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开展健康教育,将患者的相关情况(患者回归家庭率、复发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前后效果的对比,把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之前设为A组,设立脑防治卒中俱乐部之后设为B组。结果:B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A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选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Barthel Index[1]评定),患者的复发率明显减少,患者的回归家庭率明显增加。结论 卒中单元中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并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增加患者回归家庭率,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 卒中单元;防治卒中俱乐部;健康教育
脑卒中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仅次于冠心病),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后遗症[2],而且其复发率也非常高,为了使这些幸存的患者能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减少复发率,我科在2006年创建了江门巿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卒中单元”[3],并于2008年在卒中单元中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专为脑卒中好转出院的患者提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服务,防治脑卒中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生、康复治疗师、疾病管理师、专业护士,俱乐部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针对出院后的病人,一般通过电话回访等方式,通知患者回来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其内容包括有关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危险因素的预防、护理、康复、心理指导、保健、养生等知识讲座,目的是注重行为教育和干预,强调效果评价,起到对出院病人的跟踪服务作用, 除授课外,俱乐部还特意为脑卒中患友举办了中秋节、春节等节日的联欢座谈会,自我家庭服务的经验介绍等活动,使患友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让他们能放下思想包袱,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达到早日康复,维持健康,尽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组为2006年4月~2008年9月期间(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健康教育之前)在我科住院按标准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出院后没有坚持定期回医院复查及继续接受健康教育的病人342例,其中,脑出血患者102例,脑梗塞240例,男185例,女157例,平均年龄64.4±9.4,B组为2008年10月~2010年8月期间(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健康教育之后)的脑卒中病人367例;其中,脑出血患者98例,脑梗塞269例,均经我院头颅CT或MRI确诊,男197例,女170例,平均年龄64.8±9.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文化程度、营养状况、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对照组:虽按标准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但出院后患者没有坚持定期回医院复查及继续接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只是定期进行电话回访。
1.2.2 B组:实施组:除了按标准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外,出院前由防治脑卒中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与病人和家属沟通,指导照料者相关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活动、锻炼、用药、注意事项等,)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庭、社会娱乐活动等,逐项评价出院指导内容并针对问题强化教育,为患者建立成为防治脑卒中俱乐部会员的相关资料,记录患者住院时的查体情况,住院治疗经过,出院时患者的查体情况,如:患者肌力、肌张力情况、辅助检查等,告知患者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都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并发送联系卡给患者,嘱患者及家属如有问题或病情有变化拨打防治脑卒中俱乐部的热线,我们给予用药指导,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我院免费派车。出院后进行卒中随访,根据患者的资料,提醒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每月通知患者回来参加防治卒中健康教育讲座。
1.2.3 评价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一年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选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Barthel Index评分,ADL评分标准:无依赖80~100分,轻度依赖60~80,中度依赖60~41分,重度依赖≤40分,它包括10项内容:进食、转移、修饰、入厕、洗澡、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穿衣、大小便控制。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好,依赖性越小。一年后调查患者回归家庭的人数以监测回归家庭率、调查患者复发人数以监测复发率并进行比较。
1.2.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3.1 脑血管疾病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好转出院回家后,通常会对预后不理想、生活自理能力差,而易产生焦虑、紧张、忧伤等心理变化[4],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对患者出院后进行卒中随访,和家属紧密配合,适时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以解除患者的恐惧与不安,增强安全感,督促患者坚持在家里进行自我训练,提高自理能力,从而增加患者回归家庭率。
3.2 遗留有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好转出院回家后,仍虽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防治脑卒中俱乐部每月邀请他们回医院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可不断地纠正他们不良的行为模式,得到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将康复工作贯穿始终,避免因长期在家得不到适时的鼓励、正确的锻炼指导而致残,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
3.3 防治脑卒中俱乐部每月的聚会,节日的联欢座谈会,使患友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让他们能放下思想包袱,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使其感到生活的乐趣,增强其自信心,因为乐观、稳定的情绪,舒畅、平衡的心态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5],从而减少复发率。
综上所述,本文的观察结果证实,防治脑卒中俱乐部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开放式健康教育的良好方式[6],它的设立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增加患者回归家庭率,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保军,王起,卢金镶.首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08 20 (3)75~76.
[2]王拥军 .卒中单元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
[3]王拥军 .卒中单元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
[4]王丽娟,刘敏 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2011-6-1 8:54:45.
