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55-01
2016年,是打响“十三五”脱贫攻坚的第一年。荔波县佳荣镇立足本乡镇实际,结合农村“三变”(资源变股权、資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政策,积极探索本乡镇主导产业--茶产业扶贫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解决了茶产业扶贫前三年不能给贫困户带来收益的问题,而且保障了贫困户收入的稳定增长。
1 基本情况
荔波县佳荣镇地处月亮山麓腹地,是荔波母亲河--樟江河源头,也是重点扶贫“三山”--月亮山的贫困乡镇之一。该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0%,负氧离子每平方厘米达到18万个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无霜期280天,日平均气温16.7℃,平均海拔900米以上,是荔波县为数不多适宜种植茶叶的乡镇。目前,全镇种植有茶叶5000多亩,种植的主体是企业和合作社种植。
如何发挥茶产业的扶贫作用,让贫困户分享茶产业发展成果。佳荣镇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政策,对茶产业扶贫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镇政府与招商引资茶企荔波县佳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三年合作协议,即2016年8月1日-2019年8月1日,以贫困户每户5000元为股金,共计100万元的贫困户扶持资金入股企业,并建立保底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即第一年按照入股股金的5%、第二年6%、第三年7%的保底进行分红。入股茶企业扶贫股金覆盖了佳荣拉先、拉毛、岜鲜3个村200户贫困户,年能给贫困户带来5万元以上的分红收益,户均年分红收益在200元以上。
2 主要做法
2.1 强化选准合作企业。扶贫资金入股关系到贫困户脱贫的问题,选准合作企业是确保贫困户获得收益按时脱贫的关键。该镇在入股前,对合作企业--荔波县佳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资产、信誉、经营情况、发展前景等进行充分的考察和分析,确保了合作企业的兑现分红的能力。荔波县佳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荔波县政府2013年招商引资企业,该企业是安徽客商投资成立,目前已在佳荣镇拉毛村、拉先村建设茶叶1000多亩,投产茶园500亩,建设了300平方米的加工厂,信誉、发展前景等较好,确保了入股资金分红收益的兑现。
2.2 确保入股资金安全。为确保投入的资金安全,佳荣镇要求企业提交第三方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的《资产评估报告》,保证公司总资产大于入股股金,并将合作企业100亩茶园作为入股资金的风险抵押。同时要求公司种植茶园面积不低于500亩,股金注入与公司基地建设规模和投入情况挂钩,分批次进行拨付。资产评估、茶园抵押和分批次拨付降低了入股资金的风险。
2.3 建立合理利益连接机制。合理利益连接机制是确保双方利益和合作是否成功的核心,分红比例高了,企业不接受,也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积极性,分红比例低了,贫困户利益受损,扶贫直接效益不显著。佳荣镇在确定利益连接机制时,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按照逐年递增的方式进行保底分红,即第一年按照入股股金的5%、第二年6%、第三年7%。这样既保证了入股资金分红的逐年增长,又解决对企业盈亏难以监管的问题。
2.4 明确合作期间经营机制。为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确保企业自主经营,佳荣镇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入股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入股农户不参与公司经营”。合作三年到期,有50%以上入股农户不愿意再入股,企业将100万元返回政府存入“村财乡代管村用”专户,另行安排扶持事项。实现了既解决了企业发展生产所需资金及自主经营,又确保了贫困户得到稳定收入和贫困户扶持资金的持续性,避免了贫困户扶持一年做一年,不扶持又是原样的情况出现。
3 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一是该企业还处于投资期,只有少部分茶园处于初投产期,收益较少,还不能足以支撑较快发展,发挥较大的扶贫作用。二是贫困户入股资金较少,覆盖贫困户较多,直接扶贫效益不显著。每户入股资金5000元,每年收益才200多元。三是跟踪服务监督机制不建全。没有明确入股资金监督机构和人员,以及监督的方式、方法等。
3.1 加大扶持力度。从融资、用地、税收、配套基础设施等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扶持,确保企业能有盈利空间,实现“招得进、住得下”,防止企业无盈利而“走路”。
3.2 加强企业监管。特别是茶叶企业,要加强企业农产品质量监管,严禁使用禁用农药,防止企业因农产品质量问题影响发展,甚至倒闭。
3.3 做好跟踪服务监督。成立入股资金服务监督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和职责,并积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协助企业进行解决,减少企业发展的障碍因素,促进企业发展。对企业的监督不能采取查账式的监督,干涉企业自主经营行为,又要随时掌握和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入股资金的安全。
3.4 建立风险基金。农村“三变”改革入股企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实现了收入的稳定来源,但按照市场规律,不能保证企业100%的盈利,不出问题。因此,应探索建立风险基金,降低贫困户入股资金的风险。
