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改善课堂结构,构建能适应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以其容量大、形式鲜活,使其已成为教学手段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践证明,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已占绝对优势,但运用不当又会出现各种弊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制作动画 增大密度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56-01
大家一定对多媒体教学不陌生。多媒体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改善课堂结构,构建能适应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以其容量大、形式鲜活,使其已成为教学手段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践证明,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已占绝对优势,但运用不当又会出现各种弊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本人作为一名普通中学化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进行了深入反思,获得了几点体会,现列出,以期和同行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而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对所学内容可以加深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能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眼、耳等多种感官,使记忆更加深刻。
例如,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讲空气污染时,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的“浓烟滚滚”的景象,酸雨使乐山大佛倍受侵蚀的残像,都会使学生很震撼,从而激发了兴趣。
2.设置情境,吸引眼球
据科学研究,一课堂的前15分钟非常重要,如果利用好,效率很高,如果不能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就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既浪费了时间,使学生整堂课的思路也不顺畅,也就不能很好地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所以,一开始上课,就利用多媒体,设置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例如,在讲“金刚石、石墨和C60”时,我用多媒体打出“金项链、钻石、烤羊肉串的木炭、铅笔、电池、足球”的图片,设置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引出本堂课的内容。
3.制作动画,深入浅出
化学这一学科的特点是抽象难懂。特别是“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讲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必须把化学反应的本质讲透彻,此处我借助动画,把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4.丰富内容,增大密度
多媒体的运用,大大节约了传统教学“板书”的时间,把知识迅速、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实时、高效地传播教育信息,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程度,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5.师生互动、学以致用
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气氛轻松了,就某一问题互相提问,互相论证,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和双向交流的场所。老师也成为课堂中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了。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导积极性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使用多媒体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的问题种种:
1.教师用大量时间制作课件,而忽视了不适合自己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追求课堂密度大,多媒体显示速度过快,忽视了学生只是被动地、忙乱地跟着课件走,学生思维跟不上又无法笔记,虽然备课很辛苦,但事倍功半,效果寥寥。
2.多媒体完全成了课堂的主宰者,课程全程使用课件,教师整堂课站在计算机旁,成了课件放映员。没有了板书,没有了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忽视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3.有些课件制作粗糙,密密麻麻的都是文字;还有些课件制作过多追求形式,色彩变换频繁,动画效果杂乱,只突出了课件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而跟所要传授的知识关系不大,使学生光看热闹了。我听过一堂生物课,讲“血液”,用大量篇幅放映一段爆炸事故的视频,有受伤者流血。画面虽然很震撼,但传达的知识信息很少。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1.“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并进
“多媒体”不能把“传统教学手段”取而代之,而是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师讲授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教学课件的运用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课件所表现的内容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的缩影,因此,合理运用教学课件才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但多媒体教学不是文字、图像的简单播放,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精心设计。若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放映员的作用,课堂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生气,教师的形体语言和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有些教学内容,比如图表的内容,用多媒体表达出来就很便捷;抽象的理论用动画更形象直观,这时一定不失时机地利用好课件;有些内容教师通过板书讲解更清楚更细致,就不一定非用课件。
2.“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
实践证明,朴实无华的教学课件只要运用恰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使用不当则会画蛇添足,辩证处理好课件的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统一显得尤其重要。既要注重课件的可观赏性,又要避免过多的感官刺激是课件制作首先应关注的问题。画面格式、背景颜色、动画效果等外在形式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花样太多反而容易冲淡讲授内容,例如有的课件在右下角都有一个同样的卡通图像在动,这样就会影响学生思维,分散学生注意力。
3.“引进”与“自制”相结合
一线教师都有体会,教学课件建设是一项比较庞杂的工程,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优秀的教学课件是智慧的结晶,课件制作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所以成功的课件需要众志成城,制作不能单枪匹马地干,若每个教师各起炉灶,制作课件要花费大量时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该采取引进与自制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讲课风格,自己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接受能力,适当删、加内容或重新组织材料,加工成个性化的课件。
总之,教学改革无止境,相信多媒体在我们的课堂中越来越举足轻重,教师的使命感会促使我们科学、严谨地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其优越性,以适应培养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的需要,真正地让多媒体扮靓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G〕.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制作动画 增大密度 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56-01
