规模不等、水平不一,参与者也从职业选手到业余选手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历经发展,由点及面,带动了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向各个层次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的基础体育发展事业。
三、结论
每年百余次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使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力之都”。各级各类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使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形成开放型、规模型的发展格局,带动了诸如建筑、交通、通讯、旅游、餐饮、广告、媒体、新闻等行业的发展,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上海逐步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体育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7.
[2]江和平,张海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刘清早.体育赛事运作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8.
[4] 丛湖平,罗建英.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3.
[5] 张林,李南筑等.上海体育赛事发展定位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2):11-15.
[6]常丽英,杨永强.我国体育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策略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
作者简介:
金玉华(1976-),女,上海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赛事;品牌
一 、前言
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最具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门类,是体育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场馆建设、体育用品制造和体育中介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并以其本身巨大的影响力和强大的边际效应在体育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中国第一大港和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在体育赛事的举办规模和数量方面逐年增加。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共举办国际性比赛六百余次,全国性比赛近千次。目前,上海体育竞赛十分活跃,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举办全国级以上赛事130余次,其中国际赛事占了四成。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充分利用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努力打造竞赛表演业发展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过程,上海市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新近出台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更是提出了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国内外重要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充满活力的体育科技创新平台的总目标。《意见》同时明确要放大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优势,发挥赛事的溢出效应,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由此可见,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空间面临着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二、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现状分析
(一)上海主要品牌赛事概况
上海的品牌赛事中最有影响力的是ATP1000网球大师赛、F1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汇丰冠军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等国际品牌赛事,这些赛事已经深入人心,并已形成上海城市的体育名片。随着品牌赛事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也逐年增大。上海的部分品牌赛事观赛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上海网球大师赛已经从2002年刚落户上海时1万人的观众到2014年的十几万人,并且每年的观赛人数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开始,上海成为全世界八站ATP1000大师系列赛举办地中的其中之一,网球大师赛为中国网球迷们亲身体验观看大师的风采创造了机会,更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上海的网球人口(拥有球拍、每周打球一次)也以每年20%的数量在增加,现已超过92万,网球大师赛对上海的网球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起始于1996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参赛人数逐年增多,逐渐成为上海城市景观体育的代表。2014年的马拉松比赛吸引了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健身跑参赛选手,较1996年时的报名人数翻了6倍。而今年11月8日鸣枪的2015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由于报名人数众多不得不采用预报名登记后抽签的方式决定参赛资格,可见品牌赛事影响力的巨大之处。随着赛事的不断发展,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国内马拉松赛事中境外选手参赛比例最高和赛事冠军奖金最高的比赛,并已成为国际马拉松赛版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F1大奖赛于2004年首次在上海嘉定举办,每年都会吸引八方来客。2015年F1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吸引了12.5万的观众到现场观赛,带动了上海的旅游、住宿、餐饮、广告、公关咨询等行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形象,提高了上海城市知名度,扩大了上海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005年,上海引进举办了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该项赛事的成功举行填补了中国没有顶尖国际职业田径赛事的空白。2010年国际田联又宣布将上海站赛事升级为全球最高级别的田径系列赛—钻石联赛。每年有100多位顶尖运动员参与16个项目的角逐,吸引了众人的视线,电视转播收视人数连年创下新高。
此外,2007年开始举办的上海斯诺克大师赛、2005年开始的汇丰高尔夫球冠军巡回赛等国际顶尖赛事也同样为上海带来众多世界目光,形成了上海的六大品牌赛事。此外,环崇明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等赛事正在积极的扩大规模、提升级别。2004年开始的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这些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顶尖赛事不仅带动了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关联产业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品牌,提高了城市综合实力。
(二) “一区一品”特色赛事
“一区一品”特色赛事是指各区县根据自身经济、社会、文化、地域等特点,举办一个或多个特色单项体育赛事,在市体育局和各区县体育部门紧密协作下,促进了上海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区一品”赛事不仅推动了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区域体育特色。经过多年的培育,上海17个区县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区一品”赛事,其中已有60%初步形成规模和格局(见表1)。
“一区一品”赛事深入挖掘了上海城市的体育文化元素,创办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赛事,并且逐步形成丰富多样的赛事系列和强烈的体育运动氛围。上海市的“一区一品”赛事不仅凸显了上海体育的鲜明特色,并且显著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区域旅游和消费,扩大了区域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
(三)年度引进国际赛事概况
由于上海优良的办赛环境、成功的办赛经验以及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吸引了众多国际赛事落户上海,从而保证了上海每年都会新引进一项以上的国际顶尖赛事。(见表2)
上海在原有的六大品牌赛事基础上,又引进了如2011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2012年的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2013年的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从而促进形成了十大品牌赛事;2014年上海在引进环球马术冠军赛、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赛后打造完成了“十二大”精品赛事,并逐步形成每月举办一个品牌赛事的格局。之后,2015年又引进花样滑冰世锦赛,上海的赛事结构日趋完善并呈现多元化格局。国际顶尖赛事的争相落户也为上海的赛事构建了多样化的举办机制,发挥了引领示范效应,提高了赛事运作的商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和程度,使得上海在国际赛事的管理和运营上也日益科学规范。
(四)国内赛事概况
上海每年举办的一百多场体育赛事中,国内赛事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综合体育运动会,如全运会、市运会等;也有各类单项锦标赛,如射击锦标赛、跳水锦标赛、轮滑锦标赛等;还有各类全国联赛,如足球中超、男女篮球、排球联赛。除了专业运动员参与的比赛之外,拥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各级体育大联赛,如市民体育大联赛、学生体育大联赛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这些赛事规模不等、水平不一,参与者也从职业选手到业余选手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历经发展,由点及面,带动了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向各个层次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的基础体育发展事业。
三、结论
每年百余次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使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力之都”。各级各类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使上海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形成开放型、规模型的发展格局,带动了诸如建筑、交通、通讯、旅游、餐饮、广告、媒体、新闻等行业的发展,对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上海逐步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体育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7.
[2]江和平,张海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刘清早.体育赛事运作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8.
[4] 丛湖平,罗建英.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3.
[5] 张林,李南筑等.上海体育赛事发展定位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2):11-15.
[6]常丽英,杨永强.我国体育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策略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
作者简介:
金玉华(1976-),女,上海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