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要求和目的的差异性,基于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建立网络资源课程,以《汽车文化》课程为例,确定课程构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主体、课程载体等方面,探讨网络课程的特点,从而实现网络与教学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学习要求;差异性;网络课程;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256-02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和维修,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仅仅具备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汽车和汽车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现代“汽车”的感悟和意识,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方面都很有必要。另一方面,汽车驾驶作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一项社会技能越来越普遍,在校大学生也有必要认识和了解汽车历史的发展、构造、性能和使用。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要求和目的的差异性,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文化教育的需求,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世界大学城网络课程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推广。
一、课程定位
《汽车文化》课程是湖南交通职业学院汽车电子专业、汽车服务营销专业、汽车保险估价专业和汽车装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也作为一门全院校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责任。
二、课程构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决定《汽车文化》网络课程课件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其学习内容,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设计。学习内容需要以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特点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探究、协作学习、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无边界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内容模块化、层次化。这种模式具有良好的导航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块进行学习。该门课程设立五个学习模块,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专业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学习模块如下:
1.汽车历史文化:汽车的诞生与发展、汽车公司与品牌、名人名车、中国汽车工业。
2.汽车时尚文化:汽车造型与色彩、汽车赛车运动、汽车车展、汽车广告、汽车俱乐部与自驾游。
3.汽车消费文化:汽车选购、汽车驾驶、汽车运行材料、汽车常规保养。
4.汽车技术文化:汽车结构认识、汽车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能、汽车新技术、汽车排放控制。
5.汽车服务文化:汽车销售服务、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美容改装、汽车召回与报废。
该课程学习包括三个层次:初级层次主要针对普通大众,中级层次面对未来购车的潜在消费者,高级层次面向未来可能从事汽车技术或服务的人员。建议学院非汽车专业学生选择前两个模块进行选修,在此基础上正在考取驾照的学生建议进一步选修第三个模块,而学院汽车专业学生一般要求必修所有五个模块。
(二)学习内容系统化、多样化。网络课程应该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学时进度、学习目标、教学资源、习题库等教学文件。网络课程可采用PPT课件、文字教案、教学视频、汽车节目、课堂录像等综合手段体现,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俗易懂,使学生易于掌握,真正理解。
(三)学习考核科学化、创新化。对于汽车文化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应出自学习题库,试题以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为主,这样可以实现网络自主考试。另一方面,也应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因此可以设置学生完成调查报告,例如汽车安全、汽车与环境、某一车型新技术等内容。
三、基于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的《汽车文化》课程特点
世界大学城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硕果,是推动中国教育创新的平台。世界大学城是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即综合型、创新型的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在世界大学城,用户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迅速、便捷、全面地建设个人的空间,包括收藏、分享、发布、交友互动、即时通讯、电子商务等功能,改变了传统网络应用单纯的“阅读”功能,将用户真正变成了平台的创造者。课程要实现发展就要与网络相融合,教育的網络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师和学生通过个人空间的建立,形成师生互动,实现网络平台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利用世界大学城的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改革;另外通过网络平台也完成了师生关系的重构,实现教学多样化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1.课程设计者应该根据时代、社会、行业的变化重新设定课程目标,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师生沟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完成个性化课程目标。例如非汽车专业学生侧重汽车驾驶方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侧重汽车维修方面,汽车营销和理赔专业学生侧重汽车服务方面。
2.课程设计者应随时掌握汽车发展变化,从而更新教学内容。例如过去以汽车维修为主,现在汽车以检测和换件为主;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随着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上保证驾驶安全的电子辅助系统越来越多。世界大学城能提供先进的网络视频,教学内容多样化。 3.课程設计者和学生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根据自身现有的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鼓励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解构课程,通过网络平台沟通,教师应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重构课程内容,使教师和学生共同主宰课程设计,形成平等关系。教师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和同行教师、企业人员进行互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教师也得到了成长。
4.课程设计载体更加广泛。传统教学以一本教材作为课程载体,而对于现代教学,这是无法满足学习要求的,要打破教材的局限,课程设计者应该不限定指定的教材,提供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和学生涉猎于网络浩瀚的资源中。同样,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时间,利用世界大学城开放性的课程形态,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借助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汽车文化》网络课程以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每一次课程都是获取、冲突、修正和重建的过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改革;同时也加深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关系,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构,共同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沈玉顺.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创新 实践[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胡恩明.郭文莉.周健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鲍洁.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陶学宗.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1):757-758.
[8]汪建晓.公共选修课《汽车文化》教学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06,(06):66-68.
[9]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汽车文化》课程标准[Z].
