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东南联合大学的筹建

来源 :民国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mk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立东南联合大学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收留上海内撤的公私立大学学生而筹建的一所高校。由国立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兼任东南联大筹委会主任,先设校于浙江金华,第二次浙赣战争爆发后迁址福建建阳。浙赣战争爆发导致上海高校师生内迁交通阻断,1943年6月,教育部指令东南联大文、理、商三学院并入暨南大学,法学院与艺术专修科并入英士大学。东南联大虽未筹建成功,但在我国抗战时期高教史上仍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National Sou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is the end of 1941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the withdrawal of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Shanghai to set aside a university. He Bingsong, 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Jinan University, is also the director of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of the Southeast Association. He set up a school in Jinhua, Zhejiang Province and moved to Jianyang, Fujian Province after the second war in Zhejiang and Jiangxi. The outbreak of the Zhejiang-Jiangxi war led to the transfer of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Shanghai and traffic blocked. In June 1943, the MOE instructed the Southeast University’s Liberal Arts, Business and Trade Schools to merge with Ji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and Art Specialization into British University. Although the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of the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Federation, it still has a deep imprint in the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其他文献
大学自治改革是提高大学效率与效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保证大学自治改革的顺利推行且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学在自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于大学的监督。新加坡大学在实施自治改革的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球热点。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和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文章结合当前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以"智慧绍兴"客户
运用油气二次运移差异聚集理论,对川南大塔场地区沙溪庙组一段气藏进行研究认为该层段油气差异聚集具有3个主要特征:①构造高部位的主河道砂体,且该砂体与边界深部断层相接;②
抽取该院中药房2015年5月—2016年5月质量不合格的中药饮片50批次,对其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包括:药材原料、饮片炮制以及饮片管理。应加强中药房
主要介绍赖特的建筑观点以及他的建筑设计空间构思方法,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对MA60飞机APU排气噪声进行了测量,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无论APU工作在哪种工作状态,排气噪声均属于宽频噪声,主要是1000 Hz以上的高频噪声,而满负载状态下的排气噪声除了高频
<正>(2008-2018年)郑州综合试验站2008年进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技术依托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多年来,围绕体系重点任务,结合本区域渔业实际,突出重点,着重做好示
目的:文章重在探讨超声波检查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确诊为肝外梗阻性黄疸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80例
通过介绍大连地区有关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方面所做的教学实践情况,分析几种融合方式的特点与作用,以供广大物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加以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