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新近进入石界的读者,来电来信要求本刊增加奇石的基础知识的介绍,多做奇石文化普及,尤其迫切希望了解石界主要石种的特色和赏玩要点。应读者要求,我们从本期起系统介绍主要石种的基本特色和赏玩要点,希望能对新石友有所助益,与老石友一同重温。
大化石,又名大化彩玉石,以质、色见长。大化石一般形体变化不大,形态饱满厚实,多有层状结构;质地坚硬细腻,玉化程度高;石肤细腻滑润,有瓷器釉面的厚重质感;色彩艳丽丰富。
产地:大化石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境内的岩滩水电站附近河段,目前大坝之上的库区已蓄水,只有大坝下约6公里长的河段可开发。
成因:据地质专家考证,大化石生成于古生界二叠系约2.6亿年前,属海洋沉积硅质岩。其原岩为火成岩与沉积岩之蚀变带硅质岩石,石质结构紧密。
质地:大化石质地坚硬,结构紧密,摩氏硬度约为6~8度。硅化程度高、玉质感强的大化石,会有如水晶般的透明、反光的特性。
石肤:大化石是有“皮”的石头。由于长期在水中浸润、冲刷,大化石通常水洗度极好。其表面形成了醇厚的外层,极为光洁、细腻,凝滑如脂。
形态:大化石体量大小均见。大逾数米,重数十吨;小只方寸,重以克计。由于组成元素的多样性,经河水夹带泥沙的长期冲刷,结构密度和硬度不同的物质形成大化石特有的层状结构,也有的在表皮留下浮雕般的图案。这是其它石种很难具有的特殊美感。
色彩:大化石的色彩丰富、绚丽,几乎包含了自然界七大类标准自然光色,这与它所处段的特殊地质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分不开。其中,属于暖色系的有金黄、褐黄、棕红、枣红、深棕、古铜等,属于冷色系的有翠绿、墨绿、灰绿、陶白等。色彩多样,表意丰富。又以红、黄色最为多见且为大众喜爱。
纹理:由于水中矿物致色形成不同纹样的斑、点,大化石上具有了各种花色的纹理,俗称“草花”,这是它特有的审美元素。大化石上的草花类型很多,有的形如雨点,有的形如竹叶,不一而足。其中黄底黑纹的“虎皮草花”最受青睐。
大化石简史:
大化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打捞,是广西水石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种。出现后逐渐引起石界关注,此后长期成为国内石市的主打石种,受到南北石友的广泛喜爱,价格也一路飙升。《红河魂》、《烛龙》等屡创成交“天价”的奇石,都是大化石。大化石一般形态变化小,而以质色的绚丽、华贵见长,契合经济迅速发展阶段人们的普遍审美需求,也由此改变了此前石界独钟造型的传统,成为引领当代赏石审美倾向的石种。因此,这一石种的出现,对当代奇石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经过十余年的采捞,目前大化石资源已近枯竭。
审美特色:
华贵红、黄等明艳色调的大化石,配合质地的玉润,石肤的华美,耀眼炫目,呈现富贵华丽的气质,是大化石中最具代表性、也广受喜爱的品种。
清新青、绿、白等清冷色调的大化石,如出水芙蓉,清新脱俗,不染尘埃,是大化石中为数不多、但艺术价值更高的品种。
古雅有些大化石如书卷,如古枕……加之墨绿、深褐、青黑等浓重色调,以及褪尽火气的适手触感,呈现经年古物的典雅效果。
瓷韵有些大化石由于极佳的质地和良好的水洗度,形成的釉面呈现出陶瓷一般的视觉效果。赏玩这类大化石,如同欣赏古代名窑留下的名贵瓷器,别有一番韵味。
作伪辨别:常见的大化石作伪手段为打磨。作伪者通常会故意打磨出大化石的特色层状结构,但线条僵死,无自然变化。打磨后的石头经油养,色彩仍极绚丽,但细看没有石肤,看不到石的自然孔隙,且油褪后石表变白、干涩。近年有人以玉石作伪手段,对大化石进行表皮烧制或染色,使石色红亮诱人。但色彩突兀,浮于表面,缺少自然过渡。
