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一种动物的地位是极其崇高的,这种动物就是“龙”。中国人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十二生肖中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它对于中国人的意义,远非外国人能够揣摩得了。
活生生的龙谁也没有见过。没见过的原因绝不是因为龙是珍稀动物,而是因为在这世上其实从没有生存过如今我们所见形象的龙。“中国龙”,其实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
说到“中国龙”的历史与形象来历,那真是太久远了。现在有据可查的最早的一条龙,出现在距今六千多年的仰韶文化中,被称为“中华第一龙”。那是一条长一米七八的白蚌砌成的龙,做云中飞腾之状,已经与现在我们所见的龙非常相像了。由此可见,中国龙的真正历史,绝对只会比六千年更长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新的考古发现,取代仰韶蚌龙的第一龙位置。
占主流的一种观点认为龙的形象代表了华夏民族的源起。远古时代的氏族部落,往往以自然界的一种生物或现象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如鱼、蛇、牛……甚至还有风雨雷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些部落以争战或联盟的方式逐渐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的雏形,而它们各自的图腾也在这一过程中融合了,最终形成了龙。因此,“中国龙”的形象是复合型的——“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项似蛇,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嘎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它不但有蛇颈、驼头、鹿角、兔眼、牛耳、蜃腹、鹰爪、鲤鳞,行动还带着风雨雷电,身上的鳞片更是八十一片,乃是东方文明中至刚至阳之数。虽然龙的形象在远古时就已经大致定型,但后世仍然在不断地对它的细节进行增补,历朝历代龙的形象都会有所不同。因此,与其说龙是一种动物,还不如说它是中华文化的代表符号。
不过龙在中国故事里的地位,似乎并不局限于图腾一说。古代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轮转,万事万物都与之相配。因此又有四方四神兽之说:正中间为黄色,四方拱卫则为东方青色配龙,西方白色配虎,南方朱色配雀,北方黑色配武。又说龙为百鳞之王,虎为百兽之王,凤为百鸟之王,武为百介之王。在这四大神兽中,龙是当仁不让的首席代表。
古代中国人给龙配上了凤这个伴侣,还给龙安排了九个儿子。有趣的是这九个龙儿子没有一个长得像龙的。因此就有了一句老话叫“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这九个龙儿子分别是:老大囚牛,喜听音乐,常立于琴头;老二睚眦,生性好杀,因此常用于剑柄刀首军队仪仗;老三嘲风,模样似犬好险,多被立于殿角;老四蒲牢,吼声巨大,当然就立于钟上以壮声威;老五狻猊,样子如狮,性子安静喜近烟火,因此进了佛门守护香炉佛事;老六赑屃,又名霸下,模样像龟却力大无穷能背大山,于是就担当了为国人背负石碑之责;老七狴犴,又名宪章,模样如虎,明辨是非公正好义,自然就成了公堂狱门的守护神;老八负屃,倒是长得最像龙,但却好文喜书,因此多数时候老六驼碑,它就在碑文两侧装饰盘绕;老九螭吻,又名鸱尾,性喜远望,善能吞吐,因此常居在屋脊。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龙的儿子并不仅止这九个。如因贪吃好喝而饰于食具的饕餮、因善于自护而在人家大门上口咬铜环的椒图、因好水而饰于桥梁的趴蝮、乃至于金犼、貔貅、麒麟……都被算在龙子的范围内。
总之,龙这一家子是“龙”材辈出,深入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
“龙”不仅中国有,很多其他国家的民间故事中也有。但是“中国龙”却与“西方龙”是完全不同的。很遗憾的是,尽管中国龙与西方龙有这样的天差地别,英语却仍然用同一个单词来形容这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动物。
“中国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四大神兽之首,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是最大吉祥的征兆。但西方龙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却是凶恶无比,绝不干好事的。
“中国龙”潜居之地都是大泽深潭。古人有云:“山致其高,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蛟龙生焉。”天生就与雨水有分不开的关系,口中吐的也是水。西方龙则不然,一般都住在土洞石山里头,而且口中喷火,一看就跟水犯冲,若是让西方龙试试跳进大泽深潭,恐怕多半它就要玩完了。
中国龙不但行动带云带雨,且能施雨布云,救民以甘霖。西方龙呢,却是专给人找麻烦的。但凡西方传说里勇士开国、英雄救美、大盗取宝之类的故事到了最后,多半就是一条喷火暴龙以最大黑BOSS的姿态在那儿等着故事里的主人公过关。
最后说外表,“中国龙”相貌威严,虽身无翼却腾云驾雾。西方龙翅膀倒是长了的,却少见腾空之状,飞行技术如何虽不好说,外表却实在是像一只长着蝙蝠翼的肥蜥蜴。而且这“蜥蜴”很多时候还长着好几个脑袋。西方龙的这一外貌特征,到中国只能做个“九头怪”,怎么可能会是龙?要知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多头绝对是最为不祥的现象,中国人是绝对不会把这个特点安到至高无上的龙身上去的。由此可以想见,生着许多脑袋的西方龙虽然与中国龙同名,到中国之后的下场恐怕不容乐观。详情可参阅《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碧波潭驸马九头虫的下场就是样版。
