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笔者在中国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学习期间的考察,是本研究的基础。从校史、组织管理、课程结构等多向维度,分析该校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基本内容和特色,以期为中国大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明新科技大学 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在职业技能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短期内满足社会对技能型工作者的劳动力需求。但从大学生毕业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看:人文、艺术、哲学、历史、品格力、社会责任等综合的素养往往构成其实现健全人生、获得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国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是台湾地区一所颇具代表性的私立型大学,不仅在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方面有成效,而且该校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及通识教育的开拓与创新,可供中国大陆的教育同行借鉴。
1.校名与校史彰显的人文理念
1.1“明新”的由来及其内涵
明新科技大学位于台湾科技产业密集的台南新竹县。其办学历史,可上溯自1966年由王宗山、郝立绪、李鸿超、张体安、张逢喜五人联合创办的私立明新工业专科学校。“明新”理念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亦即一种人格追求的理想:为人应洞悉人生深刻的真实谛理,追求高尚的德行与品性,去除各种不善的弊端,成就革新的人生并达于至善。现任董事长张绍钧先生将明新科技的精神概括为“明德尚教、新民至善”八个字,从教与学生动地提炼明新科技的教育观。
1.2校史传承明新精神、校长励行通识教育教学
明新的创校者们对其人才教育的定位明显是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的性质为工科技术的属性,但育人方向的重点不只是局限于技术教育本身。事实上,源自《大学》的这种明新理念在这所学校的办学过程中是一以贯之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台湾地区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校名不断调整、屡有变更:1989年更名明新工商专科学校,1997年更名为明新技术学院,唯明新二字一直保持不变。
2001年,张光正先生任明新第四任校长,并将其之前在中原大学任校长期间的全人教育理念引入明新科技。其主要经验可概括为:“育自由思考、重责任伦理、秉全人教育”,并提出全人教育的“四平衡”核心理论。即“专业与通识之平衡”、“人格与学养之平衡”、“个人与群体之平衡”及“身、心、灵之健康平衡”[1]。此间,明新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心在张光正校长的推动下升级为一级教学单位,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都获得大力的推进和发展。而其后来主持校务者,亦不乏学养深厚、卓识远见的教育名士,继续大力完善明新科技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且有将通识教育与个人的专业研究领域、社会现实等多重因素予以贯通融汇与思考,并发出有异于传统教育思维的新知与先觉。其中以哲学研究为专业背景的第八任明新校长袁保新先生在哲学研究专著《从海德格尔、老子、孟子到当代新儒学》一书的结论之终点特别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哲学教育的学者,其实不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高等知识分子的培养上。不同学龄的通识教育,可能是落实中国传统实践智慧更好的着力点。”[2]体现出一个校长对通识教育的深刻关注和透彻理解。
2.教学地位、组织形式、目标
2.1教学地位与组织管理形式
明新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心为学校一级教学单位,与该校工学院、管理学院、服务产业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四个专业教学学院级别平行,形成四个专业学院加一个通识教育中心的五位一体的教学格局。通识中心的管理实行校长负责下的委员会管理机制。通识教育中心下设语言教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五个教学中心。
2.2通识教育目标的设定与能力落实
“本校通识教育目标旨在落实全人教育之理念,订定通识教育课程七大素养,借以规划结合教育理念、社会脉动及学生兴趣和需要的通识课程、促进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培养关怀人群、服务社会、实现自我及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现代公民”[3]。具体分为三个层面的能力落实,见下表1:
3.课程规划
明新科技大学通识课程的规划是放在大学教育教学的整体环境之中。以“坚毅、求新、创造”为校训,以全人教育理念为课程规划的总指导。通识课程30学分,占总学分的23.4%。
3.1学分构成与比重
以该校四年制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例,其学分构成基本结构为:
总学分:128(每学分18学时)。
