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日益走上法制化轨道,老百姓养老的后顾之忧将逐步解除,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危机终将化解。
关键词:社会保障 资金管理安全监督
我国社会加速老龄化、社保资金安全受到威胁,这是两个相互关联同时也让人近来深感不安的关键词。
2006年12月12日我国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1%,人口老龄化呈速度加快趋势。这个信息提示我们,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压力正逐步加大,一直以来我们所忧虑的社会养老负担问题将变得日益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必须直面的重大挑战。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以及社会对养老负担的承受能力,确是因国情不同而各异。所谓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是由统计标准界定的。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以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为标志;依据我国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门槛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广泛实施了鼓励“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而经济快速发展、生存环境改善又让人口预期寿命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这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在客观上加速了社会向“少生高寿”的转变。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四二一”人口结构,将使老年人口比重升势惊人,社会老龄化趋势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来得更早更猛。
人口老龄化本是自然规律,并非洪水猛兽。我们之所以对它心存畏惧,在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尚未准备就绪,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养老的社会问题都让我们深感措手不及。比如说,在社会负担方面最突出的有:老年人口的退休费用、医疗卫生费用等社会保障机制仍需完善;老年经济发展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还有许多市场空白等待填补;相关的社会服务和福利设施较为薄弱,不适应老年人口膨胀的需要,等等。
面对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积累明显不足,而老年人口又呈现基数大、比重高的基本国情,政府部门面临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大养老的社会投入的严峻课题,并需要足够的国家财力支持。有鉴于此,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将其作为国家重要的财力储备,主要用于弥补将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
应该说,应对养老风险、以备不时和长远之需,全社会都在积极准备。一边是国家出资建立了社保基金,一边是单位和职工个人出资参与了社会保险,目的都是为职工养老筹备积累资金。然而,在两种资金的管理运作却出了两样结果: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坚持“安全至上,注重效益”,运行安然无恙;社会保险资金管理却由于存在着政策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挤占挪用等现象时有发生。今年以来,公众就不断耳闻社保资金被违法违规动用的信息。轰动全国、涉案30多亿元的“上海社保案”是摆在桌面上的,未经媒体曝光的“社保案”不知还有多少起。据11月下旬国家管理署发布公告,在对除上海、西藏之外的29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管理中发现,近年来,合计约71.35亿元社保资金被违法违规动用。也就是说,滥用老百姓的“养命钱”被查出来的数额至少已有上百亿之多。这种状况怎能不令人揪心。
社会保险资金本是公众用来抵御社会风险的。100多亿元,在逾2万亿元的全国社保资金大盘子中尽管只占0.5%,可在平民百姓的眼里却不是小数,对其反映的社会保险资金安全隐患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社会保障基金种类多、收支渠道复杂、流动性大、政策性强、覆盖面广,涉及的又是具体的个人。这为我们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要搞好社保基金管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摸清家底,了解和掌握社保基金的总体状况。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还处于多头管理的局面,完整的资金运作状况尚不清楚。因此,全面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情况,摸清家底,是从宏观入手进行管理的一个内容,也是确定管理重点的基础。每年要从财政、民政、劳动、税务、卫生、残联等相关部门收集各项社保基金的计划安排、实际使用和结存情况,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各项社保基金的增减变动趋势,以确定下年度管理重点。
二、在安排计划、选择确定管理项目时,要注重体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管理宗旨,选择那些与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有直接影响或影响较大的项目,切实做到选择管理项目、确定管理重点,始终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如我们在确定2006年度社保管理项目时,就是充分考虑到了国家和省上有关社保政策的调整,一是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让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出中心;二是确定了对下岗职工再就业补助资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管理调查,主要检查再就业资金使用中有无借并轨之机,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支出标准,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再就业资金的,检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有无补助资金不落实,管理不善,存在挤占、挪用情况等,并针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促进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健康发展。
三、从宏观入手,微观着眼,促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保基金的运营事关社会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必须把各项社保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情况作为重点进行管理。但社保管理不能仅局限于查错纠弊,更重要的是从管理上、制度上发现和揭露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无论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运营和监督检查的角度都是不完善的。例如,最该享受社会保障的人却没有得到社会保障,不该享受、或者说不是急需社会保障的人却先得到。我们只有从宏观入手,从制度入手,关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中央和我省在社会保障方面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实际执行中,这些方针、政策和措施是否得到贯彻落实,有无片面理解中央有关社保政策的意图,落实政策不到位或执行政策存在偏差等,从管理上、制度上和体制上找问题、查根源、提对策,才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建设和谐社会。
