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民工发韧于改革开放初期,壮大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当代中国由农业型社会走向工业型社会的过渡性产物和过渡性群体。从1978年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关键词】:农民工;发展演变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是农村人,有土地,却从事城市人的工作;是城里人,却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就是“农民工”群体。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首次出现“农民工”一词,随后这一称谓逐渐被广泛使用 。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可以说,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由农业型社会走向工业型社会的过渡性产物和过渡性群体。从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
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民工开始流动进城,到1989年乡镇企业因资金困难而逐渐萎缩,从而丧失大规模吸纳农民工的能力,这是农民工发展的第一阶段。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农民工流动进城的规模不是很大。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产品的供给状况大有改善,这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民就地办起了乡镇企业,自发地向二三产业转移。于是就有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农民工一方面是农业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另一方面,他们在乡镇企业里上班,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拿乡镇企业的工资,就职业说,他们已经是工人。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和城市改革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适时调整限制政策,准许农民在不改变身份、不改变城市供给制度的前提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进城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明显加快。据调查,1989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200万人迅速增加到3000万人。大量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春节返乡致使“春运”紧张,每年“春运”都形成蔚为壮观的“民工潮”,这是在80年代形成的一个比较高涨的农民工进城浪潮。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开始全力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逐渐失去资金支持,创办初期的灵活机制和优惠政策逐渐弱化。另外,乡镇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进行了设备的更新换代,逐渐由劳动力的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乡镇企业已不像80年代那样大量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吸纳的劳动力还在波动,并非稳定增长,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另寻他路。这标志着农民工发展第一阶段的结束。
第二阶段(1992年~2001年)
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21世纪初,农民工开始由乡镇企业大规模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这是农民工发展的第二阶段。
1992年邓南巡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潮,中央决定大力发展开发区,取消城市粮食供应制度,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政策由最初的限制流动发展到鼓励流动。开发区建设要求“三通一平”,“七通一平”,需求大量劳动力去挖土方、盖楼房,修马路,修建电力、电信和给排水的各种渠道。这种客观变化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一些不满足于土地回报率的农民,开始到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寻找赚钱的机会,于是形成了一股农民外出务工的巨大浪潮,由之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群体。1992年中国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打工潮,当年就有大约4000多万农民工流入沿海和城市去打工,此后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1993-94年增加到6000万,到1995-96年曾经达到约8000万。
90年代中后期,城市就业面临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严峻形势,一些城市对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采取了限制性措施,全国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一些地方出现农民工短期回流。
1997年以后,农村经济状况欠佳,本就人多地少的农村,税费负担趋重、粮食价格下跌,农业与重工业发展相对萎缩;与此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北上北京、南下广东、东进上海……,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民工潮自然地流向中国的四面八方,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据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估计,1999年达8200万人,2000年达8840万人,10年之间,农民工的人数翻了一番。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国家为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的政策。从此,农民工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2003年和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两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农民外出务工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另一方面,伴随香港、澳门回归,港澳台制造业开始向广东、浙江、江苏大规模转移,廉价的劳动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也使中国东部地区及其大中城市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地,这里自然也成为农民工的主要流入地。
与80、90年代相比,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期望并努力实现由农民向工人、由农村人向城里人的转变。而只有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才算完成,只有尽可能多的农民工成为市民,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格局才能改变,农民工问题才能最终消失,“三农”问题也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大部分农民工愿意脱离农村、实现市民化,而且这种愿望还在增强,但是他们融入城市仍存在很大障礙和困难。农民工希望成为市民的原因主要是城乡在收入和生活水平、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地位上的巨大差距。
综上,“农民工”发韧于改革开放初期,壮大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当代中国由农业型社会走向工业型社会的过渡性产物和过渡性群体。纵观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演变过程,是农村改革、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的缩影;是一条充满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温铁军.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J]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2年04月18日.
[3]韩长赋.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J],经济研究,2006年(12).
