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答题技巧的培养非常重要。文章以现象、本质(实质)类选择题为例,探讨通过让学生正确区分所涉及历史问题的现象与本质来,寻找解答此类题目答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答题技巧 现象 选择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113
《辞海》认为:“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现象是事物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构成。本质是现象的本质,隐藏在现象背后并表现在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依赖本质。本質和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本质要靠思维才能把握,现象用感官即能感知。”而实质是指事物所固有的性质和特点;事物、问题等的实际内容或关键所在,比如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一般情况下,在做历史试题时,我们把本质和实质当作意义相近的词语对待。
甘肃省兰州市 2015 年高三实战考试文综试题中的一道选择题(即下文的例题一)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争论。无独有偶,笔者上网查了相关的试题,又有了新的发现,还有两道与其相关的题,题干一样,选项不同。试题如下:
题干 “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上利归公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
例题一
A.削弱兵权
B.加强皇权
C.权力制衡
D.弱枝强干
例题二
A.防止“陈桥兵变”的再现
B.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C.防止分裂割据
D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例题三
A.剥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分裂割据
C.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D.加强中央集权
题干的涵义: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自留一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和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关于例题一,有两位教师认为答案可能不对,应是D项,但我坚持选B项,并征求了兰州一中的袁妮老师。经过分析一致认为,答案应该是B项。A项在题干中无体现;C项反映的是现象非本质;D项弱枝强干,是军事方面措施,守内虚外,是表象或现象;只有B项“加强皇权”是实质。例题二中,A、B两项是现象,D项是错误项,只有C项“防止分裂割据”符合题意。例题三中,A、C两项是现象,B、D两项防止分裂割据和加强中央集权,都是实质,但相比较而言,“加强中央集权”更符合题意,更能反映出题干的实质所在,而“防止分裂割据”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之一。
这三个例题选项各不相同,分别是加强皇权、防止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都属于所在例题的实质。特别是例题二和例题三都有“防止分裂割据”选项。例题二选了“防止分裂割据”,而例题三却选了“加强中央集权”。假如选项中“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存在,哪个选项更符合题意?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的两个主线: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当然,最后权力肯定是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还是加强皇权符合题意。因此实质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选项而言的。
通过三道题的分析,笔者深深地感到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准确区分历史问题“现象”与“本质”,要让学生了解清楚本质(实质)类选择题的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其他选项有一定的道理,但因是现象、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要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的要求,确定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通过排除找出最佳答案。比如: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其实质是( )
A.使根据地度过严重的经济困难
B.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C.建立抗日战争的物质基础
D.限制农村的封建剥削
本文只谈了本质(实质)类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当然在历史主观题中也会涉及本质(实质)类题型。历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做题时有一双慧眼,才能使其不被现象迷惑,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关键词]答题技巧 现象 选择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113
《辞海》认为:“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现象是事物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由事物的特殊矛盾构成。本质是现象的本质,隐藏在现象背后并表现在现象之中;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依赖本质。本質和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本质要靠思维才能把握,现象用感官即能感知。”而实质是指事物所固有的性质和特点;事物、问题等的实际内容或关键所在,比如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一般情况下,在做历史试题时,我们把本质和实质当作意义相近的词语对待。
甘肃省兰州市 2015 年高三实战考试文综试题中的一道选择题(即下文的例题一)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争论。无独有偶,笔者上网查了相关的试题,又有了新的发现,还有两道与其相关的题,题干一样,选项不同。试题如下:
题干 “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上利归公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
例题一
A.削弱兵权
B.加强皇权
C.权力制衡
D.弱枝强干
例题二
A.防止“陈桥兵变”的再现
B.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C.防止分裂割据
D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例题三
A.剥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分裂割据
C.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D.加强中央集权
题干的涵义: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自留一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和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关于例题一,有两位教师认为答案可能不对,应是D项,但我坚持选B项,并征求了兰州一中的袁妮老师。经过分析一致认为,答案应该是B项。A项在题干中无体现;C项反映的是现象非本质;D项弱枝强干,是军事方面措施,守内虚外,是表象或现象;只有B项“加强皇权”是实质。例题二中,A、B两项是现象,D项是错误项,只有C项“防止分裂割据”符合题意。例题三中,A、C两项是现象,B、D两项防止分裂割据和加强中央集权,都是实质,但相比较而言,“加强中央集权”更符合题意,更能反映出题干的实质所在,而“防止分裂割据”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之一。
这三个例题选项各不相同,分别是加强皇权、防止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都属于所在例题的实质。特别是例题二和例题三都有“防止分裂割据”选项。例题二选了“防止分裂割据”,而例题三却选了“加强中央集权”。假如选项中“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存在,哪个选项更符合题意?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的两个主线: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当然,最后权力肯定是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还是加强皇权符合题意。因此实质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选项而言的。
通过三道题的分析,笔者深深地感到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准确区分历史问题“现象”与“本质”,要让学生了解清楚本质(实质)类选择题的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其他选项有一定的道理,但因是现象、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要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的要求,确定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通过排除找出最佳答案。比如: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其实质是( )
A.使根据地度过严重的经济困难
B.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C.建立抗日战争的物质基础
D.限制农村的封建剥削
本文只谈了本质(实质)类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当然在历史主观题中也会涉及本质(实质)类题型。历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做题时有一双慧眼,才能使其不被现象迷惑,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责任编辑 庞丹丹)