[5]王拥军.卒中单元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
[6]莫祖玲 邓枚恩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出院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1 第4 期.
【关键词】 卒中单元;防治卒中俱乐部;健康教育
脑卒中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仅次于冠心病),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后遗症[2],而且其复发率也非常高,为了使这些幸存的患者能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减少复发率,我科在2006年创建了江门巿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卒中单元”[3],并于2008年在卒中单元中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专为脑卒中好转出院的患者提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服务,防治脑卒中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生、康复治疗师、疾病管理师、专业护士,俱乐部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针对出院后的病人,一般通过电话回访等方式,通知患者回来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其内容包括有关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危险因素的预防、护理、康复、心理指导、保健、养生等知识讲座,目的是注重行为教育和干预,强调效果评价,起到对出院病人的跟踪服务作用, 除授课外,俱乐部还特意为脑卒中患友举办了中秋节、春节等节日的联欢座谈会,自我家庭服务的经验介绍等活动,使患友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让他们能放下思想包袱,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达到早日康复,维持健康,尽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组为2006年4月~2008年9月期间(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健康教育之前)在我科住院按标准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出院后没有坚持定期回医院复查及继续接受健康教育的病人342例,其中,脑出血患者102例,脑梗塞240例,男185例,女157例,平均年龄64.4±9.4,B组为2008年10月~2010年8月期间(设立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健康教育之后)的脑卒中病人367例;其中,脑出血患者98例,脑梗塞269例,均经我院头颅CT或MRI确诊,男197例,女170例,平均年龄64.8±9.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文化程度、营养状况、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对照组:虽按标准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但出院后患者没有坚持定期回医院复查及继续接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只是定期进行电话回访。
1.2.2 B组:实施组:除了按标准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外,出院前由防治脑卒中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与病人和家属沟通,指导照料者相关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活动、锻炼、用药、注意事项等,)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庭、社会娱乐活动等,逐项评价出院指导内容并针对问题强化教育,为患者建立成为防治脑卒中俱乐部会员的相关资料,记录患者住院时的查体情况,住院治疗经过,出院时患者的查体情况,如:患者肌力、肌张力情况、辅助检查等,告知患者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都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并发送联系卡给患者,嘱患者及家属如有问题或病情有变化拨打防治脑卒中俱乐部的热线,我们给予用药指导,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我院免费派车。出院后进行卒中随访,根据患者的资料,提醒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每月通知患者回来参加防治卒中健康教育讲座。
1.2.3 评价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一年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选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Barthel Index评分,ADL评分标准:无依赖80~100分,轻度依赖60~80,中度依赖60~41分,重度依赖≤40分,它包括10项内容:进食、转移、修饰、入厕、洗澡、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穿衣、大小便控制。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好,依赖性越小。一年后调查患者回归家庭的人数以监测回归家庭率、调查患者复发人数以监测复发率并进行比较。
1.2.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3.1 脑血管疾病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好转出院回家后,通常会对预后不理想、生活自理能力差,而易产生焦虑、紧张、忧伤等心理变化[4],防治脑卒中俱乐部对患者出院后进行卒中随访,和家属紧密配合,适时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以解除患者的恐惧与不安,增强安全感,督促患者坚持在家里进行自我训练,提高自理能力,从而增加患者回归家庭率。
3.2 遗留有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好转出院回家后,仍虽继续进行功能锻炼,防治脑卒中俱乐部每月邀请他们回医院参加健康教育讲座,可不断地纠正他们不良的行为模式,得到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将康复工作贯穿始终,避免因长期在家得不到适时的鼓励、正确的锻炼指导而致残,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
3.3 防治脑卒中俱乐部每月的聚会,节日的联欢座谈会,使患友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让他们能放下思想包袱,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使其感到生活的乐趣,增强其自信心,因为乐观、稳定的情绪,舒畅、平衡的心态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5],从而减少复发率。
综上所述,本文的观察结果证实,防治脑卒中俱乐部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开放式健康教育的良好方式[6],它的设立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增加患者回归家庭率,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保军,王起,卢金镶.首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08 20 (3)75~76.
[2]王拥军 .卒中单元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
[3]王拥军 .卒中单元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
[4]王丽娟,刘敏 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2011-6-1 8:54:45.
[5]王拥军.卒中单元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6.
[6]莫祖玲 邓枚恩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出院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1 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