2016年,是打响“十三五”脱贫攻坚的第一年。荔波县佳荣镇立足本乡镇实际,结合农村“三变”(资源变股权、資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政策,积极探索本乡镇主导产业--茶产业扶贫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解决了茶产业扶贫前三年不能给贫困户带来收益的问题,而且保障了贫困户收入的稳定增长。
1 基本情况
荔波县佳荣镇地处月亮山麓腹地,是荔波母亲河--樟江河源头,也是重点扶贫“三山”--月亮山的贫困乡镇之一。该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0%,负氧离子每平方厘米达到18万个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无霜期280天,日平均气温16.7℃,平均海拔900米以上,是荔波县为数不多适宜种植茶叶的乡镇。目前,全镇种植有茶叶5000多亩,种植的主体是企业和合作社种植。
如何发挥茶产业的扶贫作用,让贫困户分享茶产业发展成果。佳荣镇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政策,对茶产业扶贫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镇政府与招商引资茶企荔波县佳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三年合作协议,即2016年8月1日-2019年8月1日,以贫困户每户5000元为股金,共计100万元的贫困户扶持资金入股企业,并建立保底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即第一年按照入股股金的5%、第二年6%、第三年7%的保底进行分红。入股茶企业扶贫股金覆盖了佳荣拉先、拉毛、岜鲜3个村200户贫困户,年能给贫困户带来5万元以上的分红收益,户均年分红收益在200元以上。
2 主要做法
2.1 强化选准合作企业。扶贫资金入股关系到贫困户脱贫的问题,选准合作企业是确保贫困户获得收益按时脱贫的关键。该镇在入股前,对合作企业--荔波县佳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资产、信誉、经营情况、发展前景等进行充分的考察和分析,确保了合作企业的兑现分红的能力。荔波县佳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荔波县政府2013年招商引资企业,该企业是安徽客商投资成立,目前已在佳荣镇拉毛村、拉先村建设茶叶1000多亩,投产茶园500亩,建设了300平方米的加工厂,信誉、发展前景等较好,确保了入股资金分红收益的兑现。
2.2 确保入股资金安全。为确保投入的资金安全,佳荣镇要求企业提交第三方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的《资产评估报告》,保证公司总资产大于入股股金,并将合作企业100亩茶园作为入股资金的风险抵押。同时要求公司种植茶园面积不低于500亩,股金注入与公司基地建设规模和投入情况挂钩,分批次进行拨付。资产评估、茶园抵押和分批次拨付降低了入股资金的风险。
2.3 建立合理利益连接机制。合理利益连接机制是确保双方利益和合作是否成功的核心,分红比例高了,企业不接受,也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积极性,分红比例低了,贫困户利益受损,扶贫直接效益不显著。佳荣镇在确定利益连接机制时,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按照逐年递增的方式进行保底分红,即第一年按照入股股金的5%、第二年6%、第三年7%。这样既保证了入股资金分红的逐年增长,又解决对企业盈亏难以监管的问题。
2.4 明确合作期间经营机制。为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确保企业自主经营,佳荣镇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入股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入股农户不参与公司经营”。合作三年到期,有50%以上入股农户不愿意再入股,企业将100万元返回政府存入“村财乡代管村用”专户,另行安排扶持事项。实现了既解决了企业发展生产所需资金及自主经营,又确保了贫困户得到稳定收入和贫困户扶持资金的持续性,避免了贫困户扶持一年做一年,不扶持又是原样的情况出现。
3 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一是该企业还处于投资期,只有少部分茶园处于初投产期,收益较少,还不能足以支撑较快发展,发挥较大的扶贫作用。二是贫困户入股资金较少,覆盖贫困户较多,直接扶贫效益不显著。每户入股资金5000元,每年收益才200多元。三是跟踪服务监督机制不建全。没有明确入股资金监督机构和人员,以及监督的方式、方法等。
3.1 加大扶持力度。从融资、用地、税收、配套基础设施等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扶持,确保企业能有盈利空间,实现“招得进、住得下”,防止企业无盈利而“走路”。
3.2 加强企业监管。特别是茶叶企业,要加强企业农产品质量监管,严禁使用禁用农药,防止企业因农产品质量问题影响发展,甚至倒闭。
3.3 做好跟踪服务监督。成立入股资金服务监督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和职责,并积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协助企业进行解决,减少企业发展的障碍因素,促进企业发展。对企业的监督不能采取查账式的监督,干涉企业自主经营行为,又要随时掌握和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入股资金的安全。
3.4 建立风险基金。农村“三变”改革入股企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实现了收入的稳定来源,但按照市场规律,不能保证企业100%的盈利,不出问题。因此,应探索建立风险基金,降低贫困户入股资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