大家一定对多媒体教学不陌生。多媒体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改善课堂结构,构建能适应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以其容量大、形式鲜活,使其已成为教学手段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践证明,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已占绝对优势,但运用不当又会出现各种弊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本人作为一名普通中学化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进行了深入反思,获得了几点体会,现列出,以期和同行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而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对所学内容可以加深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能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眼、耳等多种感官,使记忆更加深刻。
例如,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讲空气污染时,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的“浓烟滚滚”的景象,酸雨使乐山大佛倍受侵蚀的残像,都会使学生很震撼,从而激发了兴趣。
2.设置情境,吸引眼球
据科学研究,一课堂的前15分钟非常重要,如果利用好,效率很高,如果不能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就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既浪费了时间,使学生整堂课的思路也不顺畅,也就不能很好地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所以,一开始上课,就利用多媒体,设置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例如,在讲“金刚石、石墨和C60”时,我用多媒体打出“金项链、钻石、烤羊肉串的木炭、铅笔、电池、足球”的图片,设置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引出本堂课的内容。
3.制作动画,深入浅出
化学这一学科的特点是抽象难懂。特别是“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讲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必须把化学反应的本质讲透彻,此处我借助动画,把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4.丰富内容,增大密度
多媒体的运用,大大节约了传统教学“板书”的时间,把知识迅速、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实时、高效地传播教育信息,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程度,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5.师生互动、学以致用
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气氛轻松了,就某一问题互相提问,互相论证,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和双向交流的场所。老师也成为课堂中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了。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导积极性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使用多媒体真正达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化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的问题种种:
1.教师用大量时间制作课件,而忽视了不适合自己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追求课堂密度大,多媒体显示速度过快,忽视了学生只是被动地、忙乱地跟着课件走,学生思维跟不上又无法笔记,虽然备课很辛苦,但事倍功半,效果寥寥。
2.多媒体完全成了课堂的主宰者,课程全程使用课件,教师整堂课站在计算机旁,成了课件放映员。没有了板书,没有了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忽视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3.有些课件制作粗糙,密密麻麻的都是文字;还有些课件制作过多追求形式,色彩变换频繁,动画效果杂乱,只突出了课件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而跟所要传授的知识关系不大,使学生光看热闹了。我听过一堂生物课,讲“血液”,用大量篇幅放映一段爆炸事故的视频,有受伤者流血。画面虽然很震撼,但传达的知识信息很少。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1.“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并进
“多媒体”不能把“传统教学手段”取而代之,而是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师讲授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教学课件的运用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课件所表现的内容是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的缩影,因此,合理运用教学课件才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但多媒体教学不是文字、图像的简单播放,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精心设计。若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放映员的作用,课堂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生气,教师的形体语言和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有些教学内容,比如图表的内容,用多媒体表达出来就很便捷;抽象的理论用动画更形象直观,这时一定不失时机地利用好课件;有些内容教师通过板书讲解更清楚更细致,就不一定非用课件。
2.“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
实践证明,朴实无华的教学课件只要运用恰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使用不当则会画蛇添足,辩证处理好课件的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统一显得尤其重要。既要注重课件的可观赏性,又要避免过多的感官刺激是课件制作首先应关注的问题。画面格式、背景颜色、动画效果等外在形式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花样太多反而容易冲淡讲授内容,例如有的课件在右下角都有一个同样的卡通图像在动,这样就会影响学生思维,分散学生注意力。
3.“引进”与“自制”相结合
一线教师都有体会,教学课件建设是一项比较庞杂的工程,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优秀的教学课件是智慧的结晶,课件制作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一线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所以成功的课件需要众志成城,制作不能单枪匹马地干,若每个教师各起炉灶,制作课件要花费大量时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该采取引进与自制相结合的办法。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讲课风格,自己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接受能力,适当删、加内容或重新组织材料,加工成个性化的课件。
总之,教学改革无止境,相信多媒体在我们的课堂中越来越举足轻重,教师的使命感会促使我们科学、严谨地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其优越性,以适应培养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的需要,真正地让多媒体扮靓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G〕.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