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新课程体系下的服装专业实训课,照本宣科已不能适应实际需求,执教者对中职服装工艺实训课的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精心布局,力求新颖,让课堂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气。
如何才能使服装实训课灵动而富有生气?笔者于2008年参加了职业中学专业实训课评优课市级比赛,设计参赛的实训课题是《节裙的变化款式》,有幸获得一等奖,这其中构思、准备、实践的过程颇有收获。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中职服装工艺实训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想。
一、力求先进理念引领
课程是教学理念的载体。教学理念不只是在书本上,它生动地存在于课堂中,存在于教师的教学细节中,是根植于教师内心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理论,没有理念的教学行为是盲目的机械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唤醒教师的这种信念,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笔者在设计这堂实训课时,认真分析了教材、学情,确立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引领、整合课程,采用设计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合作探究、综合的评价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力求教学流程新颖
设计教学流程与选择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精致,着力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笔者设计了“三步走”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多款节裙图片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步,明确任务,合作实践。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和制作,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实习任务,教师注意巡回指导,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碰到共性问题,能用很简练的语言及时给予启发、引导。
第三步,交流总结,完成建构。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作品创意及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力求课程的有效整合
课程整合过程就是教师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实际需求,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灵活组织教学。这堂实训课是笔者所在学校正在开发的校本项目课程《裙装制图和工艺》第二模块“裙装的变化与工艺”的一部分,是《缝制工艺》、《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美术设计》等原有学科课程相关章节中的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这样的有机结合,使理论更好地联系了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既有效地掌握服装制作的理论,又圆满地完成服装缝制的实习任务,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力求学生主体凸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他们置身于一个和谐的、备受尊重的环境中学习。在这堂课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鼓励思考,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实际教学过程证明,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自信,自觉参加到学习训练中来,学生主体凸显,课堂充满活力。
五、力求合作探究激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精髓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节裙的变化款式》是一节设计型的实习训练,笔者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制作款式变化的裙装这一任务驱动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节裙变化款式的设计与制作,打纸样、裁剪、缝制、熨烫、小组汇报等工作由多人分工承担。以讨论、设计、制作、展示实习作品、交流评价实习作品等为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结构、工艺、色彩、面料等知识和技能,当堂课完成节裙的变化款式这一实习作业,并进行展示和评价,学生文明实习,操作安全规范,学生的合作是紧密的,也是愉快的,充分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课堂气氛。
六、力求多元评价交流
这节课笔者采用了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作品创意及对他人作品的评价,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参与讨论的机会,以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需要,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问题,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对自己和他人的创意和设计反思和批判。这种交流评价的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以及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得到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如何才能使服装实训课灵动而富有生气?笔者于2008年参加了职业中学专业实训课评优课市级比赛,设计参赛的实训课题是《节裙的变化款式》,有幸获得一等奖,这其中构思、准备、实践的过程颇有收获。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中职服装工艺实训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想。
一、力求先进理念引领
课程是教学理念的载体。教学理念不只是在书本上,它生动地存在于课堂中,存在于教师的教学细节中,是根植于教师内心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理论,没有理念的教学行为是盲目的机械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唤醒教师的这种信念,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笔者在设计这堂实训课时,认真分析了教材、学情,确立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引领、整合课程,采用设计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合作探究、综合的评价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力求教学流程新颖
设计教学流程与选择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精致,着力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笔者设计了“三步走”的教学流程: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多款节裙图片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步,明确任务,合作实践。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和制作,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实习任务,教师注意巡回指导,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碰到共性问题,能用很简练的语言及时给予启发、引导。
第三步,交流总结,完成建构。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作品创意及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力求课程的有效整合
课程整合过程就是教师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实际需求,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灵活组织教学。这堂实训课是笔者所在学校正在开发的校本项目课程《裙装制图和工艺》第二模块“裙装的变化与工艺”的一部分,是《缝制工艺》、《服装结构制图》、《服装美术设计》等原有学科课程相关章节中的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这样的有机结合,使理论更好地联系了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既有效地掌握服装制作的理论,又圆满地完成服装缝制的实习任务,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力求学生主体凸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他们置身于一个和谐的、备受尊重的环境中学习。在这堂课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鼓励思考,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实际教学过程证明,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自信,自觉参加到学习训练中来,学生主体凸显,课堂充满活力。
五、力求合作探究激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精髓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节裙的变化款式》是一节设计型的实习训练,笔者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制作款式变化的裙装这一任务驱动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节裙变化款式的设计与制作,打纸样、裁剪、缝制、熨烫、小组汇报等工作由多人分工承担。以讨论、设计、制作、展示实习作品、交流评价实习作品等为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结构、工艺、色彩、面料等知识和技能,当堂课完成节裙的变化款式这一实习作业,并进行展示和评价,学生文明实习,操作安全规范,学生的合作是紧密的,也是愉快的,充分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课堂气氛。
六、力求多元评价交流
这节课笔者采用了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作品创意及对他人作品的评价,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参与讨论的机会,以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需要,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问题,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的观点,对自己和他人的创意和设计反思和批判。这种交流评价的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以及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得到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