大化石,又名大化彩玉石,以质、色见长。大化石一般形体变化不大,形态饱满厚实,多有层状结构;质地坚硬细腻,玉化程度高;石肤细腻滑润,有瓷器釉面的厚重质感;色彩艳丽丰富。
产地:大化石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县境内的岩滩水电站附近河段,目前大坝之上的库区已蓄水,只有大坝下约6公里长的河段可开发。
成因:据地质专家考证,大化石生成于古生界二叠系约2.6亿年前,属海洋沉积硅质岩。其原岩为火成岩与沉积岩之蚀变带硅质岩石,石质结构紧密。
质地:大化石质地坚硬,结构紧密,摩氏硬度约为6~8度。硅化程度高、玉质感强的大化石,会有如水晶般的透明、反光的特性。
石肤:大化石是有“皮”的石头。由于长期在水中浸润、冲刷,大化石通常水洗度极好。其表面形成了醇厚的外层,极为光洁、细腻,凝滑如脂。
形态:大化石体量大小均见。大逾数米,重数十吨;小只方寸,重以克计。由于组成元素的多样性,经河水夹带泥沙的长期冲刷,结构密度和硬度不同的物质形成大化石特有的层状结构,也有的在表皮留下浮雕般的图案。这是其它石种很难具有的特殊美感。
色彩:大化石的色彩丰富、绚丽,几乎包含了自然界七大类标准自然光色,这与它所处段的特殊地质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分不开。其中,属于暖色系的有金黄、褐黄、棕红、枣红、深棕、古铜等,属于冷色系的有翠绿、墨绿、灰绿、陶白等。色彩多样,表意丰富。又以红、黄色最为多见且为大众喜爱。
纹理:由于水中矿物致色形成不同纹样的斑、点,大化石上具有了各种花色的纹理,俗称“草花”,这是它特有的审美元素。大化石上的草花类型很多,有的形如雨点,有的形如竹叶,不一而足。其中黄底黑纹的“虎皮草花”最受青睐。
大化石简史:
大化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打捞,是广西水石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种。出现后逐渐引起石界关注,此后长期成为国内石市的主打石种,受到南北石友的广泛喜爱,价格也一路飙升。《红河魂》、《烛龙》等屡创成交“天价”的奇石,都是大化石。大化石一般形态变化小,而以质色的绚丽、华贵见长,契合经济迅速发展阶段人们的普遍审美需求,也由此改变了此前石界独钟造型的传统,成为引领当代赏石审美倾向的石种。因此,这一石种的出现,对当代奇石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经过十余年的采捞,目前大化石资源已近枯竭。
审美特色:
华贵红、黄等明艳色调的大化石,配合质地的玉润,石肤的华美,耀眼炫目,呈现富贵华丽的气质,是大化石中最具代表性、也广受喜爱的品种。
清新青、绿、白等清冷色调的大化石,如出水芙蓉,清新脱俗,不染尘埃,是大化石中为数不多、但艺术价值更高的品种。
古雅有些大化石如书卷,如古枕……加之墨绿、深褐、青黑等浓重色调,以及褪尽火气的适手触感,呈现经年古物的典雅效果。
瓷韵有些大化石由于极佳的质地和良好的水洗度,形成的釉面呈现出陶瓷一般的视觉效果。赏玩这类大化石,如同欣赏古代名窑留下的名贵瓷器,别有一番韵味。
作伪辨别:常见的大化石作伪手段为打磨。作伪者通常会故意打磨出大化石的特色层状结构,但线条僵死,无自然变化。打磨后的石头经油养,色彩仍极绚丽,但细看没有石肤,看不到石的自然孔隙,且油褪后石表变白、干涩。近年有人以玉石作伪手段,对大化石进行表皮烧制或染色,使石色红亮诱人。但色彩突兀,浮于表面,缺少自然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