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給安徽省对外贸易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贸易格局,对外贸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文章以部分省内外贸企业为样本,根据样本企业对现阶段外贸人才使用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出新形势下企业对外贸人才在岗位、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外语水平等方面的需求,为地方职业院校培养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贸易 ;人才需求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6.052
1 调研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顺应时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给国内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安徽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承东启西的重要支点,势必抓住贸易发展契机。2013年以来,各项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外贸环境持续优化,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总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略有下降;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增速明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持续增加,根据安徽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统计得出:2016年,安徽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进出口总额为101.21亿美元,2018年,贸易总额上升至141.81亿美元,约占同期安徽省外贸进出口额的22.5%。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安徽省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模式、产品偏好、市场结构等正在发生变革,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外贸模式正式成为安徽省外贸增长的重要支点,这些变化将影响安徽省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对安徽省200家外贸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外贸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安徽省外贸人才需求的新常态,旨在对省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启发和建议。
2 调研目的与方法
2.1 调研目的
为了在行业发展态势转变的情况下,及时掌握安徽省企业对外贸人才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与企业无缝对接,2019年下半年,课题组成员采用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对省内相关企业进行了关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
2.2 调研方法
2.2.1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样本为安徽省内外贸企业,其中大部分为我校毕业生供职的企业,涉及医药、箱包、石化、轮胎、模具、机电、饮料、乳制品等多个行业。调研小组将调查问卷发放至样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外贸业务部门的公共邮箱中,或直接由本校毕业生交由相关人员填写。为了确保调研结果真实有效,特对问卷填写人涉及以下问题:年龄、职位、工作年限,最终根据问题答案筛选出有效问卷。
2.2.2 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采取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访问安徽省商务部网站、企业网站以及相关学者及智库研究报告等获取业内企业具体信息,实地走访了合肥市5家外贸生产型企业,了解他们业务发展、外贸人才招聘及培养等方面的情况。2019年下半年,课题组向业内企业发放问卷 356 份,电子邮件回收问卷108份,问卷星回收38 份,其他渠道回收82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79%。有效问卷中,被调查对象其中 15 家为国有企业,5家外资企业,其余均为民营企业。被调查对象60%为生产型外贸企业,40%为贸易代理公司。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的占比85%,其余15% 成立时间为5年以上; 关于被调查企业的员工人数,80%的企业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20%的企业在50人以上,被调查企业外贸人员学历结构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中专。
2.2.3 调研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为三个模块:模块一是关于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涉及公司性质、业务类型、成立时间、员工数量、产品主要出口国等问题。模块二是样本企业对现阶段外贸人才使用及满意度调查,涉及与外贸工作关联的跨境电商专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单证员等岗位,企业在招聘时对员工学历、工作经验、英语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等要求,以及对入职半年后相关岗位员工的满意度测评。模块三是样本企业对高校培养外贸人才的建议,包括课程设置、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外语水平等。本次调查收集样本数据后,通过分类、归纳,统计每个调查指标被选择的频数,整理出被调查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基本情况,基于分析结果对安徽省高职外贸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启示。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安徽省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核心地带,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自“一带一路”贸易平台搭建以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结构、稳增长、促外贸的经济发展政策,安徽省外贸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据海关数据显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初级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如今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安徽省京东方、美智空调、晶澳太阳能、宝龙达等企业的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已占到全省的八成以上,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外贸体量的增长,得益于越来越多的进出口企业涌现和壮大,其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安徽省外贸稳增长的生力军,是“稳外贸”的重要活力和动力。本次调研对象民营企业占比较大,80%企业近三年内有招聘外贸人才的需求,与安徽省外贸行业发展趋势相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安徽省外贸进出口市场不再局限于美国和欧洲,贸易对象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贸易发展较快,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俄罗斯、菲律宾贸易额增幅明显,对省内高校外贸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挑战。