四、大力开展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社会保障基金量大、面广,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征收网络化、发放社会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仅凭手工管理手段很难在浩如烟海的资金信息流中找到匿藏违纪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只有采用计算机管理手段,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要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开展对社保业务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子。要从原来单纯的财务管理拓展到社保基金征收、支付和管理环节的全方位管理。计算机辅助管理在开展审前时就应介入,了解被管理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熟悉相应的业务流程,采集、导入、转换、整理所审基金的财务和业务电子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把握总体情况,确定有关管理重点。进入现场管理后,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检索、计算、分析和汇总等多种功能,进行辅助管理,查找违纪违规问题线索。
五、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我国社保制度建设是一项新的事业,对许多社保管理工作者来说,对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和研究还不够,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已有的政策法规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同时又有大量新的政策法规在不断的出台和颁布,这都需要我们下功夫学习和掌握,以提高社保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着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快探索社保计算机管理的路子。总之,每个从事社保管理的人员都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做到政治素养、理论水平高于他人,专业知识强于他人,工作作风硬于他人。
近年来,一系列社保资金安全问题被查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险金安全自身难保”的严酷现实,也让全社会来共同关注保险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是个好事,有助于督促政府部门查找隐患、及时堵漏,尽早从法制建设和管理监督方面完善这项工作。目前,有关部门从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正亡羊补牢,最大限度地弥补损失,并加紧架设“高压线”。上海市新近出台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已经公布了“收支两条线”、“第三方监管”的管理运行措施。其他省市区也在相继实施社保资金的营运与监管分离。
毫无疑问,在制度建设上加大力度完善管理与监督,将给今后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撑起保护伞,能为老百姓的“养命钱”系紧安全带。可以相信,随着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雄厚、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老百姓养老的后顾之忧将逐步解除,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危机终将化解。
关键词:社会保障 资金管理安全监督
我国社会加速老龄化、社保资金安全受到威胁,这是两个相互关联同时也让人近来深感不安的关键词。
2006年12月12日我国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1%,人口老龄化呈速度加快趋势。这个信息提示我们,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压力正逐步加大,一直以来我们所忧虑的社会养老负担问题将变得日益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必须直面的重大挑战。然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以及社会对养老负担的承受能力,确是因国情不同而各异。所谓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是由统计标准界定的。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以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为标志;依据我国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门槛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广泛实施了鼓励“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而经济快速发展、生存环境改善又让人口预期寿命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这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在客观上加速了社会向“少生高寿”的转变。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四二一”人口结构,将使老年人口比重升势惊人,社会老龄化趋势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来得更早更猛。
人口老龄化本是自然规律,并非洪水猛兽。我们之所以对它心存畏惧,在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我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尚未准备就绪,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养老的社会问题都让我们深感措手不及。比如说,在社会负担方面最突出的有:老年人口的退休费用、医疗卫生费用等社会保障机制仍需完善;老年经济发展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还有许多市场空白等待填补;相关的社会服务和福利设施较为薄弱,不适应老年人口膨胀的需要,等等。
面对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积累明显不足,而老年人口又呈现基数大、比重高的基本国情,政府部门面临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大养老的社会投入的严峻课题,并需要足够的国家财力支持。有鉴于此,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将其作为国家重要的财力储备,主要用于弥补将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
应该说,应对养老风险、以备不时和长远之需,全社会都在积极准备。一边是国家出资建立了社保基金,一边是单位和职工个人出资参与了社会保险,目的都是为职工养老筹备积累资金。然而,在两种资金的管理运作却出了两样结果: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坚持“安全至上,注重效益”,运行安然无恙;社会保险资金管理却由于存在着政策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挤占挪用等现象时有发生。今年以来,公众就不断耳闻社保资金被违法违规动用的信息。轰动全国、涉案30多亿元的“上海社保案”是摆在桌面上的,未经媒体曝光的“社保案”不知还有多少起。据11月下旬国家管理署发布公告,在对除上海、西藏之外的29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管理中发现,近年来,合计约71.35亿元社保资金被违法违规动用。也就是说,滥用老百姓的“养命钱”被查出来的数额至少已有上百亿之多。这种状况怎能不令人揪心。