[4]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刘维佳.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J],学习时报,第319期.
【关键词】:农民工;发展演变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是农村人,有土地,却从事城市人的工作;是城里人,却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就是“农民工”群体。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首次出现“农民工”一词,随后这一称谓逐渐被广泛使用 。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可以说,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由农业型社会走向工业型社会的过渡性产物和过渡性群体。从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
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民工开始流动进城,到1989年乡镇企业因资金困难而逐渐萎缩,从而丧失大规模吸纳农民工的能力,这是农民工发展的第一阶段。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农民工流动进城的规模不是很大。随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产品的供给状况大有改善,这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民就地办起了乡镇企业,自发地向二三产业转移。于是就有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农民工一方面是农业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另一方面,他们在乡镇企业里上班,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拿乡镇企业的工资,就职业说,他们已经是工人。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和城市改革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适时调整限制政策,准许农民在不改变身份、不改变城市供给制度的前提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进城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明显加快。据调查,1989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200万人迅速增加到3000万人。大量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春节返乡致使“春运”紧张,每年“春运”都形成蔚为壮观的“民工潮”,这是在80年代形成的一个比较高涨的农民工进城浪潮。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开始全力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逐渐失去资金支持,创办初期的灵活机制和优惠政策逐渐弱化。另外,乡镇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进行了设备的更新换代,逐渐由劳动力的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乡镇企业已不像80年代那样大量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吸纳的劳动力还在波动,并非稳定增长,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另寻他路。这标志着农民工发展第一阶段的结束。
第二阶段(1992年~2001年)
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21世纪初,农民工开始由乡镇企业大规模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这是农民工发展的第二阶段。
1992年邓南巡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潮,中央决定大力发展开发区,取消城市粮食供应制度,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政策由最初的限制流动发展到鼓励流动。开发区建设要求“三通一平”,“七通一平”,需求大量劳动力去挖土方、盖楼房,修马路,修建电力、电信和给排水的各种渠道。这种客观变化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一些不满足于土地回报率的农民,开始到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寻找赚钱的机会,于是形成了一股农民外出务工的巨大浪潮,由之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群体。1992年中国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打工潮,当年就有大约4000多万农民工流入沿海和城市去打工,此后外出打工农民越来越多,1993-94年增加到6000万,到1995-96年曾经达到约8000万。
90年代中后期,城市就业面临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严峻形势,一些城市对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采取了限制性措施,全国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一些地方出现农民工短期回流。
1997年以后,农村经济状况欠佳,本就人多地少的农村,税费负担趋重、粮食价格下跌,农业与重工业发展相对萎缩;与此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北上北京、南下广东、东进上海……,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民工潮自然地流向中国的四面八方,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据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估计,1999年达8200万人,2000年达8840万人,10年之间,农民工的人数翻了一番。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国家为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的政策。从此,农民工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2003年和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两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农民外出务工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另一方面,伴随香港、澳门回归,港澳台制造业开始向广东、浙江、江苏大规模转移,廉价的劳动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也使中国东部地区及其大中城市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地,这里自然也成为农民工的主要流入地。
与80、90年代相比,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期望并努力实现由农民向工人、由农村人向城里人的转变。而只有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才算完成,只有尽可能多的农民工成为市民,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格局才能改变,农民工问题才能最终消失,“三农”问题也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大部分农民工愿意脱离农村、实现市民化,而且这种愿望还在增强,但是他们融入城市仍存在很大障礙和困难。农民工希望成为市民的原因主要是城乡在收入和生活水平、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地位上的巨大差距。
综上,“农民工”发韧于改革开放初期,壮大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当代中国由农业型社会走向工业型社会的过渡性产物和过渡性群体。纵观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演变过程,是农村改革、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的缩影;是一条充满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温铁军.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J]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2年04月18日.
[3]韩长赋.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J],经济研究,2006年(12).
[4]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刘维佳.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J],学习时报,第3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