关键词:学习要求;差异性;网络课程;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256-02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和维修,加快和提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和效率,伴随而来的汽车文化也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应仅仅具备汽车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对汽车和汽车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现代“汽车”的感悟和意识,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汽车文化方面的教育,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还是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方面都很有必要。另一方面,汽车驾驶作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一项社会技能越来越普遍,在校大学生也有必要认识和了解汽车历史的发展、构造、性能和使用。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要求和目的的差异性,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文化教育的需求,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世界大学城网络课程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推广。
一、课程定位
《汽车文化》课程是湖南交通职业学院汽车电子专业、汽车服务营销专业、汽车保险估价专业和汽车装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也作为一门全院校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责任。
二、课程构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决定《汽车文化》网络课程课件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其学习内容,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设计。学习内容需要以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特点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探究、协作学习、创新的能力,以适应无边界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内容模块化、层次化。这种模式具有良好的导航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块进行学习。该门课程设立五个学习模块,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专业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学习模块如下:
1.汽车历史文化:汽车的诞生与发展、汽车公司与品牌、名人名车、中国汽车工业。
2.汽车时尚文化:汽车造型与色彩、汽车赛车运动、汽车车展、汽车广告、汽车俱乐部与自驾游。
3.汽车消费文化:汽车选购、汽车驾驶、汽车运行材料、汽车常规保养。
4.汽车技术文化:汽车结构认识、汽车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能、汽车新技术、汽车排放控制。
5.汽车服务文化:汽车销售服务、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美容改装、汽车召回与报废。
该课程学习包括三个层次:初级层次主要针对普通大众,中级层次面对未来购车的潜在消费者,高级层次面向未来可能从事汽车技术或服务的人员。建议学院非汽车专业学生选择前两个模块进行选修,在此基础上正在考取驾照的学生建议进一步选修第三个模块,而学院汽车专业学生一般要求必修所有五个模块。
(二)学习内容系统化、多样化。网络课程应该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学时进度、学习目标、教学资源、习题库等教学文件。网络课程可采用PPT课件、文字教案、教学视频、汽车节目、课堂录像等综合手段体现,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俗易懂,使学生易于掌握,真正理解。
(三)学习考核科学化、创新化。对于汽车文化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应出自学习题库,试题以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为主,这样可以实现网络自主考试。另一方面,也应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因此可以设置学生完成调查报告,例如汽车安全、汽车与环境、某一车型新技术等内容。
三、基于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的《汽车文化》课程特点
世界大学城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硕果,是推动中国教育创新的平台。世界大学城是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即综合型、创新型的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在世界大学城,用户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迅速、便捷、全面地建设个人的空间,包括收藏、分享、发布、交友互动、即时通讯、电子商务等功能,改变了传统网络应用单纯的“阅读”功能,将用户真正变成了平台的创造者。课程要实现发展就要与网络相融合,教育的網络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师和学生通过个人空间的建立,形成师生互动,实现网络平台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利用世界大学城的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改革;另外通过网络平台也完成了师生关系的重构,实现教学多样化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1.课程设计者应该根据时代、社会、行业的变化重新设定课程目标,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师生沟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完成个性化课程目标。例如非汽车专业学生侧重汽车驾驶方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侧重汽车维修方面,汽车营销和理赔专业学生侧重汽车服务方面。
2.课程设计者应随时掌握汽车发展变化,从而更新教学内容。例如过去以汽车维修为主,现在汽车以检测和换件为主;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随着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上保证驾驶安全的电子辅助系统越来越多。世界大学城能提供先进的网络视频,教学内容多样化。 3.课程設计者和学生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根据自身现有的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鼓励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解构课程,通过网络平台沟通,教师应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重构课程内容,使教师和学生共同主宰课程设计,形成平等关系。教师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和同行教师、企业人员进行互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教师也得到了成长。
4.课程设计载体更加广泛。传统教学以一本教材作为课程载体,而对于现代教学,这是无法满足学习要求的,要打破教材的局限,课程设计者应该不限定指定的教材,提供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和学生涉猎于网络浩瀚的资源中。同样,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时间,利用世界大学城开放性的课程形态,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借助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汽车文化》网络课程以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每一次课程都是获取、冲突、修正和重建的过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改革;同时也加深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关系,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师生关系的重构,共同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沈玉顺.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创新 实践[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胡恩明.郭文莉.周健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鲍洁.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陶学宗.自主学习型汽车文化网络课件的学习内容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1):757-758.
[8]汪建晓.公共选修课《汽车文化》教学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06,(06):66-68.
[9]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汽车文化》课程标准[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