3.2 企业现阶段外贸人才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历方面,75%的样本企业招聘外贸人才时对学历要求不高,认为大专学历即可满足岗位要求,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最低学历要求为本科;工作年限方面,45%的企业倾向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55%的企业愿意招聘实践能力强的外贸专业应届生;职业能力方面,95%的企业看中岗位证书和英语四级证书,有部分企业反馈了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对样本企业进行实地访谈记录反映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生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能力非常薄弱。跨境电商业务的深入发展对传统外贸业务流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基本上彻底颠覆了传统外贸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垄断状态,越来越多的贸易经营主体可以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来,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外贸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业务实践能力。多达93.5%的企业都认为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应该进行外贸商品知识和互联网操作技能方面训练以适应企业的要求,学校在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和推荐学生就业的时候必须和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反馈给学生,提高他们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其次是与客户沟通能力弱。外贸与营销没有本质区别,需要有很好的外贸沟通能力和技巧来促成业务,该项技能的缺乏往往会导致应届毕业生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出单而产生挫败感,从而对外贸行业失去信心,这也是许多毕业生在短期内辞职的重要原因。 3.3 企业对外贸人才能力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外贸类企业需求频数较高的分别为以下几点:
(1)语言技能,语言是进入这个行业发展的基本技能,英语是最需要掌握的外贸语言。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深入发展,小语种的学习必须重视起来。
(2)产品知识技能,产品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是外贸网络推广的必要元素。外贸人员不仅需要了解公司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优势和劣势,更需要掌握同类产品在销售市场、目标受众和销售前景等。
(3)外贸专业知识技能,这是迈入外贸行业基本要求。
(4)互联网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沟通越来越简便,具备较好的网络操作能力能让我们的外贸工作变得顺畅高效。
(5)软件技能 ,外贸工作中涉及软件操作,如:在Photoshop里做logo、做报价单、做效果图,在Excel里做产品表格等。
(6)沟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解决售后问题,也是积累更多客户的有效途径。
(7)市场调研技能,行业市场变化迅速,通过不断的市场调研了解产品需求状况、目标受众偏好、用户信息反馈、竞争对手情况等,才能更好地营销产品。
3.4 企业对外贸人才素质需求
综合素质需求方面,频数较高的分别为以下几点:
(1)学习能力,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加之贸易战的持续升级,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将重心投向了“一带一路”市场。相对已经十分熟悉的欧美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涉及与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会遇到各种之前外贸业务中不曾遇到的突发情况,需要外贸从业人员不断学习、做出分析和判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与其展开经贸合作。
(2)职业态度,对于外贸人而言,外贸业务成功与否,不是因为先天条件的差距,而是因为后天努力的结果。成功的人会更加勤奋,能够更好地自我规划,不停地朝着目标迈进;而失败的人,更多的是得过且过,甚至是怨天尤人,这说明了态度与方法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外贸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想把它做好,就要把重复的事情坚持做下去,脚踏实地的职业态度在外贸工作中至关重要。
(3)创新思维,从外贸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代外贸人守传真,第二代外贸人做交易会,第三代外贸人混阿里,那么现如今的第四代外贸人要做好外贸营销型网站和外贸网络营销。外贸模式的不断更新要求外贸人才具备创新思维,与时俱进。与此同时,中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时会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要求外贸人才在没有别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要有所创新地提出解决方案。
4 启示与建议
4.1 “外贸+网络营销”复合型人才稀缺
传统外贸中单证缮制技能、国际贸易流程操作技能、磋商谈判技能等作为通用的核心專业技能,在不同的岗位中都呈现出较强的重要性。而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外贸网络整合营销模式,以其投入小、传播快、效率高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在招聘时注重考察员工的网络营销思维与能力。目前,省内高职院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时间短,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课程设置与企业实践脱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进入公司就能上手”的人才招聘观念。市面上多数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滞后,简单的flash网页制作和产品美化培训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此外,外贸行业人才二次培养的成本高,受限于企业规模、投入资金、用人成本等因素,企业在招聘时倾向于“外贸+网络营销”复合型人才。跨境电商业务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高职院校应尽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破解“外贸+网络营销”复合型人才短缺难题。
4.2 “一带一路”沿线小语种外贸人才稀缺
近年来,在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催动下,小语种市场异军突起,成为跨境电商市场的巨大增长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2013年以来,小语种市场的网购订单暴涨,让中国许多跨境电商企业感受到小语种市场的这股网购“飓风”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语言障碍是导致订单转化率极低的关键因素。小语种市场的营销关键在于本土化,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采用GOOGLE等机器翻译,直译、错译、漏译现象屡见不鲜,低质量的翻译与有效沟通的欠缺让国外买家无法弄清产品特点,无法对企业产生信任,最终带来的是不断降低的下单率和不断提高的投诉率和退单率,直接影响企业品牌信誉度。