其中:通识课程3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14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8学分、专业选修課程36学分、军事训练:0学分(必修,但不计学分)。
3.2通识课程分类
课程整体上分为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两大部分。专业课程对应专业教学,旨在培养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通识课程则分为基础通识、分类通识、潜在通识三个类别,见表2:
4.通识课程内容与课程学分要求
4.1基础通识课程(必修性质 18学时/学分 总计19-22学分)
中文领域:语文能力训练、国学精选、文学欣赏(合计6学分)。
英文领域:英文听说读写相关课程(合计10学分 工学院8学分)。
史学领域:历史通论(2学分)。
法学领域:法学领域(2学分)。
伦理领域:专业伦理、企业伦理、工程伦理(合计2学分 工学院1学分)。
4.2分类通识课程(选修性质 修满8学分)。
艺术领域:音乐、美术、舞蹈、生活艺术。
人文领域:文学、历史、宗教、哲学、外语。
社会科学领域:政治、社会、法律、心理。
自然科学领域:生命科学、资讯科学、环安卫生、逻辑数学、地球科学。
4.3潜在通识课程(选修性质 学分:不计学分,形式多样)。 学术活动:学术演讲、通识讲座、名师演讲、学术研讨会、中文读书会等。
艺文展演:师生主题联展、乐团演出、各类舞蹈、艺术体验营等。
学艺竞赛:风岗杯文学奖、高斯奖数学竞赛、国语文竞赛、辩论比赛、英语朗读比赛、全民英语模拟考试、英语歌唱比赛、新生杯情境英语对话比赛、商业管理类专业英文录入竞赛等。
5.通识课程创新:双规并行的微学分通识教育课程
秉承新民理念,明新科技大学在通识教育的探索道路上结合现实实际情况,不断创新通识教学手段,在第八任校长袁保新先生的引领下,于2016年11月正式发布了《明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微学分课程实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4],创建了微学分通识教育课程。《要点》核心内容为:
①实施目标: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团体合作与学用合一之精神。
②实施责任:通识教育中心需依据课程需要提出微学分规划,含演讲、实验、实习、参访、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实作研习营、工作坊或相关活动等不同类型微学分之主题。
③学分换算:微学分课程以每2学时换算0.1学分为微学分积分原则。
④双规认同:学生修习各类微学分课程,累积满1.6学分后,自行整理成果,经本中心教师指导协助并实施成果发表。其学分认同于分类通识任一领域,上限为4学分。
⑤核算责任:通识中心负责审核实际教学工作量,兑换支付教师相应薪酬。
⑥鼓励申报:教师可随时提出开课申请,经中心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办理、实施。
微学分课程形式多样,具有潜在通识课程的性质,在教学的实施上更加灵活,且在学分认定上与分类通识双规同行,不仅增加了教学的创新空间、促进教师主动开发、创新课程教学,更贴近现实学习的多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明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经历数十年的教育实践,在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课程设计、课程创新等方面特色鲜明。可供借鉴处,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管理与组织层面,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在学校的地位与作用。在意识层面上,明新的创始者们认为通识教育教学并不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而是与专业教育平行发展的双轨,如人的行走规律,客观上并不存在左腿或右腿更加重要的设问与结论。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通识委员会管理制度是提升通识教育地位的组织管理与制度性保障。通识教育管理的校长负责制展示出一所科技型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遗余力地自觉推动。(2)多元的通识课程设计、丰富的授课形式与激励的管理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学习对象与学习内容的需要,将通识课程分为基础通识、分类通识、潜在通识三个大类:基础通识为各专业同学所必修,分类通识为各专业同学所选修,潜在通识、微学分通识课程则为讲座、实践营、竞赛、远程学习等多样的课程教学开辟了创造性教学设计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微学分通识课程与分类通识课程学分的双轨认证保障,增加了教與学的空间弹性。教师随时可以提出开课申请的微学分实施《要点》等相关保障制度不仅扩大了教师的教育参与面,而且为学生带来更加多元而丰富的通识学习体验。(3)特色之核心,是该校是对《大学》的“明德”以及“新民”的精神的传承。这种源自创校之初创校元老们的高瞻远瞩与特色定位恰恰是其后来一系列教育实践最根本的指引与持续的推动力,这种无形的可持续动力,难以在短时间内仅凭追加硬件经费投入或广泛地参与各种技能竞赛就能速成,这种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即是一所科技型院校的人文精神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光正.明新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远景[J].中国大学教学,2003(4):11-12.
[2]袁保新.从海德格尔、老子、孟子到当代新儒学[M].武昌:武汉出版社,2011:236.