社会保险资金本是公众用来抵御社会风险的。100多亿元,在逾2万亿元的全国社保资金大盘子中尽管只占0.5%,可在平民百姓的眼里却不是小数,对其反映的社会保险资金安全隐患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社会保障基金种类多、收支渠道复杂、流动性大、政策性强、覆盖面广,涉及的又是具体的个人。这为我们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要搞好社保基金管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摸清家底,了解和掌握社保基金的总体状况。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还处于多头管理的局面,完整的资金运作状况尚不清楚。因此,全面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情况,摸清家底,是从宏观入手进行管理的一个内容,也是确定管理重点的基础。每年要从财政、民政、劳动、税务、卫生、残联等相关部门收集各项社保基金的计划安排、实际使用和结存情况,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各项社保基金的增减变动趋势,以确定下年度管理重点。
二、在安排计划、选择确定管理项目时,要注重体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管理宗旨,选择那些与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有直接影响或影响较大的项目,切实做到选择管理项目、确定管理重点,始终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如我们在确定2006年度社保管理项目时,就是充分考虑到了国家和省上有关社保政策的调整,一是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让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出中心;二是确定了对下岗职工再就业补助资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管理调查,主要检查再就业资金使用中有无借并轨之机,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支出标准,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再就业资金的,检查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有无补助资金不落实,管理不善,存在挤占、挪用情况等,并针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促进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健康发展。
三、从宏观入手,微观着眼,促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保基金的运营事关社会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必须把各项社保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情况作为重点进行管理。但社保管理不能仅局限于查错纠弊,更重要的是从管理上、制度上发现和揭露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无论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运营和监督检查的角度都是不完善的。例如,最该享受社会保障的人却没有得到社会保障,不该享受、或者说不是急需社会保障的人却先得到。我们只有从宏观入手,从制度入手,关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中央和我省在社会保障方面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实际执行中,这些方针、政策和措施是否得到贯彻落实,有无片面理解中央有关社保政策的意图,落实政策不到位或执行政策存在偏差等,从管理上、制度上和体制上找问题、查根源、提对策,才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建设和谐社会。
四、大力开展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社会保障基金量大、面广,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征收网络化、发放社会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仅凭手工管理手段很难在浩如烟海的资金信息流中找到匿藏违纪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只有采用计算机管理手段,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要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开展对社保业务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子。要从原来单纯的财务管理拓展到社保基金征收、支付和管理环节的全方位管理。计算机辅助管理在开展审前时就应介入,了解被管理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熟悉相应的业务流程,采集、导入、转换、整理所审基金的财务和业务电子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把握总体情况,确定有关管理重点。进入现场管理后,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检索、计算、分析和汇总等多种功能,进行辅助管理,查找违纪违规问题线索。
五、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我国社保制度建设是一项新的事业,对许多社保管理工作者来说,对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和研究还不够,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已有的政策法规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同时又有大量新的政策法规在不断的出台和颁布,这都需要我们下功夫学习和掌握,以提高社保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着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快探索社保计算机管理的路子。总之,每个从事社保管理的人员都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做到政治素养、理论水平高于他人,专业知识强于他人,工作作风硬于他人。
近年来,一系列社保资金安全问题被查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险金安全自身难保”的严酷现实,也让全社会来共同关注保险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是个好事,有助于督促政府部门查找隐患、及时堵漏,尽早从法制建设和管理监督方面完善这项工作。目前,有关部门从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正亡羊补牢,最大限度地弥补损失,并加紧架设“高压线”。上海市新近出台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已经公布了“收支两条线”、“第三方监管”的管理运行措施。其他省市区也在相继实施社保资金的营运与监管分离。
毫无疑问,在制度建设上加大力度完善管理与监督,将给今后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撑起保护伞,能为老百姓的“养命钱”系紧安全带。可以相信,随着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雄厚、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老百姓养老的后顾之忧将逐步解除,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危机终将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