国内电商企业对“外贸+小语种”的复合型人才提出需求,但省内高校这类人才输出不足,一方面,高校开设的小语种专业仅以传授语言基础知识为主,不涉及商务技能的实训,与跨境电商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高校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专业专业仍以英语作为必修的语言技能,没有将小语能力提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外贸人才不具备电商外语技能,进一步造成了人才市场供需鸿沟的扩大。为了突破对小语种人才培养的“瓶颈”,高校应充分考虑行业发展方向与企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着力解决人才市场供需矛盾。
4.3 具有优秀职业素养的专业型人才稀缺
外贸行业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需要不断的坚持与积累才能成长,从熟悉产品、开发客户到后期的跟踪与维护,需要耐心与坚持。很多刚入行的毕业生满怀热情,尝试各种方式搜索与寻找客户,但没有等到客户下单,就渐渐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和客户沟通越来越少,直到客户忘了你,最终因为拿不到订单产生挫败感而遗憾离开。从人才结构来看,90后已经成为该行业发展的生力军,与“前辈们”相比,他们成长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元化价值观造就了他们思想开放、崇尚自由、强调个人主义,集体观念淡薄的个性。独特的个性与职业素养的缺乏是造成外贸毕业生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较高的离职率进一步提高外贸企业的用人成本,不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相关企业呼吁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养成学生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集体团队意识等重要素质。另外,高职院校应注重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让学生充分了解与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将自己的个性与择业结合,制定职业目标,有效进行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朱玉广.江苏开展 “一带一路” 国外项目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J].中国经济导刊,2018(11):61-64.
[2]鲍亮亮.稳中提质,安徽外贸活力持续增强[N].安徽日报,2019-07-04(05).
[3]朱方.安徽外贸发展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3):184-186.
[4]张鲁青.“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研究[J].经贸教育,2017(8):134-136.
[5]鲁丽丽,王华.“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8(31):148-149.
[6]罗娜,罗乐娟.基于“一带一路”的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0):132-134.
[7]万红先,冯婷婷,毕玲.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研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9(5):12-19.
[项目基金]2019年安徽省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SK2019B009);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一般项目“产业转型背景下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GZ18054)。
[作者简介]朱清涟(1989—),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贸易 ;人才需求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6.052
1 调研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顺应时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给国内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安徽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承东启西的重要支点,势必抓住贸易发展契机。2013年以来,各项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外贸环境持续优化,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总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略有下降;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增速明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持续增加,根据安徽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统计得出:2016年,安徽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进出口总额为101.21亿美元,2018年,贸易总额上升至141.81亿美元,约占同期安徽省外贸进出口额的22.5%。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安徽省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模式、产品偏好、市场结构等正在发生变革,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外贸模式正式成为安徽省外贸增长的重要支点,这些变化将影响安徽省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文章通过对安徽省200家外贸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外贸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安徽省外贸人才需求的新常态,旨在对省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启发和建议。
2 调研目的与方法
2.1 调研目的
为了在行业发展态势转变的情况下,及时掌握安徽省企业对外贸人才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与企业无缝对接,2019年下半年,课题组成员采用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对省内相关企业进行了关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
2.2 调研方法
2.2.1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样本为安徽省内外贸企业,其中大部分为我校毕业生供职的企业,涉及医药、箱包、石化、轮胎、模具、机电、饮料、乳制品等多个行业。调研小组将调查问卷发放至样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外贸业务部门的公共邮箱中,或直接由本校毕业生交由相关人员填写。为了确保调研结果真实有效,特对问卷填写人涉及以下问题:年龄、职位、工作年限,最终根据问题答案筛选出有效问卷。