编辑/姚晟
活生生的龙谁也没有见过。没见过的原因绝不是因为龙是珍稀动物,而是因为在这世上其实从没有生存过如今我们所见形象的龙。“中国龙”,其实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
说到“中国龙”的历史与形象来历,那真是太久远了。现在有据可查的最早的一条龙,出现在距今六千多年的仰韶文化中,被称为“中华第一龙”。那是一条长一米七八的白蚌砌成的龙,做云中飞腾之状,已经与现在我们所见的龙非常相像了。由此可见,中国龙的真正历史,绝对只会比六千年更长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新的考古发现,取代仰韶蚌龙的第一龙位置。
占主流的一种观点认为龙的形象代表了华夏民族的源起。远古时代的氏族部落,往往以自然界的一种生物或现象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如鱼、蛇、牛……甚至还有风雨雷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这些部落以争战或联盟的方式逐渐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的雏形,而它们各自的图腾也在这一过程中融合了,最终形成了龙。因此,“中国龙”的形象是复合型的——“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项似蛇,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嘎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它不但有蛇颈、驼头、鹿角、兔眼、牛耳、蜃腹、鹰爪、鲤鳞,行动还带着风雨雷电,身上的鳞片更是八十一片,乃是东方文明中至刚至阳之数。虽然龙的形象在远古时就已经大致定型,但后世仍然在不断地对它的细节进行增补,历朝历代龙的形象都会有所不同。因此,与其说龙是一种动物,还不如说它是中华文化的代表符号。
不过龙在中国故事里的地位,似乎并不局限于图腾一说。古代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轮转,万事万物都与之相配。因此又有四方四神兽之说:正中间为黄色,四方拱卫则为东方青色配龙,西方白色配虎,南方朱色配雀,北方黑色配武。又说龙为百鳞之王,虎为百兽之王,凤为百鸟之王,武为百介之王。在这四大神兽中,龙是当仁不让的首席代表。
古代中国人给龙配上了凤这个伴侣,还给龙安排了九个儿子。有趣的是这九个龙儿子没有一个长得像龙的。因此就有了一句老话叫“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这九个龙儿子分别是:老大囚牛,喜听音乐,常立于琴头;老二睚眦,生性好杀,因此常用于剑柄刀首军队仪仗;老三嘲风,模样似犬好险,多被立于殿角;老四蒲牢,吼声巨大,当然就立于钟上以壮声威;老五狻猊,样子如狮,性子安静喜近烟火,因此进了佛门守护香炉佛事;老六赑屃,又名霸下,模样像龟却力大无穷能背大山,于是就担当了为国人背负石碑之责;老七狴犴,又名宪章,模样如虎,明辨是非公正好义,自然就成了公堂狱门的守护神;老八负屃,倒是长得最像龙,但却好文喜书,因此多数时候老六驼碑,它就在碑文两侧装饰盘绕;老九螭吻,又名鸱尾,性喜远望,善能吞吐,因此常居在屋脊。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龙的儿子并不仅止这九个。如因贪吃好喝而饰于食具的饕餮、因善于自护而在人家大门上口咬铜环的椒图、因好水而饰于桥梁的趴蝮、乃至于金犼、貔貅、麒麟……都被算在龙子的范围内。
总之,龙这一家子是“龙”材辈出,深入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
“龙”不仅中国有,很多其他国家的民间故事中也有。但是“中国龙”却与“西方龙”是完全不同的。很遗憾的是,尽管中国龙与西方龙有这样的天差地别,英语却仍然用同一个单词来形容这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动物。
“中国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四大神兽之首,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是最大吉祥的征兆。但西方龙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却是凶恶无比,绝不干好事的。
“中国龙”潜居之地都是大泽深潭。古人有云:“山致其高,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蛟龙生焉。”天生就与雨水有分不开的关系,口中吐的也是水。西方龙则不然,一般都住在土洞石山里头,而且口中喷火,一看就跟水犯冲,若是让西方龙试试跳进大泽深潭,恐怕多半它就要玩完了。
中国龙不但行动带云带雨,且能施雨布云,救民以甘霖。西方龙呢,却是专给人找麻烦的。但凡西方传说里勇士开国、英雄救美、大盗取宝之类的故事到了最后,多半就是一条喷火暴龙以最大黑BOSS的姿态在那儿等着故事里的主人公过关。
最后说外表,“中国龙”相貌威严,虽身无翼却腾云驾雾。西方龙翅膀倒是长了的,却少见腾空之状,飞行技术如何虽不好说,外表却实在是像一只长着蝙蝠翼的肥蜥蜴。而且这“蜥蜴”很多时候还长着好几个脑袋。西方龙的这一外貌特征,到中国只能做个“九头怪”,怎么可能会是龙?要知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多头绝对是最为不祥的现象,中国人是绝对不会把这个特点安到至高无上的龙身上去的。由此可以想见,生着许多脑袋的西方龙虽然与中国龙同名,到中国之后的下场恐怕不容乐观。详情可参阅《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碧波潭驸马九头虫的下场就是样版。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