关键词: 明新科技大学 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在职业技能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短期内满足社会对技能型工作者的劳动力需求。但从大学生毕业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看:人文、艺术、哲学、历史、品格力、社会责任等综合的素养往往构成其实现健全人生、获得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国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是台湾地区一所颇具代表性的私立型大学,不仅在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方面有成效,而且该校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及通识教育的开拓与创新,可供中国大陆的教育同行借鉴。
1.校名与校史彰显的人文理念
1.1“明新”的由来及其内涵
明新科技大学位于台湾科技产业密集的台南新竹县。其办学历史,可上溯自1966年由王宗山、郝立绪、李鸿超、张体安、张逢喜五人联合创办的私立明新工业专科学校。“明新”理念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亦即一种人格追求的理想:为人应洞悉人生深刻的真实谛理,追求高尚的德行与品性,去除各种不善的弊端,成就革新的人生并达于至善。现任董事长张绍钧先生将明新科技的精神概括为“明德尚教、新民至善”八个字,从教与学生动地提炼明新科技的教育观。
1.2校史传承明新精神、校长励行通识教育教学
明新的创校者们对其人才教育的定位明显是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的性质为工科技术的属性,但育人方向的重点不只是局限于技术教育本身。事实上,源自《大学》的这种明新理念在这所学校的办学过程中是一以贯之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台湾地区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校名不断调整、屡有变更:1989年更名明新工商专科学校,1997年更名为明新技术学院,唯明新二字一直保持不变。
2001年,张光正先生任明新第四任校长,并将其之前在中原大学任校长期间的全人教育理念引入明新科技。其主要经验可概括为:“育自由思考、重责任伦理、秉全人教育”,并提出全人教育的“四平衡”核心理论。即“专业与通识之平衡”、“人格与学养之平衡”、“个人与群体之平衡”及“身、心、灵之健康平衡”[1]。此间,明新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心在张光正校长的推动下升级为一级教学单位,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都获得大力的推进和发展。而其后来主持校务者,亦不乏学养深厚、卓识远见的教育名士,继续大力完善明新科技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且有将通识教育与个人的专业研究领域、社会现实等多重因素予以贯通融汇与思考,并发出有异于传统教育思维的新知与先觉。其中以哲学研究为专业背景的第八任明新校长袁保新先生在哲学研究专著《从海德格尔、老子、孟子到当代新儒学》一书的结论之终点特别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哲学教育的学者,其实不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高等知识分子的培养上。不同学龄的通识教育,可能是落实中国传统实践智慧更好的着力点。”[2]体现出一个校长对通识教育的深刻关注和透彻理解。
2.教学地位、组织形式、目标
2.1教学地位与组织管理形式
明新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心为学校一级教学单位,与该校工学院、管理学院、服务产业学院、人文社会学院四个专业教学学院级别平行,形成四个专业学院加一个通识教育中心的五位一体的教学格局。通识中心的管理实行校长负责下的委员会管理机制。通识教育中心下设语言教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五个教学中心。
2.2通识教育目标的设定与能力落实
“本校通识教育目标旨在落实全人教育之理念,订定通识教育课程七大素养,借以规划结合教育理念、社会脉动及学生兴趣和需要的通识课程、促进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培养关怀人群、服务社会、实现自我及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现代公民”[3]。具体分为三个层面的能力落实,见下表1:
3.课程规划
明新科技大学通识课程的规划是放在大学教育教学的整体环境之中。以“坚毅、求新、创造”为校训,以全人教育理念为课程规划的总指导。通识课程30学分,占总学分的23.4%。
3.1学分构成与比重
以该校四年制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例,其学分构成基本结构为:
总学分:128(每学分18学时)。
其中:通识课程3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14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8学分、专业选修課程36学分、军事训练:0学分(必修,但不计学分)。
3.2通识课程分类