2.2.2 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采取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访问安徽省商务部网站、企业网站以及相关学者及智库研究报告等获取业内企业具体信息,实地走访了合肥市5家外贸生产型企业,了解他们业务发展、外贸人才招聘及培养等方面的情况。2019年下半年,课题组向业内企业发放问卷 356 份,电子邮件回收问卷108份,问卷星回收38 份,其他渠道回收82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79%。有效问卷中,被调查对象其中 15 家为国有企业,5家外资企业,其余均为民营企业。被调查对象60%为生产型外贸企业,40%为贸易代理公司。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的占比85%,其余15% 成立时间为5年以上; 关于被调查企业的员工人数,80%的企业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20%的企业在50人以上,被调查企业外贸人员学历结构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中专。
2.2.3 调研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为三个模块:模块一是关于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涉及公司性质、业务类型、成立时间、员工数量、产品主要出口国等问题。模块二是样本企业对现阶段外贸人才使用及满意度调查,涉及与外贸工作关联的跨境电商专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单证员等岗位,企业在招聘时对员工学历、工作经验、英语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等要求,以及对入职半年后相关岗位员工的满意度测评。模块三是样本企业对高校培养外贸人才的建议,包括课程设置、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外语水平等。本次调查收集样本数据后,通过分类、归纳,统计每个调查指标被选择的频数,整理出被调查企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基本情况,基于分析结果对安徽省高职外贸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启示。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安徽省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核心地带,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自“一带一路”贸易平台搭建以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结构、稳增长、促外贸的经济发展政策,安徽省外贸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据海关数据显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初级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如今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安徽省京东方、美智空调、晶澳太阳能、宝龙达等企业的机电产品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已占到全省的八成以上,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外贸体量的增长,得益于越来越多的进出口企业涌现和壮大,其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安徽省外贸稳增长的生力军,是“稳外贸”的重要活力和动力。本次调研对象民营企业占比较大,80%企业近三年内有招聘外贸人才的需求,与安徽省外贸行业发展趋势相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安徽省外贸进出口市场不再局限于美国和欧洲,贸易对象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贸易发展较快,对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俄罗斯、菲律宾贸易额增幅明显,对省内高校外贸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挑战。
3.2 企业现阶段外贸人才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历方面,75%的样本企业招聘外贸人才时对学历要求不高,认为大专学历即可满足岗位要求,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最低学历要求为本科;工作年限方面,45%的企业倾向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55%的企业愿意招聘实践能力强的外贸专业应届生;职业能力方面,95%的企业看中岗位证书和英语四级证书,有部分企业反馈了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对样本企业进行实地访谈记录反映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生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能力非常薄弱。跨境电商业务的深入发展对传统外贸业务流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基本上彻底颠覆了传统外贸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垄断状态,越来越多的贸易经营主体可以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来,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外贸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业务实践能力。多达93.5%的企业都认为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应该进行外贸商品知识和互联网操作技能方面训练以适应企业的要求,学校在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和推荐学生就业的时候必须和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反馈给学生,提高他们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其次是与客户沟通能力弱。外贸与营销没有本质区别,需要有很好的外贸沟通能力和技巧来促成业务,该项技能的缺乏往往会导致应届毕业生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出单而产生挫败感,从而对外贸行业失去信心,这也是许多毕业生在短期内辞职的重要原因。 3.3 企业对外贸人才能力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外贸类企业需求频数较高的分别为以下几点:
(1)语言技能,语言是进入这个行业发展的基本技能,英语是最需要掌握的外贸语言。随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深入发展,小语种的学习必须重视起来。
(2)产品知识技能,产品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是外贸网络推广的必要元素。外贸人员不仅需要了解公司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优势和劣势,更需要掌握同类产品在销售市场、目标受众和销售前景等。
(3)外贸专业知识技能,这是迈入外贸行业基本要求。
(4)互联网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沟通越来越简便,具备较好的网络操作能力能让我们的外贸工作变得顺畅高效。
(5)软件技能 ,外贸工作中涉及软件操作,如:在Photoshop里做logo、做报价单、做效果图,在Excel里做产品表格等。
(6)沟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解决售后问题,也是积累更多客户的有效途径。
(7)市场调研技能,行业市场变化迅速,通过不断的市场调研了解产品需求状况、目标受众偏好、用户信息反馈、竞争对手情况等,才能更好地营销产品。
3.4 企业对外贸人才素质需求
综合素质需求方面,频数较高的分别为以下几点:
(1)学习能力,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加之贸易战的持续升级,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将重心投向了“一带一路”市场。相对已经十分熟悉的欧美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涉及与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会遇到各种之前外贸业务中不曾遇到的突发情况,需要外贸从业人员不断学习、做出分析和判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与其展开经贸合作。
(2)职业态度,对于外贸人而言,外贸业务成功与否,不是因为先天条件的差距,而是因为后天努力的结果。成功的人会更加勤奋,能够更好地自我规划,不停地朝着目标迈进;而失败的人,更多的是得过且过,甚至是怨天尤人,这说明了态度与方法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外贸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想把它做好,就要把重复的事情坚持做下去,脚踏实地的职业态度在外贸工作中至关重要。
(3)创新思维,从外贸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代外贸人守传真,第二代外贸人做交易会,第三代外贸人混阿里,那么现如今的第四代外贸人要做好外贸营销型网站和外贸网络营销。外贸模式的不断更新要求外贸人才具备创新思维,与时俱进。与此同时,中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时会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要求外贸人才在没有别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要有所创新地提出解决方案。
4 启示与建议
4.1 “外贸+网络营销”复合型人才稀缺
传统外贸中单证缮制技能、国际贸易流程操作技能、磋商谈判技能等作为通用的核心專业技能,在不同的岗位中都呈现出较强的重要性。而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外贸网络整合营销模式,以其投入小、传播快、效率高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在招聘时注重考察员工的网络营销思维与能力。目前,省内高职院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时间短,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课程设置与企业实践脱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进入公司就能上手”的人才招聘观念。市面上多数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滞后,简单的flash网页制作和产品美化培训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此外,外贸行业人才二次培养的成本高,受限于企业规模、投入资金、用人成本等因素,企业在招聘时倾向于“外贸+网络营销”复合型人才。跨境电商业务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高职院校应尽快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破解“外贸+网络营销”复合型人才短缺难题。
4.2 “一带一路”沿线小语种外贸人才稀缺
近年来,在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催动下,小语种市场异军突起,成为跨境电商市场的巨大增长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2013年以来,小语种市场的网购订单暴涨,让中国许多跨境电商企业感受到小语种市场的这股网购“飓风”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语言障碍是导致订单转化率极低的关键因素。小语种市场的营销关键在于本土化,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采用GOOGLE等机器翻译,直译、错译、漏译现象屡见不鲜,低质量的翻译与有效沟通的欠缺让国外买家无法弄清产品特点,无法对企业产生信任,最终带来的是不断降低的下单率和不断提高的投诉率和退单率,直接影响企业品牌信誉度。
国内电商企业对“外贸+小语种”的复合型人才提出需求,但省内高校这类人才输出不足,一方面,高校开设的小语种专业仅以传授语言基础知识为主,不涉及商务技能的实训,与跨境电商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高校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专业专业仍以英语作为必修的语言技能,没有将小语能力提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外贸人才不具备电商外语技能,进一步造成了人才市场供需鸿沟的扩大。为了突破对小语种人才培养的“瓶颈”,高校应充分考虑行业发展方向与企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着力解决人才市场供需矛盾。
4.3 具有优秀职业素养的专业型人才稀缺
外贸行业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需要不断的坚持与积累才能成长,从熟悉产品、开发客户到后期的跟踪与维护,需要耐心与坚持。很多刚入行的毕业生满怀热情,尝试各种方式搜索与寻找客户,但没有等到客户下单,就渐渐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和客户沟通越来越少,直到客户忘了你,最终因为拿不到订单产生挫败感而遗憾离开。从人才结构来看,90后已经成为该行业发展的生力军,与“前辈们”相比,他们成长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元化价值观造就了他们思想开放、崇尚自由、强调个人主义,集体观念淡薄的个性。独特的个性与职业素养的缺乏是造成外贸毕业生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较高的离职率进一步提高外贸企业的用人成本,不利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相关企业呼吁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养成学生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集体团队意识等重要素质。另外,高职院校应注重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让学生充分了解与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将自己的个性与择业结合,制定职业目标,有效进行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朱玉广.江苏开展 “一带一路” 国外项目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J].中国经济导刊,2018(11):61-64.
[2]鲍亮亮.稳中提质,安徽外贸活力持续增强[N].安徽日报,2019-07-04(05).
[3]朱方.安徽外贸发展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3):184-186.
[4]张鲁青.“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研究[J].经贸教育,2017(8):134-136.
[5]鲁丽丽,王华.“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8(31):148-149.
[6]罗娜,罗乐娟.基于“一带一路”的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0):132-134.
[7]万红先,冯婷婷,毕玲.安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研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9(5):12-19.
[项目基金]2019年安徽省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SK2019B009);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一般项目“产业转型背景下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GZ18054)。
[作者简介]朱清涟(1989—),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