课程整体上分为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两大部分。专业课程对应专业教学,旨在培养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通识课程则分为基础通识、分类通识、潜在通识三个类别,见表2:
4.通识课程内容与课程学分要求
4.1基础通识课程(必修性质 18学时/学分 总计19-22学分)
中文领域:语文能力训练、国学精选、文学欣赏(合计6学分)。
英文领域:英文听说读写相关课程(合计10学分 工学院8学分)。
史学领域:历史通论(2学分)。
法学领域:法学领域(2学分)。
伦理领域:专业伦理、企业伦理、工程伦理(合计2学分 工学院1学分)。
4.2分类通识课程(选修性质 修满8学分)。
艺术领域:音乐、美术、舞蹈、生活艺术。
人文领域:文学、历史、宗教、哲学、外语。
社会科学领域:政治、社会、法律、心理。
自然科学领域:生命科学、资讯科学、环安卫生、逻辑数学、地球科学。
4.3潜在通识课程(选修性质 学分:不计学分,形式多样)。 学术活动:学术演讲、通识讲座、名师演讲、学术研讨会、中文读书会等。
艺文展演:师生主题联展、乐团演出、各类舞蹈、艺术体验营等。
学艺竞赛:风岗杯文学奖、高斯奖数学竞赛、国语文竞赛、辩论比赛、英语朗读比赛、全民英语模拟考试、英语歌唱比赛、新生杯情境英语对话比赛、商业管理类专业英文录入竞赛等。
5.通识课程创新:双规并行的微学分通识教育课程
秉承新民理念,明新科技大学在通识教育的探索道路上结合现实实际情况,不断创新通识教学手段,在第八任校长袁保新先生的引领下,于2016年11月正式发布了《明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微学分课程实施要点(以下简称《要点》)》[4],创建了微学分通识教育课程。《要点》核心内容为:
①实施目标: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团体合作与学用合一之精神。
②实施责任:通识教育中心需依据课程需要提出微学分规划,含演讲、实验、实习、参访、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实作研习营、工作坊或相关活动等不同类型微学分之主题。
③学分换算:微学分课程以每2学时换算0.1学分为微学分积分原则。
④双规认同:学生修习各类微学分课程,累积满1.6学分后,自行整理成果,经本中心教师指导协助并实施成果发表。其学分认同于分类通识任一领域,上限为4学分。
⑤核算责任:通识中心负责审核实际教学工作量,兑换支付教师相应薪酬。
⑥鼓励申报:教师可随时提出开课申请,经中心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办理、实施。
微学分课程形式多样,具有潜在通识课程的性质,在教学的实施上更加灵活,且在学分认定上与分类通识双规同行,不仅增加了教学的创新空间、促进教师主动开发、创新课程教学,更贴近现实学习的多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明新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经历数十年的教育实践,在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课程设计、课程创新等方面特色鲜明。可供借鉴处,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管理与组织层面,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在学校的地位与作用。在意识层面上,明新的创始者们认为通识教育教学并不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而是与专业教育平行发展的双轨,如人的行走规律,客观上并不存在左腿或右腿更加重要的设问与结论。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通识委员会管理制度是提升通识教育地位的组织管理与制度性保障。通识教育管理的校长负责制展示出一所科技型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遗余力地自觉推动。(2)多元的通识课程设计、丰富的授课形式与激励的管理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学习对象与学习内容的需要,将通识课程分为基础通识、分类通识、潜在通识三个大类:基础通识为各专业同学所必修,分类通识为各专业同学所选修,潜在通识、微学分通识课程则为讲座、实践营、竞赛、远程学习等多样的课程教学开辟了创造性教学设计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微学分通识课程与分类通识课程学分的双轨认证保障,增加了教與学的空间弹性。教师随时可以提出开课申请的微学分实施《要点》等相关保障制度不仅扩大了教师的教育参与面,而且为学生带来更加多元而丰富的通识学习体验。(3)特色之核心,是该校是对《大学》的“明德”以及“新民”的精神的传承。这种源自创校之初创校元老们的高瞻远瞩与特色定位恰恰是其后来一系列教育实践最根本的指引与持续的推动力,这种无形的可持续动力,难以在短时间内仅凭追加硬件经费投入或广泛地参与各种技能竞赛就能速成,这种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即是一所科技型院校的人文精神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光正.明新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远景[J].中国大学教学,2003(4):11-12.
[2]袁保新.从海德格尔、老子、孟子到当代新儒学[M].武昌:武汉出版社,201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